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滑雪還被視為小眾又奢侈的運動,天天能泡在雪場裡的人不光有錢還得閒。自從2022年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在「三億人上冰雪」的口號刺激下,滑雪如今成為時尚新潮。朋友圈曬雪場定位,曬滑雪服、單板,仿佛成為都市新中產、有格調人士炫耀的談資。
雪場鄙視鏈
有這樣一句話:「做成功人士從滑雪開始。」
你去北海道,我就去瑞士阿爾卑斯山。你在北美Lake Louise滑雪場,我就定位在溫哥華。今年由於疫情,你不在長白山,也得去趟京郊崇禮吧。
真到雪場,看的就是技術加裝備。不同階層有不同玩法,平民價、豪華價、貴族價、奢侈價,形成雪場社交鄙視鏈。
「玩單板的瞧不上滑雙板的,自帶裝備的看不起租衣服的。」
滑雪就好似標榜你的new money身份。雪場上,將近1米高的雪板哐當一立,雪服logo品牌一露就看出了你的階層。有資深滑雪玩家跟新金融記者介紹:「如今崇禮一日費用大概在500到2000元不等,加上交通食宿,其實和去日本價格差不多。」
《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國範圍內的滑雪場同比增長3.77%至770個,滑雪人數達1305萬,大型度假型滑雪場人數增幅高達31%。
今年「雙11」期間,長白山訂單量是去年6倍,國內熱門滑雪場房價在12月上漲約60%。新金融記者搜索聖誕節期間長白山滑雪場酒店價格均在1000元到6000元不等。
而京郊熱門滑雪地崇禮,過去兩年雪季接待的遊客已經高達281.2萬人次。一趟50分鐘的「滑雪專列」連接起北京和崇禮。
新金融記者從酒店了解到,近日崇禮多家酒店爆滿。平日價格400元左右一晚的酒店,從11月開始已經漲到3500元到5000元不等。
當滑雪開始標榜新地位,滑雪服就成為深受追捧的時尚元素,但主打功能性的戶外品牌究竟要不要做時尚,這是個疑問。
滑雪多燒錢?
我們來說說裝備,極限戶外滑雪品牌Arc’teryx始祖鳥、Phenix菲尼克斯、The North Face北面是傳統老炮們的選擇,均價1萬起的滑雪服價格,也是初學者們的入門款。
滑雪板一般分為高山板、越野冬季兩項板、跳臺板、自由式板、單板等。
有木質、玻璃纖維和金屬之分。木質價格便宜,較輕但易受潮;玻璃纖維滑雪板價格較高,適合任何雪質的雪地;鋁合金滑雪板價格也高,優勢是在輕而燥的深雪及冰面上迴轉非常輕便。
與滑雪運動一同升溫的,還有滑雪服。
滑雪服主要看防水、防風、透氣三大主要功能,絕非日常羽絨外套可替代。
Louis Vuitton近些年就在不斷擴大自己的滑雪配飾產品線,包括功能性玻璃纖維滑雪板和滑雪護目鏡等。
今年秋冬,奢侈品牌就陸續推出特別為滑雪運動打造的系列產品。先是Dior男裝首次與POC、AK SKI、Descente(迪桑特)戶外運動品牌合作,共同推出了一系列男子滑雪裝備,除了有滑雪服、滑雪板、雪鏡、頭盔外,甚至還有手袋和水杯。價格也絕對是奢侈的價碼。
幾乎同一時間,歷峰集團旗下奢侈品牌CHLOE也發布與法國滑雪服飾品牌FUSALP合作的聯名膠囊滑雪系列,CHLOE還首次參加天貓「雙11」線下活動,一度強調科技感和功能性,並融入高級時尚風格。
另一邊奢侈品大佬Chanel(香奈兒)也不示弱,已經連續兩年推出「Coco Neige」滑雪服系列,產品線全面包括羽絨外套、吊帶褲、貼身毛衣、絨麵皮手套、飛行員眼鏡,還有頭盔、雪靴、單板及雙板等。售價從8000元至七八萬元不等。
去年,老佛爺Karl Lagerfeld還把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大秀打造成滑雪度假村,以雪山為布景,把雪道做成了T臺,直白地把品牌融入到滑雪的場景中。
滑雪勝地瑞士的奢侈品牌Bally更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瑞士瓶業公司Sigg、日本戶外品牌Snow Peak和義大利橡膠生產廠商Vibram強強聯手,在今年11月9日推出獨家限定巔峰展望精粹系列,除了毛毯、帽子、圍巾和襪子等常規產品,還有攀巖手環和束帶、鑰匙扣等。
Canada Goose加拿大鵝和Moncler等以保暖為主的高端羽絨品牌則通過與藝術家合作等方式,把滑雪運動等進一步拉到時尚領域中。其中,Canada Goose在2018年斥資3250萬加元收購戶外鞋履公司Baffin,以擴大品牌業務範圍。
在平價市場,Vans、Patagonia等憑藉新潮和相對平民的售價,也在滑雪這門生意中佔據了一隅,讓滑雪板和滑板一樣,逐漸化身為潮流藝術品。
此外,Fendi、Balenciaga、Raf Simons以及Stella McCartney等也逐漸把羽絨服、雪地靴等產品加入到冬季系列中。
奢侈大牌們紛紛跑進滑雪市場想要分得一碗羹,面對這琳琅滿目的多選擇,錢包也絕對從此路人了。
「虛胖」的市場
一邊滑雪潮令大牌們要紛紛搶佔市場,另一邊戶外產品也頻頻爆出質量問題。
近日,京津冀三地消協組織發布「功能戶外服飾(衝鋒衣)」比較試驗結果。結果顯示,在實體店及電商平臺隨機購買的50件樣品裡面,有17件樣品的產品名稱和執行標準宣傳與實際不符,存在虛假宣傳和誤導消費者的嫌疑。
部分實體店及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銷售的部分品牌的戶外衝鋒衣,使用其他服裝產品標準生產,且產品明示吊牌上標稱非衝鋒衣的產品,卻以「衝鋒衣」作為產品名稱進行銷售宣傳。
涉及品牌包括眾多一線戶外大牌:Lafuma(樂飛葉)、哥倫比亞、The North Face北面、猛獁象、探拓等。不合格產品存在虛標纖維含量、耐汗漬色牢度不符合標準要求等質量問題。也就是說,你買的戶外產品,也許只是件夾克?
戶外專業人士表示:服裝的透溼性能是指水蒸氣穿透服裝的能力,對於戶外產品,運動過程中,人體會散發出大量的水汽,透溼率不佳的衣服,在出汗後繼續穿著,不僅達不到保暖的作用,反而會產生悶溼的不適感。
就是這樣的「貴族運動」,很多年輕人要屹立潮頭,生怕掉隊,如此圈層,冷暖自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