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高倉健、夢參長老與須跋陀——「我行精進,忍終不悔」的故事

2021-02-17 王路在隱身

高倉健去世後,他臨終前幾天的手記發表,結尾提到他的座右銘,中文報導大多翻譯為「行者精進,忍者不悔」,說高倉健曾請教酒井雄哉,能否給他「指明一條人生的道路」,酒井雄哉說了這句話。酒井雄哉是日本天台宗僧人,兩次完成「千日回峰行」。「千日回峰行」的淵源是「般舟三昧」。如了解這些,就不難明白,酒井雄哉那句話是出自《無量壽經》的「我行精進,忍終不悔」。日本佛教學者辛嶋靜志也以此為銘,可見它的感染力。
古今講《無量壽經》的大德,都會講到這句,只是不大見人談起與此偈相關的故事。本文就試著略說一二。在《無量壽經》裡,這是法藏比丘的大願,實際上,這和釋迦牟尼佛的菩薩行有關。佛陀在要滅度的那天夜裡,梵志須跋陀聽說消息趕來了,要見佛,阿難攔下他,說佛已經十分疲勞了,佛遠遠聽見,說,讓他進來吧!為他說法,斷疑得道,他先於佛而入涅槃。諸比丘感慨,佛陀到了壽命的最後仍然這樣憐憫外道。佛陀說,我豈但這一世如此,我生生世世都如此。過去無量劫前,我是一隻大身多力鹿,在一片樹林裡,有諸多禽獸,三面起火,一面隔水,眾獸無處可逃,我前腳跨在彼岸,後腳留在此岸,所有禽獸踩著我的脊背過去,我的皮肉全踩壞了,「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最後,一條兔子上來,我力氣已經竭盡,強忍著讓它踏過去,它剛過去,我的背就折斷了,墮水而死。早過去的那些,是我如今的弟子,最後的兔子,是須跋陀。《大智度論》卷26用這個故事來解釋「精進度」:「佛世世樂行精進,今猶不息,故言精進無減。」「忍之至死」的精進,不正是「我行精進,忍終不悔」嗎?還可以注意另一個故事。《大智度論》卷11講,韋羅摩菩薩作大布施,難捨能舍,淨居天化作婆羅門,問他想求什麼,轉輪聖王?帝釋天?六欲天主?梵天王?菩薩說,都不求,要度眾生,求佛道。化成的婆羅門說,太難了,轉輪聖王那些都好辦,求成佛,你成不了的,還是換換目標吧!菩薩說了個偈子:假令熱鐵輪,在我頭上轉,一心求佛道,終不懷悔恨!若使三惡道,人中無量苦,一心求佛道,終不為此轉!《大方便佛報恩經》之《孝養品》講,須闍提太子和父母為避難逃往他國,誤入一條險難無水草的道路,幾天之後斷糧了,眼看三人都要餓死,大王想,不如殺了夫人吃,讓自己和太子活下來。須闍提太子攔下說,大王就算殺了母親,我也不吃,哪有孩子吃母親肉的,父王不如把我殺了,你們活命。大王暈厥倒地,說,你就像我的眼睛,我寧可死,也不會殺掉你吃。太子就想了個辦法,每天從自己身上割三斤肉,兩斤給父母,一斤自己吃。這樣支撐著往前走,走到還剩兩天能出去的時候,身上肉割完了,只剩骨節相連,倒地走不動了。父母大哭,要同太子一起死在這裡。太子建議,把自己骨節間殘餘的筋肉刮剃出來,兩分給父母,一分自己吃,吃完,父母繼續往前,太子已經不能再走,勉強起身注視著父母。父母哭著前去了。太子站立不住,倒下地,蚊虻嗅著血肉味道都來了。太子趁斷命前發願:我宿世殃惡從此除盡,今後再也不敢作了,以此身供養父母,願父母常得福報,居寢安穩,天護人愛,諸事吉祥。身上殘餘血肉施予蚊虻,讓它們都吃飽喝好。令我來世得成作佛,以法食除眾生饑渴、生死重病。太子發願時,天地六種震動,日光隱沒,禽獸四散馳走,大海掀起波浪,須彌山王在巨浪中湧起又沉沒,連忉利天都撼動了。帝釋天化作獅子虎狼,以恐怖相來試探。太子說,你想吃隨意,何必嚇我。帝釋天說,我不是獅子虎狼,是帝釋天,來試探你,你難捨能舍,用身體血肉供養父母,以此功德發願,可生天做魔王、梵王、天王、人王、轉輪聖王,你願做哪種?太子說,我都不願,我願成佛,度脫一切眾生。帝釋天說:你太愚蠢了!無上菩提不是那麼好得的,你怎麼可能受得了大苦!太子說:《大方便佛報恩經》中還有個「剜身千燈求半偈」的故事,主人公是菩薩在無量劫中曾做的轉輪聖王,也是帝釋天問他,這樣剜身供養,願求天王、魔王還是梵王?轉輪聖王說,不求人天富貴,為一切眾生,求無上菩提。帝釋天說他太愚蠢,他回以偈子:同樣的偈頌,綴在不同傳說故事裡,或是韋羅摩菩薩,或是須闍提太子,或是菩薩前世的轉輪聖王。