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驢得水》:我懂得了荒誕背後深刻的現實寓意及人性思考

2020-08-22 子魚小姐

導語:很多人評價這部電影過於荒誕,讓驢「領工資」更是可笑之極,可我卻不這麼認為。相反,我倒覺得裡面的人物塑造、故事情節特別真實,很容易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影片相似橋段時引起共鳴及反思。


《驢得水》是一部改編自周申、劉露同名話劇的喜劇電影,本片由開心麻花出品,沿用話劇原班人馬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擔任主演,豆瓣評分高達 8.3,並在2017年12月2日舉行的第十四屆廣州大學電影節上,獲得最受大學生歡迎的電影。

本片以一頭名為「呂得水」的驢被虛報成老師,每月冒領教師工資一事作為主線展開,同時自然地以特派員突擊調查「呂得水」一事貫穿全劇。巧妙地將突擊調查作為主因,又將美國人羅斯的巨額慈善作為誘因,達到了似乎只有掩蓋以驢冒充老師這一事實才是唯一正確選擇的效果。

劇中的角色為了圓謊,從一個謊言變成了兩個、三個…,最終跌入無盡的謊言深淵。而在這場荒誕的鬧劇背後,導演將人性的「貪、愚、弱、私」刻畫到了極致,赤裸裸地呈現在了我們面前。

很多人覺得讓驢「領薪水」太過誇張荒誕,而我卻覺得這整件事情的處理背後,不同人物角色做出的選擇太過真實。在這選擇背後折射出的人性弱點就像是一面鏡子,映射著銀幕前的你我,令人反思。

影片中塑造地每一位角色都個性鮮明,導演幾乎沒有刻畫所謂的好人,然而諷刺的是這些角色卻代表了生活中某一瞬間的你我。因本片中每一位角色都極具個性及引人深思,考慮到文章篇幅,我會只從影片中「惡」的代表——男性角色進行探討:

  • 銅匠:看似純情老實,實則兇殘貪婪。在表白被一曼拒絕後,開始瘋狂報復,屢次想將一曼置死。得知自己在「呂得水」事件的價值後,開始作威作福,露出醜惡貪婪的面目。
  • 孫校長:看似慈祥和藹,實則愚昧懦弱。不敢面對謊言的敗露,不願直面解決問題。為了自己所謂的辦學夢想,可以選擇犧牲一曼的自尊、犧牲女兒的「清白」。
  • 裴魁山:看似深情正直,實則寡義自私。前一刻還在深情表白著一曼,卻在知道一曼與銅匠發生關係後,立馬變臉、唾罵,抓住一切機會落井下石,毫無情義可言。

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從人物特點的塑造及巧妙意象的運用兩個方面來解釋為何劇中這些讓我們生厭的角色會有著你我的影子,同時我也會在文章第三部分闡述在本片荒誕鬧劇背後,導演的真正寓意及關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欲望、誘惑和原則底線矛盾時該如何抉擇的具體思考。


01、人物特點的塑造:冒充「呂得水」的銅匠、「慈祥和藹」的孫校長和「深情正直」的裴魁山,是如何成功塑造了人性弱點中的「貪、愚、私」,又是如何將此「惡」巧妙地折射到現實中的我們。

①貪,銅匠式角色在現實生活中的折射。「它就是頭驢,你還真把它當人了啊!」

學校的鈴鐺壞了,校長女兒孫佳喊了銅匠到學校修鈴鐺。這時,學校正好收到了教育部發來的電報,內容是:明天特派員將會來學校進行突擊檢查,信中特別要求五位老師必須到場,而這其中就包括了校長以驢虛報的「呂得水」老師。

為掩蓋「呂得水」其實是頭驢的謊言,四位老師想讓銅匠冒充「呂得水」。這時的銅匠是單純、質樸、純淨的。他會因修好了鈴鐺傻傻地笑,會因一曼故意調戲感到害羞,會在一曼「睡服」後愛上一曼。然而,會在一曼為了讓他心死回歸家庭,說出「你就是個畜生」的違心之話後,變得喪心病狂、瘋狂報復。

他就是一頭驢,你還真把他當人啊!

