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冉斌: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

2020-11-20 騰訊網

2020年8月22日,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峰會在廣州正式開幕,今年的主題是提速汽車智能化打造產業新引擎,主要是討論智能汽車近兩年取得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討論智能汽車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討論智能汽車商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實施路徑。

在上午舉辦的「提速汽車智能化 打造產業新引擎」高層論壇上,東南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智能網聯交通聯合研究院院長冉斌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今天很榮幸給大會做一個「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的報告,我的報告分為三部分:

第一,關於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的簡介與相關的分級定義。

第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發展。

第三,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實施路徑的介紹。

關於第一部分,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目前全世界在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主要有三大類:第一大類,單車智能,就是AV。第二大類,智能網聯汽車,基於V2V的通信。第三大類,車路協同,就是CADS(Collaborative Automated Driving System)。車路協同裡面分為以路為主的車路協同和以車為主的車路協同。下面對它們的方案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一大類,單車智能,它的車載系統很複雜,要求很高、也很昂貴,20萬美元上下,但是它的視覺、計算功能很有限。

第二大類,從最近興起的智能汽車,中國叫ICV,美國叫CAV,可以克服很多單車智能的缺陷和障礙,提升它的性能,降低它的成本。

第三大類,車路協同主要是把路和車考慮成完整的系統,用聰明的道路彌補智能網聯汽車的不足,提高它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相關的功能,讓所有的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快速的大規模的推動系統的實施,達到系統的優化。

內涵來講,我們所說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主要就是:第一,通過先進的車和路的感知設備、計算設備等等,同時通過我們的I2X、V2X的信息交互對我們的整個駕駛環境進行實時的高精度的感知,我們叫網絡化。第二,覆蓋從第一級到第五級不同階段的自動駕駛車聯網的智能化。第三,考慮車輛和道路不同程度的智能分配和優化,達到系統的繼承和優化。同時,通過路車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完整的執行感知、預測、決策控制等功能,形成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

在信息化基礎之上,我們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能夠實現部分的或者全部的駕駛的決策和控制,自動化跟我們的智能網聯汽車是類似的。基於這個原則我們對智能網聯道路進行了五級定義和分配,這是我們目前在中國和歐洲以及全世界相關國家包括美國等取得進展和共識的分級定義。

I1到I5,這裡最為關注的就是I2、I3、I4。I3級裡面我們可以看到部分的信息化、部分的自動化、部分的智能化,I3是我們的重點,要高度的自動化,是先有條件的自動化和有條件的智能化,I4實現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動化。這個是關於我們I2級的智能網聯道路,它的特點就是說我們的路基礎設施具有比較複雜的傳感和深度預測功能,能夠跟車輛進行信息交互,同時支持輔助駕駛和交通管理。I3智能網聯道路系統,我們的路可以在數毫秒內為單個自動駕駛車輛,要求車的等級大於等於1.5,提供周邊的動態信息和控制指令,最起碼可以在專用道路上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如果由近及情況駕駛員需要接管車輛。I4跟I3的最大區別就是,如果有緊急情況,我們路或者整個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控制,不需要駕駛員接管。I3是我們目前最主要的努力方向。

第二部分,對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發展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目前,按功能分我們有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協同控制。按道理來講,我們自動駕駛的幾個階段,根據發展的側重點不一樣,目前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個階段的重點,大家更多地著眼還是在協同感知階段,就是提供上帝視角的車路感知手段,實現超視距感知。第二個階段的重點,都是在一起的,下面有一些決策的考慮,路和車一起來完成協同的決策包括狀態預測、數據融合等等。第三個階段的重點,就是在第一、第二基礎上的協同控制,路和車完成從宏觀到中觀、到微觀的協同控制。如果一、二、三階段完成的好,第四階段的重點,是把它成為完整的系統構建,我們叫車路一體化。這幾個劃分不一定完善,但是提供了思考的方式,以後可以不斷完善。

