《小委託人》的教訓:為了孩子,遠離這樣的父親

2021-01-08 米粒看劇

1、電影裡的渣爸爸

朋友強烈推薦韓國電影《小委託人》,把它和《素媛》《熔爐》放在一起對比,說是能改變社會的電影。電影劇情不複雜:小女孩多彬和弟弟珉俊碰見壞心眼的繼母,弟弟被打死,嫁禍給姐姐,好心的律師查清疑點找到證據,把繼母送進監獄。

電影講述的故事很感人,兩小時的觀影,我流淚了幾次。

多彬開始是信任大人的——繼母第一次打她,她去報警,卻發現沒人願意管她的家務事。她那小小的身體佝僂在角落,茫然問男主,我做錯了嗎?我被打了,為什麼大家都說是我的錯?

看著小女孩木呆呆的表情,我哭了。這孩子,會拉著弟弟在回家路上歡笑玩耍;跳舞時,眼裡有光芒;聽爸爸說,今後有母親,會歡呼兩眼帶著笑意。而此刻,她的眼裡沒有了光亮。

繼母打死了多彬的弟弟珉俊,為逃脫法律,她說是多彬與弟弟打鬧,打死的弟弟。失去了最心愛的弟弟,還背上這樣恐怖的罪名,多彬臉上失去了笑容,再沒有抬起頭來。好事的陌生人攔住放學回家的她,滿懷惡意地問,你真的殺死了弟弟呀?

後來,繼母惡毒行徑被男主揭開,法官判繼母入獄十六年,很多人覺得大快人心,覺得惡人有惡報。很少人去看那個被判刑五年的爸爸,他好似沒什麼存在感,可是,這樣的爸爸很可惡啊。

十歲左右的多彬在衛生間洗衣服,餓了的時候烤海苔片,填飽自己和弟弟的肚子。朋友家裡養貓貓狗狗的,出門上班,會準備好吃食給它們。兩個有爸的孩子,活得不如貓狗。

慘劇發生後,男主通過努力讓事件被立案。上法庭之前,爸爸去男主家叫罵:你有病嗎?為什麼拿我家孩子搞事情;威脅險些被打死的女兒,你媽媽不會放過你的。

這樣不顧連孩子死活的極端爸爸,日常生活裡可能不常見。可是,不參與兒女管教,只顧自己工作和吃喝的爸爸,不論是電影還是生活,都比比皆是。

2、那些隱形的爸爸

上半年很火的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是隱形爸爸的代言人——明玉媽不給明玉輔導書的錢;明玉媽讓明玉讓出房間,把房間賣了供兒子留學;明玉媽不讓成績極好的明玉報考清華……這些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蘇大強躲開了,保持沉默、保持隱形。

在微信群裡,看過這樣的朋友圈截圖,朋友說,她看到快被氣死了——一個男人在朋友圈,痛罵老婆。以下這些不堪的句子,轉述時都覺得難堪,卻是一個男人辱罵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我娶了你這種賤人是TM眼瞎」

「懷個孕要把你怎麼了一樣,特麼帶個女娃就做不了飯」

「有你這種媽,女娃怕大了也跟你一樣又賤又作」

……

我的心裡冰冰涼——都是女人,唇亡齒寒。身為路人,我都感到噁心和痛恨;當事人呢?這個被丈夫這樣辱罵的女人,怕是死的心都有。那個被無故辱罵的女兒呢?她有什麼錯?

妻子如果有錯,就錯在沒在婚前認清丈夫真面目,沒有看到這個男人,本質上是一個多麼無恥的人。讓自己的女兒有了這樣不堪的爸爸!