穿上貂皮大衣的銅匠,會惡毒地要求剪掉一曼的頭髮;會在教室有模有樣的喝茶;甚至會在欺騙美國人自己已死時,聽到有留學美國機會時立即「死而復生」。這時的銅匠是貪婪、兇殘、利慾薰心的。

影片前後變化最大的就是銅匠,他從一個單純質樸的手藝人到為了私立利報復而不擇手段,這中間的變換,迅速到我們還未適應,他卻已將壞事做盡。

銅匠式角色的轉換或許有些誇張,可又那麼真實地折射出了現實生活的一類人:他們看似單純質樸,然而當面對巨大的誘惑(金錢、地位、美色)時,卻可以變得不擇手段、甚至喪心病狂,完全不在乎為人應有的態度和品格。


②愚,校長式角色在現實生活中的呈現。「做大事者,不拘小節。」,「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

影片一開場就是孫校長與其他三位老師開會反映招生困難的問題,並提議給孩子設立獎學金以此來吸引學生,最後達成一致的想法是:大家都願意捐出個人工資作為孩子的獎學金。這時的校長是心系教育,一心想將學校辦好辦大,帶領著一幫老師支教農村,無私奉獻。

做大事者,不拘小節。

然而他卻在自己的教育夢中一次次地突破底線,喪失原則。他為了掩蓋「呂得水」老師是頭驢的謊言,找銅匠頂替;為了讓銅匠答應特派員的拍照要求,默認一曼去睡服銅匠;為了讓憤怒的銅匠滿足報復,親手剪了一曼視若珍寶的頭髮;最後甚至為了可以不讓謊言識破,讓自己的女兒嫁給銅匠。這一切的一切,他卻可以輕描淡寫的一句:「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吧。」

校長為了教育夢的一錯再錯,看似聰明,實則愚蠢至極。如果夢想需要靠違背初心、違背原則去實現,那成功了又如何呢。當為了圓住一個謊,選擇喪失底線的一錯再錯時,這樣的角色令人生厭嗎?

可這樣的校長真實嗎?其實,趨利避害是本能,因為誰都不願去承擔承認謊言背後的後果,於是我們總會以各種理由各種藉口成為了「孫校長式」的讓我們討厭的人,卻渾然不知。


③私,魁山式角色在現實生活中的映射。「你憑什麼拿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裴魁山應該是愛過一曼的,可是這種愛卻是自私要命的。當他發現一曼與銅匠發生關係後,他第一想到的是既然得不到那就選擇毀滅吧。他開始瘋狂地落井下石、酸言酸語。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藐視著其他人,就像他人都對不起他一般。

你憑什麼拿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影片中很搞笑的一個畫面是,魁山穿著貂皮大衣,言辭激烈地罵著那個他曾經說愛的女人。他罵她「下賤、不要臉」,他自認清高、蔑視他人,卻穿著一曼用身體換來的貂皮大衣,領著大家一起努力掩蓋謊言得來的法幣。高喊著「你憑什麼拿你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的利益。」

裴魁山式的角色是最自私,最現實的,然而我想說,也是現實生活中最普遍的。或許沒有影片中那麼誇張,但絕對是比比皆是。當發現侵犯到自己利益時,感到憤怒瘋狂;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總可以為自己找好藉口,站在自我的角度去肆意抨擊他人。

小結:

影片中的所有男性角色設定好像都不是好人,他們貪婪、愚昧、自私,我討厭裡面的每一個人,然而卻又覺得他們的選擇合乎常理。因為,總在某一瞬間我可以看到自己現實的影子,不經意間就成為了影中的他,令人茫然。


