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五,關注我學更多麵食技巧。做包子可能人人都會,無非就是包上餡料,上鍋蒸一蒸就完事了,但是有百分之九十的朋友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蒸好的包子出鍋變黃、皮硬、燙掉這樣小問題,其實出現這樣的問題都是因為一些細節上沒有做到位,只要大家細心一些,做出暄軟蓬鬆白白的包子很簡單。
做包子用什麼麵粉最好?很多人認為出現包子變黃的問題,都是麵粉的問題,其實目前市面上的麵粉都適合做包子,只是筋性夠不夠的問題,包子皮之所以發黃,不能全部歸結到麵粉上,是跟我們發酵的過程和揉面上的原因。發麵過程中不能放在有風的地方,還需要覆蓋嚴實,這樣麵團中就沒有幹的塊,就不會出現蒸好部分地方變黃的問題。再說揉面,任何麵粉做的麵團,首先需要把麵團揉的沒有裂紋,用手撫摸很順滑,才是真的揉到位了,做出來的成品自然就會皮光嫩白。
包子出鍋後不久麵皮幹硬?這個問題相對複雜一些,有幾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是蒸包子的時候有漏氣的地方,蒸籠蓋沒有蓋嚴麵皮接觸了外面的涼氣,所以蒸好後會出現皮變硬的問題。第二個可能是蒸好包子一直放在灶上下面熱氣燻著,上面風吹著所以很快就會變幹。第三個可能是咱們二次發酵的時候吹到風了,麵皮表面風乾,再上灶蒸外皮會熟的比較快。所以咱們蒸包子的時候,最好蓋上東西發酵,上鍋後把邊緣蓋嚴。
包子麵團的配比是怎樣的?和包子面一般有兩個選擇比,一是夏天氣溫比較高,咱們每斤麵粉中加入3-5克酵母,白糖5-8克,泡打粉3-5克,這個配比夏天發酵的速度在30分鐘以內即可完成,還有夏天的時候和發麵要稍微軟一點,這樣做出來的包子會很鬆軟。第二是冬天的時候氣溫較低,對於酵母的活躍度有很大影響,所以冬天的配比是酵母8克,白糖15克,泡打粉8克,一般的發酵時間是40分鐘左右(發酵環境要溫暖最關鍵),冬天的發麵要稍微硬一些,這樣更有利於給麵食塑性。
蒸好的包子發酵不勻?發酵不勻的意思是有些發的很漂亮,有的壓根就沒發酵,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是咱們和面時不勻,揉面沒有揉到位,二次發酵的時候發酵溫度不一樣,導致發酵程度不一樣,或者是發酵時間過長。咱們只需要注意把麵團揉好,發酵的時候注意一下是否全部覆蓋好,不要發過就可以了。
蒸包子什麼情況選擇冷水蒸和熱水蒸?這個問題首先咱們要知道,冷水蒸包子的情況是二次發酵的時間不夠,發酵的狀態有少許不到位,這種情況下咱們需要節省時間,就可以冷水時下鍋蒸製,熱水蒸就相對簡單了,只要發酵的好就可以等蒸鍋完全上汽了再蒸。這兩種情況要活學活用,趕時間的話剛剛做好的包子可以直接下鍋用小火燒把水燒的溫溫的,給包子留15分鐘的發酵時間,也是可以蒸好包子的,大家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以上這幾個問題是很多人都經歷過的,我本人也不例外,只要大家能夠細緻一些,其實做包子出現這類問題的機率不大,偶然出現也是正常的,畢竟完美不是常常存在的東西。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這樣,如果您還有相關的問題,記得留言告訴我,也許下一次就是為你定製解決辦法。
我是小五,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