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萊塢雷劇編織幸福「非洲夢」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本月8日,第41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拉開帷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這次為期11天的娛樂盛宴上,奈及利亞瑙萊塢電影吸引了各方關注,因為今年電影節的「城市到城市」展映單元選中了奈及利亞經濟首都拉各斯,因此,電影節上會展映8部瑙萊塢電影。

  「城市到城市」展映單元每年選擇一個城市為主題,介紹當地受到矚目的本土電影。瑙萊塢電影之前只在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至多在旅居歐美的非洲僑民中大紅大紫,這次能於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這種國際性平臺上得到展映,對其發展意義不言而喻。

  造就10億美元票房收入

  1992年,奈及利亞製作發行的電視劇《生存枷鎖》大受歡迎,奈及利亞影視業就此迅速成長,被稱為「瑙萊塢」(Nollywood),與美國電影「好萊塢」、印度電影「寶萊塢」三足鼎立。

  聯合國2013年發布過一份報告,報告顯示2011年美國電影的年產量是819部,而瑙萊塢當年的電影產量則達997部。如今瑙萊塢的電影年產量更是達到約2000部,超過好萊塢和寶萊塢,穩居世界首位。

  瑙萊塢每年可以獲得1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需要指出的是,這裡的「票房」跟國人通常理解的有點不一樣。奈及利亞國內電影院並不普及,瑙萊塢電影拍攝製作完成後,通常被拷貝製作成錄像帶、VCD或DVD,直接送往商場、街邊小攤甚至農貿市場上銷售。這大大降低了電影的營銷成本,也更容易為大眾所接受,形成了奈及利亞「家庭影院」的特殊觀影模式。

  作為全球重要產油國之一的奈及利亞,近年來因為受到世界油價持續低迷的拖累,國民經濟遭受沉重打擊。今年第二季度,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2.06%,電影等非石油產業於是更被看做拯救奈及利亞低迷經濟的希望。

  低成本拍攝猶如「過家家」

  然而,在奈及利亞乃至非洲擁有如此重大影響力的瑙萊塢,拍攝過程卻遠不像好萊塢那樣震撼:請來大牌明星,運用各種高科技特效,可能還要進行為期數年的打磨。相當一部分瑙萊塢電影在域外觀眾看來簡直粗製濫造,其凌亂而又雷人的畫風,絕對能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

  瑙萊塢電影主要反映非洲人日常生活,取材具有鮮明的本土特點,拍攝手段也具有濃厚的草根氣息。瑙萊塢電影雖然也有特效,但其特效頗給人一種「雖然我錢不多,但我盡力了」的感覺:比如,沒有威亞讓蜘蛛女俠飛起來,就原地跳一下加個剪輯,營造「天外飛仙」的感覺。

  不加特效的鏡頭裡,瑙萊塢電影同樣

  雷人:放個玩具直升機,就能拍眾人上直升機營救的大場面———是不是有網絡搞笑劇《萬萬沒想到》第一集裡王大錘拿著把玩具劍拍低成本武俠劇的既視感?

  奈及利亞也沒有專門的影視基地和專業團隊,剛起步的電影人可能把導演家就當成了片場。稍微有點追求的,租個酒店、辦公室,或者借個酋長兒子的別墅也行。正常情況下,一部電影的製作周期不過十天半個月,成本也極其低廉。如導演烏瓦格拜的作品《黑色剪影》,拍攝用時10天,成本僅區區一萬美元。

  但低成本卻往往能帶來高回報,作為擁有1.79億人口的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奈及利亞龐大的國內市場保證了瑙萊塢電影的發行收入。奈及利亞觀眾對這些「雷劇」的樂此不疲讓瑙萊塢電影成了穩賺不賠的生意,拍部電影可以賺回五六萬美元甚至更多。這種驚人的投資回報率,讓西方的電影製作人羨慕得眼紅。

