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酒禮節是怎樣的?這個飲酒禮讓你知道什麼是中華文化

2020-12-20 聊二十五史

在中國的文化裡,可謂是包羅萬象,有許多的禮節,其中飲酒的禮節,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方式,但是古代有一種理解,叫做鄉飲酒禮,你知道嗎?

這個鄉飲酒禮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都能參加的,他是縣裡的知縣具體主持操辦的。這個禮節的舉辦時間和地點都是固定的,一般的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在縣裡的儒學進行。縣裡的儒學是對全縣的生源進行培訓的地方,主要的包括四書五經,還有書法等等的學習。所以在這個地方舉辦飲酒的禮儀是非常合適的。

在開始的時候,主賓是知縣,坐在東南的方面,還有一個叫做大賓,他是退休的官員擔任,坐在西北。僎賓選擇縣裡的年高有德的人擔任,坐在大廳的東北角,介賓依次往下排,坐在西南的位置,三賓的位置坐在大賓,介賓,三賓的位置後面。還有一個人叫做司正,是縣裡的教師來擔任。到了正月十五日或十月初一日的一大早,具體負責的人宰殺牲口做成祭品,參加的人依次到儒學裡來,

然後門口一個人高聲喊賓客到了。知縣和下屬的人出門迎接,然後知縣站在東面,來的賓客站在西面,三讓三揖。然後再升堂。升堂後互相拜兩拜,賓客坐下以後,門外的人又喊僎賓到了,知縣又和下屬進行和前面一樣的程序。按照這樣的程序,一直到了賓主迎接完了以後,都到了大廳,負責端酒的人說幾句客氣話。

這幾句客氣話也不是隨便說的,內容必須是朝廷規定的。內容就是要求大家盡忠盡孝服從朝廷管理搞好鄰裡關係等等,這些內容說完了以後負責敬酒的先喝酒。然後再舉行一套禮儀,舉行過禮儀以後大家都開始唱《詩經》中的一首詩叫做《鹿鳴》。大家唱過以後再唱《詩經》中的詩歌《南山有萊》《菁菁者莪》,唱過了以後,大家再一起喝酒。喝過酒就開始吃飯,吃過了三次飯以後就把飯菜撤掉,撤掉以後再次互相行禮。過後再按照順序由知縣送賓客回家,出了大門以後再三拜三揖。然後才能結束。

能夠成為鄉飲酒禮上的賓客,是非常有臉面的事,因為能夠參加這樣的禮儀,必須須是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是退休在家的官員,一般沒有聲望和一定家庭背景的人是不能夠參加的,因此這也是一個榮耀,因為當時的交通不發達,參加的人往往要起早去赴宴。所以也是一個非常隆重的事情。

這樣看來,古代的飲酒禮雖然複雜,但是這一套程序下來,給人以莊重的感覺。通過這樣的一套程序,當地的官員能夠和地方的老百姓打成一片,也增進了和當地人們的交流,了解了更多的民情,交流了思想。現在這樣的禮儀已經不多見了,如果在一些民俗的表演過程當中,或許還有一些痕跡,但都已經不是完完整整的飲酒禮儀了。

