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如何經過產道?(圖)

2021-01-18 搜狐網

  

  在你陣痛辛苦的時候,寶寶也在努力地出來。胎兒通過產道娩出時,為了適應產道各個部分的大小及形狀以及骨盆軸的走向,胎兒首先必須使顏面部朝一側橫向進入其中。再向前進人,隨著彎曲的形態,一點一點地向前不斷迴旋著通過骨產道。最後向後方或前方迴旋著生出來。這就叫做「兒頭的迴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寶寶是怎樣通過這狹長的產道而出來的吧。

  銜接

  胎頭雙頂經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呈半俯屈狀態,以枕額徑銜接,由於枕額大於骨盆入口前後徑,胎頭矢狀縫坐落在骨盆入口右斜徑上,胎兒枕骨在骨盆前方。

  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後胎頭銜接,小部分初產婦可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銜接。若初產婦分娩已開始而胎頭仍未銜接,應警惕有無頭盆不稱。

  下降

  胎頭沿骨盆軸前進的動作,稱下降。下降貫穿在整個分娩過程中,與其他動作相伴隨。下降動作是間歇的,促使胎頭下降的因素有:宮縮時通過羊水傳導的壓力,由胎體傳至胎頭;宮縮時子宮底直接壓迫胎臀;腹肌收縮;胎體伸直伸長。

   初產婦胎頭下降速度較經產婦慢,系因子宮頸擴張緩慢及軟組織阻力大的緣故。臨床上觀察胎頭下降的程度,可作為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誌之一。胎頭在下降過程中,受骨盆底的阻力發生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等動作。

  俯屈

  當胎頭以枕額徑進入骨盆腔後,繼續下降至骨盆底,即骨盆軸彎曲處時,處於半俯屈狀態的胎頭枕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槓桿作用進一步俯屈,變胎頭銜接時的枕額經(11.3cm)為枕下前囪徑(9.5cm),以適應產道的最小徑線,有利於胎頭進一步下降。

  產道:胎兒出生時的通路叫「產道」。產道有從子宮下部到陰道口的軟產道和骨盆部分的骨產道兩個部分。軟產道有伸縮性,使得胎兒容易通過;而骨產道當然就不那麼容易通過了。

  內旋轉

  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後徑相一致,稱內旋轉。胎頭於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內旋轉使胎頭適應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後徑大於橫徑的特點,有利於胎頭進一步下降。

  枕先露時,胎頭枕部位置最低,枕左前位時遇到骨盆肛提肌阻力,肛提肌收縮將胎兒枕部推向阻力小、部位寬的前方,胎枕自骨盆左前方向右旋轉45°至正枕前位,小囪門轉至恥骨弓下方。

  胎兒身體隨著媽媽的屏氣用力旋轉360度通過恥骨後,朝向側面,此時胎兒頭部先出來。

  仰伸

  胎頭完成內旋轉後,到達陰道外口時,子宮收縮力、腹肌及膈肌收縮力繼續迫使胎頭下降,而骨盆肛提肌收縮力又將胎頭向前推進,兩者共同作用使胎頭沿骨盆軸下降向下前方向轉向上,胎頭的枕骨下部達到恥骨聯合下緣時,以恥骨弓為支點,使胎頭逐漸仰伸,胎頭頂、額、鼻、口、頦相繼娩出。當胎頭仰伸時,胎兒雙肩徑進入骨盆入口左斜徑或橫徑上。

  復位及外旋轉

  胎頭娩出時,胎兒雙肩徑沿骨盆左斜經下降。胎頭娩出後,為使胎頭與胎肩成正常關係,枕部向左旋轉45°時,稱為復位。胎肩在盆腔內繼續下降,前(右)肩向前向中線轉動45°時,胎兒雙肩徑轉成與骨盆出口前後徑相一致的方向,枕部需在外繼續向左轉45°,以保持胎頭與胎肩垂直關係,稱外旋轉。

  骨盆(骨產道)如何打開:為了讓骨盆變松,女性的骶髂關節(位於骨盆中央骶骨處)的結合部本來就比較小。分娩要到來時,就會分泌女性荷爾蒙,骨盆的連接處以及骶髂關節的韌帶就會變松。於是,骨產道就可以打開了。

  胎兒娩出--前肩

  胎頭完成外旋轉後,前肩(右)在恥骨弓下娩出。

  兒頭迴旋異常:兒頭迴旋進行得不好時,當然對胎兒的頭部引起阻力。因此,分娩時間過長,有時也有停止進展的,把這種情況叫做「兒頭迴旋異常。」

  胎兒娩出--後肩

  後肩(左)從會陰道緣娩出。兩肩娩出後,胎體及下肢隨之順利娩出。

  為何會兒頭迴旋異常:一般說是由於胎頭過大而母體骨盆狹窄。但與此相反,骨盆過寬也可成為迴旋異常的原因。胎頭迴旋異常在高齡初產婦較多見。但經產婦引起異常者也不少。所以必須充分予以重視。迴旋異常在產前不能預知。即使是引起了這種情況,也未必就與難產有關係。但是,當分娩完全停止進展的時候,則應儘早使用產鉗,或剖宮產。

