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爛片,相信不少貝比們就要控制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開始吐槽自己被各種爛片強x的血淚歷程了,但是!請大家稍安勿躁,就像不是每個公公都能叫太監一樣,爛片也是不能隨便亂叫滴!(年輕人,知道「爛片」的'爛"字有九種寫法麼?)
在豆瓣、貼吧、論壇上和水軍奮戰的少年們啊,你們還是too 樣 too奶一汙。要想對這些爛片造成致命性的打擊,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頒!獎!
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頒獎(嘿嘿嘿)
什麼?你問我為什麼笑得如此xx,請跟隨我進入爛片大獎的世界,自己尋找答案,繫緊安全帶,正片開始。
金酸梅獎英文叫「Razzie Awards」,一般字典上查不到,它來自razz一詞,是razz(砸舌、嘲弄)的變體,表示的是同樣的動作(高級英語梗我們學渣表示不懂),顧名思義金酸莓獎不重在褒獎,而在於嘲諷。金酸莓獎的獎盃,也就是這樣一顆具有嘲諷意味的莓子。
金酸梅獎共設置兩種獎項(對於爛片這種小婊子,兩個怎麼夠!!!)
最差成就獎:此獎項曾經在1981年至1987年頒發,首屆獎項由曾經擔任演員的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威爾遜·裡根奪得。
主席獎(The Governor's Award):由金酸梅獎主席Jahn Wilson頒發的特別獎項,主要是頒給不歸屬現有獎項類別的「傑出人士」。
不少較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及製作人都曾經獲得金酸梅獎(你們這些凡人!不懂什麼叫藝術!)但由於獎項的性質,他們大部分都不願意出席領獎,歷年來只有少數人士親自接受獎項:2010年:桑德拉·布洛克以《關於史蒂夫的一切》("All About Steve")獲獎。她親自出席,並攜帶一拖車的DVD要分送給評審,希望他們「認真」觀看(我才不會說我想拉一車的《50度灰》送給評審團)
在隔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她以《弱點》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也創了金酸莓獎設置以來的紀錄。金酸莓素以辛辣的批評作風著稱於世,麥當娜更是以15次提名,7次摘得最差女演員桂冠而成為史上最遭擠兌的女演員。
「爛片不只外國有,國內年年特別多」近年來,在國外批評體制的「傳染」下,國內也湧現出了許多的爛片大獎(早幹嘛去了,就是傲嬌,哼╭(╯^╰)╮),其中影響力大、知名度高的有比如大陸的「金掃帚獎」、臺灣的「金驢獎」和香港的「金話梅獎」。
·金掃帚獎金掃帚獎是由《青年電影手冊》主辦發起的華語電影史上首個為年度最差影片頒發的獎項。所有獎項均經由《青年電影手冊》編輯部提供初選入圍名單。評選結果由兩輪投票產生,第一輪投票由網絡投票完成,從網絡投票中產生提名名單。第二輪投票由專業人士和影評人從提名名單中實名投票產生各個獎項的歸屬。
