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經濟犯罪、防控風險……
市公安局
從即日起至5月20日
組織開展「5.15」系列宣傳活動
重點圍繞假幣、銀行卡、非法集資、傳銷、商貿、財稅以及私募、證券等領域社會危害嚴重、社會公眾廣為關注的經濟犯罪活動,介紹犯罪形勢特點,傳授防騙知識,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工作,為開創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創造和諧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
網絡配圖
非法集資
這些「門道」要防範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公安機關提醒您,如遇以下現象,務必高度警惕:
1.所許諾的投資收益率畸高,尤其是許諾「靜態」、「動態」收益等回報方式;
2.電話推介、設立大量分支機構推介「投資項目」;在街頭、超市、商場等人群密集、流動場所及金融機構辦公場所附近發放「理財產品」廣告;頻繁招攬老年人投資,尤其以公開講座、聚會、饋贈禮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
3.以「虛擬貨幣」、「資金互助」及境外股權、期權、期貨、能源、礦產、外匯、貴金屬等投資、交易為噱頭吸引投資,投資金額不限且許諾固定回報;聲稱成立私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但並不辦理合夥企業的工商註冊登記手續;
4.公司法定代表人、股東、高管人員使用虛假身份註冊、經營或有不良信用記錄、網上負面信息;
5.公司註冊地、網站註冊地、伺服器所在地在境外或高管系外籍人員的公司,以公開講座、演講等方式吸引投資;
6.以各種「山寨」榮譽稱號和所謂的名人、專家做廣告宣傳,以及以大型集會、慶典等方式宣傳、推介「投資項目」;
7.要求向個人帳戶交付投資款,以現金、POS刷卡等方式交付投資款,讓投資人在境外開立銀行帳戶劃轉投資款;
8.收取投資款的帳戶系以外籍人員尤其是東南亞籍人員身份在境內開立;
9.聲稱與銀行「戰略合作」或者聲稱群眾的資金由銀行託管、監管,但實際上僅僅是在銀行開立有帳戶。
警方提醒:請廣大群眾科學理財、理性投資,千萬不要誤聽誤信低風險高回報的宣傳。如發現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單位或人員,或者發現自己、親友被騙參與非法集資活動,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網絡配圖
傳銷
別輕信「花言巧語」
傳銷犯罪屬於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其涉及人員眾多、涉案金額巨大,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現警方結合近年來偵辦的傳銷犯罪案件,對此類犯罪的常見手段、實施步驟、防範措施進行詳解,希望市民注意防範,積極參與打擊傳銷犯罪活動。
1.傳銷主要表現形式:組織嚴密、行動詭秘、殺熟、編造暴富神話、洗腦、高額返利、商品道具、價格虛高。
2.傳銷常見實施步驟有哪些?
第一步:編造誘騙他人參加傳銷的藉口。傳銷組織常以介紹工作、招聘兼職、新型市場營銷、合法直銷、合夥做生意、有快速致富門路等為藉口,誘騙他人加入。
第二步:尋找發展對象。傳銷組織一般從異地誘騙他人從事傳銷,通常會採取「殺熟」的方法,利用親戚朋友之間的信任關係邀人上鉤。當新加入者到傳銷人員聚集地時,其同學、朋友或親戚會以代保管等名義,收去其身份證和現金等,防止新加入者發現被騙後逃走。
第三步:洗腦。通過聚會、上課、演講等方式,實施思想和精神控制,直至新加入者開始「邀約」其同學、朋友或親戚繼續加入傳銷組織,形成惡性循環。
3.如何防範傳銷?
