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餐飲跨界短視頻:一根鴨脖賣540元 95後乾飯人又被收割?

2021-01-20 騰訊財經

沒有人一直年輕,卻一直有年輕人。全球18億年輕人,他們是充滿潛力的一代,網際網路讓這一代年輕人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表達權利,他們通過網絡交流、學習,創業。


來源丨Tech星球

作者丨喬雪


他們從網絡中汲取養分,又用自己的創造力反哺這個繁榮的生態。從愛好到職場,他們的人生觀和職場觀與父輩有著顯著的區別。


打工人、乾飯人,這些年度爆梗背後是年輕人對於職場、生活的自我解嘲,也反映了他們對於嚴肅議題的獨特思考。如何正確認識這一代年輕人?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騰訊新聞聯合眾多優質創作者,圍繞95後這個「年輕群體」,通過行業觀察、人物故事、市場報告等一系列的內容,試圖為大眾揭開這個新興群體的真實群像。


相比較於80後、90後,95後對餐飲消費的欣賞不僅限於味覺層面,他們也關注尋找餐飲新潮流過程中的社交體驗。騰訊新聞聯合Tech星球,共同解析95後獨到的餐飲消費行為習慣。


飯點到了,大學生小禾習慣性打開手機,刷起短視頻,她嘴裡塞著蛋炒飯,眼睛卻緊盯著博主分享的人均1000元的日料,小禾津津有味地點了贊。不僅如此,她還點開博主踩點的餐廳地址,很熟悉地按了個小五星,收藏進了「想去」,同宿舍的幾人裡,每人都有各自喜歡的美食博主,周末時大家就集體去打卡。


吃對人來說究竟有多重要?吃喜愛的食物時多巴胺能達到130,比按摩和疲倦時入睡的水平還要高。酸甜苦辣鹹,每一道味覺的盛宴層層疊疊在舌尖上盛開的時候,人才不是沒有靈魂的。


年輕人對餐飲消費的選擇,不免滲透著他們認識這個社會的方式。對年輕人來說,最近一兩年,用短視頻去認知美食這種方式倏忽間變得多了起來。


而每一份選擇都不是孤立的,吃不僅為了需要,還為了享受,它既是一種年輕人對新世相文化的破解,又隱含了關於年輕人的意志,由此,不僅創造出一條美食探店的短視頻賽道,誕生出千萬粉絲博主,也為線下餐飲市場,創造出了無限可能。


資深乾飯人們,又撐起了一個千億大市場。


悄悄地進村


一家開在北京胡同裡連招牌都沒有的小吃店,它的短視頻卻收穫千萬點讚,如今門庭若市,排起長龍;有的博主為吃一口傳說中正宗的山西烙餅可以搭車前往50公裡外的郊區;「海底撈不為人知的花式打開方式」更是在短視頻裡被炒到高點,海底撈甚至還一度將「網紅蝦滑麵筋泡」,單獨列為一個菜品,為的就是讓慕名而來的顧客不用再找來找去,直奔主題。



#焦糖奶茶+布丁+青稞+無糖+冰#,網紅奶茶的隱藏菜單曾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人人都要get短視頻網紅同款,去奶茶店點單,只要說出「焦糖奶茶」四個字,店員小哥就會笑眯眯地告訴你「網紅奶茶是嗎?我會做!」


餐飲的SKU並沒有變化,店還是那個店,但怎麼吃,完全取決於年輕人,當一種吃法或單品在短視頻裡被安利給無數個年輕人後,這意味著,一種新的潮流產生了。「吃」這一個簡單的步驟,被年輕人再次拆解,「拍、感、吃、分享,二次體驗",一氣呵成。


年輕人的一舉一動在悄然改變著餐飲業的風向和動作。


這種「悄悄地顛覆」讓許多商家發懵,一家火鍋店老闆吐槽,「怎麼辦啊,從頭開始學啊,我現在都變成全能選手了,不僅要把控產品,還要學拍短視頻,剪輯,太折騰人了。」


當下,在通往找尋下一次的美食徵途的指向牌上不再只有文字,圖片,年輕人們逐漸拋棄以往的點評式選店模式,他們標記收藏下喜歡的視頻推薦,從「地」找「人」,搖身一變為「人」找「地」。


