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生第一個孩子」,看似荒誕的故事背後,充滿了人性之光

2020-12-25 好孕

文|好孕姐

你覺得女性最晚生育年齡是多少?如果是70歲生子,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或許有人會說,嚇唬人呢吧,70歲生子,就算能生出來可怎麼養呦,誰會沒事想那些。但實際上,有部日劇就「70歲開始生孩子」展開了想像,別說,撇去那些雞毛蒜皮的家常,還充滿了人性之光。

70歲生孩子,生活會變成什麼樣?

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裡,男女主人公朝一和夕子兩人,在夕子去找舊情人解開心結後,關係更親密了,也因此有了「回春」之說,不久之後,夕子查出懷孕了。

跟年輕小夫妻得知懷孕後的驚喜不同,朝一的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接下來又覺得妻子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在反覆查看驗孕棒和檢查結果後,朝一才確認,自己在退休5年後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孩子。他,要當爸爸了。

作為一個超高齡爸爸,朝一和不少甩手掌柜型的爸爸不同,他會起來給寶寶衝奶粉、換尿不溼,陪娃玩耍、帶娃打防疫針。雖然一開始也會因笨手笨腳被妻子責罵,但朝一的「做爸爸」之旅還是逐漸步入正軌。而且他發現,除了那些日常瑣碎外,有孩子帶給他更多意想不到的變化。

從社恐變得喜歡和人交流探討

朝一之前屬於典型的宅男、社恐型人格。平時除了上下班,幾乎不和別人交流,也不喜歡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但有了孩子後,一切變得不一樣。

他會和同樣抱著孩子的年輕爸爸們一起討論帶娃感受,甚至會主動和樓下便利店的員工打招呼,要知道之前他在那家便利店買了20多年東西,還從來沒有和店員有過什麼交流呢。

不少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生了孩子後自己也會被挾裹著改變了什麼,尤其是媽媽更明顯。

「為母則剛」是最明顯的一個表現。

從前連個毛毛蟲都還害怕的嬌滴滴女孩,當媽後能對著蟲子眼睛都不眨一下,還能淡定地用手拎著扔掉,就是為了不嚇到寶寶。還有更多媽媽,學生時代上課就瞌睡、從來不看書,娃出生後為了孩子,輔食餵養、育兒心理要看一大堆,孩子學什麼自己就看什麼,硬生生給自己學成了「專家」。

這就是愛產生的力量。

對生活也有了更深感悟

朝一沒有孩子時,因為退休無事可做,也不必為衣食發愁,覺得生活了無生趣,只是活著而已。但有了孩子後,一切都不一樣。

首先他覺得自己又年輕了,心理上的疲憊和對生活的應付一掃而光,甚至他還琢磨著怎樣能掙更多錢。

其次他對自己的身體也更在意了,開始鍛鍊、運動,為的是能陪孩子更長時間。

更重要的是,因為孩子,他對人生有了留戀,對生活充滿了熱愛和眷戀。

70歲生孩子,有沒有可能性?

有人會說,70歲懷孕生子,太假了,也只有電視劇能編得出來。但事實上,這個年齡懷孕的機率並不是沒有。19年初,67歲的田女士懷孕生子的事情不是被曝出來上了新聞嗎?而且他們還是自然受孕。