02、巧妙意象的運用:不同意象的細節刻畫突出了劇中不同人物的特點塑造,更是強化了劇情背後的深刻寓意,使本片的反諷氛圍更為濃烈,屬點睛之筆。

本片對於人物角色的捕捉之所以讓人覺得個性鮮明、印象深刻,除了影片巧妙的劇情設計和演員的專業塑造之外,還在於導演對於特定意象地運用,使得人物特點更為鮮明和反諷氛圍更為濃烈。

①特派員的茶具,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象徵性物品。

教育部派來的特派員,可以說是影片市儈偽善的代表,出差時要帶著一整套茶具以此來顯擺自己的文人形象,然而諷刺的是說自己是英國留學的他竟然連Goodbye都沒有聽懂,完全不懂成語意思的他卻最喜歡亂用成語,假裝很有文化。

劇中在銅匠還未黑化時,有一個銅匠一人偷偷在那研究茶具的畫面,這其實已是為後續銅匠轉變埋下了伏筆。到最後,銅匠徹底變壞,竟然也人模狗樣地擺弄起了茶具,讓毫無文化底蘊的銅匠玩起了有著文化歷史的茶藝。

這種反諷手法的運用,讓人物虛偽的面目和對於階層的渴望表現的更為形象和更具張力。

②特派員的槍,象徵著看似無法抗拒的強權及階級。

當特派員露出貪婪的真面目時,所有人都不敢反抗,即使是熱血青年周鐵男也在被子彈穿過耳旁後,成為了特派員的「狗腿」。「佳佳、他們有槍,你不要這麼說我,你沒有試過被槍擦過腦袋是有多麼的可怕。」

特派員有槍的設計讓劇情顯得更為合理,無論是貪婪的銅匠、愚昧的校長還是自私的魁山,他們都害怕槍,不敢反抗。然而諷刺的是,只有那個粗鄙無畏的銅匠老婆,無所顧忌、無所恐懼,包括對槍。她一介農婦,卻敢無視槍枝,大鬧婚禮,瞬間就將這荒誕的鬧劇打回了原型。

槍的設計,在推動情節、塑造人物、揭露人性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是因為農婦的心無雜念、無所畏懼才使得她毫不懼怕「槍」,從而更加凸顯了其他人的內心早已被欲望佔滿,喪失了自我。


03、荒誕背後的思考:在一場「驢領薪水」鬧劇背後,我所看到的本片真正寓意及我們該如何面對問題的正確引導。

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然而在導演的黑色幽默和濃烈反諷之餘,我還想談談影片所折射出的真正寓意及關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欲望、誘惑和原則底線矛盾時該如何抉擇的具體思考。

①發現問題時,應及時反思、勇敢面對

劇中的開篇設計是問題已經發生,校長由於辦學條件艱苦,虛報了驢為老師而領取工資。顯然虛報就是一個錯誤,但既然錯誤已成事實,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特派員要來突擊檢查,校長及其他老師第一想到的是找人頂替,企圖矇混過關,這無疑更是錯上加錯,所以後續會因圓住一個謊而一錯再錯。

所以,當我們發現問題時,我們首要做的應該是去反思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然後去正視問題而不是選擇逃避。如果校長一開始就可以去反思當初教育部拒絕審批配驢申請的原因而不是為了達到目的選擇最簡單的虛報,結局必會截然不同。

②分析問題時,應有理有據、尊重事實

看似一場鬧劇,環環相扣,但我們會發現劇中的男性角色面對任何困境時,第一選擇都是避重就輕,逃避問題,甚至顛倒黑白。

特派員突擊檢查「呂得水」時,他們的問題是以驢冒充老師領工資的事情會敗露。我們需要分析的是:

  1. 如何事實求是地解釋問題,爭取得到諒解。
  2. 如果無法諒解,需要承擔怎樣的後果。

這才是分析問題的正確方式,而不是簡單粗暴地選擇找人頂替,一錯再錯。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們總會本能的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抉擇而放棄去承擔承認謊言後的後果。但這樣的選擇往往會使問題變得更加糟糕,所以,當我們分析問題時,可以做到尊重事實、有理有據地去分析而不是再次選擇欺騙。

