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縱觀中國的封建王朝,出現過漢朝般的璀璨,唐朝般的富庶,元朝般的雄武,有文景之治的安定,也有開元盛世的繁華,那個階段的中國傲立於世界。但是自明朝末年以後中國開始漸漸地落後於西方,到了清朝末年已經成為他人所覬覦的肥肉,西方企圖瓜分。所以清朝給我們的印象永遠是不美好甚至屈辱的,雖然出現過康乾盛世,但依舊沒有改變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不知大家是否還記清朝還出現過一個同治中興,雖然這個確實不值一提,因為只是相較於之前和之後有一段較為安定的時光,但是並沒改變與西方的差距。而這場中興的主角同治帝卻也只活了19歲,不過他的死因卻成為清朝的一大疑案。
在《清實錄》中記載,同治帝載淳是在1874年死於天花,年僅19歲,在位不到13年。而我們也知道天花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傳染病,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之下,得了天花之人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並且這並不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得天花駕崩了,據記載順治就是得天花而死,而康熙能夠登上帝位也是由於小時候得過天花活了過來,身上有抗體,所以被孝莊扶持到了帝位。但是據一些其他的史料記載,同治帝並非死於天花,而他的死因撲朔迷離,很有可能是梅毒。並且這與他放蕩不羈,不加節制的生活習慣有關。
《慈德外記》中講述了同治帝有一次喝醉了酒,嘴裡講得滿是汙言穢語。而《桃花聖解庵日記》中則講述同治帝曾經身上長膿包,並且非常寵愛身邊的小太監。《清朝野史大觀》中則描述同治帝有次得病,太醫診斷出梅毒,告知太后,太后擔心因此影響皇家的名聲,於是將這件事情壓了下來,反而讓太醫按照天花來醫治,而同治帝表現非常不滿,因為所用之藥對自己病情無一點用處,而《翁同日記》也有相似的記載。所以說他的死因確實存在諸多疑點。而且他和另一個人有諸多的聯繫。
這個人叫王慶祺,是同治帝最好的玩伴,關於他二人的故事在一些野史中可沒少記載,雖然不一定為真,但是存在並非偶然,越來越多的記載,只能說明同治帝死因疑點頗多。同治帝6歲登基,但是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對他管束非常得嚴,甚至到了結婚年齡,自己都沒有選擇妻子的權利,哪怕睡覺都會被母親管控要與誰同寢。所以同治帝多少有些叛逆,與小太監們經常玩樂,久而久之就出現問題了,而且他還結識了恭親王的兒子載澄,一位赫赫有名的花花公子,這兩位可以說是趣味相投,小皇帝可沒少在他這裡學習。
甚至還有人說同治帝是死於政治鬥爭,這也並非沒有可能,在絕對權力面前,任誰都會心動,而且在後來的史實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位太后也真是心狠手辣之輩。
總結
歷史上死於此種病的皇帝不在少數,漢成帝劉驁就是如此。所以在絕對權力面前可以產生明德賢主,千古一帝,也可以產生暴君昏君,亡國之主。哪怕是當了皇帝也不要企圖奢靡享樂,否則可能等待著他的將是亡國的命運。多少人不是死在鬥爭中,而是死在溫柔鄉裡,一個平頭百姓可能只影響自己,而一個將領則影響一支部隊,一個皇帝則影響整個國家,誤國誤民,所以多麼大的權力意味著多麼沉重的責任。但是縱觀封建王朝能夠做到如此的,不多,所以千古名君少之又少,昏君暴君比比皆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作者必定刪除。
參考資料
《翁同日記》
《清實錄》
《清朝野史大觀》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