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人物譜之張方平:蘇東坡的第一位導師,歐陽修的對頭

2021-02-23 九萬說歷史

《清平樂》中「張方平」這個名字,很多觀眾比較陌生。張妼晗進貴妃,夏竦等進言要給她辦個盛大的冊封儀式,翰林學士張方平堅決反對,認為「舍皇后而尊美人,古無是禮」。

張方平,字安道,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以戶部侍郎坐鎮西蜀,任成都知府。初到成都,張方平就寫信約見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張方平比蘇洵大兩歲,年齡相近,觀點也相近,「論古今治亂,及一時人物,皆不謀而同。」這二位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好玩的是,這兩位還都討厭政壇最大的一匹「黑馬」王安石,特有「共鳴」。人嘛,就有這麼個特點,都喜歡同一個人的不一定能成知心好友,但能一塊兒打著鳴兒罵某一個人的,那一定能聊得熱火朝天,引為知己。

閒聊中,張方平聽蘇東坡說正重讀《漢書》,覺得有點浪費時間,忍不住指導他說:「書讀一遍就夠了,讀兩遍多浪費時間呀。」

蘇東坡說:「不行,我還打算看第三遍呢。」

張方平之所以這麼說是有理由的,他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書,只能借,好在他天性聰穎,特長是速記,讀書幾乎過目成誦,所以書從來不需要讀兩遍。據說他在一個月內就將《史記》、《漢書》和《三國志》通讀一遍,而且「已得其詳」。

接下來,張方平和蘇東坡交流了一下讀《漢書》的心得,他覺得蘇東坡一遍又一遍還真讀出了新意,見解也深刻。蘇東坡也讚嘆張公不凡,讀書確實不需要第二遍。

為了進一步測試兄弟倆是不是確有真才實學,張方平根據過去科考的題目,出了六道模擬題讓他們作答。他自己躲在外面,偷偷觀察二人的一舉一動。

考試進行到一半,蘇轍有道題不知出處,於是悄悄指給哥哥看。蘇東坡一句話不說,把筆倒過來,用筆管敲了敲桌子,蘇轍馬上明白了,題目出自「管子」。

我想許多同學看到這段故事,會立刻覺得和蘇東坡拉近了距離,太好了,這哥們兒原來也是同道中人啊!不愧是大文豪,手段比「伸一個手指頭是A,兩個手指頭是B」高明多了。

按照正常寫故事的邏輯,不用我說,考試結果大家也猜得到,張方平看後拍手稱妙,對這哥倆兒以「國士」待之,還成為了忘年交,「早以一日之知,遂託忘年之契」。

不過,他也沒忘了警告一下蘇家兄弟,作弊這種事無論你說得多麼的理由充分,總不是什麼好事,最好別幹這些。

通過面試和筆試,張方平對兄弟倆已經有了初步認識,他告訴蘇洵:「二子皆天才,長者明敏尤可愛。然少者謹重,成就或過之。」

張方平這是從為官從政的角度來說的,他看得挺對,蘇轍確實比哥哥的官做得大,一直做到了宰相。

告誡和鼓勵的話說完,張方平還有更實際的舉動,他先是出錢給「三蘇」各置辦了一身新衣服,進京得穿得體面些。然後給當朝的禮部侍郎、翰林學士歐陽修和樞密使韓琦分別寫了推薦信。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張方平的大公無私,事實上他和歐陽修的關係並不融洽,當年做御史中丞時兩個人結過怨,但還是以國事為重,鄭重地向他舉薦人才,「吾何足以為重」,進退天下士,「其歐陽永叔乎」。

張方平和歐陽修並沒有私仇,只是政見不同,歐陽修收到信後,也沒有因為和張方平關係不好而置之不理,他也為「三蘇」的才氣而欣喜,盛讚「後來文章當在此」,並大力向朝廷舉薦。

