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第一天,這個時間你是不是已經坐在父母膝前話家常了呢?
不過,或許今天你正經歷了一場噩夢——暈車。
有些人暈車時,暈暈欲睡,根本不知道自己倒了哪兒。
也有些人暈車時頭暈腦脹,難受的不要不要的。
更多的人會感覺噁心,恨不得下車就痛痛快快的吐一場。
甚至,有些人在車上就開始吐了。
不過,有些人雖然自稱不會暈車,但坐上一些車卻突然暈的厲害,讓人猝不及防。
如果你有過暈車經歷,就會親身感受到,暈車現象發生時,不僅是會產生頭疼頭暈、身體不適這些症狀,還會引發胃部不適,有如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忍受。
我們時時常常的要坐車,可以說乘車出行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每天的日常,因此,暈車影響著很多人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暈車呢?
帶著這個問題,車突突首先來說說,什麼是暈車。
暈車其實是一種暈眩現象,它分為病理性暈眩和生理性暈眩。而我們乘坐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以及電梯或者過山車、摩天輪等產生的眩暈,屬於生理性眩暈,又稱為暈動病。
它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我們的耳道內,有一片區域被稱為內耳前庭器,它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在半規管內又有壺腹嵴,它和橢圓囊、球囊以及耳石器(又稱囊斑)一樣,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
當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如果這個刺激超越了人能耐受的閾值,就會產生噁心反應,也就是我們說的暈車。
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不會引起人們產生不良反應,再加上每個人的耐受限度各不相同,所以會產生不同級別的眩暈等級。通常,它可以分為4級。
0度:沒什麼反應。
1度:面色潮紅,出冷汗,有輕微的噁心。
2度:嚴重的噁心。
3度:嘔吐。
4度:昏迷。
如果你足夠足夠細心,也許還可以發現,有時候坐車時比較容易產生暈車現象,但開車時卻很是逍遙自在;有時候坐火車不會暈車,但坐過山車時卻會有明顯的眩暈感;有時候坐飛機好好的,坐摩天輪時卻會噁心難耐。
這主要是因為半規管是成對出現,水平半規管和垂直半規管以及前後半規管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乘坐不同類型交通工具時,產生不同程度的眩暈現象。
那麼,哪些因素會促使人們產生暈車現象呢?
1.身體狀況不佳
身體狀況不佳、作息結構不合理、出行前睡眠偏少,都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一個健康的身體通常可以提高對外來刺激的抵抗能力。所以,如果身體狀況不佳時乘車,將促使暈車現象的產生,甚至放大暈車現象。
2.車內通風條件不佳
汽車是一個相對密封的廂式結構,當通風條件不佳時,將造成人體缺氧,缺氧又會影響人體正常代謝、降低對外界刺激的耐受程度。
3.低頭玩手機
低頭玩手機時,前庭內的幾對不同軸向的半規管的方向會發生改變,而不同軸向的半規管的應激能力各不相同,當水平方向的震動就會作用於垂直半規管,就會引發眩暈。所以,如果乘車時產生眩暈現象,還是果斷放下手機吧。
4.車況不佳
或許你會有這樣的感受,越豪華的車越不易產生暈車。當一輛車的車況變差時,伴隨而來的震動也變多了。比如,當碰到大貨車時,柴油發動機的震動和轟鳴不僅會讓人感到焦慮,過量的震動大大超過人耳感受器的耐受水平,從而造成暈車。
5.司機開車技術不過關或激烈駕駛
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當感覺到暈車噁心時,第一反應就是衝司機大喊:開慢點,暈死了!
其實,司機的開車技術或者駕駛風格也是產生暈車的元兇之一,開車技術不好,或者駕駛激烈,都會增加車子對人體施加的震動數量和頻率,這時候暈車就隨之而來。
下面重點來了,既然知道了暈車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那麼開車乘車時,有哪些方式可以避免暈車,或者緩解暈車反應呢?
1、適量運動,改善體質
適量運動,改善體質,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以提高對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
2、出發前保證睡眠
在長途自駕出發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保證好睡眠,不要熬夜,這樣才能夠保持充沛的精力,提高自己對長途顛簸刺激的適應能力。
3、飲食清淡不宜過飽
愛暈車的人最好在坐車出發前能夠一定要避免吃太多的高脂肪、高蛋白質、油膩的食物。這些類型的食物很容易導致腸胃負擔過重。如果這時又經歷旅途中的顛簸,腸胃負擔太重,很容易出現翻江倒海的效應。因此最好是清淡飲食,並且不要吃得過份飽,七八分飽為佳。
4、調節緊張心理
對於那些暈車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可以說每次出行都是一個很沉重的包袱,如果暈車怎麼辦?其實越緊張,越容易暈車。相反,放鬆心情、遠眺山色、交談說笑,反倒可以緩解暈車症狀,在輕鬆的氣氛中,或者會忘記暈車這件事情。因此乘車過程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暢所欲言的聊天、唱歌、做些智力小遊戲等方式可以分散注意力,驅散暈車的魔咒。
此外,越是緊張,擔心自己暈車嘔吐,越容易導致出發前一天晚上失眠或休息不好,從而導致第二天身體虛弱、疲勞,更難應對暈車之苦。
5、放鬆心情,多遠眺景色
有的時候,暈車的人喜歡乘坐汽車後排,斜躺著,來減輕自己暈動症的症狀。但由於有一些車後懸掛設計不夠舒適,反倒會加劇顛簸,產生更加不舒服的感覺。另外,斜躺在後排,這種坐姿反而更容易暈車,並且這樣也很不安全,萬一發生汽車追尾等情況,容易受到傷害。正確的做法是:在坐車的時候最好坐直,身體與座椅靠背貼合。
在車輛行進過程中,千萬不要為了打發時間而讀書看報玩手機,也不要去看對向車輛、窗外快速閃過的樹木、車輛等,這樣很容易因視覺的不舒服而導致暈車。最好的方法是在坐車的時候,將目光遠眺,去關注一下遠方的景色,這樣可以放鬆心情,視覺輕鬆了,頭暈的症狀就不容易出現了。
6、口含食物或藥物
如果以上那些輕微的調整已經不可能改變比較嚴重的暈車症狀了,這時就考慮要適當的吃一些食物或藥物來調整自己了。
是藥三分毒,民間可以說有很多偏方來預防暈車,比如:上車前即含兩片鮮姜,或者在旅行途中還可以含話梅、陳皮等酸性食品,用它們來幫助預防暈車。
7、鼻吸氣味改善暈車症狀
如果不想口含食品,還可以將鮮姜、薄荷、新鮮桔皮、檸檬等保存在手帕上,放在鼻孔處,時不常的聞一聞,通過聞嗅這樣的氣味來改善自己的暈車症狀。
8、穴位按摩緩解暈車
可以採用風油精1-2滴,或者用鮮姜、鮮橘皮、橄欖和檸檬,輕敷在肚臍上,再用傷風止痛膏貼上,可以起到穴位按摩緩解暈車的情況。
或者將風油精、清涼油塗抹在太陽穴、風池穴、內關穴等部位,然後用指腹輕按,也可以有效預防暈車。
還有就是用大拇指掐內關穴也可以防暈車。用大拇指掐內關穴,內關穴是在前臂屈側腕橫紋上2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