③解決問題時,應明確方案、勿忘初心

謊言是我對這部影片的最佳標籤,為了圓住一個謊,於是開始編織一個又一個謊言,無窮無盡,直到謊言識破、悲劇發生。

影片中的他們一開始也曾因理想散發著光芒,他們想把學校辦好,為解決招生困難的問題也曾願捐出個人的工資。然而當面對需要自己付出更大代價的問題和金錢誘惑時,他們還是弄丟了自己,越走越遠,忘記了初心。

影片中解決問題的所有方式就是謊言,他們的方案就是如何圓滿的撒謊。很顯然,這種方式是與初心相背的,他們也付出了自己的代價。何為解決問題呢?正視問題是關鍵,徹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解決,而這開展的前提是勿忘初心、堅守底線原則。


結語:

這是一部有態度、有意義的喜劇電影,它成功地以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了一個徹底的悲劇,震撼心靈;它讓我們在嬉笑怒罵時,直擊內心的醜惡,引人深思。在強烈反諷之外,它更多的希望我們可以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任何問題,尊重事實、明辨是非、堅守初心。

本文由子魚小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荒誕的喜劇背後,是現實與自我碰撞的探討
    《驢得水》如此,《半個喜劇》更是如此、富有深意。好的喜劇總是帶有悲劇式的內核,值得深究。如果僅從「喜劇外衣和愛情視角」去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理解該片的真正內核。主題的現實含義:看似荒誕的喜劇背後是引人深思的現實與自我價值、人性底線的深度探討《半個喜劇》海報
  • 《驢得水》:荒誕背景與符號象徵
    《驢得水》:荒誕背景與符號象徵 荒誕背後的慘烈與絕望
  • 《驢得水》:黑色幽默背後,是對人性極大的諷刺
    影片講述的是 1942 年,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中,四位教師們由於水源困難,將一頭名叫驢得水的驢虛報成老師呂得水冒領薪水而引發的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荒誕故事。它是一部有著黑色幽默的喜劇,幽默中有著無盡的酸楚,荒誕中又有著對人性的反思。一群來自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帶著自己鄉村教育實驗的夢想 ,志在改變中國農民的貪、愚、弱 、私的劣根性,殊不知他們自身的劣根性更讓人悲哀。
  • 電影《驢得水》:黑色幽默背後是對人性的揭露、反思與教育!
    2016年上映的影片《驢得水》是由周申、劉露執導的一部喜劇題材的電影。儘管被定義為喜劇,但看過影片的大多數人表示他們並沒有笑出來,反而十分壓抑,就像一記重拳深深地打在人們的心口,發人深思。《驢得水》這部電影荒誕、無釐頭、背離現實、沒有邏輯可言,但它卻把在遇到問題時人性的轉變展現的淋漓盡致:從老實質樸到自私無情的銅匠,從僅有的幾分善良到虛偽心胸狹隘的裴魁山
  • 《驢得水》的問題在於,忽略了人性的灰色地帶
    話劇《驢得水》隨著第二次資方美國人來訪,謊言漸漸敗露,教育部特派員、校長、幾個老師、銅匠,每個人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順從、妥協、喪失自我。前一秒還好好的,被拒絕一次、被羞辱一頓、被崩了一槍之後就完全換了新的皮囊,面目全非,每個人的反轉我開始都以為是在做戲,可是我錯了。這種極大的前後反差很容易讓人出戲,或者說,一兩個人的人性反轉無可厚非,但集體被洗腦式的轉變就讓人難以接受了。人性沒有非黑即白,這個本可以更豐滿的故事恰恰忽略了人性裡最有趣的灰色地帶。如果非要給電影找個男主角,應該是銅匠。
  • 電影《驢得水》:到底是現實的悲哀還是人性的醜陋?