張方平和歐陽修的這種氣度一直為世人所稱道,東坡兄弟更是始終對二人恭恭敬敬,一碗水端平,「出入四十餘年,雖物議於二人各不同,而亦未嘗敢有纖毫輕重於其間也」。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清平樂》人物譜之歐陽修:他想給包拯寫祭文,包夫人一口拒絕
    因地勢低洼,開封屢受黃河之害,蘇洵父子到來時正趕上黃河汛期。而且從六月中旬起,大雨一直下了一個多月,結果蔡河決口。洪水漫過城中,開封府一片汪洋,滿大街都是小艇小船,繁華都市立改水鄉。關於這次水災,三年後蘇東坡有《牛口見月》詩曰「不知京國喧,謂是江湖鄉」。
  • 《清平樂》VS《蘇東坡》
    最近比較熱的電視劇《清平樂》主要演的是北宋仁宗時期的故事,由於剛開播,雖然網友討論比較熱烈,最後這部劇質量到底怎麼樣?我相信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任憑你們再怎麼吹,還是要用實力說話!衷心希望不要拍成像清宮劇的那種狗血宮鬥劇! 其實在十幾年前也有一部反應北宋的電視劇,那就是《蘇東坡》,整個故事講述了一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一生,從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一直到徽宗。
  • 《探秘蘇東坡》| 行走東坡:下江南
    韓琦、歐陽修、司馬光、範鎮、張方平、蘇軾……他們的堅毅與瀟灑的姿態至今為人所樂道。前篇裡我們有詳細敘述,這兒就不多說了。熙寧四年(1071),蘇軾在京城和安石鬥了一年多,終究沒鬥過,反憋一肚子氣。神宗將他遷往杭州,為杭州通判,此時他待蘇軾尚好。北宋升官兒是個挺悠閒的事,不必急著赴任,路上大可到處玩玩,走上三五個月也沒人來催。初夏,蘇軾離京,先往陳州尋弟弟和恩師張方平。
  • 漫讀東坡(0291)坡仙與恩公張方平
    北宋時代,大臣有發掘在野遺賢的責任,張方平出知益州,即常以此為念,知蜀有蘇洵其人。如其自言:仁宗皇祐中,餘領益都,念蜀異日常有高賢奇士,今猶乏耶?或曰:勿謂蜀無人,蜀有人焉,眉山處士蘇洵其人也。……公不禮士,士莫至,公有思見之意,宜來。久之,蘇君果至。    蘇洵來成都,幅巾野服,以尺書求見。方平立刻接待他,傾蓋論交,共論古今治亂及一時人物的評鷺議論,甚是融洽。
  • 在《清平樂》歐陽修中播放張本煜
    作為一個非學校的演員,《清平樂》中的張本煜星是非常有名的「歐陽修」,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當歐陽修出現後,觀眾們驚喜不已。同時,更多認可了張本煜的演技,觀眾驚呼:「《清平樂》讓人感觸良多。最讓我感動的是張本煜播放的歐陽修鏡頭。我看了本羽的喜劇角色,但那一刻,我完全忘記了那些角色。
  • 從眉州到汴梁 外省青年蘇東坡的「進京」路
    在唐朝,甚至是一種被人稱道的風雅,比如李白幹謁韓朝宗,孟浩然幹謁張九齡,都是主動遞上自己的得意之作。  張方平讀了蘇東坡昆仲的作品後,大為讚賞,蘇東坡後來回憶說:「軾年二十,以諸生謁成都公,一見,待以國士。」  張方平不僅力主蘇洵父子進京參加六科考試,還為他們準備了路費。
  • 張本煜出演《清平樂》歐陽修,實力證明「野生演技」的無限可能
    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張本煜此次出演《清平樂》裡國民知名度極高的「歐陽修」一角,飽受關注。歐陽修出場後,觀眾驚喜不已的同時,更多對張本煜的演技表示認可,更有觀眾感嘆:「《清平樂》讓人有感觸的地方很多,最觸動我的是張本煜飾演的歐陽修的一個鏡頭。看過本煜演的喜劇角色,但那一眼,我完全忘記了之前那些角色。
  • 張本煜,你演完《誅仙》又來《清平樂》,還演歐陽修?
    《孤城閉》變成《清平樂》,從公主與內侍的感情糾葛上升到了宋仁宗一輩子艱苦守成的種種不得已!一代守成之君,靠著道德標杆一樣的行為模式,用無所作為承接了父親的朝局,40多年時間裡,用克己復禮來與民生息,在其之下,農業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長足的發展。雖然作為皇帝,他一輩子兢兢業業,德行無可指摘。但是,作為兒子,丈夫以及父親,宋仁宗趙禎一輩子,卻全部有所虧欠。
  • 假如骨灰級「驢友」蘇東坡聽到五月天的《人生海海》
    他們先到當時省會成都,拜謁大官張方平,後來張方平對蘇東坡幾乎如同嚴父。後經過張方平的舉薦,介紹於歐陽修,父子又從旱路赴京,行萬裡歷時兩月有餘,三蘇輾轉到了汴梁城,在這裡蘇導開啟了打工人的旅程。通過科考後,在蘇導正要開始上任,家中傳來蘇媽媽病重消息,蘇家父子三人急忙返家,可還未到家母親已長辭於世。
  • 清平樂:歐陽修遇事必懟,真的是憤青嗎?終於成熟一次卻讓人不解
    歐陽修熱播劇《清平樂》中,塑造了一個近乎憤青的歐陽修形象。歐陽修母親對他性格的養成影響最大,她從小就教育歐陽修「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厚於人」,就是說,雖然受經濟條件限制不能普惠眾人,但千萬不能缺少仁愛之心。在她的培養,歐陽修逐漸成長為一個剛正不阿的人。
