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海歸碩士媽媽、兒童心理諮詢師,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讓育兒更輕鬆
前幾天,在和兒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時,我作為「大魔王」的化身,給充當騎士的他出了一道難題:
「現在我會給你【不限量】的積木,你能不能用【最少的積木】圍出咱家裡【最大的面積】?」
一聽這個,兒子樂了,昂首挺胸著對我說:那還不簡單嗎?不就是把這些積木沿著咱們家擺一圈嘛!
說著,就扒拉起積木要嘗試「作業」。可還不到一會兒,他開始面露難色了:「怎麼這麼多呀,太麻煩了吧!「
這時候我繼續問他:「如果我說要你用磚頭圍出【世界上】最大的面積呢?」
「那那那.媽呀!「兒子想了想,一拍自個兒腦門,」duang「地暈倒在地。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工程師,他拿到這個題目後就用磚頭圍了一個圓,說這是最優設計,既漂亮又實用;
後來來了一位物理學家,他用磚頭擺了一條足夠長的直線,說只要這條線無限延長,那麼這個面積就是最大的;
最後來了一位數學家,他只用幾塊磚把自己圍了起來,然後說,我現在在磚頭的外面,那麼剩餘的都是在磚頭裡面了。「
聽完後,兒子只呼「數學家真聰明」,我告訴他,其實,不是數學家有多聰明,而是他用了「逆向思維」的方法,就巧妙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我一直認可數學的重要性,它的厲害絕不是僅僅在於教娃掌握數字的加減乘除,而是在於「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不論娃未來學習啥專業,從事啥職業,好的數學思維都絕對會讓他受益終生。所以,我從小也很重視娃數學思維的培養。
我特別想做一份大總結,包括娃從3歲到學齡前的數學思維和能力,以及咱們在家相對應可以帶娃玩的遊戲,包括什麼對應思維、分類思維、有序思維、分步思維、假設思維、圖形化思維、數形結合思維等等,但後來發現,這真的太太太長了。
哈哈,又一次體會到吉吉說「把文章寫成論文」的感覺。
所以,我準備分成上下兩篇,今天的是3~6歲分齡數學思維遊戲的上篇,我做了一個簡要的導圖給大家看一下。
1、圖形或輪廓的一一對應
鍛鍊能力:圖形空間想像力
好玩指數:5顆星🌟🌟🌟🌟🌟
這裡我忍不住跟大家推薦一個好玩的遊戲:圖形吸吸樂。
可以用彩紙裁剪一些比較規則的形狀,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菱形、平行四邊形等等,然後讓娃用吸管吸起來的方式,把這些小卡片放入到對應的圖形框中。
下面是之前拍的火龍果的吸吸樂視頻,玩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最難的竟然不是對應,而是——吸而不掉呀。
除此外,還有類似下面材料包的花紋配對、陰影配對等小遊戲,娃一般都特有興趣。
2、連線遊戲
鍛鍊能力:觀察力
好玩指數:4顆星🌟🌟🌟🌟
可以準備一些有兩兩聯繫的物品或卡片,然後引導孩子討論哪兩種物品會搭配使用,然後讓娃自己連線,說一說為什麼它們會是一對。
火龍果3歲多時,這可是他特別喜歡玩的遊戲,我們常常擺一地的手套、襪子、鞋子讓他來當搭配師。再升級一點,還有醫生和聽診器、雨天和雨傘等等,這就加入了娃的邏輯分析能力了。
3、日常生活感知對應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力
好玩指數:5顆星🌟🌟🌟🌟🌟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應用題難,但實際上應用遊戲是娃兒們最愛的遊戲了。
比如點菜遊戲。
初級版的有:我要吃一個冰激凌+一個白菜,爸爸要吃一個漢堡+一顆洋蔥。
再升級一點的還有,我要一個帶有紅色的點心+紫色的蔬菜,而爸爸要綠色的蔬菜+黃色的點心。
別看這些遊戲簡單,但娃可以在這些實踐小活動中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有了之前的基礎,在這個階段能跟娃玩的遊戲也更有趣了。
1、平均分遊戲
鍛鍊能力:數感運算能力
好玩指數:5顆星🌟🌟🌟🌟🌟
這時候如果只運算還是挺枯燥的,我是搭配著「過家家」遊戲來的。
比如,在「假裝吃飯」「假裝野餐」中,最常遇到的就是:一共有4個石榴,該怎麼平均分給兩隻小兔子呢?這時候「小裁判」就該出場了。
雖然娃不清楚4/2=2,但是擺一擺還是能達到的,這也是在給娃的數感運算力打基礎。
2、重疊遊戲
鍛鍊能力:觀察力+空間想像力
好玩指數:3顆星🌟🌟🌟
我們可以先用剪刀在彩紙上剪出一些零散的圖形:
然後再準備出這些圖形搭配出的卡片,讓孩子自己用上面的圖形進行拼擺,直至拼出卡片的樣子,就算過關。
3、對稱遊戲
鍛鍊能力:空間想像力
好玩指數:4顆星🌟🌟🌟🌟
在《蒲公英數學圖畫書》中有一本叫做《什麼是對稱》,裡面提到了各種各樣的做對稱圖形的方法。
讓火龍果覺得神奇的地方在於,常常對摺一次剪一個圖形後,打開就會有兩個一摸一樣的圖形;而對摺2次後,就會對應出4個圖形;對摺3次後,會對應出8個圖形.