  剛果民主共和國盧本巴希大學教授卡祖瓦·恩格洛馬曾在就瑙萊塢電影發表的論文中寫道:「歐美人或許無法欣賞瑙萊塢電影,但非洲人無論貧窮富裕,卻能從這些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西方電影裡的非洲形象,往往被貼上「貧窮落後」的標籤。瑙萊塢電影雖然製作簡單,劇情雷人,但講述的都是原汁原味的非洲故事,反映著非洲人引以為豪的文化,比起西方電影,自然更能受到非洲觀眾的青睞。而且,這些電影的結局幾乎都是大團圓。觀眾從中也找到了希翼和安慰。可以說,取材於人們日常生活與歷史故事的瑙萊塢電影展示了非洲人的「非洲夢」。

相關焦點

  • 「瑙萊塢」電影產量之最的造夢故事
    每年瑙萊塢還會進行作品評選,並且在非洲電影學院獎的頒獎典禮上予以公布。年輕的烏瓦白作為落選者只能遺憾離開,他的這部作品在最終的評選中未能脫穎而出,「能來到這裡——已經成功了」,烏瓦白安慰著自己。烏瓦白和工作室的成員們如大多數瑙萊塢的導演一樣,會為有眼緣的演員定製相對的劇情,繼續修改部分的劇本。也是因為如此,經常會有演員在收到反覆修改的劇本後而生氣或是質問導演,但很少有人會罷演。這是他們的明星夢,即使坎坷煎熬。電影開始拍攝了,預算十分緊張,烏瓦白已經將所有的錢全部投入了這部作品。
  • 因愛情「出走」非洲!這個姑娘想打造一個「奈及利亞版迪瑪希」
    多年前,她不會想到自己會到非洲創業,而且一待就是12年。12年前,她與丈夫一起到非洲奈及利亞拉各斯經營光碟生產生意。這座城市相當於奈及利亞版的深圳。目前,他們的企業僱傭了150名奈及利亞本地員工,廠房有4千平方米,每月有800萬片的產值。「去之前,我其實一點都不害怕。我老公說走,我就跟著走啦!」愛情有時候是最堅強的盔甲。
  • 國產劇雷劇現場:服裝導購員,必須撐得起瑪麗蘇之夢
    這類國產雷劇不就是給女主角編織各種灰姑娘的童話夢麼?來來來,新的夢幻開啟了。第二天,又有新顧客光臨。這次顧客變聰明了,不容易被忽悠。暖暖憑藉一個貼心小動作:幫忙拎包,成功俘獲顧客的心。這種買衣服套路,讓我想到了之前雷劇《我不是購物狂》,一樣的套路。這裡面也是有一位遭受情傷的女顧客,反正就是感情受到各種挫折,想靠買衣服來治癒自己。這套邏輯沒有啥問題,穿衣打扮本來就可以舒緩心情,可現在的編劇一定要把女顧客的情傷和店員提供心靈雞湯放在一起,就顯得很抓馬。
  • 根根繩結編織的斑斕夢
    新華社天津1月25日電  題:根根繩結編織的斑斕夢  新華社記者慄雅婷、宋瑞  身著墨綠繡花中式外套的呂敏將一根藍繩穿過紅珠後,固定在插墊中央,八根繩貫穿兩旁,互相交織。呂敏十指聯動,上下翻飛。  農曆鼠年來臨,呂敏用一雙巧手編織了一組以「鼠」為主題的作品。小老鼠搭配寶葫蘆繩結,是「數(鼠)你有福」;配上紅蘋果繩結,寓意「數(鼠)你平安」;若是配上金元寶繩結,呂敏說,這個作品就叫「數(鼠)你有才」。  49歲的呂敏是天津市河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巧妹紅妝繩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她說,「這根根彩繩就像我的筆墨,在『揮毫潑墨』間傳達我的思想和心境。」
  • 本以為歐美人編織髮型很時尚,原來非洲人才是高手,另類時髦前衛
    不過長發女生的頭髮造型可以千變萬化,例如編織的髮型,短髮的人就很難做到了。說起編織髮型,多數指的是我們人類的編辮子,在男女生裡面都有存在。雖然很難確定辮子的起源,但它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中都存在的。包括亞洲、非洲、埃及、歐洲 和美洲。編辮子非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但有一些可靠的歷史證據表明,這種做法開始的時間要早得多。不過有詳細記錄物件已經遺失罷了。
  • 嫁到非洲就是嫁給幸福
    2000年的時候,根據小說《嫁到黑非洲》改編的電視劇《嫁到非洲》上映,講述的同樣是一個中國女子為愛嫁到非洲,過上幸福浪漫生活的愛情故事,據說這劇在當時的收視率很不錯,還得了不少獎。雖然遠不如兩年前的《還珠格格》風靡,但是依舊給無數年輕人以憧憬和嚮往。瞧,我們女主的深情、男主的俊俏,他們在眾多圍觀者的祝福下,即將要完成最為甜美的一吻。
