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渙「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指的是什麼?我被萌娃問蒙圈了

2020-12-27 少讀歷史

古人寫詩詞,本意並不在於附庸風雅,而且切實的在通過這種題材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以物抒情亦或者借景抒情頻頻被用於古代詩人的寫作之中。要說出現在詩詞中頻率比較高的幾樣東西,無非是雲、風、雨、月、美酒、美人等。

在這幾個景物中,姑且討論一下風。風在古代詩詞中多出現,常以「春風」最為常見。李白曾寫道:「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思》。這首詩的名字,讓人讀來就頗具有畫面感,所謂的《春思》,李白寫了一位獨自居住在家中的婦女,熱烈的期盼遠在外地的丈夫歸家的事情。

在落寞無依之時,春風進了婦人的羅帷之內,婦人滿懷期待,很大程度上,她是以為自己的丈夫回來了。但睜眼一看,什麼都沒有,只有門外的「春風」徐徐吹動進來。在這裡,春風帶有一絲絲曖昧的氣息,但在婦人看來,她只有嬌嗔與憤恨,為何回來的不是丈夫,我與春風並不相識,其為何偏偏要吹入我的羅帷?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量的帶有「春風」的詩詞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又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回答出來「春風」指的是什麼?

當單純的一句詩放在眼前的時候,我還能大概分清,詩詞中的春風指的是什麼意思,但這一群帶有「春風」的詩詞放在一起,說實話,我迷茫了,也蒙圈了。

王之渙是盛唐時期的詩人,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屬於獨一檔的存在。唐朝以雍容華貴與大開大合著稱,而在這一時期的詩人,大都秉承了唐朝文化,以豪邁與放蕩不羈而著稱。李白的詩風一方面是他個人的特點,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大唐盛世的產物,之所以在盛世之下,李白才會作出大量豪邁之風的詩作。

如果李白生活在杜甫的時期,經歷了苦難,想來他必然會留下比《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還經典的詩作。王之渙也是生活在盛唐時期,生性豪邁,常常擊劍而歌,常常與高適、王昌齡等邊塞詩人一起互通有無,多以邊塞詩為主。

這首《涼州詞》也是描繪邊塞風的一首詩,但如果是沒有深刻理解王之渙的生平與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單純來看這首詩的話,想必理解也不會很深入。

涼州詞唐代: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眼望去,黃河滾滾而去,好似在白雲間流淌一樣,一座孤城,聳立在萬座高山之中。何必要用羌笛吹起那幽怨的楊柳曲來埋怨春光遲遲不曾到來呢?原來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這裡啊。萌娃在讀完詩之後,揚起臉來問道:「這裡的春風指的是什麼」?

我回答道:「全詩不是寫得很明確嗎,都說了,春風吹不到玉門關那裡」。萌娃接著問:「玉門關在哪裡,很遠嗎「?我說道:」玉門關在敦煌市的城西北,甘肅境內「。萌娃問道:」現在春風為何能吹過去,以前建築物那麼少,為何還吹不過去呢?「我:……

我一時語塞,確實被問住了,難道古時車馬很慢,書信很遠,連春風都不願意吹到玉門關外嗎?想來春風是個不安分者,真有它未曾到達的地方嗎?白居易曾寫道:「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連大山之內都會到達,何況玉門山外呢?

後又想了下,王之渙又怎麼會僅僅寫這首詩來說明春風不到呢,春風必然有所指,玉門關代指的邊塞,這裡的春風應該指的是皇帝的恩惠。

再次戍守邊疆的戰士,不要用羌笛吹起幽怨的楊柳曲來埋怨了,皇帝的恩惠是到不了這個地方的。戍守邊塞的戰士,為了大唐的安全與穩定,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駐守在這玉門關,而皇帝的恩惠卻遲遲不能到達這裡。

諸如此類的解釋還可以延伸到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裡的春風一是指的皇恩,再者也指的春天的風。孟郊沐浴在春風中,一日之內看盡長安之花,心情用「美滋滋」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因此我們在學習與給孩子輔導之時,不能單純以字面意思來解釋,而是深入了解詩詞的寫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將作者表達的深刻含義領悟出來。