「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於無上道」,和《無量壽經》「假令身止,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忍終不悔」的偈子,應是同出一源的。也可比對《無量壽經》其他譯本。《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令我身止住,於諸苦毒中,我行精進力,忍之終不悔。」《大阿彌陀經》:「發願既如是,力行無懈怠;雖居苦毒中,忍之終不悔。」《無量壽如來會》:「唯佛聖智能證知,我今希求堅固力。縱沉無間諸地獄,如是願心終不退。」《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願我精進恆決定,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所發弘誓永不斷。」黃寶生依梵本翻譯為:「十方世間解和無礙智,他們始終知道我的心,即是永遠住在阿鼻獄,我的願力也不會退轉。」(《梵漢對勘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頁49)「熱鐵輪」指地獄,「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就是「假令身止,諸苦毒中」;「終不以此苦,退於無上道」,即是「我行精進,忍終不悔」。語言的表述會變遷,傳說的故事、人物會改易,而菩薩為求無上菩提寧願久住地獄終不退失道心的精神,則是一貫的。法藏比丘此偈,實是釋迦佛「以慈愍力,忍之至死」的寫照。據說,夢參長老在獄中最艱難的時刻,常誦「假使熱鐵輪」一偈自警。若能了解高倉健座右銘和夢參長老獄中所誦偈雖是不同語言、不同表述,卻能上溯到同一淵源,則庶幾可窺釋迦佛之偉大與慈悲。而這慈悲偉大,在現實世界的落腳,也許就是佛陀滅度前化須跋陀的事跡。在疲極的最後時刻,仍甘願為眾生多付出一點,沒有怨悔。

相關焦點

  • 誦讀《金剛經》數十年,夢參長老從中悟得了什麼?
    十六歲出家,一生經歷頗多,晚年輾轉多地卻仍然堅持弘法天下的夢參長老,用十年時間反覆誦讀《金剛經》,才悟得其中一二。夢結佛緣夢參長老——釋夢參,十三歲在東北講武堂軍校學習,十六歲在方山縣的兜率寺出家,法名「覺醒」。用他自己的話來講,他當時雖取「覺醒」,但實際自己並沒有覺也未醒。
  • 佛陀十大弟子的故事——多聞第一阿難陀
    而佛陀心裡卻感慨萬千,想到正法本來可以住世一千年,因為比丘尼的加入而縮短到五百年。但佛陀轉而又想世上沒有清淨常住不壞的法,便又釋然了許多。 摩登伽女的誘惑 在大覺者佛陀眼中,阿難陀是可以紹隆佛法的人,所以一直對阿難陀加以培養和提拔。漸漸長大的阿難陀,英俊瀟灑,身材魁梧,面如滿月,溫和有禮,所以特別受女眾的歡迎,但這也給他的修行帶來不少麻煩。
  • 夢參長老一百多歲時,每天早上起來誦一遍地藏經和普賢菩薩行願品
    夢參長老一百多歲時,每天早上起來誦一遍地藏經和普賢菩薩行願品明海大和尚:夢參長老現在都一百多歲了,我因為在五臺山親近過他,所以聽他的侍者說,老和尚每天早上兩三點鐘起來,先誦一遍《地藏經》作為日課。老和尚現在一百多歲,每天早上起來誦一遍《地藏經》。
  • 點歌 |《一夢如是》盛世年華當須精進莫負師恩
    千年如夢如幻,盛世年華當須精進莫負師恩!歌詞 |《一夢如是》巖層下,細膩的壁畫,千夜風砂,愈粗糲線條愈溫雅,高城外,枯坐著舍利塔,所有牽掛,封入一切有為法。
  • 滎陽之戰:一代名將張須陀的人生絕唱,隋朝走向衰落的謝幕離歌!
    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塵。 (夢歸秋塵:第124期)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並起,各路豪傑割據一方坐觀天下大勢。
  • 貪慾及恚是世人常態的故事,貪慾恚痴迷眾生,淺釋須陀洹果
    與其他族人等在場聽眾,破二十億惡,證得須陀洹果。貪慾恚痴迷眾生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天子,以是義故,我作此說:若有能發貪慾恚痴,唯彼諸佛、聲聞、緣覺、不退菩薩,乃能發耳!天子當知,無有依處是名為發,無有取著是名為發。迦葉,畜糞掃衣比丘若入禪定,釋、梵、四天王長跪合掌,頭面作禮,況餘小天!