視頻博主則幫助粉絲種草,拔草,是雲試吃官,而背後是懶惰的年輕人們用眼睛代替嘴巴,「附近」逐漸消失,生活被網際網路無限覆蓋——第一步從佔領年輕人的胃開始。


進擊的商家


錢鍾書在《吃飯》一文裡有這樣精闢的比喻,吃飯有時很像結婚,名義上最主要的東西其實往往是附屬品。


疫情期間,#我太想喝奶茶了#的話題在短視頻播放過億;復工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流量高達24億,對年輕人來說,想喝的其實並不僅是一杯奶茶,更多的是以奶茶為社交互動方式和情緒出口。


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曾說,最怕的事就是年輕人不帶自己玩兒了。


新世代的年輕人會玩,敢花,而短視頻則是攤開在他們面前一幅沒有邊際的「清明上河圖」,他們有太多可以選擇的選擇。商家們只好急於融入到這場大洪流中去,目的不為別的,被年輕人看見,才有被愛的可能,抓住那個年輕人,似乎是商家們真實的內心寫照。


來杯米飲的創始人楊哲對新店開業花了不少心思,他在抖音快手的20多個頭部大號都對新店進行過投放,播放量超過了1000萬,投入高,效果也好,據楊哲介紹,大號發布的探店視頻帶來了巨大的客流,門店業績整體上升了30%。


這一招,是前期品牌積累的武功,「師父不會炸」剛開業時就用大號探店的方式進行引流,結果沒多久就引爆了。楊哲記得,當時是冬天,室外非常冷,而且店的位置並不臨街,但店鋪每天依然能排起長隊,這樣的盛況還吸引了不少加盟商。「只要是年輕人產生了興趣,想找一定會找得到。」楊哲總結道。


楊哲團隊研究發現,年輕人特別喜歡奶蓋產品,於是,專門打造了一款「俘虜」年輕人的爆款——「仙貝米米樂」,結合了覆蓋95後,00後的童年記憶的食品「旺旺仙貝」,將其打碎後與奶蓋結合,口感豐富,加上短視頻大號的引流分享,一上線就賣爆了,成為其網紅招牌產品。


相比於楊哲的大號投放,另一長沙本土茶飲品牌果呀呀則選擇單打獨鬥,果呀呀創始人吳畏自己帶領團隊做起「一一的日常」抖音號,從服務員視角闡述產品的特色,有的點讚數高達40萬,效果似乎比直接投廣告更受歡迎,吳畏規劃,後期會考慮從更多角度做內容深耕,只為了讓年輕人更喜歡。


吳畏明白「年輕人不會去隔壁街區買菜,但願意打飛的去另一個城市買咖啡」的微妙心理,所以,只要切中年輕人的潮流要害,他們絕對樂意為所愛買單。


年輕人太忙,水果放壞了也想不起吃,於是,吳畏為年輕人重塑了吃水果的方式,「水果喝著吃」,既方便,拿著又時尚,摸中了年輕人養生就是吃啥補啥的補償心理。在茶飲這個將超過千億的大賽道裡,類似細分品類的探索更能戳中年輕人的心。


52小吃做的是湖南傳統小吃,在招牌產品上他們堅持傳統,但在概念創新產品上卻不斷向年輕人靠攏,給予年輕消費市場驚喜,比如,曾開發了「臭豆腐漢堡」「臭豆腐香水」「臭豆腐燒麥」等概念融合性產品,新奇的混搭,刺激味蕾的體驗令很多年輕人獵奇嘗試;這些概念產品基本都輔以短視頻探店博主合作宣傳,不僅提高了短視頻的熱度,還巧妙地獲取了線上流量。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約4.7萬億元,2020年預計將突破5萬億,每一個品類增收10%-20%,足以撐起千億級的大市場。


搞不懂的年輕人


今年最網紅的城市,無疑是長沙,而在長沙,最網紅的餐飲品牌則當之無愧是茶顏悅色。在長沙街頭,幾百米就能看見一家茶顏悅色的門店,每家店門前都排起隊伍長龍,有的人不遠萬裡奔赴長沙,只為喝一杯茶顏悅色,相關短視頻則更是第一時間登上熱搜;武漢新店開業,有人為喝上一杯,甚至不惜花500元找黃牛代買,茶顏悅色已成為引發年輕人間談資的社交貨幣。


