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大汁多味甜 四川中江一扶貧基地4萬斤耙耙柑亟尋銷路

2021-01-09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雲求助丨個大汁多味甜 四川中江一扶貧基地4萬斤耙耙柑亟尋銷路

1月7日,一場瑞雪普降天府大地,引發了四川人的狂歡。1月8日,望著白雪覆蓋下的雜柑基地,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鎮西閣村黨支部書記趙剛,卻高興不起來。

2018年,為了推進脫貧攻堅,村裡興建了這一產業扶貧基地,並栽上了果樹。2020年,耙耙柑初次掛果。如今,耙耙柑已進入採摘期。但是,缺少銷售渠道讓地裡的耙耙柑少人問津,4萬斤左右的水果面臨爛在地裡的風險。因此,當地向封面新聞發起雲求助,希望能找到收購商。

偏遠村莊建扶貧基地

貧困戶以土地入股

西閣村地處偏遠,位於德陽市最南端,與德陽主城區相距超過120公裡,緊鄰遂寧市大英縣。從德陽城區出發前往西閣村,需2小時左右的車程。

曾經,中江縣是德陽市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區縣。為此,德陽市各單位各部門便對中江縣各鎮、村進行對口幫扶。西閣村便由德陽市委網信辦負責對口幫扶。

「2018年,經過考察,耙耙柑的市場不錯,而且西閣村也適合種植。村民就自發出資金、出土地,由村裡牽頭打造雜柑基地。同時,政府也投入了一部分資金,在西閣村1、4、6三個村民小組,建設了600畝雜柑基地。」趙剛說。

作為產業扶貧基地,當時,不少貧困戶也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其中,1組貧困戶朱武林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家入股了5畝多。」朱武林說。

由於果樹的生長周期,從2018年開始,兩年內不能產生任何經濟效益。趙剛說,這段時間,通過土地入股的貧困戶,可以到基地打工。從事果園管理,可以讓他們有一份收入。

2020年,承載著村民致富希望的耙耙柑開始掛果。「大面積掛果有400多畝。由於現在樹還比較小,所以每棵樹隻留了18到20個果子。留多了怕把樹子壓斷,也怕影響果品的品質。」趙剛說。

4萬斤耙耙柑尋買主

雖然地裡的商品果達到了預期,但村民們也面臨著一個困境。「2020年是第一年掛果,對很多市場上的東西也不是很了解。我們家5畝多耙耙柑,現目前屬於一個滯銷的狀態。」朱武林坦言,他現在最期盼的事就是希望收購商能盡快到村裡看一看。

趙剛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其實,基地的耙耙柑也不是一點沒有銷售出去。「到村裡來採購的都是遊客或者小商販,大多買個幾十斤、幾百斤,目前總共隻賣出去3000斤左右。」

1月8日,朱武林來到鋪上白雪的雜柑基地。他從樹上摘下一個重約半斤的耙耙柑。「果子非常大,瓣也非常多。」朱武林嘗了一口,「果子非常甜,汁水也非常多。」他相信,隻要找到銷售渠道,基地的耙耙柑會有市場。

據介紹,西閣村種植的耙耙柑的採摘期將從現在持續到農歷正月,大概3個月。「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大老闆進來批量採摘,所以現在老百姓也愁,害怕爛在土裡。」趙剛說,駐西閣村第一書記已外出尋找銷路,截至目前,還沒有傳回好消息。

如有意洽談、採購西閣村耙耙柑,可撥打村支部書記趙剛電話(13568206585)聯系。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責編:高紅霞、羅昱)