關鍵模塊可以按功能分成感知模塊、融合預測模塊、規劃和決策模塊、控制模塊,這些主要是根據道路設施來的,在我們的自動駕駛或者智能網聯車裡面我們是三個主要的模塊,感知、決策控制,這裡面可以有相關的配合和融合。從子系統我們可以分成有這麼幾塊: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智能路側系統、智能車載系統、智能通訊系統。

這裡面有幾個簡單的對比,把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進行對比。車路協同我們需要聰明的車、也需要聰明的路。這裡面通過車路協同可以大大降低自動駕駛的門檻,單臺車可以節省50%—90%的費用,很快實現第二級或者第三級的自動駕駛能力。

這是從人工智慧角度出發,如果以車為主、以路為主,完全靠路、完全靠車,我們需要比較強的人工智慧,如果我們把路和車協同在一起很快能夠實現第三級的自動駕駛,節省10年左右的時間,我們不需要那麼強的人工智慧來實現它的自動駕駛。這個Gartner曲線,現在我們在低谷期就是單車智能和相關的低谷期,希望10年、15年以後建,現在希望通過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而且已經看到了相關的成果,低谷期很快的實現產業化。

目前作為標準體系建設,我們把它分成了大概八大類:智能道路系統標準、智能車載系統標準、智能通訊系統標準、系統集成標準、支撐系統標準、系統試驗試點標準、系統實施標準、系統應用標準等等,這些都是目前的標準分類,大概有100多、200的標準體系,特別咱們觀眾群比較感興趣的就是智能網聯道路系統標準,分成兩大類:自動駕駛道路的設計標準、智能路側系統的設計標準。道路來講,自動駕駛道路本身我們分11大類,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普通公路包括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比如國省道等等,這裡最重要的就是高速、城市快速,城市主幹道、市幹道、臨建路、公交專線等等,這都是我們的場景,最最重要的是高速公路、快速路作為我們完整的能夠構成全國的體系或者全市、全省的體系。在路側系統裡面分成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協同控制,可以更深入的分,這裡面比較完整的建設它的標準體系。

最後一部分,關於實施路徑。我們怎麼實施它,怎麼把它完成。

我們從發展方向來講,肯定是車、路、網、雲一體化協同發展,我們的目標就是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第三級作為目前的基本目標,第四級的自動駕駛作為未來的努力方向。

路線圖本身,第一,技術示範,從2020、2025、2035、2045,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的時節點安排它的發展目標。技術示範這裡有幾個例子,比如今年在道路裡面主要是I2、I3的示範,2022年I3,2025年I3+,2045年I4+,這些發展目標以及路線圖的規劃,我們大規模推廣的時候基本要減掉一個,今年I1,到2022年I2,2025年I3,主要的場景,比如從高速公路、快速路為主等等。

具體的考慮,根據傅院士的設想,現在聰明的路,比如在中國可以先行,歐洲也是一樣的,聰明的車可以後上,美國某種意義上也在考慮類似的途徑。交通強國可以作為一個典型的示範,也是一個突出的亮點和閃亮的名片,特別最近提到的新基建,可以作為強大的助推器和落地的途徑。

同時,我們要強調和加強幾個生態圈的建設,比如說面向產品端的產業鏈的生態圈,還有面向產業鏈投資的基金的生態圈,還有各種示範工程產業園生態圈的建設,根據這些生態圈的建設可以看到,車路協同真正迎來我們的春天、我們的朝霞滿天,從2019年6月14日發布《發展報告》,到2019年9月21日發布《智能網聯道路分級及解讀》,到2020年8月31日要要發布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發展路線圖》、《汽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分級定義及智能分配》,以及現在正在開展的標準建設,更重要的是多種落地和示範實施,這裡面列了幾個作為主要的示範,比如一些高速、幾個城市,這些都有我們整個車路協同大規模實施迎來了一個特別好的機遇。