有一位餐飲人曾發過這樣一條微信朋友圈,與茶顏悅色排起長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開在旁邊的一點點奶茶店鋪,門前冷冷清清,鮮少有人問津。而「一點點」也不過是在幾年前才火起來受年輕人追捧的茶飲品牌。


年輕消費者的興奮點,變了又變。


無論是才入行的餐飲新人,還是開了幾十家、幾百家店的餐飲老手,他們最渴望知道的是,怎麼搞懂年輕人命門,如何進入下一步的消費浪潮?


一個巧妙的切入點或許是,找到最懂行的年輕人,其中最懂年輕人餐飲G點的,莫過被其信賴的美食探店博主。


知道小甲來店裡拍攝,擁有燒烤、海鮮、自助三家店的老闆阿昆,匆匆從另一家店趕來取經。老闆對小甲展示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小甲一邊拍攝,阿昆一邊充當起了服務生的角色,幫他烤肉,同時隔著拍攝間隙不斷發出詢問,「你們的短視頻怎麼做的呀?有啥技巧嗎?我看你給那個誰誰(另一家老闆)也拍過視頻,給他漲了好幾十萬粉絲吧?他是怎麼做的?你會直播嗎?怎麼玩兒啊……」,老闆一手忙活著手裡的烤肉,一邊側著頭渴望著小甲的回答。


老闆阿昆注意到了短視頻的潮湧,每個店一年拿出3萬塊請視頻團隊來幫助拍攝和剪輯短視頻,但是粉絲卻漲不上去,「我們就是一個二不愣子團隊,根本不行。還要靠大博主給我引流。」說著,阿昆拍了一條小甲來店裡的視頻,迅速發到了平臺上,並為之買了推廣。


新時代的餐飲不僅要做產品上的創新,還要做流量上的創新。餐飲老闆們也都在學習掌握新的流量工具,線下門店的私域流量有限,於是,商家們開始把手伸向擁有更多公域流量的平臺,而短視頻,正是最優解。


人設與美食之外


「大家好,我是只吃飯不吃虧的多仔。」


這是多仔的經典開場白,24歲的姑娘多仔總在吃虧的邊緣反覆徘徊。第一條視頻裡,多仔去高級餐廳點了一根540元的鴨脖,同時帶了周黑鴨進行比較,多仔表示很虧。此後,頻頻「吃虧」成了日常,多仔覺得自己沒特意立人設,但評論區裡清一色「大家好這裡是只吃虧不吃飯的多仔」人設已被認可,一個月裡達成百萬粉絲,目前不僅是350萬粉絲的大探店博主,還被抖音認證為學院導師。


美食探店博主多仔


「貴价吃虧」已成為多仔的象徵符,但也有很多質疑的聲音,有人說她故意挑剔,表示她去的餐廳總是又貴又難吃,「明明說不會去,但還是經常能在拍攝時遇到粉絲,粉絲們都是口嫌體正直。」


今年爆火的另一位探店博主「大logo"也是因為主打貴价轉型成功,狂漲1000萬粉絲。多仔的老粉不滿地認為,大logo抄襲模仿,但多仔覺得大家只是選題相似而已,「雖然我可能是最早做這類內容的,但是他的視頻的確更符合短視頻調性,能幾秒就給觀眾一個爽點,但我做不到,觀眾真的需要這麼密集的爽點嗎?」


疫情期間,高三生小甲閒著無聊,將之前拍著玩的一條視頻發到抖音上,突然爆火,兩周之後,粉絲已漲了十幾萬,一家MCN機構發現商機,慕名找來,小甲稀裡糊塗地籤了約,從此當起了兼職美食博主。


小甲的人設是教餐飲店老闆「做人」,他最給粉絲洗腦的一句話是「來給年輕的老闆上一課吧。」不僅粉絲愛看他給老闆上課,老闆們也紛紛主動表示想要被上課。


在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視頻平臺裡,美食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自己做,二,吃播,三,探店分享。