相關焦點

  • 雲求助丨個大汁多味甜 四川中江一扶貧基地4萬斤耙耙柑亟尋銷路
    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1月7日,一場瑞雪普降天府大地,引發了四川人的狂歡。1月8日,望著白雪覆蓋下的雜柑基地,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倉山鎮西閣村黨支部書記趙剛,卻高興不起來。2018年,為了推進脫貧攻堅,村裡興建了這一產業扶貧基地,並栽上了果樹。
  • 耙耙柑,春見有喜
    它有一個「春見」這樣詩意的名字,也有一個「耙耙柑「這樣萌萌的暱稱,真的是「可鹽可甜」。那好剝的外皮更像極了冬季之後,終能褪去昨日的酷寒,迎向春陽的燦爛灑落。因為個大果肉飽滿,所以一口下去就會爆汁,瞬間果粒會在口腔裡分離,爆出甜絲絲的果汁,最後還會帶一點微酸的回味,清甜可口。
  • 耙耙柑,春見有喜.
    記憶中的年節時光與家人圍坐暢聊談笑隨手剝開可愛的柑橘掰一半分享一瓣送入口中清甜沁人心脾還記得那個給你剝柑橘的人嗎你又為誰剝過柑橘呢春見耙(pá)耙柑帶著喜氣、希望而來因為個大果肉飽滿,所以一口下去就會爆汁,瞬間果粒會在口腔裡分離,爆出甜絲絲的果汁,最後還會帶一點微酸的回味,清甜可口。正宗的春見耙耙柑,水分超級足,甜度也是非常高,果肉飽滿細膩,吃起來很爽。
  • 醜八怪和耙耙柑的區別
    前些年市場新出桔子新品醜八怪,個大味甜深得大家喜愛。近年又出耙耙耙柑,初看二者都個頭大沒什麼區別。但仔細看還是有不同的。1.外觀不同醜八怪外表比較粗糙,凸出的地方比較高。耙耙柑果皮薄比醜八怪薄,且果肉偏甜,醜八怪則甜中透酸。耙耙柑無籽。3.上市時間不同耙耙柑上市時間十二月中旬,醜八怪二至三月。
  • 耙耙柑&醜柑&青見丨區別避雷指南
    整個果子的光澤度比較低,果形有點像葫蘆,又有點像帶了一頂帽子。個頭比較大,成人一般一隻手最多拿2個。因其剛好在春天成熟,名字含義是春天味道和氣味,很詩意,在四川廣為種植,耙(pa)耙(pa)柑 在四川「耙」是「軟」的意思 成熟後的耙耙柑 皮和果肉分離 拿在手裡非常軟。因為皮薄捏起來軟趴趴的,四川人給它取名為耙 (pa)耙(pa)柑。果實呈高扁圓形,大小較均勻。
  • 不知火、耙耙柑、醜柑、青見到底有啥區別?
    水果攤老闆介紹,耙耙柑還有一個名字叫春見。查了資料,了解到耙耙柑(也就是春見)是清見桔橙和椪柑F-2432的「愛情結晶」,是從國外引進的雜交柑良品,成熟期是1月到3月。耙耙柑果實大,呈高扁圓形,大小較為均勻。果皮呈深橙色,表面光滑,並且富有光澤。果皮薄,油胞細密,容易剝皮。飽滿無核,質地脆嫩多汁、橘味濃鬱,甜度高、酸度低。
  • 耙耙柑or醜橘?傻傻分不清,究竟有啥差別?
    但是說起名字,耙耙柑or醜橘?著實讓人糊裡糊塗分不清楚!那它們都是同一種水果嗎?1996年進行品種登記,因高糖、優質、果大、豐產而被推廣。是目前日本最優良的雜柑品種之一,也是我國目前引進的最優良和最有潛力的雜柑品種之一。醜橘通常被稱為醜柑、凸頂柑、醜八怪。
  • 老池鎮芋禾村的耙耙柑熟了
    1月11日,記者在遂寧市船山區老池鎮芋禾村鑫瑞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耙耙柑基地看到,一顆顆果樹被即將成熟的累累碩果壓彎了腰。金燦燦的耙耙柑猶如一個個「金元寶」,讓人看著就口舌生津。船山區鑫瑞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波介紹說,目前合作社有兩個柑橘品種,一個是剛剛賣完的愛媛38號,還有一個是即將成熟的春見耙耙柑,甜度已經達到了14度以上,肉質細膩,汁水較多,非常可口。
  • 一周銷售近20萬斤耙耙柑!京喜多方舉措幫扶農戶商家解決滯銷難題
    來源:金融界網站「往年這個時候是村裡最熱鬧的季節,從全國四面八方前來的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但沒想到突然出現的疫情,本應該在這個時候銷售掉的100多萬斤耙耙柑,成為了困擾果農們的最大難題」 美果匯負責人蔣女士有些沮喪地說。
  • 柑橘品種繁多,帶大家領略春天唯一一種純甜柑橘,鮮嫩多汁
    柑橘春見柑橘的學名是春見,俗稱耙耙柑:清見桔橙與F-2432椪柑的雜交品,源於日本靜岡縣果樹試驗場,2001年從中國柑橘研究所引進,廣泛種植於四川。春見,有著春天與君相見的內涵。在每年的陽春三月開花,十二月才完成著色,直到現在來到大家的面前,經過了足足300天的光陰,比普通柑橘多了一倍的掛枝時間。而且春見也是從春天唯一一款純甜的柑橘品種。