只要女性不絕經,卵泡能正常產出卵子,男方小蝌蚪質量也正常,輸luan管通暢,自然受孕就可能發生,60歲以上懷孕也就只是奇聞而絕非不可能了。

【話題討論:60多歲懷孕還把孩子生下來,你贊同嗎?】

相關焦點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熱搜沒了,討伐還在繼續
    張桂梅口中一句「滾出去」看似不近人情,背後良苦用心卻顯而易見。只是,生育、家庭、婚姻的走向越來越被孤立於個體自由之外,女性深入社會與家庭的自我與犧牲,到底由誰來定義?近日,一部高開高走的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闖入大眾視野,博人眼球,也足夠刺心。0170歲生第一個孩子,誰「逼」的?
  • 《旋轉木馬》荒誕的愛情故事背後,是毛姆對人性的悲憫與寬容
    這本書是毛姆先生最溫情的體現,他一反常態,將往日作品裡對愛情的不看好通通拋諸腦後,用細膩辛辣的筆觸給我們講述了幾個荒誕又溫暖的愛情故事。到最後,該退出的人退出,該死的人死了,有情人終成眷屬。《旋轉木馬》講述了三段由悲劇化為喜劇的愛情故事,牧師之女與將死詩人的短暫虐戀,紈絝公子哥與伯爵夫人的歡愉偷情,年輕有為的律師與寡婦的坎坷戀愛。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
    今天要聊的這部劇,可以說積極響應了日本催生主旋律,只聽名字就迫不及待想點開看——《70歲生第一個孩子》。完美到我都懶得想標題了,直接用。果然很日……「正常人」拍不了這種獵奇的題材。日本政府為了催生真是什麼電視劇都敢拍了,喪心病狂到了無視科學的地步。
  • 《瘋狂的賽車》灰色幽默闡述鬧劇,荒誕故事背後是見不得光的人性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都看不到人性的險惡。其實,看似我們在別人的心中很重要,實際卻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瘋狂的賽車》這部電影,講述的就是一場帶有荒誕鬧劇,在背後還隱藏著見不得光的人性。導演寧浩用「黑色幽默」呈現著影片,明明是一場悲劇,卻活生生的扮演出一場喜劇來。影片裡採用的就是多種故事的結構,進行著描述的。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國產劇都不敢想
    弔詭的是,人家竟然是到了70歲才開始生第一個孩子。what?!不管事情你信不信,這部劇絕對是好劇。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它——《70歲生第一個孩子》70才、初めて産みますセブンティウイザン本劇的男主角,常看日劇的應該很眼熟。
  • 70歲還沒有絕經,新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資源出爐
    本季日劇中有一部他主演的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目前更新到第2集,光聽劇名就很不一樣了,部屋君來說說這部劇。主演:小日向文世、竹下景子共演:伊藤步 / 矢本悠馬 / 臼田麻美 / 蔵下穂波 / 田中美央 / 笑福亭鶴光 / 山本圭佑 / 龍雷太
  • 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荒誕意境下,一道光引發的愛情和人性思考
    2019年12月13日上映的科幻愛情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以一種偽科幻概念的巧妙創意講述一道神秘的光降臨地球後一部分人神秘消失的故事,在尋找消失之人的過程中重新定義愛與不愛的界限。用光來定義和劃定愛情的標準,乍看覺得荒誕不已,實則是對現代情感關係的深刻洞察。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還有日本不能拍的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河馬哥萬萬沒想到,67歲的婦女竟然也能順利產子!別不信。這是真實發生的。而且是全國首例。因為隨著孩子的到來,這對夫妻的人生必定是夢幻且現實,破碎也完整——《70歲生第一個孩子》《70歲生第一個孩子》改編自漫畫《70歲的夢》,於2020年4月在日本進行首播。
  • 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豆瓣評分8.0,蘊含著哪些人生思考?
    序言:對於70歲生孩子,不管有沒有可能,題材本身自帶爭議。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平均年齡已普遍得到延長。人們的壽命到以後可能會越來越長,到時70歲再生孩子或許也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而《70歲生第一個孩子》這部日劇,正是對這種老齡產子的現象進行設想。
  • 日劇推薦:2020春季日劇之《70歲生第一個孩子》不合理卻很真實
    《70歲生第一個孩子》是NHK電視臺推出的春季日劇, 由小日向文世、 竹下景子主演。片頭看到《70歲生第一個孩子》這個名字我對這個劇是拒絕的,我覺得很不合理一看就是日本政府面對老齡化社會不得不跳出來鼓勵老年人生育的電視劇
  • 70歲老夫妻生下第一個孩子:因為會死,所以要生下來!
