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
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
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
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
下面,來看看部分優秀徵文。
廚房如課堂,學做小包子
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402班 施恕一
這個春節,註定成為難以忘懷的回憶,宅家那麼多天,哪兒都不能去,會無聊嗎?我的回答是:No!No!N0!相反,我們全家有了更多的相處地時間。我們在家每天變著花樣做吃的,什麼炒飯、麵條、大餅、pizza,湯圓……都嘗試過了!
今天,爸爸拿出一袋麵粉說:「來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吧,我們自己做包子!」他的提議得到全家人的雙手贊同。媽媽說她會發麵,但是只會做刀切饅頭;爸爸說他來做肉包子,太棒啦!我和妹妹呢,當然是來學做包子囉!
首先我們要來和面。媽媽拿出一個盆,放進去麵粉、雞蛋、糖、還有一包酵母。媽媽說,酵母是用來把麵團發酵的,倒進去一些溫水攪啊攪,把麵粉攪和成了一片片像棉花樣的東西。這時候用手伸到盆裡去揉麵團,我不停地按啊,揉啊,手上沾滿了麵粉,搓一搓,繼續按呀,揉呀。漸漸地,我把麵粉揉成了一個光滑的大麵團。媽媽請我用保鮮膜把盆包起來,讓麵團在裡面發酵。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想見證麵團怎麼膨大,於是不停地跑過去看,怎麼麵團還沒變大呀?
我們又去看爸爸調肉包子的餡。只見爸爸把肉切成肉末,蔥切得細細的,加上鹽、醬油、酒,不停地攪拌。我覺得很好玩,要求我來動手,可是不一會兒我的手就很酸了。
過一會兒,隨著妹妹的一聲尖叫,我跑過去一看:哇,我們發酵的麵團真的變大了!滿滿的一盤!我們就把麵團從盆裡移到了案板上,撒上一點麵粉就開始揉,要把裡面的空氣都揉出來。我們三雙手爭先恐後地揉啊,揉啊,麵團軟軟的很有彈性。我們把麵團搓成了長長的一條,然後又平均的分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小劑子。
這個時候爸爸穿著圍裙閃亮登場啦!爸爸把一個小面劑子壓扁,用擀麵杖擀成了一個圓片片,然後左手放託著面片,右手放上一勺拌好的肉餡,然後用右手捏著麵皮的邊緣,一邊捏一邊轉圈,轉完一圈就捏成了一個好看的小肉包子,太棒啦!我們都說要學習,要爸爸手把手的教我捏,原來一邊捏一邊轉是非常難的,不過我們都捏出來自己做的第一個肉包,還真不錯呢!做紅糖包就簡單多了,我學著媽媽把面劑子壓扁,中間放上一勺紅糖,用食指和拇指捏成一個三角包,看上去很美觀,做起來就比做肉包方便多了。我們捏得津津有味,還意猶未盡的時候麵團居然用完了。
媽媽拿出蒸鍋,鋪上布,我小心翼翼地把包子們擺好,蓋上蓋子,讓它們第二次發酵,再就可以蒸了。吃晚飯的時候,端上來兩大盤包子,我們不顧燙手和燙嘴,爭先恐後地吃光光!啊呀,真是太美味了!
2020年的寒假,宅家不出門,廚房如課堂,學門小手藝,鍛鍊生存能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