吃播的熱潮已經褪下,自己動手型博主們更像是畫地為牢,而探店類卻有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不僅包括前兩類博主的轉型,還影響著其他類博主也躍躍欲試。單純的探店內容已不能滿足食客們挑剔的眼睛和胃,博主們需要做出更多變化。


Lala的帳號原來是另一個女孩在出境,由於個人原因離開公司,公司需要另一個人迅速接上,負責剪輯後期的Lala被安在了博主的位置上。Lala剛大學畢業一年,愛笑,長相可愛,富有親和力的形象和不錯的口才短短幾個月就積累了百萬粉絲。


Lala被塑造成一個鄰家女孩的形象,她在鏡頭面前一定要露出甜甜的微笑,有時候,她也會懊惱,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何鏡頭裡效果還是平平,於是決定讓表情再加倍甜美,好讓笑容能傳導到屏幕。


美食探店博主Lala


博主們都明白,一條爆款,絕對無法成功塑造起一個帳號,只有不斷持續的內容輸出,才能被更多人記住,衍生出更大的價值。但看客們的注意點已從美食轉變到了人身上,小甲曾在半夜4點還接到騷擾電話,「一接通就罵我,不務正業未成年之類的,還有人評論裡罵我,說我是豬。」


倉鼠籠裡的博主


12月初,是小甲的攝影師來京拍攝的日子,兩天裡,一天至少要拍3條素材。幾個月前,小甲還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如今已成為擁有290萬粉絲的美食博主,興奮感開始被疲憊佔據,小甲不停地吃飯,曾經對美食的熱愛,如今已經轉化為一種對工作的責任心。


美食探店博主小甲在拍攝現場


MCN機構北京有點牛的總監程子空最近很焦慮,北京有點牛是從圖文進化到視頻時代的MCN機構,一次客戶偶然的諮詢,讓其萌生了進軍本地化美食視頻的想法,他們成為了北京地區最早崛起的一批美食探店帳號,但他發現,市場越來越不好做了。


程子空分析,可能看到美食探店這片熱海流量越來越多,原來專門做劇情的視頻團隊也加入其中,直接轉型做劇情類探店。在探店裡加入劇情,這無疑大大增加了難度,而原本的美食探店類博主根本不擅長劇情,但年輕的觀眾喜歡,就需要做出改變。


小甲也清晰地感知著這樣的變化,之前的視頻裡,他酣暢淋漓地吃,粉絲津津有味地看,而現在他也開始學習搞笑,不斷地在視頻裡加入時下最熱的梗,開始模仿王寶強一口氣喝下一桶牛奶的搞笑片段。


「來,第一口粉絲先吃」,這是粉絲最熟悉小甲的一句臺詞,也被粉絲們改編成很多版本,「來,第一口粉絲先親」,相比於吃什麼,粉絲們現在更希望小甲能搞笑點、再搞笑點。


「少吃點啊,一會還要再去一家店。」Lala的攝影師溫柔地提醒。


如今已有兩百多萬粉絲的Lala也仍有自己的煩惱,不停地刷視頻,看評論,對效果不好的視頻復盤總結經驗,和別的博主取經,看衛視美食節目學習美食知識,都是她的日常。Lala有一個文檔,裡面是一系列長長的形容詞詞庫,每次看到別人說的不錯就記下來,她希望自己是專業又有趣的。「就對著鏡頭吃,哪有這麼簡單啊?」


Lala的詞彙庫


市場是越來越熱的,Lala有時甚至能碰到探一家店的其他博主,「雖然不會刻意比較,但是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角度。」


「熱門」是小甲提到最多的詞,這意味著平臺會幫你推薦,將你推向更廣闊的受眾。


小甲有個百萬粉絲的博主朋友,有陣子沒更新,雖然粉絲還在,但如今視頻只有幾百點讚數,很快就涼涼了。小甲不敢怠慢,「如果我不上熱門,就是在掉粉。我沒有別的目標,就是想上熱門。但每天早上起來都覺得很累。」