3、為了自己和孩子,遠離這樣的男人

結婚率日益下降的今天,不少人擔憂出生率,有很多鼓勵生育的言論。可是,米粒想說,女人啊,經濟條件允許,和一個有愛的負責的男人多生幾個沒關係;不要因為壓力大,盲目結婚盲目生育,有些男人沒有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感。

幼年的孩子需要很多父母關愛,才能健康地成長。一個冷漠的爸爸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極端案例,《小委託人》裡的爸爸,孩子死了也不傷心難過,只想去掩蓋秘密,恢復貌似正常的家庭。幸運些的,沒遭遇拳打腳踢的暴力,如同蘇明玉一樣長成優秀的人,卻永遠無法彌補童年創傷,耗費巨量心力去填補那份空洞。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4、不要害怕,勇敢地面對婚姻

說了這些,不要恐懼婚姻。我們都是群體動物,終其一生都渴求溫暖。好的婚姻和愛情,對我們都是一種治癒。婚前多加謹慎觀察就好,對此米粒有些建議:

1 看男友父母的婚姻模式。如果是相互尊重,溫馨和睦的家庭,就不用想很多。如果是一方的控制欲很強,另一方沒什麼存在感的夫妻,就多考慮下。男人對婚姻的態度和父親一脈相承。

當然,天下事無絕對,他對父母婚姻的看法,他對婚姻生活的展望,都會改變慣性。他會自省和學習調整觀念行為。譬如,我有個單身家庭出生的男同學,立志愛護自己的家庭,如今呵護妻子,對一兒一女照顧也是無微不至。家庭很幸福。

2 看男友和朋友相處的模式。如果他的朋友都是上進顧家的男人,聚會也是家庭聚會,相處融洽,那就很完美了。如果男友的朋友,大多是只顧自己玩樂的單身男孩,就好好考慮一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沒道理的。

3 看男友和自己相處的方式。一個人對女朋友用不用心,看他的行為,不要看他的言語。社會壓力很大,但絕不是冷漠的藉口。我有個朋友,和男友同居。她男朋友工作很忙很累,但只要有空一定去超市買菜買水果,補滿家裡的冰箱,或者帶著女友去聊天散步。