對於娃來說,這簡直就是魔術一樣的存在。所以有陣子,家裡到處都是娃剪來剪去的神奇對稱圖形。
這個階段的對應思維啟蒙,就可以再次引入更多現實應用問題了。
1、時間認知和推算遊戲
鍛鍊能力:遷移應用能力
好玩指數:4顆星🌟🌟🌟🌟
花時間之前推薦過一個《製作鐘錶的遊戲》,就是用紙盤和卡紙來做鐘錶。然後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點,讓他在錶盤上擺出來。
等到娃對這些時間比較熟悉了,我們就可以增加難度,比如:
「現在是早上7點30分,兩個小時後是幾點幾分呢?「
「晚上9點寶寶就要睡覺了,睡覺前1小時媽媽要開始講故事,那麼媽媽是幾點開始講故事的呢?」
2、錢幣的認知和推算遊戲
鍛鍊能力:遷移應用能力
好玩指數:5顆星🌟🌟🌟🌟🌟
這個遊戲可是我們家的常客,3歲時能玩,4歲時能玩,到現在5歲多了還不厭煩。
相同的都是「買賣玩具」的內容,不同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他的「刁難」也在不斷升級。
比如小車是2元一個,食物是3元一個,超級飛俠是5元一個.反正東西是五花八門的,問題也是無窮無盡的「
「買3份食物,1個超級飛俠多少錢?」
「你給了我20塊錢,買了1個小車,2個食物,1個書本,我要找給你多少錢?」
「我總共有10塊錢,我想花光,能有幾種買法?」
而且,為了激發他的興趣,我們每周還會給他7元零花,每次去超市他都可以自己選想要的東西,而且自己結帳。
分類的本質,其實是尋找事物的共性和差異,而這正是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的基礎方法和能力。
所以,鍛鍊娃的分類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感知集合、數字等的概念,還能促進孩子分析和推理能力的發展。
蔬菜水果分類大作戰
鍛鍊能力:分析綜合能力
好玩指數:5顆星🌟🌟🌟🌟🌟
作為3~4歲的啟蒙階段,我常和娃玩的是蔬菜和水果的分類遊戲,讓我覺得很方便的一點是,這也是很好的英語同步啟蒙遊戲。
我準備了很多帶有英語標示的蔬菜和水果,然後可以邊問他「Is an apple a fruit or a vegetable?"邊請他作出紙盤的分類。
即便是在汽車上,這個遊戲也能玩的很high,同時還能鍛鍊娃的反應力和專注力。
規則就是我用英文說出一種水果或蔬菜的名字,如果是水果,他就要舉右手;如果是蔬菜,他就要快速舉左手。
這個遊戲可以很好的打發車上的無聊時光,娃也常樂得停不下來。
除此外,還可以拓展一些資料類的遊戲,比如垃圾分類遊戲、磁力分類遊戲等。
咱們之前在分享《端午節詩詞》時,還加入了相關的節日元素,進行分類。集合圖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好玩指數:5顆星🌟🌟🌟🌟🌟
說到這個,我一定要再跟大家推薦下花時間之前分享的文氏圖遊戲。
比如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積木的分類。
而文氏圖的好處在於,除了幫娃看到不同物品之間的不同,也看到他們之間的相同。
隨著娃年齡越來越大,我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娃學習「多元化」分類。
思維導圖分類遊戲
鍛鍊能力:歸納總結能力
推薦指數:4顆星🌟🌟🌟🌟🌟
剛開始我們還是以家裡的水果蔬菜為素材(哈哈,畢竟太順手了),然後請他搭建不同的房子,並制定不同的「分房標準」。
這樣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由孩子主動制定分類標準,一是讓孩子學會從多角度觀察事物,二是也在這個過程中鍛鍊孩子的邏輯分析能力。
經常有家長說,孩子做題從來到手要麼是「毫無章法、一通亂數」,要麼就是「做著做著就不知道做到哪兒了,又要重新來」。
這是為啥呢?原因就是孩子缺乏有序思維。
所謂有序思維,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可以不慌不忙、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思考。
一說培養有序思維,好像就要學習、做題,其實並不是,有序思維的遊戲在咱們日常生活中跟娃能玩的太多了。
1、日常生活順序
比如洗手的順序、上廁所的順序等,這都可以幫娃體會啥叫「按順序、一項項進行」的過程。
之前,吉吉分享養娃中的「程式設計師思維」,分享了很多娃日常生活中的程序思維故事。
比如娃們最愛的拼圖,先把拼圖正面朝上,然後觀察樣圖找有明顯特徵的,然後安排拼接.
