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生在什麼年代,經歷過災難的人,總是會對災難發生的時候有著深刻的記憶,並且以後也會難以忘記。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說,災難都是突如其來的,就算是高科技如此發達的現在也無法準確地預測災難的來臨。因此,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災難中犧牲。
而在我們這代人中對災難的記憶,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那一場災難讓無數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也讓無數的家庭面臨支離破碎。在地震爆發以後,國家立刻組織了相關的力量對災區進行救援。據相關統計,這次災難就有將近八萬人失去生命,還有數萬人失蹤,而經濟損失則高達8451億元。災難已經過去很久,但是歷史卻不會遺忘這些逝去的鮮活同胞們的生命,也依舊砥礪著我們前進。
為了告訴人們要記住這場災難,還將汶川大地震拍成了電影,然而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加的殘酷,當中有一個媽媽她的女兒和兒子都被埋在了建築物的廢墟中,一塊大石板懸在兩個孩子的頭上,救援隊員說只能救一個,這個母親最後非常痛苦的選擇了救兒子。其中還有數不清這樣讓人難以做出決定的事情,這讓一個個圓滿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
汶川大地震過後,國家迅速做出決定,召集軍隊,醫生前往災難處實施救援,然後還集齊大量的物資以空運的形式迅速運往災區,讓被救援的人們,能夠得到休息和治療。一場災難讓原本充滿著歡聲笑語的汶川,變成了一片廢墟和隨處傳來的啼哭聲。不過有人就產生了疑問,那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後,8萬遇難者生前的銀行存款和貸款,最後是怎麼處置的呢?
我們國家對於這個事情在法律上已經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要是懂得了這些事情,那真是能夠增漲知識了。對於遇難者的存款,法律中是這樣規定的,首先可以由其繼承人就是血親來繼承,比如妻子丈夫甚至是孩子來辦理相關的手續,驗證身份過後就可以進行領取,其次如果一家人不幸全部遇難,那麼有親屬關係的親戚可以進行領取,不過手續會相對於繁瑣一點。除此之外還可以由相關單位領取,若沒有正經的工作,這筆錢將會屬於國家,用在災區建設上。
對於遇難者的貸款在法律中是這樣規定的,我們將不會再向其追究其貸款,在銀行中將會對這一帳戶進行註銷,然後對於生前貸的款將不會在進行追究了。這也體現了國家的對於災難的事後處理的態度,特別是法律規定這一方面考慮的非常的全面。
國家的法律是在不斷的完善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對於一些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問題,在法律中都會有相關的規定。就這想是人們的身體構造一樣,如果某一個身體器官出現了問題,都可能會給我們的運動帶來問題。現在距離災區重建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在國家的幫助下,汶川人民的生活也都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而那些犧牲了的英雄我們也將會一直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