遠離消失的爸爸,祝願所有人都能在愛中治癒自己。

相關焦點

  • 《小委託人》:遠離不合格的父母
    今天推薦的韓國電影《小委託人》,講述了希望出人頭地的律師,和坦白殺了自己7歲弟弟的10歲少女相遇後的故事。鄭燁是一個夢想去首爾工作的律師,在他眼裡法律高於一切。因為律師事務所的面試失敗,整天無所事事,最後被姐姐逼著,去了一家兒童福利機構上班。有一天,鄭燁在警察局,見到一個叫多彬的女孩,她說繼母對她和弟弟實施了家暴。
  • 《小委託人》,家庭暴力的背後,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昨天我看了一部讓人很難忘的片子,叫《小委託人》,又讓我想起了當初《何以為家》上映時的一些感受。和《何以為家》一樣,這部影片也是講述父母與孩子之間矛盾衝突的。《小委託人》和《何以為家》相似的一點,在於在這部影片裡,同樣有一對不合格的父母,不過這是一對重新組合的夫妻,母親離世,父親找了一個繼母,而繼母的暴力,讓孩子失去了鮮活的生命。家裡的父親,一個不負責任的男人,妻子去世後對孩子們不管不顧。
  • 《小委託人》:救救孩子
    《小委託人》無疑屬於後者。《小委託人》海報繼《熔爐》《素媛》之後,韓國影人再度將目光投向兒童保護題材。《小委託人》不僅和它的前輩一樣催人淚下,而且在社會批評的深度和廣度上也進入了一個新境界。「從2001年到2017年,虐待兒童舉報增加了10倍,絕大多數施暴者被判緩刑或者罰款,而施虐者5人中有4人為父母。」
  • 「不要忽視來自孩子的求救」——《小委託人》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關於兒童家暴的電影《小委託人》,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讓人哭紅眼睛。一對姐弟,姐姐多彬,10歲,弟弟珉俊,7歲,母親去世,姐姐負擔起了對弟弟的照料,兩人經常在一起想像母親的音容相貌,雖然生活沒有母親的照料,姐弟兩也是和和睦睦,對生活充滿希望。
  • 韓影《小委託人》通過自身多個看點,展現了真實又讓人揪心的現象
    韓影《小委託人》講述的是學習法律出身的尹政燁,在沒有找到滿意工作時,來到福利院上班,與被後母家暴的多彬和弟弟珉俊相識,之後珉俊去世,多彬自首說是自己殺死了弟弟,但尹政燁知道兇手不可能是多彬,從而為了拯救多彬而開始尋找真相的故事。
  • 將真實事件改為《小委託人》說明了家庭暴力對孩子有多大的危害
    我給大家帶來一部關於家庭暴力的韓國電影《小委託人》,雖然影片上映已經一年多了,但並不影響你看完電影後想表達的思想感情。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0歲的小女孩和7歲的弟弟失去了母親的願望母愛,於是他們的父親給他們帶來了一個繼母,這才是他們噩夢的開始。
  • 《小委託人》,繼《熔爐》後韓國又一部諷刺現實的作品
    看完<小委託人> 心情很複雜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劇中那句 「就被媽媽打了幾下就報警,最近的孩子真可怕」真的抓人淚點。如果不是已經被虐待到極點,又怎麼會控告和自己朝夕相處的父母呢。
  • 《小委託人》:願每個孩子都能幸福成長!
    特別是中考前夕,一則新聞更是震驚了社會大眾,一個父親殺害了自己即將參加中考的親生女兒,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受害者就是長期遭受親生父親的家暴,最終難逃毒手。而《小委託人》就是一部以家暴為題材的電影,它又一次給觀眾帶來了心靈上的震撼和衝擊。《小委託人》的劇情很簡單,卻讓觀眾感覺到殘酷。影片講述了一個年僅10歲的小女孩殺死了自己只有7歲的弟弟,但是律師卻發現背後另有隱情。
  • 韓國高分電影《小委託人》,驚悚程度直逼《熔爐》
    在《小委託人》中,渴望出人頭地、成為名律師的鄭燁,陰差陽錯的成了兒童保護組織的工作人員。雖然,自己依然毫無建樹,成天賴在家裡,但母親無微不至的嘮叨,似乎向觀眾暗示了鄭燁生長於一個充滿關愛與親情的正常家庭。這也是起初,他對小女孩多彬的「死纏爛打」大惑不解的原因之一——沒受過什麼身心創傷,怎麼能弄懂受傷者的所思所想。
  • 小委託人:7歲男孩被繼母毆打致死,生前曾多方求助
    《小委託人》的故事就來源於韓國的真實事件。10歲的姐姐多彬和7歲的弟弟珉俊長期遭受繼母家暴,在求助無果後,弟弟珉俊被繼母人殘忍打死,並威脅姐姐頂罪。最終,出於對繼母的陰影,和對社會的失望,多彬承認自己殺了弟弟。律師尹政燁卻覺得有蹊蹺,在他們的努力下,最終揭開了令人震撼的真相。
  • 《小委託人》——我把你當父母,你把我當「畜生」
    這兩天剛看了一部新片——《小委託人》本片主題圍繞的是「虐待兒童」。故事發生在韓國的一個底層的家庭,父親薪資薄弱,母親早逝,姐弟倆日常相依為命,雖早已忘卻了媽媽的樣子,但也算過得安安穩穩。本以為父親給找了繼母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母親的愛,結果只是一心想獲得更多的錢,而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噩夢的開始。日常相處中,因為不懂得使用筷子,弟弟一而再再而三地將食物灑到桌面,結果惹惱了繼母,而姐弟倆卻渾然不知災難即將來臨。鏡頭只是給到了繼母扎頭髮的畫面。