甚至還有周一到周五上學的時候穿什麼,都可以應用有序思維:
咱們之前還準備了不少相關的有序資料,也可以和孩子在一遍遍執行中,進行思維的強化。
2、觀察小白兔等
鍛鍊能力:表達能力
推薦指數:4顆星🌟🌟🌟🌟
這個遊戲是讓孩子在安全距離內去觀察小動物,而這個觀察就不僅僅是「看了」。在觀察時,我會引導孩子按照「頭——頸——身體——四肢——尾巴」的順序來觀察,並鼓勵他自己總結各個部位的特徵。
說數學其實是跨學科的一門科學,這就讓孩子感受到了。
3、數量的比較
鍛鍊能力:數感運算能力
推薦指數:4顆星🌟🌟🌟🌟
之前在《水果、樂高鍛鍊孩子數學思維》中,和大家分享過,可以用實物讓孩子進行直觀地比較多和少。
還可以利用玩具,積木等,讓孩子進行大小的比較。
或者進行從大到小的搭建,尤其是這種立體的搭建遊戲,會讓娃更好的理解立體圖形的大小關係。
1、排隊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推薦指數:3顆星🌟🌟🌟
在跟兒子的遊戲中,我常會多做一些讓他成為「主角」,感受自主權力的遊戲,比如這個排隊遊戲。
我(美國隊長)、爸爸(蜘蛛俠)還有寶寶(超人),三個人要排一排坐下,那會有幾種排隊方法呢?
按照有序排列的思維,要做到不重不漏,就這樣處理:
當我(1號美國隊長)固定最前面,剩下兩人有兩種排列方法;
當爸爸(2號蜘蛛俠)固定最前面,剩下兩人也有兩種排列方法;
當寶寶(3號超人)固定最前面,剩下兩人還有兩種排列方法;
所以一共就是2+2+2=6種。
如果難度升級,我(美國隊長)不能和爸爸(蜘蛛俠)挨著,那又會有幾種排隊方法呢?
這裡就需要娃再加入分析,不能挨著意味這什麼呢?