(1)要注意學習、了解《禁止傳銷條例》、《直銷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掌握識別傳銷的基本知識。
(2)在發現自己被騙參與傳銷活動後,要注意收集、保存匯款帳號、匯款憑證、交費收據、介紹人及更高級上線人員的姓名、電話、網際網路帳號等相關證據線索,及時提供給執法機關,以便於及時、準確地打擊違法犯罪,保障自身權益。
(3)如果被騙到外地,到達當地後朋友絕口不談工作、生意,而是以各種理由要求看你的身份證、借打你的手機時,一定要機智、冷靜應對,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設法脫離。如誤入傳銷組織,應設法向當地公安或工商(市場監管)機關舉報。
(4)如有親戚、朋友被騙往異地從事傳銷活動,應積極做好親戚、朋友的思想教育工作,勸說其儘快脫離傳銷組織,並及時向當地公安或工商(市場監管)機關舉報。
(5)如果發現傳銷活動,應積極收集有關線索信息,包括傳銷活動的詳細地點、傳銷人員尤其是骨幹人員的住所、傳銷方式、宣傳資料等,並儘快舉報。
網絡配圖
假幣犯罪
民警教你識別假幣的那些「貓膩」
目前我國尚未發現無法識別的所謂「高仿真」假幣,不法分子用假幣坑害群眾,主要是利用群眾的粗心大意。從近年來公安機關破獲的案件情況看,不法分子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利用假幣牟利:
1.微小超市、便利店內購物真幣變假幣。不良店主以缺損、汙跡等理由拒收顧客的小面額鈔票,直至顧客遞上五十或者百元面值鈔票時,不良店主暗中偷偷將顧客的大額真幣換成假幣,再以各種理由將假幣退回給顧客。
警方提醒:在路邊微小型超市或便利店購物時,儘量自備零鈔,如店主拒收零鈔時要提高警惕。
2.「丟包」詐騙。不法分子先將假幣故意掉落在詐騙對象旁,佯裝不知離開現場,然後同夥出現,撿起地上假幣,拉住詐騙對象到僻靜處「分錢」,利用各種藉口,將假幣留給受害人,騙取受害人隨身攜帶的財物後離開。
警方提醒:不要貪圖便宜,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可隨他人到僻靜之處私分拾得財物,以免受到人身或財產侵害。
3.大額消費實施「調包」。不法分子相互配合,先用真幣付款,購買大量商品,麻痺受害人;然後找藉口(如懷疑質量問題)退錢;最後裝作「回心轉意」,再次提出購買,因前面已驗過貨幣真偽,經營者放鬆了警惕,不法分子乘機使用假幣調包。
警方提醒:經營者應提高警惕,經手大額錢款一定要進行檢驗,切莫疏忽大意,造成損失。
4.使用變造貨幣騙取財物。不法分子採用拼湊手段,將真幣和假幣拼接在一起,通過找零或購物方式詐騙財物。
警方提醒:對有明顯摺痕或粘貼的紙幣,要通體鑑別,不能只看一個防偽特徵。
銀行卡犯罪
記住這些要領避免銀行卡騙局
近年來,銀行卡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公安機關提醒廣大持卡人,要增強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1.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如身份證明、工作證件及其複印件等,辦卡時到銀行正規網點辦理,不要找他人代辦,以防被他人冒領。
2.在消費結帳時,要留意銀行卡的去向,切忌將銀行卡交給他人到自己視線以外的地方刷卡,謹防被盜取銀行卡信息。
3.在ATM機取款時,要注意觀察現場環境,特別是取款機插卡口是否存在異常,有無加裝卡槽等;萬一銀行卡被卡住無法操作時,切勿離開,應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等待處理。
4.在ATM、POS機等設備上輸入密碼時,要使用手或其他物品進行遮掩,謹防被不法分子安裝的盜碼器、攝像頭等作案工具竊取信息。
5.在ATM機上取款時操作要專注,一旦遇到主動搭訕的人,應馬上用手捂住插卡口,以防卡被調包;若遇到出鈔口的現金被人搶走的情況,不要因急著追趕搶劫者而忽視仍在ATM機內的銀行卡。
6.使用網上銀行時,要認真核對網站地址,避免登錄木馬網頁,洩露網銀信息。
若不慎遇到銀行卡犯罪侵害,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非法證券
小心高額回報的「原始股」
非法證券活動是指未經批准從事依法應由法定核准或批准,應受法定監督的證券發行和證券活動。這種違法犯罪行為的主要表現為非法發行股票和非法經營證券業務。
●非法發行股票是指未經證券監管部門核准而擅自公開、變相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其中,擅自公開發行股票主要是指機構或個人未依法報經證監會核准,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或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後股東累計超過200人的行為;變相公開發行股票主要是指公司的大股東打著轉讓股份的旗號,自行或者委託中介機構以廣告、公告、電話、信函等公開方式或變相公開方式向不特定對象轉讓股票的行為。
●非法經營證券業務是指未經證監會批准,從事的股票承銷、經紀(代理買賣)、證券投資諮詢等證券業務。
非法證券活動主要表現形式:一些非上市公司編造虛假信息,以即將到國內或者國外上市、業績優秀、已由政府批准、已經遞交上市申請材料等名義為誘餌,以獲得高額回報為幌子,以兜售所謂的「原始股」為形式,採取非法手段誘騙群眾購買股票。
一些沒有證券經營資格的中介機構為牟取暴利,以未上市公司股東代理人或財務顧問等身份,通過廣告、網絡等形式,非法代理買賣非上市公司股票,並在全國各地設各類銷售網點。在此過程中,一些股權託管機構為獲取非法收益,為投資者出具所謂的股權託管證,客觀上為非法證券活動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加大了非法證券活動的迷惑性,致使大量投資者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一些非法從事證券業務的人員和機構,通過小廣告、信函、網絡信息、手機簡訊、推介會、自行或者僱人遊說等方式,散布所銷售是即將在境內外上市的公司「原始股」,購買後可獲得高額回報等謊言,誘騙公眾購買。對這些非法的證券活動,公眾務必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避免使自己的財產遭受損失。
原標題:《【515經偵宣傳日】大慶警方發布五種常見經濟犯罪類型,教您護好「錢袋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