(責任編輯:樸珺)

相關焦點

  • 胎兒那麼大,是怎麼從那麼小的產道出來的?看完後才知女人不容易
    胎兒那麼大,是怎麼從那麼小的產道出來的?看完後才知女人不容易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時候,他們的頭圍大約在30釐米左右,而在正常情況下,寶寶都是頭先出來,那麼寶寶的腦袋這麼大,究竟是如何通過這麼窄的產道呢?其實寶寶出生和非常多的原因有關,比如說陰道的寬窄,寶寶的體積大小,以及產婦的力氣。
  • 分娩時狹窄的產道如何生娃?這個演示太真實,看完感嘆母親偉大
    但是當媽媽指著肚子的時候,很多寶寶都不相信,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塞進去」的,又想媽媽的肚子那麼小,是怎麼生出來的呢?其實媽媽很難去和孩子細緻地解釋,因為分娩的過程實在是太過煎熬了,女性的產道本身十分狹窄,胎兒頭部那麼大,要通過產道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 分娩時,寶寶是怎麼努力通過曲折產道的!
    胎兒通過產道娩出時,為了適應產道各個部分的大小及形狀以及骨盆軸的走向,胎兒首先必須使顏面部朝一側橫向進入其中。再向前進人,隨著彎曲的形態,一點一點地向前不斷迴旋著通過骨產道。最後終於向後方或前方迴旋著生出來。這就叫做「兒頭的迴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寶寶是怎樣通過這狹長的產道而出來的吧。   臨床上枕先露佔95%,又以枕左前位最多見,故以枕左前位的分娩機轉為例,加以圖文詳細說明。
  • 產道撕裂後,究竟是否能自愈?
    (圖片來源:攝圖網)好吧,言歸正傳,我們還是繼續聊聊神奇的產道。產道的特點產道有以下幾個特點很多的皺褶、張弛有度、鬆緊自如、容易撕裂、血管很豐富、自愈能力超強、癒合很快。張弛有度張弛有度,可大可小,平時的管腔是小的,分娩的時候可以為容納整個胎兒展開足夠大的空間。鬆緊自如鬆緊自如,說松就鬆了,說緊就緊了,通過凱格爾運動可以感受得到,也可以鍛鍊與改善鬆緊的自如程度。
  • 胎兒在母體是如何長大的?一組圖告訴你,不同階段寶寶的發育過程
    第二階段:胚胎發育 受精卵經過不斷分裂,就會發育成胚胎,並分化發育成不同的結構,這個時候胚胎形狀已經告別了圓形,逐漸出現了頸部、腹部以及下肢部分。
  • 獻上分娩全過程圖,了解生娃的不易!
    事實又是如何呢?對於第一次經歷分娩的媽媽來說,一切都是那麼輕鬆和恐懼,輕鬆的是寶寶終於要出來了,以後再也不用挺著大肚子度日;恐懼的是過來人所說的十二級疼痛,不管你是何等感受,都要經歷這一次。孕婦分娩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胎兒是怎麼經過產道生出來的?孕媽生孩子時是怎麼用力的?孕媽要經過多長時間才可以把孩子生下來?下面就對這些問題做一下解答,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分娩過程。
  • 一組3D模擬圖讓你看清,母愛偉大
    琳琳出生在農村,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困難,所以平時就特別節儉,等到上大學的時候,她勤工儉學期間認識了自己的老公,當時他也在自我鍛鍊,兩人經過一段時間接觸,很快就產生了好感,進而發展成為情侶關係。等到琳琳要生娃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順產,因為自己從小就很能吃苦,現在也有了自己的事業,所以想要更快地恢復身體,然後儘快幫助老公照顧生意,但是順產的過程讓她差點丟掉性命,因為胎兒比較大,而且琳琳本身骨架比較小,所以發生了難產,醫生經過全力搶救才把她從鬼門關拉了回來。順產有哪些環節?
  • 孕期如何計算胎兒體重?
    通過B超如何計算胎兒體重?B超計算胎兒體重,一般是通過分別測量胎兒的頭圍或雙頂徑、腹圍及股骨長等來進行估算的。(如:上圖是孕23周的數值,胎兒的雙頂徑是5.6cm,那麼計算出的胎兒體重應是5.6*900-5200=-160(g),顯然是不合理的。)
  • 臨產孕婦臍帶脫垂胎兒性命堪憂,5分鐘被送上手術臺剖宮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畢乙賀孕婦臍帶脫垂了,胎兒性命堪憂,但是她卻除了小腹有下墜感沒有別的不適。所幸正逢醫生檢查,5分鐘內,孕婦被迅速送至手術臺行急診剖宮產術,新生兒平安降生。然而產科急診醫生劉羽為她進行產科內診時,手一探進產道感覺不妙:有條索狀物伴有波動感,劉醫師立即緊急啟動產科急救應急流程。「快來人幫忙。」門口分診的護士翟愛玲聞訊立刻進入診室查看情況,看到急診醫生一手堵在孕婦產道焦急的說,「這名孕婦臍帶脫垂了,快送手術室!」
