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產業調查:車路雲一體化推動自動駕駛落地開放道路

2020-12-27 荔枝網新聞

  隨著我國自動駕駛實際道路測試率先從限定場景向更加開放和複雜的城市道路推進,車路雲一體化的自動駕駛系統級方案正在受到廣泛關注。

  12月24日,中央電視臺CCTV-2財經頻道《正點財經》播出「自動駕駛產業調查」,央視記者親臨國家級智慧交通示範基地,深度體驗了由蘑菇車聯落地的國內首個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系統,並從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和新基建的高度,剖析了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的價值和意義。

  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自動駕駛駛入快車道。據央視「自動駕駛產業調查」報導,車路協同將降低自動駕駛單體車輛的智能化成本。

  與此同時,我國道路情況複雜,自動駕駛從限定場景向開放式道路發展還需要更大規模的智能化新基建以及更多的道路測試和數據積累。此次央視報導組體驗的路段便多為狹窄的雙向無隔離帶道路,有貨運車輛、轎車、非機動車、臨時攤點等多種交通元素,是典型的開放混合交通場景。此外,體驗時間正值午餐時分,道路兩旁的工業園區人群密集,佔道攤位林立。這也充分體現了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的優越性。當面對複雜路況、零散場景、不規則極端工況以及難以預測的行人意圖時,系統通過車、路、雲三端毫秒級實時動態感知融合,實現交通元素的數位化、交通系統的網格化和AI雲平臺的智能全局調度,讓安全性無限接近100%。車路雲一體化是智慧交通的基礎,也為自動駕駛從路況單一的限定場景走向開放道路測試提供堅實的數位化支撐。

  體驗途中,自動駕駛車輛行徑路口準備左轉,對面迎來一輛直行的大貨車。這是一個無紅綠燈無停車標誌的無保護左轉路口。「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判斷大貨車的速度、行進方向、軌跡以及對左轉是否有幹擾,並精確判斷轉向時機。」蘑菇車聯副總裁鄧志偉向記者介紹道。基於車路雲一體化的系統級方案,自動駕駛車輛安全順暢地完成了無保護左轉、VIP優先通行等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場景。

  據悉,早在2019年10月蘑菇車聯便在該路段落地了國內首條開放式5G商用車路協同示範路,已穩定運營一年多,交叉路口安全性提升60%。車路雲一體化的自動駕駛也相繼在蘇州、衡陽等地的開放區域落地。