最近,多仔晚上常常睡不著,「為什麼沒流量啊,數據怎麼一次比一次差,粉絲到底喜歡看什麼啊。」以前的視頻沒那麼多策劃,卻能經常出爆款,現在組建了小團隊後,反而流量平平,想著想著壓力堆積越來越多,就躲在被子裡哭起來了。


有節奏地輸出優質內容,上熱門,造爆款,成為美食探店博主們頭上的一根緊箍咒,不斷向前,為粉絲們創作更多更好的內容,從而被算法青睞讓更多人看見,是每一個美食博主面前的那根蘿蔔,博主們則像小倉鼠一樣,在圓滾滾的籠子裡奔跑,再奔跑。


困擾小甲最新的難點是,有別的博主抄襲了他的視頻,點讚量居然比他還高。


而更多的新人博主正在看好這一領域,藝術研究專業博主的海綿起初想做展覽類視頻,但分析了一通後,覺得盤子太小,迅速投奔轉向美食探店的流量巨海,「既好玩又可能做更多商業化的探索,為什麼不試試呢?」


年輕人手機裡刷到的一個短視頻,似乎已不再單純地只是為了「分享」美食,背後繞著無數商家的利益和內容創作者的野心與妥協,但聰明的粉絲似乎已經樹立起了強大的甄別的能力,「你看這個博主一定是恰飯視頻,他說這個店分量大,菜品多,但是整條視頻下來,你聽到他說一個好吃了嗎?」