作者:王蕊

相關焦點

  • 【觀點】冉斌: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
    在大會的高層論壇上,東南大學-威斯康星大學智能網聯交通聯合研究院院長冉斌以「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為主題發表演講。他表示,如果以車為主或者以路為主,需要比較強的人工智慧。如果把路和車協同在一起,就不需要那麼強的人工智慧來實現自動駕駛,能夠很快實現第三級的自動駕駛,單臺車可以節省50%-90%的費用,節省10年左右的時間。
  • 車路雲一體化的自動駕駛是車路協同落地的關鍵
    現場,蘑菇車聯副總裁、蘑菇OS部總經理鄧志偉分享了業界首個以系統性思維打造的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蘑菇車聯也憑藉這一系統性優勢獲得「最佳自動駕駛科技企業獎」。  圖示:蘑菇車聯副總裁、蘑菇OS部總經理鄧志偉分享車路雲一體化的自動駕駛系統  我國在發展車路協同方面擁有標準、政策、技術等多個層面的顯著優勢。
  • 車圈圈丨「自動駕駛」智能化互融協同成方向
    2020年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
  • 自動駕駛產業調查:車路雲一體化推動自動駕駛落地開放道路
    ,並從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和新基建的高度,剖析了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的價值和意義。   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自動駕駛駛入快車道。據央視「自動駕駛產業調查」報導,車路協同將降低自動駕駛單體車輛的智能化成本。   與此同時,我國道路情況複雜,自動駕駛從限定場景向開放式道路發展還需要更大規模的智能化新基建以及更多的道路測試和數據積累。
  • 自動駕駛機器人如何駕駛?
    2004年東南大學與南京汽車研究所成功研發出國內第一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DNC-1,隨後研製了DNC-2型駕駛機器人[5],如圖4所示。國內其他高校如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也在相關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主要側重於智能車輛的研究,真正用於汽車道路試驗的機器人並不多。
  • 蘑菇車聯朱磊:系統性思維打造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
    蘑菇車聯發布以車路云為核心的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輛智能化、道路智能化和智能交通AI雲全局協同,以系統性的方案為自動駕駛提供系統級保障。   蘑菇車聯創始人兼CEO朱磊表示:「科技界的一個典型迭代思路就是用系統性思維來突破單點思維的局限性。自動駕駛的發展進入臨界點,基於單車智能的自動駕駛面臨瓶頸,系統性的車路雲解決方案成為行業共識。」
  • 蘑菇車聯鄧志偉:5G是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落地的關鍵
    蘑菇車聯是中國電信在智慧交通、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領域的戰略合作夥伴,現場,蘑菇車聯副總裁、蘑菇OS部總經理鄧志偉發表了「以系統性思維打造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蘑菇車聯在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上的落地實踐。
  • 對於普通人來說,車路協同到底意味著什麼?
    選聰明的車,還是選聰明的路?本文約1300字 閱讀預計需要3分鐘現如今,人們多少都聽說了自動駕駛汽車,但是在無人駕駛領域,還存在另一個解決方案——車路協同。雖然以Waymo為首的歐美無人駕駛頂流一直對車路協同說「Thank you, the next」,但谷歌卻悄悄收購了一家自動駕駛車道公司。顯而易見的是,美國自動駕駛產業也發現了僅僅依靠單車的高度智能似乎行不通。對技術好奇,向生活摸底,本篇內容艾迪哥想和你聊聊:車路協同對我們究竟有什麼用?
  • 百度Apollo再創全球紀錄,多車型高速場景車路協同意味著什麼?
    首先,是全球最多的自動駕駛車型亮相長沙,並完成全國首例L3、L4級別多車型高速場景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演示。此舉,不僅打造了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個新的世界紀錄——最多L4級別車輛種類,在高速公路上亮相、測試、疾馳。
  • 「自動駕駛」如何發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方向
    來源:人民網-IT頻道在長沙試運行的自動駕駛車隊(人民網 趙超 攝)2020年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
  • 觀點|車路協同行業的十大痛點
    隨著以單車智能為主的自動駕駛進入理性期和國家新基建的大力投入,中國的車路協同開始進入熱門期。 首先有兩個基本概念需要理清一下,這就是車聯網和車路協同。
  • 工信部車路協同 幫助自動駕駛原型車及時檢測到其它道路使用者