  • 四種賢善男子,難陀非為女人修行的故事,世間三種最勝香
    第一種賢善男子聽說「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聽到老、病、死苦之事,即心生怖畏,依正法思惟,如理精進用功,如同良馬顧影即能調伏,這就是第一賢善男子,於正法中得善自調伏。第二種善男子,無法因僅僅聽聞「有人因疾病困苦,甚而死亡」一事而心生怖畏,如理精進用功;而須親眼看見人們受著老、病、死苦,方能心生怖畏,思惟正法,如理精進用功。
  • 【五臺山|高僧夢參法師】即將迎來102歲生日 (陽曆7月5日)
    1936年,夢參赴青島湛山寺,依止倓虛法師學天台四教。夢參老和尚和本煥老和尚。夢參老和尚看望永惺長老。夢參老和尚和寬運法師。2008年1月,夢參長老應臺灣弟子祈請赴臺弘法,講經開示10餘場並舉辦千人大法會。圖為夢參長老在臺北。
  • 難陀出家記佛教故事
    難陀是佛陀的胞弟,他儀表堂堂,相貌不凡。難陀有一位美麗的妻子,名叫孫陀羅。他痴迷孫陀羅的美貌,對她極其寵愛。後來,難陀隨佛陀出了家,可是他心裡依舊念念不忘家中的妻子,總想找機會逃走,只是苦於找不到機會,因此他整天愁眉苦臉。佛陀自然洞知難陀的心事。一天,佛陀對難陀說:「難陀,我們一起去遊天宮好嗎?」難陀很想去天宮看看是什麼樣子,於是欣然答應。
  • 只因殺了張須陀
    張須陀在章丘城下,率五騎將鏖戰兩萬人,卻是歷史事實。《隋書·張須陀傳》稱:「賊競赴之,圍百餘重,身中數創,勇氣彌厲。」這場惡戰,雙方力量對比懸殊,張須陀等人根本不可能取勝。張須陀不慌不忙,逐一剿殺,悉討平之。關羽在襄樊大戰中的表現舉世矚目,陳壽寫《三國志·關羽傳》,用了「威震華夏」四個字來形容關羽的威勢。張須陀四下平亂,屢建奇功,魏徵等人寫《隋書·張須陀傳》,用了「威震東夏」四個字來形容他的威勢。
  • 高倉健電影《追捕》影響中國一代人
    「行者精進,隱者不悔」可以概括他83年的人生。傳真中還提到,在近親的見證下,高倉健的遺體已秘密落葬。   ■83歲日本男演員高倉健去世  ■其電影《追捕》影響中國一代人    高倉健原名小田剛一,日本福岡縣人,1931年2月16日出生。1956年以主演《電光空手道》出道。曾有過1年間拍下15部作品的紀錄,演出相當頻繁。從1964年起拍攝《日本俠客傳》系列11部,1965年《網走番外地》系列18部,加上同年《昭和殘俠傳》系列9部,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巨星地位。  傳真中提到,高倉健臨走之時非常安詳。「行者精進,隱者不悔」可以概括他83年的人生。
  • 【金剛經淺釋】怎麼叫證了初果(須陀洹果)宣化上人講述
    怎麼叫證了初果(須陀洹果)◎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於舊金山佛教講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 至 一九六九年四月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釋迦牟尼佛,恐怕一般人還不明白這個實相般若的道理,所以,又設一個比喻來問須菩提。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說,「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的意思裡是怎麼樣子啊?
  • 《從前有座靈劍山》中的五長老,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張榕容
    《從前有座靈劍山》中的五長老,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張榕容前不久在朋友的推薦之下看了《從前有座靈劍山》,剛開始看的時候,感覺這特效有點太敷衍了,後來發現特效真的不重要,情節輕鬆搞笑才是最重要的,真的是一部難得的好劇。
  • 金焰獻畫夢參長老 諸方弟子隨喜行禮
    2014年8月23日星期六,持續多日陰雨後的五臺山撥雲見日,晴空萬裡。此日,農曆七月三十日,恰逢地藏菩薩聖誕日,一批來自上海、深圳、寧波、龍泉等地的佛地子齊聚中國四大佛山之首的山西五臺山,帶著厚禮,期待拜見中國德高望重的百歲老和尚:夢參長老。
  • 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97
    夢參老和尚講楞嚴經:第二卷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是受陰,受的五蘊就是這樣子,一切諸法從妄所生。受必須得接觸,領納為義。   【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觀看歷史: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0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1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2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