一個小小的選擇,背後是整個商業帝國的齒輪在咔咔轉動。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Tech星球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網紅餐飲跨界短視頻:千億市場全靠收割95後乾飯人?
    網紅餐飲跨界短視頻:千億市場全靠收割95後乾飯人?相比較於80後、90後,95後對餐飲消費的欣賞不僅限於味覺層面,他們也關注尋找餐飲新潮流過程中的社交體驗。騰訊新聞聯合Tech星球,共同解析95後獨到的餐飲消費行為習慣。飯點到了,大學生小禾習慣性打開手機,刷起短視頻,她嘴裡塞著蛋炒飯,眼睛卻緊盯著博主分享的人均1000元的日料,小禾津津有味地點了贊。
  • 大白兔都出潤唇膏了,餐飲品牌如何跨界營銷?
    前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場跨界營銷刷了屏。美加淨聯合大白兔奶糖推出唇膏,上演了一出回憶殺,加上奶糖味潤唇膏的新奇種類,也瞬間引爆了話題。新辣道也是眾多餐飲行業在跨界營銷嘗試的一員大將,它從最初的嘗試與《小時代3》、《秘果》的跨界合作,贈送電影門票,再到更深入地與內容IP吾皇萬睡合作。作為網絡當紅IP之一, 「吾皇」與「巴扎黑」自2014年誕生後,以誇大的性格特點符合年輕人的喜好。新辣道全方位的主題裝飾,將傳統餐飲的用餐環境與年輕新常態結合,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
  • 聽完這8位95後網紅的口述,你還想當網紅嗎?
    畢業就去當網紅,是不是一個好主意?做直播還是短視頻,究竟哪個更好?是籤約MCN機構還是自立門戶,成功機率如何? 對此,「螳螂財經」採訪了八位95後網紅。她們有的籤約短視頻或直播MCN機構,有的在獨自拼搏;有些今年剛畢業新入行,有些入行時間更長。
  • 半年「收割」7000多萬,短視頻網紅培訓騙局內幕揭秘
    還有一張圖上顯示一張門票12480元,我的天,這是什麼人這麼牛,門票可以這麼貴!  然後再到網上一搜,嚇得我直冒冷汗。居然有這麼可恥的騙人公司。  它們主要針對的人群一般都是剛畢業5年的人或新媒體小白,這些人缺乏社會經驗或者對新媒體知道的非常少。  每天都在短視/頻上或者是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炫富的視/頻,收割韭菜。  他們有一套完整的體系:  1、首先收比較少的錢(比如79、99),教你去做一些平臺賣貨賺錢一些業務。
  • 8塊錢就能成為短視頻裡的網紅小姐姐,引來官媒痛批!
    問大家個問題,你喜歡看短視頻和直播嗎?就是小哥哥小姐姐和帥哥美女的那種!大多數人都會看吧!其實我也看!生存壓力那麼大,搞點無腦娛樂的,調劑一下心情,還是不錯的,換換腦子什麼的!但其實你正在掉進他們給你挖好的大坑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短視頻和直播裡那些漂亮的小姐姐,很可能是個中年大媽。
  • 中國餐飲怪象:網紅餐廳一炮而紅,一下就死.
    前段時間,狗頭發現各上海大商圈中,曾經需要排隊長達兩三個小時以上的「網紅」喜茶,現在長隊已經「消失」,門店前境界線變短,遠沒有剛開業時那麼瘋狂,為維持現有排隊現象,店內服務員將動作放慢,以製造短暫的排隊現象。網紅鼻祖的倒閉引發深思,先就近幾年網紅倒閉的餐廳做一個盤點,那些年一夜爆紅的「網紅餐廳」,到底問題出現在了那裡?是否該警惕一夜爆紅而帶來的短暫「快感」?
  • 「網紅縣長」抖音賣茶,茶企短視頻直播升級正當時(文後有福利)
    「我是安化縣副縣長,也是最紅的網紅縣長,等會給大家唱歌跳舞講典故。」4月3日晚上七點,陳燦平身穿鮮豔的橘黃色帽衫出現在直播間。這是一次較為大型的直播,抖音聯合全國五個縣的縣長,集中在4月2日到3日直播,專門賣茶。陳燦平是其中之一。直播前,陳燦平在帽衫下面加了一件黑灰色的中式褂子,他想等會兒出汗,把帽衫脫下來,也不失體面。
  • 網紅餐飲:故事雖然好,收場更重要
    如果說「網紅餐飲」才是未來餐飲市場的正確姿勢,很多人會覺得這是騙鬼的話。除此之外,諸如黃太吉、水貨、小豬豬等曾經紅極一時的網紅餐廳品牌均在短暫走紅後迅速落寞,網際網路思維改造餐飲業的上半場,看起來有點慘澹收場。餐飲業這幾年很熱鬧,網際網路、零售、製造、通訊等跨界高知紛紛湧入,一度讓業內從業者感到威脅,「顛覆傳統餐飲」聲音此起彼伏,喧囂過後,隨著高開低走,人們又開始高呼「回歸餐飲本質」。
  • 那些在短視頻上乘風破浪的網紅奶奶們-虎嗅網
    黃色長裙,配同色系小包,頸上是施華洛世奇最新款的項鍊,耳後是時隱時現的明珠,陶瓷鏈的手錶也恰到好處的融入主色系,從走廊那頭款款走來,儀態萬方。2019年初,樊其揚和「銀髮閨蜜團」另外三位老姐妹穿著旗袍在北京三裡屯街頭走秀,伴隨著古風音樂,她們搖扇走過,銀髮、節奏、眼神、氣場無兩,短視頻一夜之間成為抖音爆款,獲得了242W點讚量。她們也從素人成了銀髮網紅。
  • 網紅老師+短視頻平臺火爆!創業者蜂擁而至、專業MCN加速進場