相關焦點

  • 車路雲一體化的自動駕駛是車路協同落地的關鍵
    現場,蘑菇車聯副總裁、蘑菇OS部總經理鄧志偉分享了業界首個以系統性思維打造的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蘑菇車聯也憑藉這一系統性優勢獲得「最佳自動駕駛科技企業獎」。11月,國務院頒布《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強調協同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建設支持車路協同的無線通信網絡,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方面,我國路網規模、5G通信、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全球領先,基礎堅實、保障有力。  鄧志偉表示:「我國擁有發展車路協同的戰略優勢。
  • 蘑菇車聯朱磊:系統性思維打造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
    蘑菇車聯發布以車路云為核心的自動駕駛系統,通過車輛智能化、道路智能化和智能交通AI雲全局協同,以系統性的方案為自動駕駛提供系統級保障。   蘑菇車聯創始人兼CEO朱磊表示:「科技界的一個典型迭代思路就是用系統性思維來突破單點思維的局限性。自動駕駛的發展進入臨界點,基於單車智能的自動駕駛面臨瓶頸,系統性的車路雲解決方案成為行業共識。」
  • 蘑菇車聯鄧志偉:5G是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落地的關鍵
    蘑菇車聯是中國電信在智慧交通、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領域的戰略合作夥伴,現場,蘑菇車聯副總裁、蘑菇OS部總經理鄧志偉發表了「以系統性思維打造車路雲一體化自動駕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蘑菇車聯在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上的落地實踐。
  • 威馬的自動駕駛之路企業推動+政策導向,自動駕駛產業化提速
    以谷歌、特斯拉和百度為首的國內外科技巨頭也不斷加大對自動駕駛的研發投入,推動全球範圍內的自動駕駛行業快速發展。2018年,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宣布完成了1000萬英裡的公共路面路測;2019年,大眾計劃向Argon AI投資26億美元,與福特聯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國內的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已經於2019年進化至5.5版本,並且在國內多個城市拿到了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
  • 【觀點】冉斌: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
    第三大類,車路協同主要是把路和車考慮成完整的系統,用聰明的道路彌補智能網聯汽車的不足,提高它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相關的功能,讓所有的老百姓買得起、用得起,快速的大規模的推動系統的實施,達到系統的優化。內涵來講,我們所說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主要就是:第一,通過先進的車和路的感知設備、計算設備等等,同時通過我們的I2X、V2X的信息交互對整個駕駛環境進行實時的高精度的感知,我們叫網絡化;第二,覆蓋從第一級到第五級不同階段的自動駕駛車聯網的智能化;第三,考慮車輛和道路不同程度的智能分配和優化,達到系統的繼承和優化。
  • 東南大學冉斌: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
    今天很榮幸給大會做一個「車路協同是自動駕駛的必由之路「的報告,我的報告分為三部分: 第一,關於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的簡介與相關的分級定義。 第二,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系統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發展。 第三,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實施路徑的介紹。
  • 東西南北中,誰在「拼」自動駕駛第一城?
    未來,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範區(面向商用車測試)、金橋智能網聯汽車城市開放測試道路(針對中心城區自動駕駛測試)、奉賢區自動駕駛汽車開放測試場(面向地庫測試場景),和乘用車示範區將實現四位一體,錯位互補的自動駕駛發展格局。
  • 從中美日政策風向標,讀取自動駕駛發展進度條
    而一些小型的物流、貨運無人車場景也已經落地。而因疫情引發的 「無接觸」需求,送貨無人車更是大量地投入使用。在這一轉折之年,自動駕駛產業正在褪去表面的喧囂,預期變得更加理性,技術也在逐步成熟。低谷之後,也許就將是一段向上的爬坡期。自動駕駛產業落地背後,離不開各國道路交通相關政策法規的適時出臺和助推。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百度作為國內唯一具備自動駕駛車、路、雲、圖全棧能力的公司,入選該項目的單一採購供應商。日前,華為自動駕駛雲服務平臺在全球範圍內首次落地,正式在湖南湘江新區各智能網聯企業中投入使用。論文提出一個通用、高性能的自動駕駛檢測器,可兼顧3D物體的檢測精度和速度,提升自動駕駛系統安全性能,兩者兼得的實現在業界尚屬首次。該論文團隊表示,檢測器的創新是自動駕駛領域落地的關鍵突破口,此次提出的檢測器融合了單階段檢測器和兩階段檢測器的優勢,因此同時實現了3D檢測精讀和速度的提升,未來檢測器的創新研究還可以解決自動駕駛產業的更多難題。
  • 車圈圈丨「自動駕駛」智能化互融協同成方向
    2020年對於自動駕駛來說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
  • 自動駕駛商業化「進入」關鍵期,如何找準方向與市場?
    RoboTaxi,無人駕駛小巴,無人駕駛重卡、車路協同、車聯網的快速發展……終端場景拉動了技術與產品的快速落地,越來越多的賽道誕生了巨大的商機和挑戰。 隨著技術、成本、商業模式的融合推進,市場成熟度將逐步提升,自動駕駛產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接下來是有關技術、規模、商業模式、資源、量產等全方位的競爭。
  • 百度李震宇做客趙福全研究院:加速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應用,政府的...
    百度大約在2013-2014年間進入到自動駕駛領域,到2017年開放Apollo平臺後,開始成體系、有規模地推動該領域的技術突破。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有兩點初衷從未改變:一是我們始終堅信無人駕駛終有一天將會到來;二是我們一直秉持開放合作的理念,歡迎更多夥伴與我們共同推動這項技術的發展。
  • 車圈圈丨自動駕駛發展調查:產業化還需技術「破冰」
    在汽車產業轉入存量博弈時代的關鍵節點,出行領域的變革也隨之蓄勢待發。汽車製造廠商、出行平臺以及科技公司紛紛搶灘自動駕駛賽道。作為一個處於發展初期的產業,自動駕駛從技術路線到落地場景,從合作模式到行業生態,目前依然處在產業化的初級階段。
  • 布局車聯網/自動駕駛,看看安大略省是怎麼做的
    此外,安大略省政府同時承諾將為安大略卓越中心主導的「智能聯網/自動駕駛汽車項目(Connected Vehicle/Automated Vehicle Program,簡稱CVAV)」額外提供50萬加元的資金支持。整個CVAV項目旨在通過聯合學術機構和主機廠、供應商的力量,鼓勵並推動交通產業的創新。所以,我們先來聊聊CVAV這個項目好了。
  • 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
    無人駕駛車輛可能處於複雜環境中,在天氣變化、季節變化、道路擁堵等各種外部幹擾下,如何實現穩定的高精度定位是一個富有挑戰的任務。在百度Apollo自動駕駛開源平臺中,我們提供了多傳感器融合的高精定位模塊,基於多個相對獨立的定位子模塊融合出最終定位結果,有效提高了高精定位模塊的穩定性。
  • 自動駕駛七年爭奪戰:燒錢、聯盟、難落地
    這其中,就有自動駕駛技術。就在前兩天,百度宣布將向北京全面開放旗下的自動駕駛計程車,乘客需要預約進行免費試乘Apollo GO。無獨有偶,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幾乎同時也宣布將在鳳凰城向公眾開放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而在今年6月,滴滴出行也在上海推出了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巨頭們競爭激烈,車企也不甘示弱。
  • 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投入運行
    呆萌可愛的無人駕駛環衛車清掃著公園道路;無人駕駛觀光車上,遊客們安心愜意地欣賞著沿途風景;如果渴了就揮揮手,在無人駕駛售貨車上買瓶飲料……未來城市智慧出行的多種場景在這裡一一落地。作為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的重要一環,國內首個自動駕駛主題景區投入運營,引領出行新趨勢。
  • 再見2020|自動駕駛追逐者的進與退
    安徽海博智能也是一家新入局的自動駕駛創企,該公司專注於礦區自動駕駛設備的研發與改裝,於2020年01月17日正式成立。8月底,海博智能與華為籤約合作,以共同推動露天礦用無人駕駛平臺的標準化和產業化。華為MDC產品總裁李振亞表示,華為將全力支持海博無人駕駛項目,以實現無人礦山解決方案順利落地。伴隨著新玩家的爭相入局,自動駕駛發展態勢也在繼續向好。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本周熱點AUTO--REVIEW 3月2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發布。報告公布了2019年13家企業在京開展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指出,高精地圖的率先應用,標誌著廣汽新能源已經進入了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的融合發展階段。廣汽新能源將基於5G技術車載應用的優勢,爭取在2022年推出L4自動駕駛車型,並有望讓中國車企在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實現又一次引領。  造車新勢力因與網際網路科技的深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在高級別自動駕駛車型量產上也紛紛給出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