相關焦點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家不可歸的感受你可懂?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有很多詩人會寫《涼州詞》。有時候就是在涼州寫的,有時候則未必。因為《涼州詞》並不是詩的題目,而是樂曲的名字。在這個樂曲下,不同人會填上不同的歌詞。當然,大概這首曲子本身就雄赳赳氣昂昂,有種軍旅氣質,所以歌詞也往往與邊塞生活、戰爭場景有關。
  • 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座漢代關隘現在什麼樣,為何在唐詩中反覆出現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唐代玉門關在哪裡?如今已經找不到確切的所在。但它無論在哪裡,一定都是西風烈烈嚴冷刁寒,一定都有將軍百戰折戟沉沙的肅穆。
  • 《春風不度玉門關》
    一位會寧農民跟隨師大研究生跑外業的旅行曰誌    是蒼涼浩瀚的玉門關給予詩人王之煥以靈感,還是唐初四傑的千古絕唱成全了玉門關!
  • 描寫春風的唯美古詩詞
    冬去春來,春風亦如期而至,柳樹枝條在風中翩翩起舞,大地上的小草出現了綠意,湖面上的水波在微風中蕩漾,枯萎的老樹長出了嫩芽,這一切都是春姑娘的傑作,春風給我們帶來了綠色和溫暖。古代很多詩人也是以其生花妙筆讚美春風,在詩人的筆下,春風顯得多彩紛呈,又被賦予了靈性。
  • 古詩文學習041:五年級下冊,王之渙《涼州詞》
    涼州詞(其一)[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注釋①〔涼州詞〕又名《出塞》,為曲子《涼州》配的唱詞。②〔遠上〕遠遠向西望去。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裡,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賞析王之渙(688—742),唐代詩人,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
  •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十二首經典春風詩詞欣賞
    「春風吹,天氣暖,冰雪融化,種子發芽……」,依稀還記得孩提時候背誦的課文中描述的「春天來了」,春風—春天的使者,送來了溫暖的陽光,喚醒了萬物,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 給大地染上鮮豔的色彩,帶來了蓬勃的生機。「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風也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 王之渙:雖只有六首詩傳世,但首首皆為精品,我依舊是無冕之王
    靳能在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善作五言詩,而僅憑六首絕句詩就流芳百世,這個人就是王之渙。大唐盛世,我欲登高,施展一身才華王之渙曾經是一個小地方的主薄,但他心比天高,不屑於與世人同流合汙,遭到奸佞之人的誣陷,丟了官職。自此,像李太白那樣,訪山問水。35歲那年,他途徑山西永濟市,登上了鸛雀樓。有一傳聞,說鸛雀樓是古人盼母而建造的。因此,此樓建造的宏偉、巨大。
  • 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玉門關必須吃一嘴的沙子!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豪邁,曾經讓我無限嚮往。又一句「春風不渡玉門關」,就把玉門關這個名字牢牢地刻在心裡大半生,是古人留下的揮之不去的邊塞情節和報國情懷!正因為「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詩,穿越河西走廊去參觀玉門關,已經成為我心中的一件大事。
  • 李白用一首邊塞思寫出了唯美的愛情,明月照我心,長風寄思念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徵戰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一輪明月升起在天山之上,在蒼茫的雲海中徘徊。王昌齡的《從軍行》中有「青海長雲暗雪山」,詩中的雪山和本詩的天山都是指祁連山脈。祁連山脈的最高峰是七千多米,只比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低兩千米不到,月亮竟然出現在如此如此高峰之上,可以想像場面是多震撼,像如此高的山峰一般情況不都是被雲霧遮擋住的嗎,視線不可及高處。
  • 古詩詞中的笛,悠揚動聽!
    今天小笙要和大家分享古詩詞中的笛!1.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2.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4.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 爭鳴史話|玉門關址今何在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一首《涼州詞》寫出了玉門關的粗獷與雄渾,寫盡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情。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史稱故玉門關。唐代詩人王之渙《涼州詞》所說的玉門關為新玉門關,即東漢中期至唐代的玉門關。作為連接西域和中原的重要關隘、絲綢之路上的要道,玉門關自漢至唐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
  • 三大詩人偷看歌女,其中一位拍著胸脯說:最漂亮的女子與我有緣
    因此,唐詩成為唐朝的一張金名片,也成為了中國文化寶庫中最燦爛的明珠。不光是那些詩歌膾炙人口,就連詩人之間的趣味,也成為了後世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唐朝人薛用弱的《集異記》中,就記載過這樣一個非常出名的故事。那是在開元年間,三大邊塞詩人王之渙、高適和王昌齡相逢,他們在旗亭飲酒作樂。席間,忽然旁邊有梨園弟子正在唱曲宴樂。
  • 北晨最新歌曲春風吹好聽嗎 春風吹 完整版歌詞介紹
    北晨最新歌曲春風吹好聽嗎 春風吹 完整版歌詞介紹  春風吹 - 北晨  詞:周耀輝  曲:方大同  吹紅了桃花  吹綠了柳樹  你在路上總會安慰誰  吹醒了青蛙  吹來了燕子  我在城裡剛好缺了誰  你縱然帶來地下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