    而作為快手平臺上名副其實的「網紅老師」,據了解,他的「阿柴哥數學課堂」帳號共有194萬粉絲的關注。而在成為網紅老師之前,阿柴哥在廣東一家婚慶公司工作,出於對數學的熱愛,業餘時間他會錄製一些短視頻,用一兩分鐘講清楚一個數學問題,生動易懂的內容很快吸引了眾多學生的關注,部分視頻的播放量一度超過500萬。
  • 頗具潛力的95後新晉網紅:黃紅葵
    她是黃紅葵,一名非常有潛力的95後新晉網紅。她是漫莎國際·婉安想你護膚品牌形象代言人、婉安想你品牌合伙人。粉絲們都稱呼她為「都安小葵」  「我們是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年輕人,今天我們長大了,應該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的能力不斷地得以提升。這樣才能慢慢地扛起責任,讓家人過得越來越好。」
  • 「乾飯人」被註冊成商標,乾飯人乾飯魂乾飯都是人上人是什麼梗?
    繼打工人之後,乾飯人最近也登上了熱搜!不知道是大家多商標的認知度高了還是因為大家覺得熱詞能帶來流量,一旦熱度夠了,能被註冊成商標就極速的被搶註了!「乾飯人」也沒逃過這個「流程」,今日斑馬智慧財產權小編發現「乾飯人」商標被註冊申請,申請人為鄭州市文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國際分類為 43 類餐飲住宿。
  • 這個95後網紅開的串串店,到底有多「不務正業」?
    獨家的底料、特色的配菜,必定是首選;環境,或許不用精緻,只要讓人舒適;至於老闆的故事,也不重要,畢竟大快朵頤的時刻,只有眼前的一串是猛烈的。但如果老闆的社會身份過於突出,我們似乎對它的要求就要嚴苛一些。前後兩次打卡95後微博紅人@喜碧飯_的暗戀吃串公司,「不務正業」或許是它的最好定義。
  • 乾飯人商標被申請 乾飯人什麼梗?
    11月23日消息 企查查 APP 顯示,11 月 17 日,熱門流行詞彙「乾飯人」商標被註冊申請,申請人為鄭州市文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國際分類為 43 類餐飲住宿。  繼打工人之後,乾飯人最近也登上了微博熱搜,看乾飯人帶給大家強大的壓迫感,你是否也是那個一午休馬上就飛奔到食堂迫切想吃飯的乾飯人呢?  乾飯人是什麼梗?
  • 扎堆開餐廳、批量請網紅,明星餐廳背後竟是同一個操盤手?
    和抖音網紅們一起出現在短視頻裡的,還有黃曉明、關曉彤、陳赫、賈乃亮、雷佳音……去年九月,關曉彤在成都開起了「天然呆」奶茶店;十一月,黃曉明現身成都為自己品牌的「燒江南」烤肉店舉行開業儀式;而在鄭愷的火鳳祥火鍋店開業現場,不僅有網紅試吃,同時還請來了演員溫碧霞、王麗坤等數位明星站臺。當然,明星開餐廳早已不是新鮮事。
  • 為什麼陳赫不拍戲了,卻熱衷於火鍋店,還邀請了一堆網紅?
    很多明星希望利用自身流量跨界發展副業,在賺錢的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更穩定的保障。所以明星們做餐飲的事情變得非常正常了,不管是一線大明星周杰倫,還是三線小明星們,都跨界進入過餐飲業,一般而言明星做餐飲不是開奶茶店就是開粉麵館或者就是開火鍋。根據第三方數據不完全統計明星們的副業裡選擇做餐飲美食的有75%,選擇開酒吧的有10%,選擇賣服飾的有15%。
  • 乾飯人是什麼梗 乾飯人是什麼意思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乾飯人最新資訊 > 正文 乾飯人是什麼梗 乾飯人是什麼意思
  • 短視頻網紅走紅之後,代古拉K努力舞蹈,溫婉忙代言,他最有良心
    短視頻網紅走紅之後,代古拉K努力舞蹈,溫婉忙代言,他最有良心!隨著網絡的發展很多人因為被網友關注而走紅,因此被稱為網紅。一開始網紅這個稱呼還沒有職業化,如今已經變成了可以和利益掛鈎的產物,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成為網紅而絞盡腦汁。
  • 長沙網紅店踏上「新賽道」 餐飲老闆掌握外賣新技能,抒寫線上精彩...
    吳鑫礬 雋蒙  似乎是一夜之間,「網紅長沙」開始頻繁地出現在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上,奶茶、臭豆腐、小龍蝦……即便你沒去過長沙,也肯定通過朋友圈「雲遊」過長沙。  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網紅長沙」實至名歸。
  • 淪為網紅?李小璐深夜街頭拍短視頻帶貨,人氣高漲,銷量不忍直視
    恰逢短視頻火爆的時機,李小璐開始在短視頻平臺活躍起來,直播帶貨儼然成了如今網紅吸金的重要手段。  直播帶貨的頂流主播吸金能力不亞於明星,李佳琦、薇婭、辛巴、李子柒等,每年的收入都過億,靠短視頻直播帶貨的吸金能力已經超越了很多知名影星了。看到這些頂級網紅吸金,明星們也開始紛紛加入直播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