  • 清平樂:張本煜出演歐陽修口碑逆襲,完美詮釋野生派演員也有春天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任敏領銜主演的《清平樂》正在熱播,該劇以宋仁宗的一生為線索,生動細膩地展現了當時國富民強、欣欣向榮的清明盛世。不得不承認宋仁宗時期是一個精英輩出的時代,晏殊、範仲淹、歐陽修、富弼、韓琦、包拯、蘇軾、蘇轍、狄青、司馬光這些名人的匯聚,絕對稱得上風雲際會,群星璀璨!
  • 《清平樂》劇中人物死後結局:官家丹姝合葬,妼含屍骨無存
    北宋題材古裝劇《清平樂》即將進入尾聲,不少演員都提前領了盒飯,只剩下主角官家和曹丹姝依舊每集可見。其實大家更好奇的是,歷史上的《清平樂》劇中人物死後都埋在哪裡,他們的墓地今天還能找到嗎,接下來就由溫哥華的小麥克為您仔細盤點一番。官家和曹丹姝:北宋最奢華帝後陵園公元1063年,北宋嘉祐八年,官家宋仁宗病逝,享年53歲。
  • 蘇東坡:老師啊,我對您感恩戴德
    今天,「彬彬有法」從《歐陽修傳:世俗的聖賢》中,摘編一篇蘇東坡尊師的文章。蘇東坡作為歐門弟子中的重要人物,他對老師歐陽修的尊重,是喜歡尊師重教的中國人,非常喜歡的一段佳話。沒吃過滿漢全席,你總吃過「東坡肉」吧?不懂古詩文,你總知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吧?
  • 蘇東坡傳(九)
    蘇東坡攜眷離都之時,當年仁宗在位年間的名臣儒吏都已清除淨盡,四散於外地。歐陽修正退隱於安徽富陽。蘇家世交張方平家正在河南淮陽。      蘇子由年前即被神宗任命為淮陽州學教授。蘇子由也有其特點,不像兄長子瞻那麼倔犟任性,但一直潔身自好,使清譽不受玷染,能照顧自己免於危害,所以挑選一個平安卑微的職位,與賢士大儒相往還。
  • 從《清平樂》說起——淺談文壇盟主歐陽修,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最近《清平樂》熱播,不管劇情多麼火熱,而我關注的只有歐陽修,終於,到第四集,歐陽修出場了,但,一代文壇領袖的出場顯得不是那麼光鮮亮麗,一開局就落榜, 有點尷尬了。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以後的時間裡成為一代文壇領袖。今天我們不討論劇情,而是帶大家看一下文壇盟主歐陽修,如何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 歐陽修,最好的老師
    比起對他感恩戴德的學生蘇東坡,他的文學才華,又少了點「天才」的味道。寫歐陽修的時候,我始終不忘兩個問題:寫給誰看?希望達到什麼目的?【三】先說寫給誰看。這本《歐陽修傳》,寫給華人世界的普通大眾看。這本傳記,不是研究歐陽修的學術專著,而是一本面對普通大眾的通俗讀物。
  • 歐陽修的「被亂倫」之痛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名篇,想必大家都知道,更讓當年的你我忘不了的,估計是被「全篇背誦」這幾個字支配的恐懼,固然,歐陽修文學造詣之高,他的作品幾乎都要背誦。大家對他的標籤不外乎是文學家、是朝廷大官。
  • 《蘇東坡傳》書評:蘇東坡,一個永遠值得你去了解的中國士大夫
    《蘇東坡傳》共分為四個部分,依次以童年、壯年、老練及流放歲月為標題。各部分又分為幾章內容,涵蓋了蘇東坡的人生經歷、人物關係及詩歌創作等內容。相比專注於人物經歷記述的自傳而言,這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大量引用了蘇軾生前所寫的詩詞歌賦、札記、散文、書信等材料,通過以詩證史、以詩輔傳的寫法,讓蘇東坡得以穿越千年的時空羈絆來到我們面前。蘇東坡之才,真正稱得上是千百年來人間不可無一難得有二的。
  • 歐陽修《朝中措》「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歐陽修這首《朝中措》,筆調灑脫,氣勢豪放,與當時詞壇盛行的脂粉纏綿的詞風大相逕庭。因此,該詞一經問世,不脛而一走,立即引起了轟動,這不僅使歐陽修又一次名聲大振,而且也使平山堂揚名天下了。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東坡路過揚州,慕平山堂之名,特來此遊玩。當時歐陽修已去世好幾年了,但平山堂的粉牆上,仍清晰地留有他那筆走龍蛇的墨跡。
  • 電視劇《蘇東坡》有看點!
    在創作上,該劇以正史、民間傳說以及蘇東坡詩文為線索和素材,更融入了一定的「戲說」成分,以蘇軾一生的坎坷經歷為敘事主線,刻畫出一個集大政治家、大文學家、大思想家、大書法家等多重身份於一體的豐滿的「蘇東坡」人物形象。飾演蘇東坡的著名演員陸毅在劇中的表現是一大亮點。陸毅通過這部文化底蘊極深的片子,挑戰了自己突破演技的能力。劇中,主人公蘇東坡從青年到老年,年齡跨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