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犯罪類題材,那一定沒少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的影視作品。
比如FX的《美國犯罪故事》,Discovery頻道的《追緝:炸彈客》,Netflix的《心靈獵人》...都是故事精彩、製作精良,口碑很好的作品。
正因為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才能讓在觀眾觀看的同時感受到什麼叫做真正的脊背發涼。
今天繼續安利一部此類題材的英劇——
《丹斯》Des一共三集,目前豆瓣上是9.0分。(已經放出了全部資源)
這一點,和《心靈獵人》很像。
所以看本劇時,千萬別快進,要不然會少了很多「樂趣」。
這類型的劇,很考驗劇本和人物的演技。
這樣的劇,愛他的人就愛的要死,不愛的人估計一集沒看完就會棄掉了...但如果你能堅持看完一集,劇集中想要表達的點也許才會明白。
飾演丹斯的男演員是大衛·田納特,對他印象最深的角色大概有四部劇,長壽英劇《神秘博士》裡的第十任博士,《小鎮疑雲》裡的探長哈代,《逃脫大師》裡的威爾和《好兆頭》裡的風騷惡魔。
而在這部劇裡,「大田田」一改前風,把變態殺手丹斯演「活了」。死寂的眼神,鎮定的神態,都讓人感覺他好像就是那個連殺多人的真兇。
怕了怕了...
劇集開始不到十分鐘,丹斯就已落網。
魔幻的是,這個在倫敦逍遙法外五年之久的的連環殺手,竟然是被公寓的「下水道」坑了。
而在這之前,當地的警察竟然一無所知。
下水道被疑似人體的殘骸堵住了,有人發現後就報了警。
丹斯也沒有反抗,坦蕩蕩的告訴警方自己就是兇手。而且殺害了不止一人,最少十五六人之多。
丹斯通常去街邊的酒吧挑選目標,或者在街上搜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邀請他們回家吃飯喝酒。
大部分受害者都是被勒死的。
然後,他會把屍體肢解、焚燒後存放在家裡的各個地方,例如鍋裡、衣櫃和地板下等多個可以存儲的空間內。
有時候,他甚至會把這些殘骸在家裡存放一年之久...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丹斯告訴警方他並不是心理有問題,對此做法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樂趣,純粹是因為家裡的地方太小,而不得不這麼做。
甚至回答完後,丹斯還會真誠地反問警方,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些受害者無一例外,都是男性。
最小的一名受害者,甚至只有十四歲。
當警方問起,他是否是同性戀時。丹斯也會有點難為情的承認自己,其實就是一名同性戀。
通過一系列的對話後,警方驚奇地發現,丹斯看起來就像是個彬彬有禮的普通人,很難把眼前的這個人與變態殺手的行為聯繫起來。
他坦然自若地訴說著這些殺人過往,就好像在講一些以自己無關的故事。邏輯非常的清晰,甚至在交談過程中還不忘跟對方要根煙,一口一口地就那麼抽著...
然而在經過深入的調查後,警方發現,丹斯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變態」歷史。
丹斯最初的工作,竟然是倫敦警局裡的一名警察...
因為在停屍間裡對著屍體「自wei」後被人發現,所以只能被迫離開。
可想而知,丹斯在殺害那些無辜的人後都做了些什麼。
這些過程,丹斯也沒有隱瞞。他會把屍體擺成各種姿勢,拍攝照片,並褻瀆「屍體」。但唯一否認的就是,他堅持自己從來沒有「真正X侵害」過受害者。
案情的來龍去脈是《丹斯》的主線,從劇集開始就是圍繞此案展開。
但顯然,編劇的立意不止於此,除了深扒「犯罪心理」之外,還狠狠地諷刺了當時的倫敦環境和無能的倫敦Z府/警察。
上世紀八十年代,倫敦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表面上光鮮亮麗,但暗地裡卻是破敗不堪,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就像乞丐一樣橫臥在大街小巷。
為了生存,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只能以暴力和偷竊謀生。
無能的Z府,不管不問,毫無作為。
而且,更「搞笑」的是。
甚至還會向丹斯道歉,說是耽誤了他的時間...
不僅如此。
當然,《丹斯》這部劇也並不是「平淡如水」,劇集當中還會有一點小小的反轉。
就當警方在法庭上,以三級謀殺罪起訴丹斯時,丹斯卻突然變卦,要以無罪方式申辯。
至於結局,院長劇不劇透已無關緊要了。
別忘了,這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直至2018年,丹斯的原型人物才死於獄中,終年72歲。(英國在1969年時,廢除了死刑)
點讚是個好習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