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哥德式風格用黑暗、恐懼、孤獨、絕望的藝術主題,來往於內心世界神聖與邪惡的邊緣,描繪在愛與絕望之間的掙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孤堡、烏鴉、十字架、鮮血、黑貓等等。
這是我們從書本上門學到的哥德式,我不想給我的設計做任何上的風格的限制,或者說有任何的具象的表達。因為我想做的就是Hades Pluto,從最早的彩色玻璃到現在,從最忌諱的黑色到現在黑色幾乎成為了哥特最完美的詮釋,那麼哥德式是什麼,它早已不再是中世紀象徵黑暗,血腥,病態,情色,詭異,冰冷,孤獨,頹廢、空虛的表達,哥德式的正能量已經開始融入到現代生活。
那哥特精神是什麼,是」真實」,是我敢做你不敢做的真實,我敢想你不敢想的真實,是你妥協與人性我不與任何事物妥協的的真實。黑色是什麼,山本耀司說黑色是一種態度,我說黑色給了我們一個保護自己的環境和色調,黑暗的角落,我們可以任由的哭泣,黑暗的角落,我們可以任由的歡呼,黑暗的角落,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做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害怕時我們會包在被子裡面,因為黑暗給了我們安全,在那裡,我什麼也看不到,也不用看到。
對於Hades Pluto來說,不止是現在,以後,我希望我的表達是這樣的,「黑暗的角落,有人蜷縮在哪裡,你看得到他的身軀,你看不到他的眼淚。」我希望屬於我的黑色給你一種感覺就是,「你明白這幾件衣服為何堅強,卻不懂他曾經悲傷,因為我希望看到這件衣服你看得到的是你的悲傷」,不止一次有各位設計大師說過類似於好的設計師一定趨於市場,或者服裝應該給予人舒服,愉悅。對於,我而言這樣的說法我一點也不會認同,現在不會,任何時候都不會。
如果設計是給人愉悅或者趨於市場,不會有震撼的作品出現,不會有Alexander McQueen。(40歲的亞歷山大·麥昆是為了他母親喬伊斯·麥昆 (Joyce McQueen) 的逝世而選擇離開的。麥昆的母親於2月2日逝世,他原定於2月12日參加母親的葬禮,但是最終選擇了與母親在一起。)什麼樣的東西會帶給我們震撼,絕對不會是滿大街每人都穿的產品,不然的話,你每天都在震撼,也不會是,你看完之後哈哈一笑的作品,那樣的趣味只是給了你一瞬間的快樂,而震撼的作品,一定是打中你內心的,你渴望而又得不到的,你遺憾錯過而那一瞬間,這些情緒都被調動起來了,那時候你會震撼,你會激動。我就暫且把那些能觸動你的東西叫做人性吧,引人深思的設計或者是作品一定是與人性相關的。因為人性貪婪,不滿足,人性有各種各樣的缺口,因為我們不願意承認,因為我們忽略,當有一天它真實的面對你的時候,你震撼了你思考了。有人說羨慕Alexander McQueen,是因為他總能從過去找到靈感。很多時候發現這類型的服裝並不會有明顯的時尚或者過時,除非它的商業化跡象已經相當明顯了,因為人性是只要有人存在,就會一直會被挖掘和探討的話題,是想補也永遠都補不完的漏洞,人性有他因果關係的弱點和缺陷,明顯的,隱藏的。
山本耀司說「我不做別人做過的東西,即便那個東西是好的」
川久保齡說「我討厭自己的作品那麼輕易被別人讀懂」
對於 Hades Pluto 來說,他不排斥任何,就算一樣的東西,我們有自己的表達,我們想做的就是,當你看到這件設計的時候,你只要記得 Hades Pluto 就好,最獨特的東西是我想告訴你的和我從過去吸取來的靈感,而不簡單的是區別於一樣或者不一樣,最難複製的是你的經歷和詮釋,以及想賦予這件衣服應該有的意義和價值。
前幾天忽然聽到了一個詞叫「殺馬特」,對,就是這個很久之前的形容詞,一直以來的觀念就是它形容的形象就是那個「洗剪吹」組合那樣,或者更誇張,所以我百度了一下。
殺馬特一詞源於英文單詞smart,可以譯為時尚的;聰明的,在中國正式發展始於2008年,是結合日本視覺系和歐美搖滾的結合體,喜歡並盲目模仿日本視覺系搖滾樂隊的衣服、頭髮等等,看不慣的網友們將他們稱為「山寨系」,「腦殘」劃上等號腦殘族並列。
原始的大部分殺馬特都留著五顏六色的長髮,畫著很濃的妝;穿一些很個性的服裝,戴著稀奇古怪的首飾;喜歡自拍,在網吧的攝像頭前做些奇怪的動作;自稱是:一個集潮流、視覺、殺馬特為一系的群體。至於中國的「殺馬特」家族,已與搖滾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喜歡模仿視覺系的服飾、化妝罷了;而真正視覺系的FANS們又不屑於與「殺馬特」為伍。所以中國的「殺馬特」演變至今,既不是VR,也不是純粹的視覺系。而是一種獨特的社會狀態、一種生活形式和一股文化潮流。殺馬特的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種另類甚至是怪誕的青年形象,這群另類青年正不停不斷挑戰大家的審美神經,他們被稱為「殺馬特家族」。
一直以來我都想把哥特,搖滾和朋克做一個區分,最後發現區分不了,我能能區分的就是書面上講的常用的配件以及材料而已,就僅是這樣而已,他們都要求的是一種態度,想挑戰,依然想真實的態度,想真實,準確表達自己的態度,所以,「殺馬特」對於我來說,就是國內早期的哥特這種風格出現,然後被輿論壓抑了,現在,哥特這種哥特更加廣泛的被大家接受,社會不缺想追求真實的動力,缺乏的是想真實缺還不敢真實的心,而Hades Pluto 讓我們一起真實。我們忽略任何一種服裝風格,我們就只是真實的自己。
Hades Pluto,意為希臘和羅馬神話裡面的冥府之神,也可以是鬼差,擺渡人, Hades Pluto 不甘於人性,不甘於勢力,不甘於顛倒的是非黑白,不甘於明知的墮落和揮霍,不甘於我們忘卻真實,帶上面具去注視別人的世界,不甘於真心,不甘於真實被壓制讓虛偽遍地蔥生..我喜歡黑暗,因為黑暗能給人安靜和靈感,我喜歡黑暗,因為那個角落」真實「。
介紹一下我喜歡的設計師
川久保齡
山本耀司
Alexander McQueen
Gareth Pugh
Rick Owens
Hades Pluto FW/2016「空白」,一無所有,與你相見,對真實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