  • 中江倉山的西閣村變了!
    中江倉山的西閣村變了!跟著小編去看看西閣村如今的新面貌↓↓↓雜柑基地西閣村雜柑基地位於西閣村1、4、6組,大約500餘畝,於2018年栽種,2020年正式掛果,產量有5萬餘斤。耙耙柑又大又甜
  • 一個果子能買300元的時候已不見,就如早年的耙耙柑,行情已改變
    柑橘新品明日見柑橘品種明日見由來柑橘明日見品種是由春見與興津46號雜交培育而成,取名明日見也與春見的品種有一個共同點,一個是春天裡見,一個是明日可見,說明新品種的成熟期要早於春見耙耙柑了。柑橘明日見果肉內的籽粒更少且汁液多,果肉與春見相比還要細膩一些,由於前期投產量不是很多,市場上的賣價相對要高,當然與最初幾百塊錢才能買到一個來品嘗的情況大有不同了。
  • 早春二月暖洋洋,這個水果正當時,比橙子甜比橘子多汁,你吃過嗎
    提要:早春二月暖洋洋,這個水果正當時,比橙子更清甜,比橘子更多汁!你吃過嗎?水果千萬種,但是能入我法眼的並不多,特別是在這個春意盎然的二月暖春,當季新鮮好吃的柑橘水果並不多,爽到心坎坎裡的更是少之又少,畢竟這個時候並不是柑橘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
  • 4月最「好吃」的5種柑橘品種,皮薄味甜,無核多汁,看著就眼饞
    江西贛南臍橙在這個季節有很多的人也都是特別的喜歡吃橙子的,現在我們可以吃到的橙子種類也有非常的多,在吃橙子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這種贛南臍橙呢?正宗中華血橙每個季節都有不一樣的水果,這個季節就是秭歸江邊的血橙,秭歸血橙又名秭歸中華紅橙,因為果肉緋紅而出名,水潤多汁,產量少。天然紅色的果肉, 果肉晶瑩剔透,粒粒分明,像一顆顆 豔麗的紅寶石 ,顏值也很高。
  • 沃柑,茂谷柑,粑粑柑,貢柑,椪柑,這些都是柑大家都認識嗎?
    現在市場上的水果可以說五花八門的,由於技術的進步,人們通過各類雜交嫁接的方式培育出來的水果品種真是越來越多了,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空間更加的多了,但是這麼品種繁多的柑橘水果你都認識嗎?沃柑,茂谷柑,粑粑柑,貢柑,椪柑,褚柑,這些都是柑你認識嗎?就讓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了。
  • 這裡是四川|耙耳朵,一種文化底蘊
    當你和四川人談起四川衛視,全國都能收到信號的那個頻道不一定常被提起,公共頻道和經濟頻道才是他們的日常。一個全天候播放老父親們最愛的抗戰神劇,一個擁有王牌欄目——即使拍了200多集也百看不厭的《幸福耙耳朵》和《耙耳朵的幸福生活》。
  • 四川男人為什麼叫耙耳朵?真的是耳朵耙嗎?不,那是婚姻經營之道
    就是這樣的情形讓其他朋友就不理解了,於是什麼氣管炎就出來了,但大部分不善言辭的四川男同胞,專注自己的幸福生活,不想反駁及解釋耙耳朵的含義,部分為自己正名的同胞,寥寥幾句話語卻被很快淹沒在其他同胞興高採烈的褒義話語之下,久而久之,耙耳朵就落實了!
  • 取名奇才四川人:這些「媽帶兒」「耙耙柑」,想咋個吃,就咋個吃
    對此,四川網友繼續科普:「兒」是青色的部分,用手可以輕鬆掰下來。「媽」就是掰不動的大頭,這個被四川人改了名的蔬菜,學名原叫抱子芥。網友的疑惑終於解開了,但四川人逆天的取名功力也開始引發熱談:事實上,四川人的取名功力並不局限於瓜果蔬菜,萬物生靈在四川人眼裡,好像都自帶「萌感」濾鏡。看了那些名字,你一定會對四川人的想像力豎起大拇指。為了繪聲繪色的表現四川人取的名字,往往還得用上點「中英結合」的方式。
  • 廣安:「柑」甜在心 笑容可「橘」
    柑橘產業基地一角。  連日來,廣安市各地的臍橙、耙耙柑等柑橘相繼進入收穫旺季,到處呈現出一派「農業多貢獻」的喜人景象。 12月17日一大早,嶽池縣石埡鎮雲峰村柑橘基地內,霧氣還未散盡,果農們已在碩果纍纍的樹下忙開了,採摘、選果、裝筐……好一派豐收繁忙的喜人景象。 在鄰水縣豐禾鎮,漫山遍野的臍橙也迎來豐收季,橘黃色的臍橙壓彎了枝頭,村民們忙得不亦樂乎,「柑」甜在心、笑容可「橘」,人人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