  • 此時看看胎兒啥反應,母子同心讓人感動
    通常來說,預產期超過一周並不需要人工催產,但是必須根據胎兒狀況及羊水的好壞來確定。打了「催產針」,肚裡的胎兒啥感受?一、接到信號,準備發動妊娠子宮對催產素很敏感,一般孕媽打了催產針後24小時之內可以分娩。
  • 醫生:可別瞎說,胎兒過大並不好,娘倆都受罪
    有的產婦用盡力氣也不能將胎兒娩出,就「順轉剖」,受兩遍罪。恢復難由於巨大兒身體特別巨大,在分娩的時候會更容易造成嚴重的會陰部撕裂傷,還有可能會導致子宮和膀胱破裂,引起嚴重出血。分娩後還會造成嚴重的產道鬆弛,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 一張圖就懂,這些順產知識請提前了解
    順產媽媽很可能是顧不上期待的,因為第一產程的開宮口簡直太磨人,她們一想到狹小的產道要開到「十指」那麼大,會覺得那得多嚇人。順產分娩「開十指」真的是宮口打開十指嗎?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無關如上圖,這張圖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開十指時,宮口大小的變化過程。
  • 五張圖揭秘從懷孕到分娩,子宮變化的全過程,看完真心疼女性
    自從受精卵成功著床後,女性就開始了漫漫的孕育之旅,這一路風景美如畫,但也需披荊斬棘,而子宮始終如一地陪伴著女性,承載著孕育新生命的重擔,滋養著胎兒。經過十月懷胎,孕育出一條鮮活的生命,直至胎兒降臨這個世界!那麼從孕早期到分娩,女性子宮變化有多大?五張圖為你揭秘,看完不禁心痛女人一萬遍!
  • 8張圖告訴你寶媽多偉大
    8張圖告訴你寶媽生孩子多麼不容易!第一張圖,這是快要分娩時,胎兒與媽媽的相處姿勢肚裡的胎兒頭是向下,全身蜷縮,而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兒已經很大,媽媽很辛苦,走路都不敢太快,身體上的負擔還是挺大的。第二張圖,胎兒快要出生胎兒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慢慢的長大,直到預產期這天,胎兒的頭會慢慢向下走,擠壓到媽媽的產道。
  • 25周胎兒四維彩超圖
    25周胎兒四維彩超圖?
  • 因胎兒頭圍太大險些被卡住,苦戰7小時安全出生,網友:為母則剛
    ●順產順產這種方法符合自然規律,孕媽的身體不經受外力作用,在產後身體也可以更快地進行調節,而且這樣娩出的孩子肺部經過產道擠壓,肺裡的羊水也可以被擠出,但這種方法也有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會面臨劇烈的疼痛,而且還可能會有難產等情況發生。
  • 孕婦孕期食慾大增,順產生下9斤重男寶,產道嚴重撕裂!
    臨產的當天晚上,小路還一直努力順產,就想著順產對胎兒好,由於胎兒過大,醫生說服剖腹產,還好順利產下一名重達9斤的男嬰,可是小路產道裂傷嚴重,就突然產後大出血,多虧醫生精湛的醫術和果斷的抉擇,要不然後多真的不可想像。孕婦在懷孕期間需要適當控制飲食,以防嬰兒過大,給自身和嬰兒都帶來危險。
  • 胎兒母體「兩敗俱傷」,一定要避免
    女性在年齡較小的時候子宮內膜尚未發育完全,內膜厚度達不到懷孕所需的標準,身體各項機能也沒有多餘的能力去養活一個胎兒。而此時如果懷孕了,子宮內壁對胚胎的附著力不夠,很容易導致流產。流產並不僅僅是保不住胎兒,更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可能會導致終生不孕不育。2、 容易造成難產即便低齡孕婦即便能夠幸運地保胎至生產之時,也要面對又一大困難:難產。
  • 臍帶脫垂 胎兒命懸一線 鄭大三附院產科上演極速營救
    胎兒隨時可能窒息 「胎膜早破,寶寶胎心減速,很有可能是發生了臍帶脫垂!」 田醫生立即進一步檢查,「感覺產道內有條索狀的血管搏動!」緊急時刻,她絲毫不敢放鬆,一邊保持檢查,一邊在產道內還納臍帶,大聲呼叫副主任劉月華過來幫忙。
  • 胎兒發動後再剖腹產會怎樣?碰上幾種情況,提前剖較為保險
    其次,如果是經產婦的話,開宮口速度一般比較快,要是寶寶已經卡在骨盆、產道處,不上不下的,很容易增加手術難度,對產婦和胎兒都是不小的挑戰,要是羊水破了,更是難度劇增。1、臍帶繞頸2周及以上的孕婦胎兒臍帶繞頸的現象十分常見,通常繞頸一周問題不是很大,而繞頸2周以上,為了安全考慮,醫生通常建議剖腹產,而手術時間儘量提前,避免胎兒發動後加重繞頸問題,出現宮內窘迫、窒息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