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坐地鐵的時候,你是怎樣背雙肩包的?
單肩背?單手拎?繼續雙肩背著?還是背包向前?
這幾天,杭州地鐵文明乘車的話題在微博上很火,有230多萬網友參與,對於「背包向前」的倡議,大家紛紛點讚。
有乘客反映
早高峰時曾被他人的背包帶倒在地
「乘客您好,車廂擁擠,為節省空間,請您背包向前……」最近,在乘坐杭州地鐵時,會聽到一段新的文明乘車廣播。很多車站的燈箱上也更新了「背包向前」的海報。不少乘客看到後,會主動把身後的背包挪到胸前。
這場「背包向前」的文明乘車活動,是從上個月24日,在杭州地鐵4號線首次發起的。
為什麼提出這個倡議?杭州地鐵的工作人員說:「不少乘客給我們留言時,都提到了背包問題,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一個小小的背包,為什麼會讓乘客們如此在意?杭州地鐵的工作人員兵分幾路,在早晚高峰期的地鐵列車上親身體驗,最後得出了一份小調查報告。
「早晚高峰期間,地鐵列車載滿了上班族。如果遇到大背包,不僅佔用空間,而且轉身時,容易打到人。」有位地鐵小姐姐,在體驗時就被背包擠摔倒過,「對方也不是故意的,但是真疼」。
「方便你我 背包向前」公益倡議由此而生:在客流尖峰時段,提倡將雙肩包置於胸前或提在手上,避免擠碰身邊的乘客。
這個倡議發起後,網友紛紛留言:
「知道對方不是故意的,但的確時常被打到。」
「被大背包上的拉鏈劃傷過手。背包向前看著是小事,卻能體現大文明。」
「早高峰,貼在大背包上,整個人都變形了。背包向前,可以省空間,而且也安全。」
很多乘客聽到倡議後,主動將雙肩包置於胸前。
快報昨晚隨機小調查
10%的乘客已採用背包向前
背包向前的活動推出已有兩周左右,杭州地鐵的乘客們現在做得怎樣?又怎麼看待這場活動呢?
昨晚,記者來到杭州地鐵5號線大運河站實地採訪。
雖然不是上班日,站點內依然很熱鬧。我們在地鐵C口進站刷卡處觀察了15分鐘,共有75位背包乘客經過,其中,背包向前者數量並不多,有7人,佔比約10%。
嚴阿姨是我們觀察到的第一位背包向前乘客,她胸前背著一個花色休閒雙肩包,牽著3歲的外孫女,走得不緊不慢。
「我向來都喜歡把雙肩包背在前面的。」嚴阿姨告訴我們,她的包裡一般不會放很多東西,主要是些日常出門需要的物品,比如手機、身份證、小朋友的小零食、溼巾等,「背包向前很方便,除了坐公交、地鐵,出門旅遊我都這麼做的,放在前面不但方便,拿個手機取個身份證隨手一拿就好,不用再把包從背上卸下取東西,而且更有安全感,能防小偷。」
在杭州從事IT行業的80後陳先生,背著個電腦包,雖然我們看到時,背包在陳先生身後,但他說,平時早晚高峰,他都是把雙肩包背在前面的。
「上下班高峰期,包背在後面比較尷尬,尤其是在上下扶梯,進出地鐵車廂的時候。」陳先生說,他曾親身經歷,也目睹過類似場景,「上扶梯時,前面的人如果背著較大的雙肩包,後面的人,要麼只能空出一階電梯保持距離,如果緊跟,為了不被包頂著,你得仰面朝上腰往後折,很考驗腰力的。而且折得太后了,不但影響後面的人,自己也重心不穩,萬一向後倒下去,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就糟糕了!」陳先生說,早晚高峰時期,大多數人都是趕時間的,公共運輸工具裡人貼人很常見,書包向前真的很有必要。
和陳先生同行的朋友補充說,早晚高峰時期背包向後的話,站在車廂門附近有可能人已經在車上,包卻被車廂門夾了部分而不自知,會引發安全問題或影響車廂門正常開關。
「所以我們尖峰時段一般都會背在前面。平時人少的時候隨意一點,背在後面也無妨。」陳先生認為,杭州地鐵提出的背包向前文明倡議很有意義,「希望更多的人和我們一樣,背包向前。」