    電影《驢得水》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是「最出乎意料的喜劇」,在笑鬧之餘,走向幻滅絕望之後的殘忍,就如它的宣傳語一樣:「講個笑話,你可別哭」。,在被撕去了面紗的醜陋現實面前,引發了一場關於夢想,關于堅持,關於人性的自我拷問。
  • 《驢得水》作為一部荒誕喜劇片,本片的笑料絕對是夠的!
    《驢得水》由周申、劉露編劇導演的喜劇劇情類電影。該片改編自周申、劉露的同名話劇作品,由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主演 。 影片講述了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中,教師們將一頭驢虛報成老師冒領薪水而引發的故事。作為一個荒誕外表之下的悲劇故事,嚴謹的故事結構與演員們精湛的演技,讓影片的質量得到了很大的保障。《驢得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張一曼這個角色了,嚮往自由心有浪漫,一個可褒可貶的人物,是電影唯一死去的人物。《驢得水》的真諦:"如果懂得中國人的不講原則聰慧利己,看透歷史的反覆弔詭悲喜交加。"
  • 《驢得水》:揭開最後一塊荒誕的遮羞布,我們還剩下什麼?
    如果說《夏洛特煩惱》是幽默,那《驢得水》就是反幽默,或者說是黑色幽默。《驢得水》的幽默是基於對人的洞察和對人性的反思。因而,影片中雖有笑點,但也是譏誚的、甚至是諷刺的。《驢得水》的反幽默在於它是在荒誕不經、玩世不恭外衣下,包裹著張一曼沉重悲涼的命運走向、周鐵男苦悶懦弱的人物性格,裴魁山嫉妒冷血的性格缺陷。它在荒誕的笑聲中包含著張一曼最後的槍聲。是驢還是人?為了應對上級特派員的檢查,孫校長臨時找來銅匠冒充「呂得水」老師。
  • 《健忘村》上映首日口碑爆棚 是明星版《驢得水》?(8/13)
    超現實荒誕喜劇電影《健忘村》由李烈、葉如芬監製,舒淇、王千源、張孝全主演,曾志偉和楊祐寧特別出演。「明星版《驢得水》」、「奇幻版《讓子彈飛》」、「女性逆襲的桃花源」,影片上映首日口碑爆棚,荒誕有趣的劇情、新穎別致的類型、出神入化的演技與笑點頻出的幽默讓電影獲贊無數。這個春節,這部「既有料又有趣」、「既好笑有深刻」的喜劇你一定不能錯過。
  • 精彩預告丨《驢得水》金牌班底集結,《馬美好》的「事故」即將荒誕開啟!
    ——《驢得水》此金句出自《驢得水》。這部豆瓣獲得8.4高分的話劇,講述了一個極其荒誕的故事。從豆瓣評分就可以直觀的知道,《驢得水》獲得了觀眾與業界的一致認可。創製、出品黑色幽默三部曲《驢得水》《破陣子》《西洋景》, 以及舞臺劇《東北往事》《大聖歸來》《思奔》《左耳》 ,音樂劇《狂奔的拖鞋》等口碑佳作。成立至今囊括了包括壹戲劇獎、紫金獎在內的多項國內戲劇演藝界的重量榮譽,堪稱當今中國戲劇團隊中「發展最快、最受歡迎的文藝團隊」。2020年初,至樂匯將荒誕進行到底,推出了至樂匯三部曲荒誕系列收官之作——《馬美好》。
  • 《驢得水》:弧光明滅,悲喜人間
    這也是《驢得水》故事的最大特點:不只關注人物與人性,更把人性放在近乎荒誕的強烈戲劇衝突中進行終極考驗,再通過人物弧光來詮釋主題。而主創的野心更大——故事中迸發的耀眼弧光不只一道,而是至少六個主要人物都如此,像連鎖閃電一般,讓這個套著荒誕喜劇外衣的故事成為一出真正的「好戲」。這個特質,不僅是話劇版《驢得水》的成功之道,也讓電影版《驢得水》足以躋身近年來最好的國產話劇改編電影之列。
  • 《驢得水》:一部可以把你看哭的喜劇,揭露人性貪慾,值得反思!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兩年前的電影《驢得水》,這部電影前半部分充滿了歡聲笑語,但是後半部分卻讓人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整部電影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揭露了人性背後的醜惡,透過現象看本質,其中蘊含的深意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 用荒誕包裹人性,在笑聲中窺見現實 ——話劇《截胡》2020北京演出...
