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我種植的4畝板藍根銷售絲毫沒有影響,全由秦偉中藥材合作社回收了。」馬坊鎮師家埝村群眾師民主高興地說。
「來咱這吃飯的,都是回頭客,都是衝著咱這『黨員誠信經營示範店牌子』來的。」說起話來,常寧鎮秦盛飯店老闆王文升滿臉自豪。
近年來,永壽縣以構建「大黨建」工作格局為基礎,統籌推進「小個專」黨建建設,以「六抓」實現管、建、培、效並重,做到支部建在市場裡、商圈中、產業鏈上。
抓整體統籌布局「小個專」。針對小微企業、個體戶、專業市場分布零散、人員流動快、黨員數量少、組織覆蓋難等特點,縣委在工作謀劃中,結合「小個專」實際,堅持依託商圈、市場、行業、產業鏈等,把「小個專」組織及其黨員放在推進基層治理的大框架內來考量,構建區域性、行業化、產業鏈貫通黨組織,實現專業性強、業務對口、管理便捷。
抓體系建設強化組織領導。緊緊扭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在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設立非公經濟組織黨委,對口管理小微企業、個體戶和專業市場,實現黨建與業務指導相統一。在鄉鎮、街道黨委設立「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站」,按照屬地管理負責區域內「小個專」黨建工作。實行縣級領導和基層黨(工)委書記包抓聯繫小微企業制度,形成縣、主管部門、鄉鎮三層齊抓共管工作體系。
抓黨群共建實現全面覆蓋。堅持黨群一體化推進,先後組織縣兩新黨建工委、非公經濟黨委、團縣委、縣總工會、縣婦聯和鎮(街道)相關人員,對縣城和鄉鎮街道個體戶、專業市場、商圈進行集中性摸底排查。對符合組建條件的「小個專」及時建立黨組織;對有黨員但不足3人的,按照「行業相近、產業相連、地域相鄰」的原則,建立聯合黨支部;對無黨員的選派黨建指導員,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積極組建群團組織,努力做到應建盡建,工作全覆蓋。加大「小個專」黨員發展政策傾斜,實現快速「造血」,為組建和提升打實基礎。
抓基礎投入提供堅強保障。落實黨費全額返還、黨建經費稅前扣除政策。採取以獎代補措施,利用黨費大力支持「小個專」黨組織按照「七有」(有陣地、有標識、有桌椅、有制度、有圖書、有國旗黨旗、有電教設備)標準要求,建設標準化規範化的黨員活動室,讓黨組織辦公議事有地方、黨員活動有場所。爭取縣財政支持,給每個兩新黨組織每年撥付2000元的黨建工作經費,確保黨組織基本活動支出有保障。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免費為「小個專」組織製作黨建宣傳牌,營造濃厚政治文化氛圍。
抓教育培訓提升履職能力。針對「小個專」黨組織不會開展黨建工作的問題,突出「兩支隊伍」建設,建立定期培訓制度,每年兩次舉辦培訓班,通過邀請專家進行理論授課、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外出參觀開拓視野、流動觀摩相互學習等形式,讓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不僅在黨的理論知識方面有提升,更要使其在組織開展黨的工作能力方面有提高,增強執行力和實踐力。推行線上互動,建立「永壽小個專黨建」微信群,不定期發送黨建小知識、先進經驗做法、工作動態、業務交流等,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履職能力。
抓載體創新促進作用發揮。引導「小個專」組織廣泛開展提一條建議、做一件好事、帶動一名員工「三個一」和亮身份、亮承諾、亮業績,做表率、做先鋒、做模範「三亮三做」活動,設置「共產黨員先鋒崗」、「責任區」。開展2輪「黨員誠信經營示範店」創建評比活動,創建示範店12個,不僅為示範店授予獎牌,還設計製作精美的標誌燈箱,為示範店增添一份信譽與亮麗。常寧鎮街道工商聯合黨支部,在個體戶中開展「黨建引領、誠信經營」活動,「誠信經營示範店」的牌子已成為金字招牌。秦偉中藥材合作社黨支部,通過「合作社黨支部+村黨支部+群眾」合作模式,將「訂單種植」延伸到全縣7個鎮辦400餘戶群眾,實現產業鏈延伸,助力脫貧攻堅。
( 供稿:永壽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