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4月14日電(記者於躍 潘革平)對歐洲國家來說,每年4月的復活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既是宗教節日,也是傳統佳節,象徵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通常,歐洲人會在這時出門旅遊、探親訪友。
今年的復活節假期是4月11日至13日,由於新冠疫情嚴峻,人們不得不呆在家裡,冷清過節。
4月12日,在希臘雅典,糕點師製作「戴口罩」的復活節兔巧克力。新華社發(馬裡奧斯·羅洛斯攝)
從3月中旬開始,多個歐洲國家實施「禁足令」,不允許民眾隨意出門。打開社交媒體,不時看到有人感慨「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現在我應該在西班牙吃海鮮」「多想沒有疫情,我想去荷蘭看鬱金香」……
不過,冷清的節日氛圍中,也有不少暖心故事令人感動。
彩蛋是復活節必不可少的元素。近日,比利時當地的巧克力作坊將3萬個總重約一噸的巧克力蛋送給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院,感謝一線醫護人員為抗擊新冠病毒做出的奉獻。當然,醫院的病患和家屬也可以一起品嘗。
比利時魯汶醫院收到巧克力工坊送的巧克力彩蛋(當地媒體圖片)
蒂姆·費爾基德是比利時安特衛普一家著名餐廳的廚師。疫情期間,他本可以悠閒地待在家裡,卻選擇去城裡唯一仍在營業的餐廳幫忙,因為這裡專門向城市裡無家可歸者提供幫助。他說,自己這麼做,是想「回饋社會」。
長時間居家使很多人模糊了時間的概念,但在歐洲許多地方,每晚8點是個不會讓人忘記的時間。因為這一刻,大家會走到陽臺,一起鼓掌歡呼,向醫護人員致敬。
4月9日,在西班牙馬德裡,人們站在陽臺上鼓掌,對醫務工作人員表示支持和感謝。新華社/路透
鄰居們也趁這個機會相互揮手打招呼,「隔空喊話」聊上幾句。還有不少市民在自家窗戶貼上孩子們畫的畫,寫上各種美好的祝福,為抗疫加油打氣。
在歐洲的華僑華人留學生們也積極行動起來,籌集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捐給當地醫護人員。
在比利時,很多餐飲業的華人盡己所能,製作盒飯、宵夜,免費送到醫院、消防局、警察局、養老院。
旅比華人姚麗偉(中)將和家人一起製作的中式快餐送給當地醫療救護站。(受訪者供圖)
截至13日,歐洲新冠確診病例已攀升至近90萬例,近8萬人死亡。
「大疫之下,沒有孤島。」旅比華人徐偉說,目前歐洲疫情嚴峻,需要大家凝聚合力,各盡所能獻計獻策,共同戰勝疫情。(編輯:唐志強、程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