它著寶寶(3號超人)要在中間固定不動,而我(1號美國隊長)和爸爸(2號蜘蛛俠)就還有兩種排列。
2、串珠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推薦指數:4顆星🌟🌟🌟🌟
很多人都覺得這個是女孩玩的遊戲,但實際上男孩也很喜歡玩,不管是鍛鍊手指的精細能力,還是鍛鍊孩子思考數列的規律,都是很好的練習素材。
火龍果最初就是因為讀了《數學幫幫忙》系列中的《晚霞項鍊》一書,就興致勃勃地玩起了串珠遊戲。
數圖形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
推薦指數:3顆星🌟🌟🌟
可以先從數線段開始,讓孩子數一共有多少條線段。然後帶孩子進行進階,數一個圖形中有多少三角形、正方形等。
在這裡孩子就是在用有序思維解決難題。
首先,先給這些線段標號(沒錯,標號是有序思維中常用到的方法),然後就輪流讓線段1、線段2、線段3、線段4打頭(就像當大王一樣)。
先讓線段1打頭,數有4條線段;
再讓線段2打頭,數有3條線段;
再讓線段3打頭,數有2條線段
再讓線段4打頭,數有1條線段,
最後把線段數量相加。
對於圖形類的計數題,用到的思維方法是和線段類似的:
關於分步思維,有個特經典的小品,那就是宋丹丹和趙本山表演的《把大象關進冰箱,總共要幾步》。
在分步思維中,我用了很多的棋盤類遊戲,這些用起來都特別方便。
1、迷宮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逆向思維能力
推薦指數:5顆星🌟🌟🌟🌟🌟
火龍果特別著迷迷宮遊戲,本來是奔著鍛鍊專注力去的,但在陪他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其實迷宮遊戲,也是很好地鍛鍊分步思維的遊戲。
因為迷宮中有很多岔路口,在岔路口的地方娃就要暫停,去觀察這一步該怎麼走。如果走錯了,他也要思考他還能從哪個岔路口返回。
甚至如果是比較難的迷宮遊戲,他需要從終點進行倒推,上一步該怎麼走,可以說也在潛移默化中鍛鍊娃的逆向思維能力。
2、井字棋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分析能力+逆向思維能力
推薦指數:5顆星🌟🌟🌟🌟🌟
花時間之前和大家推薦過一款36合一的多功能棋盤類遊戲,我們家也是這類棋盤遊戲的死忠粉。
尤其是井字棋,對於低齡的娃來說特別友好。
雙方各有4枚棋子,只要其中任何三個同色的連成一線,就算贏了。這個在鍛鍊娃分步思維的同時,還鍛鍊孩子的棋盤布局能力。
而且隨著娃年齡的增長,就可以玩五子棋等更高難度的棋類遊戲。
七巧板遊戲
鍛鍊能力:空間想像力
推薦指數:5顆星🌟🌟🌟🌟🌟
七巧板遊戲是特別經典了,咱們小時候也玩過。
它不僅能激發娃的想像力,還能充分鍛鍊娃的手工、數學和語言表達能力。可別小瞧這7塊小板子,變化起來可是有上千種。
剛開始玩的時候,可以鼓勵娃進行簡單的板塊拼擺,之後可以鼓勵孩子觀察板塊與板之間的關係。
如果把七巧板按大、中、小進行分類,那麼就可以分成大中小三類板子,而一個中板就等於兩個小板,而一個大板就等於4個小板。
在圖形拼擺的過程中,幫助娃感受切割思想,學會圖形的拆分、逆向思維重組擺出目標圖形。
華容道遊戲
鍛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推薦指數:5顆星🌟🌟🌟🌟🌟
華容道遊戲可以說是「腦力體操」遊戲的鼻祖,最強大腦中就常進行華容道比賽的對決。它看起來複雜,但掌握了方法,操作起來並不困難。
之前,我還專門寫了一篇《三步鍛鍊出孩子的最強大腦》來專門給大家介紹了華容道的玩法。比如「你讓我近」「數字排隊」等等空間規劃方法,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連結看看。
利用這些操作,也是在培養娃「如果要.就需要做."的假設思維,以及「走一步想兩步」的分步思維。
寫到這裡,終於能把上篇終結了。
每個年齡段可玩的遊戲還有很多,我也是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多多分享,咱們一起加油!
作者介紹:元媽,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準講師,中科院兒童心理學碩士在讀,願和你一起,用心理學的眼睛,看人間煙火。
咱們公眾號經常給大家總結一些鍛鍊數學思維的玩法。因為我們都覺得,數學思維能力是一項核心基礎能力,特別重要,給孩子以後各個學科的學習打底。
今天的次條裡,我給大家返團了之前果果一直在用的新加坡Super IQ Maths,是特別好的一套在家啟蒙的邏輯思維教材,強烈推薦。同時推薦了一套全新的新加坡彩虹練習冊,包括英語、數學、科學全科(適合3-7),價格算下來才16元一本哦!
昨天吉吉給大家分享的數獨玩具,就特別能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我們倆都特別喜歡,也分享給大家。另外文中有提到不少資料,我們早就給大家準備好了,放在一個文件夾中。在咱們公眾號後臺可以回復關鍵詞「思維」就可以免費獲取啦。
如果大家喜歡今天的分享,請一定要點亮下面的小愛心告訴我們呀,你們的看見也是我們繼續分享的力量呢~(——愛分享的花時間🌺)
你好,我是花時間
一個當媽四年後赴美國讀研
愛知識、有溫度的心理學科班生
請一定記得備註一個理由哈
👇👇
你的每個分享、點讚、在看,都是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