相關焦點

  • 飲酒文化——中韓酒文化比較
    可以說,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的飲酒,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成為一種溝通交流的生活方式。雖然,中國和韓國在地理位置上同處於東亞,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其酒文化也各具特色。當然,酒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是釀酒文化、飲酒文化、論酒文化的綜合體。
  • 酒訊雜談三|理性飲酒古已有之
    飲酒作為一種飲食文化,在遠古時代就形成了一套大家必須遵守的禮節。且制定飲酒禮節十分重要。尤其在如祭祀等場合,嚴肅的酒禮可以有效規範大家言行舉止,同時加強個人道德約束。這種禮(節),既是一種社會政治制度的反映,又是倫理秩序的表現。它從飲酒禮儀演變成為宴飲時的道德規範,把尊卑長幼這一套倫常禮教制度貫徹在飲酒行為上,形成中國酒文化的明顯特徵。
  • 從西周飲酒禮,到領導酒桌霸凌,酒文化被權力操控了?
    影視劇中的周天子形象二、鄉飲酒禮的程序鄉飲酒禮是西周六禮——嘉禮之一,是在古代鄉學中舉行酒會的禮節。那這個鄉飲酒禮到底是什麼人舉辦的?哪些人可以參加?鄉飲酒禮由鄉大夫挑頭宴請鄉中賢者。從參加酒會的人員就能看出來,鄉飲酒禮是屬於貴族中最低一層的士大夫和平民階層的禮儀。
  • 有聲|梁實秋-飲酒
    我們中國人飲酒,歷史久遠。發明酒者,一說是儀逖,又說是杜康。儀逖夏朝人,杜康周朝人,相距很遠,總之是無可稽考。也許制釀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儀逖的酒未必就是杜康的酒。《尚書》有「酒誥」之篇,諄諄以酒為戒,一再地說「祝茲酒」(停止這樣的喝酒),「無彝酒」(勿常飲酒),想見古人飲酒早已相習成風,而且到了「大亂喪德」的地步。
  • 飲酒有7種益處,你知道嗎?
    筆者以為飲酒的人,最好要抱定宗旨,只求淺酌,決不狂飲,在稍消感到醉意時,便戛然而止。若能如此,飲酒便覺得愉快。有些人逢飲必狂,逢狂必醉,一經縱飲,一定要弄到玉山頹倒或是人事不省的情形發生,真是何苦來呢?陸放翁詩云:「坐旁設酒隨時飲,床上堆書信手拈。」不過這種飲酒的方式,現在已不適宜。
  • 中國酒文化你到底了解多少?杜康為你來揭秘!
    但是喝了這麼多瓶酒,醉了那麼多夜,又有多少人能夠了解酒文化?杜康為你來揭秘!說一說飲酒的那些事其實中國在41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就有了自然發酵的果酒;東漢引進了葡萄酒;明代才有蒸餾燒酒,也就是現在的白酒。其實我們古代也有酒會的,明太祖建立的「鄉飲酒禮」,是鄉州鄰裡之間定期的聚會宴飲!
  • 一個人飲酒,李白的《月下獨酌》是最高境界
    閱讀文化經典,剖析平凡生活李白是詩仙,更是酒仙。杜甫說他: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為了喝酒連皇上召喚都敢拒絕,儘管有點誇張,但李白嗜酒如命卻是事實。李白喜歡和朋友們在酒肆裡縱情飲酒,飲酒賦詩,他曾自稱:臣是鬥酒詩百篇,醉後詩興方如泉。
  • 從《你的名字》等動漫中的飲酒場景,剖析日本的「酒文化」
    古代的日本只有「濁酒」,是有人在濁酒中加入了石炭,沉澱之後形成了清澈的酒,故名「清酒」。,日本的造酒文化由此產生。在很多動漫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日本人通過飲酒去傳遞一些感情:1、《你的名字》口嚼酒:用於祭祀和表達對神的敬意「口嚼酒」是一種最原始的釀酒方法,通過口水將米發酵,「嚼米為曲」,以此釀酒。
  • 斷過片的你要注意啦,飲酒【斷片】是什麼回事
    在什麼地方?還沒晃過神來,又有人來了句:「昨天輸了你30多分,不算啊,今天再打幾局。」小王更暈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他往死裡想,可記憶只停留在那最後的半杯酒。後來,他向一個要好的朋友打聽才知道自己當時和平時沒什麼兩樣,相反,講話、做事都更有禮貌、更有規矩。他聽後感覺如在夢中。「斷片」是怎麼回事?
  • 魏晉士人為什麼喜歡飲酒?以社會風貌與狂放飲酒的時尚為中心
    飲酒似乎成為了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從中得到情感的宣洩,但一味的飲酒並不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生存空間與個人行為的自由。出於補償,他們在飲酒上表現出過度的、誇張的行為,引起他人注意,從而彌補他們在政權中被剝奪的重要性、實在性和這個階層的社會權力。打個比方,我們知道妓女的生活方式屬於被消滅之列,可她們反而常常成為了時尚的先驅。
  • 你知道嗎?「竹林七賢」也是個「飲酒男團」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位不同的飲酒偏好吧。01山濤:適度你知道自己一般喝多少酒會醉嗎?這位成員不僅知道,還練成了及時止損的本領。對他來說,與旁人一起飲酒是增進情誼的良好時機,不必設限。王戎是七賢中活得最自得的一位,在朝能為自己留一份悠閒,在江湖也能逍遙自在。他喜歡飲酒,且毫不擔憂名聲因此而損;國家危難之際,他也能安然處之,與賓客一同宴飲、歡娛。
