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求助丨個大汁多味甜 四川中江一扶貧基地4萬斤耙耙柑亟尋銷路
1月7日,一場瑞雪普降天府大地,引發了四川人的狂歡。1月8日,望著白雪覆蓋下的雜柑基地,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鎮西閣村黨支部書記趙剛,卻高興不起來。
2018年,為了推進脫貧攻堅,村裡興建了這一產業扶貧基地,並栽上了果樹。2020年,耙耙柑初次掛果。如今,耙耙柑已進入採摘期。但是,缺少銷售渠道讓地裡的耙耙柑少人問津,4萬斤左右的水果面臨爛在地裡的風險。因此,當地向封面新聞發起雲求助,希望能找到收購商。
偏遠村莊建扶貧基地
貧困戶以土地入股
西閣村地處偏遠,位於德陽市最南端,與德陽主城區相距超過120公裡,緊鄰遂寧市大英縣。從德陽城區出發前往西閣村,需2小時左右的車程。
曾經,中江縣是德陽市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區縣。為此,德陽市各單位各部門便對中江縣各鎮、村進行對口幫扶。西閣村便由德陽市委網信辦負責對口幫扶。
「2018年,經過考察,耙耙柑的市場不錯,而且西閣村也適合種植。村民就自發出資金、出土地,由村裡牽頭打造雜柑基地。同時,政府也投入了一部分資金,在西閣村1、4、6三個村民小組,建設了600畝雜柑基地。」趙剛說。
作為產業扶貧基地,當時,不少貧困戶也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1組貧困戶朱武林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家入股了5畝多。」朱武林說。
由於果樹的生長周期,從2018年開始,兩年內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趙剛說,這段時間,通過土地入股的貧困戶,可以到基地打工。從事果園管理,可以讓他們有一份收入。
2020年,承載著村民致富希望的耙耙柑開始掛果。「大面積掛果有400多畝。由於現在樹還比較小,所以每棵樹隻留了18到20個果子。留多了怕把樹子壓斷,也怕影響果品的品質。」趙剛說。
4萬斤耙耙柑尋買主
雖然地裡的商品果達到了預期,但村民們也面臨著一個困境。「2020年是第一年掛果,對很多市場上的東西也不是很了解。我們家5畝多耙耙柑,現目前屬於一個滯銷的狀態。」朱武林坦言,他現在最期盼的事就是希望收購商能盡快到村裡看一看。
趙剛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其實,基地的耙耙柑也不是一點沒有銷售出去。「到村裡來採購的都是遊客或者小商販,大多買個幾十斤、幾百斤,目前總共隻賣出去3000斤左右。」
1月8日,朱武林來到鋪上白雪的雜柑基地。他從樹上摘下一個重約半斤的耙耙柑。「果子非常大,瓣也非常多。」朱武林嘗了一口,「果子非常甜,汁水也非常多。」他相信,隻要找到銷售渠道,基地的耙耙柑會有市場。
據介紹,西閣村種植的耙耙柑的採摘期將從現在持續到農歷正月,大概3個月。「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大老闆進來批量採摘,所以現在老百姓也愁,害怕爛在土裡。」趙剛說,駐西閣村第一書記已外出尋找銷路,截至目前,還沒有傳回好消息。
如有意洽談、採購西閣村耙耙柑,可撥打村支部書記趙剛電話(13568206585)聯系。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