    最近看了一部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4月5日首播,只有8集,目前已經更完,豆瓣評分從開播時的7.5分,一路飆升到8.4分。情節設置確實略顯荒誕,但這部意在「勸人生孩子」的政府宣傳片,反而可能讓更多人「恐婚恐育」!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是什麼體驗:女人恐懼的不是生育,而是生育成為...
    最近我看了一部日劇《70歲生了第一個孩子》,在這個反常識的劇設背後,述說的並不是母性偉大,而是家庭與社會應該給予女性什麼樣的理解與幫助,讓那些本就渴望成為母親的女性,有充足的勇氣選擇生育。
  • 70歲才生第一個孩子,是怎樣一種體驗?
    標題推薦的是下面第1部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新劇開播 更新第1集【資源發布參考時間】每周五、六【導演】渡辺一貴【編劇】本調有香【演員】小日向文世、竹下景子、吉田健悟【簡介】迎來退休年齡的65歲上班族,回到家後
  • 65歲老漢身強體壯,妻子70歲生第一個孩子,生下可愛蘿莉一隻
    《70歲才生第一個孩子》這部日劇是由漫畫改編,最初被認為是一位為了緩解日本社會少子化,老齡化的問題推出的「催生」劇。因此口碑兩極分化比較嚴重。這裡我們說個國內新聞,事情發生在山東的棗莊,有位已經67歲高齡的田姓女士沒有通過人工手段自然懷孕,一時之間成為社會上的焦點。
  • 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讓我們知道到父母應該如何撫養孩子
    於是他們打起剛從大學畢業沒多久的子女的注意,準備當甩手掌柜,把年幼的孩子丟給子女撫養。就如多數人對這個「事件中姐姐」鳴不平一樣,很多人都反對父母執意生二胎,最後又當「甩手掌柜」,不去撫養孩子,而丟給哥哥或者姐姐。約謝得有一句話說;「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
  • 二刷《驢得水》:我懂得了荒誕背後深刻的現實寓意及人性思考
    導語: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過於荒誕,讓驢「領工資」更是可笑之極,可我卻不這麼認為。相反,我倒覺得裡面的人物塑造、故事情節特別真實,很容易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影片相似橋段時引起共鳴及反思。而在這場荒誕的鬧劇背後,導演將人性的「貪、愚、弱、私」刻畫到了極致,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很多人覺得讓驢「領薪水」太過誇張荒誕,而我卻覺得這整件事情的處理背後,不同人物角色做出的選擇太過真實。在這選擇背後折射出的人性弱點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射著銀幕前的你我,令人反思。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所謂青春,跟年齡無關,是你拼盡全力的樣子!
    幸福是自己定義的hi,大家好,今天分享一部有點兒獵奇,超級好哭又溫情的日劇,《70歲生了第一個孩子》。「老來得子」不算什麼稀奇事兒,畢竟世上老夫少妻的搭配組合還算常見。
  • 從《荒蠻故事》中看人性,現實永遠比故事更荒誕!
    電影由六個腹黑故事拼接而成,情節荒誕野蠻,觀影者酣暢淋漓、大呼過癮的同時,不難發現,導演對人性動物本能一面的洞察,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     人性這種話題,我一般會引用英國作家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一段話:「那時的我還沒認識到一個人本性是極其複雜的,今天我已經認識到,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意、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靈。」
  • 懸疑片《心迷宮》:荒誕的連鎖反應背後是無盡的謊言和人性的自私
    二人在去留之間猶疑之際,村子裡卻因為一具屍體牽連出複雜的人物關係,同時發生了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荒誕事件。直到最後一刻,宗耀才恍然大悟,然而道德是否能經得住人性的考驗?整部影片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案子,卻引發了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人物背後的荒誕故事。
  • 《70歲生第一個孩子》:呈現的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
    偶然看到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有點好奇就點開了,看了簡介有點意思,於是一口氣刷完。日本每年的老年獨居率劇增,出生率劇減,老年化越來越嚴重。也許因為這樣的社會現象,衍生了《70歲第一次生孩子》這樣魔幻現實主義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