  • 一個關於姐姐親手殺死弟弟的電影《小委託人》
    韓國又拍了一部極度虐心的高分電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小委託人》。不得不說,韓國在題材選擇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該片講述了一對姐弟在母親離世後跟隨父親生活,雖然父親對孩子不聞不問,但兩個小孩的生活也算過得去,直到父親帶了一個新媽媽回來。這位新媽媽的到來讓兩位小孩對生活有了憧憬,以為是幸福將近,卻沒想到是罪惡的開始。
  • 堪比《熔爐》,韓影《小委託人》再次直擊殘酷現實!
    如今又一部韓國影片《小委託人》同樣改編自真實事件,不過卻揭露的是家庭暴力事件。家庭暴力不管哪個國家都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同樣我們國家也是如此,而家庭暴力大多數直接施暴者皆為父母,而受傷的無疑就是孩子們。在影片《小委託人》中,7歲的弟弟珉俊和10歲的姐姐多彬就被繼母家暴,更是導致弟弟珉俊在家暴中不幸離世。
  • 雖然陰暗和壓抑,但至少《小委託人》給了一個明朗的結局爐》
    維護父母的權威,習慣於說別人壞話的東方父母用一句漂亮的「我是為了你」,似乎將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陰影視為理所當然。即使長大成人,即使有了妻子和孩子,童年的體驗仍然會在心中留下陰影。過去的「才能之痛」成為生涯的裂痕的例子不在少數,這是傳統觀念和個人自尊心的束縛,誰也不願意承認。
  • 【小委託人】百度雲資源 1080P高清中字
    哈嘍,我是小藍♥今天分享的電影是2019年韓國犯罪電影《小委託人》
  • 《小委託人》:家庭暴力的孩子與走不出的「祥林嫂」困境
    不久前,韓國又推出了一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小委託人》。這部電影所聚焦的,是家庭兒童暴力問題而又不僅限於家庭暴力。10歲的姐姐多彬和7歲的弟弟珉俊從一出生就遭遇了不幸,她們的媽媽在生下他們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本就沒有做好當父親準備的爸爸,用一種冷漠甚至於逃避的方式撫養著多彬和珉俊姐弟。
  • 《小委託人》:撕開人性尺度
    而改編自這起真實案件的電影《小委託人》,影片中雖然在儘可能地還原事件本身,但對比真相,這已經極為含蓄和克制,其中的殘忍無法完全真實還原,因為現實更加慘無人道。家,本該是溫暖的,但現在它卻是一雙黑手,將多彬和珉俊的生活惡狠狠地撕扯。被原本最應該保護他們的家人推進血淋淋的「媽媽的庇護下」。
  • 《小委託人》:韓國又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細思極恐
    今天夢姐給大家安利一部韓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小委託人》。影片圍繞一對姐弟向兒童福利機構舉報自己被媽媽家暴展開,一步步向觀眾揭示人情的冷暖和法律的缺失。姐弟倆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卻在父親帶來一個後媽之後,打斷了,本以為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存在,可事實卻是這個媽媽經常喜怒無常,做錯一點小事就對姐弟倆拳打腳踢,而且下手非常重,甚至有時候會掐脖子,把他們淹在水裡。孩子的眼神裡漸漸地沒有了光芒,而是充滿了恐懼,無助的他們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說我錯了,只為換來後母的一絲疼惜。對這樣可愛又乖巧的孩子還真的下得去手,而且下手那麼殘忍,簡直是個惡魔。
  • 韓國真實事件《小委託人》
    並不是爸爸媽媽相愛生下的孩子,就不能像別人一樣生活了嗎?大家好!這裡是董優秀哇!關注優秀,一起優秀哇!今天優秀和大家探討一下《小委託人》這部影片。導演:張圭聲演員:李東輝(飾鄭燁)、柳善(飾智淑)、崔明彬(飾多彬)、李周元(飾敏俊)等影片講述了律師鄭燁一心只想著功成名就,對身邊人和事不聞不問的他,卻被多彬和敏俊小姐弟所牽絆。就在收到盼望已久的著名律師事務所錄取通知的那一刻,10歲的多彬向正燁自白稱殺害了自己7歲的弟弟,而這一切又與多彬的母親智淑有關。
  • 「小委託人」與大律師的溫暖故事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名為《小委託人》的韓國電影。電影《小委託人》這部電影與之前我們看過的《名媛》《熔爐》等影片相比較雖然都是以兒童題材為主但不同的是《名媛》《熔爐》裡孩子們受到的是外來傷害而《小委託人》中姐弟倆卻是被家庭所傷害劇情 影片開始男主律師正燁,因面試落榜而整日無所事事,其親姐不忍正燁如此蹉跎時光,於是讓他去兒童福利機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