  • 飲酒,只求微醺
    似乎只有在微醺之時,才能卸下層層面具,一杯帶著溫度的好酒,帶來的勁道可以帶你衝破眼前的一切阻礙猶豫,盡情釋放本真。 古代造酒的傳說,流傳最為廣泛的便是杜康釀酒了,傳說中杜康是釀酒的鼻祖,是酒的代名詞。所以,曹操在《短歌行》中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億萬國人吹捧的飲酒文化,其實是一場聚眾自殺
    >「少量飲酒有益身體健康」還說什麼「紅酒能美容養顏,軟化心腦血管」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少喝點,沒關係,對身體好!」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沒事也要小酌兩口美其名曰:少量飲酒,延年益壽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種酒桌文化
  • 杜甫飲酒,賽過李白,並留下飲酒的千古名句,很多人都讀過
    古代詩人,以陶淵明、李白為代表,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幾乎人人愛酒,甚至嗜酒如命。他們得意時要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李白),憂愁時要飲酒,「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歡聚時要飲酒,「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離別時還要飲酒,「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有錢要飲酒,「莫謾愁沽酒,囊中自有錢」(賀知章),沒錢也要喝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李白)。
  • 碰酒杯的來源,飲酒的禮儀
    古代的羅馬崇尚武功,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習慣飲酒,以示相互勉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防止有些心術不正的人給對方暗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辦法,對飲前總要我倒給你點,你倒給我點,久而久之,就成了碰杯,碰得兩杯酒水飛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不怕對方下毒了。這樣,便逐漸發展為一種碰杯的禮儀。
  • 即便是飲酒作樂,都能看出我中華民族的偉大
    全能型的飲酒遊戲這要從很久很久以前的西周說起了。有逼格的文青飲酒遊戲魏晉的玩法就很風流和文雅了這個時候喝酒時候玩的遊戲主要是為了炫耀自己有文化,如果翻譯成現代話,那就是文藝青年酒桌裝逼指南。「流觴曲水」這個詞就是從魏晉逐漸成熟的。
  • 春節飲酒需適度
    春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必然少不了聚餐,娛樂,酒文化作為傳統春節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酒作為一種交際媒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擴大交際圈、結識朋友,也可以拉近距離、增進感情,許多老闆也將酒桌作為談判的戰場,有人說過:生意成不成,完全看酒喝的到位不到位。但是您知道嗎,喝酒可能也會承擔法律責任的。
  • 世界聞名的酒精消費國, 了解韓國的飲酒文化
    【燒酒】韓國的燒酒,可以兌水喝,也可以加冰飲用。其他飲酒禮儀 酒杯裡有酒時,絕對不能添酒!可在韓國,這個做法卻行不通,而且還是一條禁忌哦。因為,在韓國往往只在祭奠死人時才給添酒,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這種做法不吉利。韓國人一定會等對方的酒杯喝乾淨後,再為其倒酒。但有時就算杯子裡還剩著酒,也有人會給你敬酒。這時,你就應該識趣地先把酒喝光,再接受敬酒哦。
  • 一人我飲酒醉
    腦袋裡耳朵裡心裡,全部全部都是不停不停地————「一人我飲酒醉,醉把佳人成雙對……」,一遍一遍不停不歇不間不斷。 今天晚上回來,跑去度娘又扒了扒「飲酒醉」的生卒年月,額,不對,還活著,未卒。 度娘說:《一人我飲酒醉》是一首MC高迪演唱的說唱歌曲。收錄在高迪2015年10月1日發行的專輯《MC高迪單曲集》中。
  • 關於飲酒過量的毒害你該知道
    可以說,飲酒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一種司空見慣甚至是習以為常的現象。逢年過節,親朋好友團聚,更是離不開「酒」,飲酒也成為一種感情的交流。眾所周知,適量的飲酒對身體有益,但如果飲酒過量,或長期借酒消愁,就變成酗酒,會給本人、家庭乃至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無論是一次過量飲酒,還是長期酗酒,都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