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會寧農民跟隨師大研究生跑外業的旅行曰誌
是蒼涼浩瀚的玉門關給予詩人王之煥以靈感,還是唐初四傑的千古絕唱成全了玉門關!千百年來,這裡風沙漫天,人蹤罕止,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竟然讓許多遷客騷人,不遠萬裡長途跋涉,非得親臨其境,目睹淪海桑田之變遷,感觸歲月之悠悠。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邊塞詩派,留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遠古流芳,使人耳熟能背。
玉門關也叫小方盤城,一座經千年風沙侵蝕,滿目瘡痍,仍然屹立於漫漫戈壁的四方形小城堡。隱約可見的漢長城自東自西,蜿蜒諉迤,烽燧相接,不及細數。一頭連接據此90裡的陽關古城,一頭扎過廣闊的戈壁沙漠,乃大漢帝國重要的邊隘重鎮。
遠看玉門關無非是座大土包,近來看也是土墩一個,和哪些飄逸在河西走廊,時隱時現的古長城殘缺 不堪的土包子沒什麼區別。人們追尋的或許是古老的文化,見證的便是這原封原始的古蹟,五湖四海之遊客依然冒著酷熱,似乎他們的熱情點燃了沙漠。
登觀景臺遠眺,關內卻是另一番景象,陰山秀美,敕勒河款款東去。望不到邊際的豐美溼地,蘆葦蔥蔥,胡楊清翠,野鳥棲息,水天一色。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天之蒼蒼,其色正邪!
玉門關遺址因所在位置,隸屬敦煌陽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萬多平方公裡的範圍。我們的任務是調査這裡的溼地鹽生植被,每天有數次從景區經過。
溫家寶總理曾指示"保護溼地,決不能讓敦煌變成羅布泊和古樓蘭"。總理的關懷,使命的神聖,激勵著保護區幹部職工幾十年如一日,堅守著常人意想不到的艱苦崗位。陽關西湖管護站,地理偏僻,用電靠風力,手機無信號,更談不上網絡。日常生活辦理,必須橫穿保護區顛簸難行的沙石路跑上幾十公裡,各種油料在這兒異常奇缺,除了陽關鎮,方圓百裡直至羅布泊,見不到加油站的影子。
西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因放歸了八隻野生駱駝和四十六匹普氏野馬,全封閉拒絕一切遊客,中心區域對科考者亦不例外。
我們有幸在嚮導的引領下,登上高高的嘹望臺,以高倍軍用望遠鏡順著他所指的方向。首先是平涼小夥碩士赫世傑發現了駝駱的身影,老師(博導),大師兄孫文和我依次望去,極遠極遠的胡楊樹下,隱隱約約,一峰,兩峰……依次扇形排開的六峰駱駝了。嚮導說:駱駝喜好群居,以家族為單位,公駝負責保衛工作,頗具攻擊性,它的牙齒甚至可以咬碎牛骨,亦屬兇猛動物,倘若路途遇見,且莫下車近觀。
更大的驚喜卻在後面,我們去管護區一個叫"小馬迷兔"的考察點探路,經過大片青翠的胡楊林,突然見幾匹褚黃色的野馬,悠閒地在林間漫步吃草了。驚呼!"看,野馬"。緩緩泊車,搖下車窗玻璃,手機拉近焦距,拍攝下難得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