    在兩位警員的輪番追問下,在黑道大哥的威逼利誘下,他和他的朋友使勁渾身解數,用一連串看似機智的謊言,遊走於貪婪逐夢泡沫破碎的邊緣……《截胡》作為一部極具現實意義的荒誕鬧劇,不惡搞卻極好笑,不說教,卻頗深刻。在荒誕的外衣下呈現的社會,也許比現實更現實。
  • 《你好瘋子》「瘋」動杭州 深刻探討人性口碑炸裂
    故事從七個人的對話中拉開帷幕,大家起初都不知道身處何處,直至混亂之後,大家都被注射了鎮定劑或電擊再甦醒,才能安靜下來思考問題。就像有時,我們每人也需要這劑鎮定劑或電擊一樣。在故事的最後,你才會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瘋子!
  • 從《荒蠻故事》中看人性,現實永遠比故事更荒誕!
    電影由六個腹黑故事拼接而成,情節荒誕野蠻,觀影者酣暢淋漓、大呼過癮的同時,不難發現,導演對人性動物本能一面的洞察,是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     人性這種話題,我一般會引用英國作家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裡的一段話:「那時的我還沒認識到一個人本性是極其複雜的,今天我已經認識到,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意、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靈。」
  • 《驢得水》:蕩婦、投機者,失去公平的社會和苟延殘喘的生活
    ,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但是這些笑點背後一旦加入了悲劇的內核,立刻顯得這部電影作品本身的意義和內核更加荒誕,在劇情設定上,《驢得水》這部電影追求的是足夠的「戲劇化」設定,這個戲劇化本身存在的意義即是佐證電影情節的翻轉跳躍,而《驢得水》在這方面情節的處理上堪稱是爐火純青。
  • 《驢得水》豆瓣評分爆了,可抱歉我還是只能給兩星
    用喜劇的方式談悲劇,用諷刺的手法講人性,為這個故事就值得5星我完全同意,《驢得水》的故事是相當棒的,而且十分難得。然而,一個好故事是不能值五星的,再好的故事都不行。在貪婪、嫉妒、恐懼等情緒下,人性的惡也集中的爆發出來。一場鬧劇也轉變為一出荒誕、諷刺的悲劇。
  • 《驢得水》譏諷的人性:好人逐漸脫下偽裝,本性的黑暗逐漸暴露
    而這所有的現象全部都濃縮在了一部喜劇片中,這部喜劇片就是《驢得水》。荒誕中譏諷的人性。電影《驢得水》,是一部成功將喜劇元素和對政治的暗諷反思巧妙相結合的富有黑色幽默的荒誕喜劇。這部影片改編自周申的同名話劇,由任素汐、大力等人主演。講述了四位身懷夢想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了偏遠的鄉村,共同開辦了一所學校。可是因為當地惡劣缺水的困境。
  • 春節檔口碑電影《健忘村》全網上線   封閉桃花源中演繹人性善惡
    ,被贊為明星版本的《驢得水》。雙面村落中上演的權力隱喻,封閉環境裡的女性崛起,桃花源中暗藏的人性善惡都是影片暗含的獨到寓意。作為一部全金馬陣容打造的口碑電影,《健忘村》絕對是你不容錯過的一部佳作。目前,該片已在視頻網站上陸續上線。
  • 《驢得水》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好
    》的致命傷不在其電影改編的缺陷,而在於它違背了藝術創作需要提純和過濾的基本規律,與其說它是一部電影,不如說是一場粗暴的人性醜惡實驗與展覽,極易引起觀眾的生理不適。欣賞這部電影尤其是後半段的觀感,就好像有個人在摁住你的頭,讓你不容拒絕地細看人性的種種醜惡,還不無得意地問你:「我是不是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