外國友人表示入鄉隨俗
個子小的人也可以把包提在手上
正在候車的英國留學生Howard告訴我們,他聽說過背包向前的倡議,「朋友告訴過我,杭州在宣傳這個行為,我坐地鐵時也聽到過車廂廣播在宣傳。」但他表示,可能是因為身邊這樣做的人不多,目前他還沒養成這個習慣,「在英國,我們並不這樣,但如果在杭州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很願意,入鄉隨俗。」他認真地說。
不同的意見也有。家住拱宸橋東的市民張欣女士說,背包向前也不能一概而論,要分情況。「我大多數出行時都背雙肩包。倘若包裡東西不多,背包向前是方便的,如果書包塞得滿滿當當,我們個子小一點的人,容易因為包背在前面而遮擋視線,看不清前面的路面或臺階,上下樓梯時需要先把包移開。」
不過,張女士也說,把包提在手上也是個辦法,以後上車她可以把背包放在腳下,或者靠在車廂壁上,儘量減少對他人的影響。
1號線早高峰增設加開車
除了對「背包向前」行動的熱議,最近不少乘客也提出,早高峰的杭州地鐵列車太少了。
「1號線早高峰臨平開往湘湖方向的地鐵是每隔6分鐘一班,在喬司南站已經擠不上車廂了,再等一班要6分鐘,而且大概率仍然擠不上去,耽誤了上班族的時間。」在蕭山上班的周先生表示,在上班遲到幾次後,他特地計算過1號線早高峰的列車間隔時間,「下沙江濱開往湘湖的列車,早高峰是間隔2分鐘一列,大部分車廂內還是比較寬鬆。我希望在上下班高峰期,能夠增加臨平-湘湖對開的列車。」
杭州杭港地鐵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地鐵1號線按照「Y」形交路湘湖-下沙江濱和湘湖-臨平1∶1的方式運行。
1號線客運中心-臨平區段,工作日高峰行車間隔為7分30秒,特殊高峰期臨平往湘湖方向加密至6分45秒,監測到工作日臨平早高峰客流較集中的情況,已於2019年7月中旬針對臨平往湘湖方向增加了2個載客行程,調整後最小行車間隔4分30秒。後續會結合線網及客流變動情況,適時適當調整行車組織安排,滿足客流出行需求,提升乘客服務水平。
5號線工作日高峰小時運能已提升13%
除了1號線,還有不少乘坐地鐵5號線的上班族也呼籲,加密地鐵5號線的班次,尤其是早晚高峰。
「有很多次,早晚高峰我坐5號線要等6分鐘或7分鐘,太長了,建議加密到4到5分鐘一班。」在未來科技城上班的姚小姐說,5號線的早高峰「熱度太高」了,有時候,揣在包裡的白煮蛋和麵包都被擠成渣渣,「車多一些,也能減少每列車裡的乘客密度啊」。
對此杭州杭港地鐵有限公司表示,已經收到類似建議,為了緩解5號線早晚高峰的客流壓力,地鐵方面持續監測列車的擁擠度,結合實際客流量與市民出行需求,目前已經對列車運行時刻表進行了優化調整,加密工作日早晚高峰的發車頻率,縮短行車間隔。
5號線金星-姑娘橋,從9月1日起,調整工作日列車運行安排,早晚高峰列車間隔由原來的6分50秒縮短至5分45秒;同時又在工作日早高峰,針對性地增加開車8列,加開後最小行車間隔壓縮至2分55秒,上行從蔣村站加開至終點站姑娘橋站,下行從三壩加開至終點站金星站。
此外,由於列車車廂在樓梯和電梯口對應區域特別擁擠,因此在客流較大車站,都設有站臺引導人員,提醒並引導乘客至車廂較空區域乘車。
調整後5號線工作日高峰小時運能提升了13%。接下來,地鐵方面仍將密切關注客流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行車組織安排,提升高峰期的運輸能力。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