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瑩出生於豪門,也嫁入豪門,是那種比你優秀比你還肯拼的富二代;是一生守寡的陝西秦商女首富;是清末的「女版馬雲」。
周瑩是我國清朝著名的女首富,她曾嫁入豪門,後來因為夫家家道中落,丈夫和公公均趨勢,於是她不得不挑起大梁。最後也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吳家(夫家)才會變得日益興盛。周瑩在聘用人才時遵循人才選拔之道,加上自己的努力終於在清朝那樣動亂的年代富甲一方。
按理說,一個女人會再嫁,以尋求一份安定和溫暖。再說有個丈夫來給自己管理家業也未嘗不可啊。那為什麼周瑩沒有再嫁,財產都去哪兒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我們看看社會變動和她自身的性格就知道了。我們知道,周瑩是以「鹽商」起家,只是後來發展了各個產業,例如蠶絲、棉花、棉布、藥材、茶葉等,生意遍布全國,她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周瑩這個人雖然在商海中叱吒風雲,但是在生活中卻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她曾經給鄉裡捐錢修橋鋪路,辦學,建廟
1900年,慈禧被迫向西安逃命,周瑩一下子給她送了10萬兩白銀,因此慈禧便認她做了義女。這樣的殊榮可謂是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後來在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籤訂後,國家財政枯竭,於是周瑩又向慈禧精功白銀,共赴國難,這一下又是幾十上百萬兩。
她對鄉裡的貢獻:
興水利,辦教育,建文廟、助軍餉,這一件件義事,使她成為關中地區遠近聞名的「女商人」。由於戰亂和天災,關中地區湧現出饑民大潮。周瑩決定開倉放糧,設置粥廠,賑濟災民。她在關中受災地方開設粥廠,讓涇陽、淳化、三原、蒲城、富平等米糧店開倉放糧,將糧食分給周邊窮苦人
財產是傳給了吳懷先,吳懷先到了民國,和于右任等人掛你非常好,革命時期,吳懷先拿出很多錢來資助革命。到抗日戰爭爆發時,吳懷先將所有財產拿出來捐獻給國家,用以抗日,自己則回到涇陽過普通日子去了。
由於沒有給吳家生有一男半女,連進入吳家祖墳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默默的埋葬在距離吳氏陵園數百米的亂墳崗,至今了無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