2010年1月30日,首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頒獎儀式,在北京SOHO尚都舉行。《青年電影手冊》主編同時也是金掃帚獎的主創人程青松說:「金掃帚獎不受僱傭,不媚權勢,不論親疏,從電影文本出發,以專業的立場、獨立的身份,鞭策中國電影」。他認為,金掃帚既為中國電影做掃除,也寄希望來年少一點爛片,最好金掃帚的各個獎項都是空缺。(我們估計是看不到了)
·毒蘋果獎
既然說到了「金掃帚獎」,那就來講講第七屆「金掃帚」頒獎典禮的另一位主辦方——毒藥App傾力打造的一個全新獎項「毒蘋果獎」吧。
眾所周知,白雪公主因為吃了後媽給予的毒蘋果而昏睡過去,又因王子的一吻而甦醒。面對一些仿佛陷入了「沉睡」的中國電影人,毒藥願做警醒他們的那枚「毒蘋果」,並用全新的「毒蘋果」獎項作為「喚醒」他們的王子。毒藥唯願這個「最令人失望影片獎」可以警醒部分中國電影人,從而起到提升中國電影藝術質量的作用。也許力量微薄,但是我們充滿誠意,和對電影的敬畏之心。
最終,首屆「毒蘋果——最令人失望影片」頒給了《小時代4:靈魂盡頭》。
作為國內快速成長的「優質影評書評社區」,毒藥App 所創建的「首屆毒藥寫作之全民影評爭霸賽」的頒獎典禮也在當日同時舉行。在「首屆毒藥寫作節」創立之初,毒藥App就表示,希望通過聯合業內資深人士及各界有識之士,逐步建立起中國影評人、書評人的行業標準,讓中國影評、書評更加專業和獨立,也讓原本極為個性化的電影和圖書評判價值體系能夠逐步趨於理性、客觀和公正。
「全民影評爭霸賽」的獎項設置分別為金瞳獎、銀瞳獎、黑瞳獎和數個單項獎,最終進入決賽的十六位選手的影評作品角逐了以上各個獎項(哼哼,都知道「毒藥寫作節」擁有國內最強評委陣容,膩害死你)。
整個頒獎典禮星光閃耀,受到了到場嘉賓的極大支持與肯定,大家紛紛表示非常期待雙方的再次合作,以讓盛典能夠繼續下去。
·金話梅獎
金話梅獎,又名金話梅電影選舉(Golden Prune),是由香港《蘋果日報》娛樂版舉辦的電影評選活動,讓讀者通過網上投票選出年度最爛的華語電影,號稱讓觀眾票選爛片是為了鞭策影壇,並解釋話梅味道酸溜溜,希望一班爛片影人吃過「話梅」不要重蹈覆轍。其宗旨為希望電影製作人認真對待電影製作,不要重蹈覆轍,並引以為鑑。
獎項分為最爛電影、最爛導演、最爛男主角、最爛女主角、最爛場面、最爛拍檔。但是偶爾也會出現變動,比如第六屆中的最爛造型:劉嘉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真的不要得罪造型師)
·金驢獎
金驢獎:由臺灣網站主辦創辦於2010年,仿照美國選拔爛片的「金酸莓獎」,選在金馬獎前一天揭曉。金驢獎的年紀是這幾個獎項中年齡最小的,目前只進行了一屆。但是獎項設置是這幾個獎項中最有意思的,它分為:最驢影片獎、最驢導演獎、最驢男主角、最驢女主角、最驢接吻獎、最驢動作獎(請給我一個最驢接吻,蟹蟹)
我的小婊北們,悄悄告訴你一個秘密:樓上是影評界大神,正經臉=_=:這個包衣(boy)的英文名叫Roger Ebert,中文名字叫做羅傑·埃伯特,咳咳咳....