    在城市基礎設施中,路燈或將成為加強城市交通安全、為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全面交通狀況的首選。MEC-View項目圍繞這一主題,為路燈安裝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傳感器,並使用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實時向車輛提供關鍵信息,從而快速可靠地識別障礙物,無論是周圍車輛、騎行者還是行人。歷經三年多的開發,MEC-View項目現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 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戰略合作 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而黑芝麻作為全球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領導者,憑藉在嵌入式圖像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多年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能夠為客戶提供基於圖像處理、計算圖像以及人工智慧的嵌入式視覺感知晶片計算平臺,為ADAS、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提供完整的商業落地方案。
  • 黑芝麻智能與清華大學蘇研院籤署戰略合作 成立車路協同聯合實驗室
    而黑芝麻作為全球智能駕駛計算平臺領導者,憑藉在嵌入式圖像和計算機視覺領域擁有多年的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能夠為客戶提供基於圖像處理、計算圖像以及人工智慧的嵌入式視覺感知晶片計算平臺,為ADAS、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領域提供完整的商業落地方案。
  • 單車智能VS車路協同:技術的能與不能、商用的克制與陷阱 | CCF-G...
    CCF-GAIR 2020 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8月8日,智能駕駛專場峰會上,新智駕舉行了《新基建下自動駕駛,將迎來什麼機遇?》的線下圓桌論壇。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其中,百度Apollo以52輛測試車以及75.4萬公裡新增測試裡程成為年度所有測試企業中投入測試車數量最多、測試裡程最長的企業。 在測試規模上,2019年百度Apollo的路測車輛達到52臺,佔北京市總投入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的71%,2019年百度Apollo測試裡程達到75.4萬公裡,佔當年北京市測試總裡程的85%,而累積測試裡程已達89.39萬公裡。
  • 和百度合作「車路協同」未滿一年千方科技被阿里36億入股「帶上車」
    業務合作:阿里百度競速「車路協同」   目前,千方科技正加速布局V2X技術,搶奪車路協同等自動駕駛先機,並將其定義為未來具有戰略級意義的業務。截止到2018年年底,千方科技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完成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裡程超12萬公裡,V2X技術成功首批通過 「三跨」互聯互通測試。
  • 車聯新生活 科技贏未來 ——大唐高鴻車路協同方案推動構建智能網...
    作為首批參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推動和落地實踐的企業,中國信科集團已在全國範圍內近30個地區主導或參與當地車聯網項目、智能高速公路和智能交通項目。在北京,中國信科集團旗下大唐高鴻全面主導冬奧組委所在地首鋼園區的C-V2X車路協同建設,並積極參與北京亦莊自動駕駛項目的開發與實際道路測試驗證工作。
  • 百度Apollo的車與路
    簡單地說,要做「智能的路」。Apollo架構變得更清晰了:依然是三駕馬車,自動駕駛、智能交通和車聯網,分別負責聰明的車、智能的路,和車的智能聯網。整合自動駕駛相關業務,最直接的好處,是提高技術研發效率,給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奠定基礎。將自動駕駛相關業務整合到一起,可以更好地跟新成立的智能交通業務組協同,這更加表明了Apollo堅定用「左車右路」兩條腿走路的決心。
  • 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投入運行
    據悉,龍靈山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是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是武漢示範區基於商業化運營的應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實現了車路協同體系與自動駕駛汽車的融合發展,也是武漢示範區大力推進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一體化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