他是第一個通過寫影評拿到了普立茲獎的影評人,也是唯一一個在星光大道上留下一顆星的影評人,還曾被《福布斯》評為美國最有影響力的評論家,他的影評的最大特點就是文風淺白,用詞很簡單,有點好友之間閒聊的味道。~\(≧▽≦)/~
他為電影打分最高是四星,最差的是半顆星,除非他認為該電影「毫無藝術性」或「道德上令人厭惡」才給予0顆星。
埃伯特喜歡使用嘲笑的諷刺語氣,尤其針對那些他認為很糟糕的電影。大部分時候他的評論很直率,如他在評論1994年羅伯·雷恩導演的喜劇《浪子保鏢》(North)的結尾寫到:
我討厭這部電影。討厭(x N次)這部電影。討厭它。討厭所有假笑的、愚蠢的、空白的、侮辱觀眾的時刻。那種認為任何人都會喜歡的感覺很惹人討厭。我討厭他愚弄觀眾是因為它相信可以娛樂觀眾。
推薦你去他的個人網站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 把你看過的電影找對應的影評來讀一讀,你會讀到很多你看電影的時候所不曾想到的東西~
以下內容付費可看:
寶琳·凱爾(Pauline Kael)是美國非常著名的影評人,在相當大範圍內被認可為20世紀下半葉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影評人。她的特點是詼諧、尖銳、一針見血且固執己見。在1967年到1991年間她為《紐約客》(New Yorker)寫作。她的影評寫作影響了後來的許多重要影評人,如Armond White和Roger Ebert。
此外,還有Leonard Maltin,他每年都會出一本Leonard Maltin's Movie Guide,是一本大眾指南性的讀物,他的聲音基本上可以代表主流媒體的聲音,並且能十分客觀地評價一部電影,雖然影評人這個職業本身就是相當主觀的。
雖然現在有很多電視影評人與網絡影評人,但是最牛的那群影評人還是聚集在紙媒上,大型的報紙有《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地方性的媒體有《紐約客》、《芝加哥讀者》、《芝加哥太陽時報》等等。
國外著名的影評網站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nternet Movie Database,簡稱IMDb)是一個關於電影演員、電影、電視節目、電視明星、電子遊戲和電影製作的在線資料庫。IMDb創建於1990年10月17日,從1998年開始成為亞馬遜公司旗下網站,2010年是IMDb成立20周年紀念。IMDb的資料中包括了影片的眾多信息,演員,片長,內容介紹,分級,評論等。對於電影的評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評分。截至2010年10月8日,IMDb共收錄了1,692,407部作品資料以及3,797,214名人物資料。
傳送門:www.imdb.com (來追我啊~~你追的到我,我就和你嘿嘿嘿)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是美國一個網站,以提供電影相關評論、資訊和新聞為主,其母公司為IGN Entertainment。網站由電影迷Senh Duong於1998年8月創建,已經成為電影消費者和影迷的首選目的地。基於來自芝加哥太陽時報、新紐約客、今日美國報等媒體的好評,並且以其很多獨特的電影評論方式,爛番茄為其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特色產品及交流社區。
(我們真的只是在「純潔」地扔番茄喔~~,第一眼把這幅「比特侖蘇還蘇」的皂片看「汙」的婊北,讓我看見你們的手!)
網站的名稱是因輕歌舞劇(vaudeville)時期觀眾在演出不佳時會往舞臺上扔擲番茄和其他蔬果而來。好的評價用新鮮的紅番茄表示,壞的評價用腐爛的綠番茄表示。
傳送門:www.rottentomatoes.com
Metacritic是專門收集對於音樂專輯、電影、遊戲、書籍、電視節目、DVD的評論的網站,網站會整合每個評價的分數再做出一個總評分做為這個項目的評分,在項目的多項短評中,從最好的分數到最爛的分數由下排列,最好的評價分數綠色到最低的評價分數的黃色、紅色排列,也因此,Metacritic的評分也值得許多人的參考。
傳送門:www.metacritic.com
誠實預告片
是美國網絡綜藝節目、是美國網絡綜藝節目、是美國網絡綜藝節目,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小編此舉絕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作為一名吃土少女,已經好多年都沒有吃飽過了)
某數字網站上有同名的網絡節目,水平質量比樓上還是有一毛錢差距的。
YouTube上Screen Junkies頻道出品的一檔電影吐槽節目,主創為Andy Signore和Brett Weiner,配音演員為 Jon Bailey等。節目的主旨在於採用影像作品的片段、 Jon Bailey的「史詩嗓音」作為旁白、客觀公正的態度製作出詼諧幽默的「預告片」指出關於熱門電視劇集和電影中的可笑之處或是值得嘉獎之處。
小婊北們,是不是等著小編的傳送門。
嘿嘿嘿,就是不給你們(傲嬌臉)。
- END -
投稿郵箱:tougao@duyao001.com
毒藥君微信號:duyaosir
更多精彩等你哦~
毒藥App是建立在社區基礎上的內容平臺,每天提供高質量影評書評,同時打造兼具專業性與年輕化的寫作群體。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毒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