  • 今日非洲 | 鏡頭中另一片廣袤的天地
    今天讓我們追隨著鏡頭,去探索非洲土地上的電影、攝影作品,去發現另一片天地中的另一段人生,另一幅美景。非洲有個好萊塢大家知道,印度有個開了掛的好萊塢叫做寶萊塢。它早就蹭蹭蹭地超過了好萊塢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也許你並不知道,排名第二的,卻不是美國好萊塢,而是非洲好萊塢——奈及利亞的「諾萊塢」(Nollywood,又譯尼萊塢、瑙萊塢)。
  • 巧手「編織」脫貧夢
    通過民族傳統手工編織,幫助殘疾人和留守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脫貧,她秉承著這樣的初心,在九年間,用小小的手工藝品,編織出了脫貧致富的「就業大家園」。1609943250000
  • 【她之聲·基層】出彩課堂進山村,巧手編織出彩夢
    【她之聲·基層】出彩課堂進山村,巧手編織出彩夢 2020-04-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青春 我的歌 |「將中國夢編織進跳動的音符」
    《今天和明天》成為「校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首批遴選出的8首歌曲之一,不僅擁有時代特色,符合青年人審美,更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唱進年輕人心中,在歌曲中樹立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將中國夢編織進跳動的音符。著名音樂家海頓曾說過,「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 「抗日雷劇」的負面作用不可輕視
    我之所以把這類電視劇稱之為「雷劇」,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完全無視歷史真實地去構思一些天方夜譚式的情節,將敵方的人物描繪成愚蠢得可笑的丑角。不久前電視臺放映的《紅××》,就是這類雷劇的一個標本。不知是什麼原因,雷劇在影視劇審查者那裡很容易被通過,大概是因為「弘揚了愛國主義」吧!不知是什麼原因,雷劇很容易上電視臺的排片表。大概是因為有觀眾或市場吧?
  • 「基建狂魔」海外施工真面目:非洲圓了「中國夢」
    非洲人民愛護自然環境,對樹木有很深的感情。這一點,必須尊重當地人的習慣,照顧他們的感情。  ??? 怎麼辦?找??林業部和當地村長溝通,按照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民俗風情辦。村長很支持工作,??會找有經驗的村民來操作,把樹一點一點鋸下,然後收集起來,堆放到指定的地點。
  • 演得雷劇也依舊是好演員 張迪:雷劇走體力正劇走心
    之所以強調走心,是因為,在此前他主演的電視劇大多是收視率高但被業內指為雷劇、神劇之流,對演員的要求是用力而非走心。張迪坦言,自己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科班出身。對於演戲這件事,要求非常嚴格,從入行至今,對演藝事業都有一顆敬畏之心。塑造好角色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對演藝圈這個行業的尊重。
  • 在非洲中國人的新年心願 「平安幸福、世界和平」
    在非洲,有很多中國人堅守在這裡,他們中有「一帶一路」建設者、有維和官兵、有援外醫療隊等等。新年伊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了新的一年的願望。「我叫韓一民,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非洲的南蘇丹瓦烏。」韓一民是中國第11批赴南蘇丹(瓦烏)維和工兵分隊的一名官兵,在新年伊始,他用鏡頭記錄下維和官兵在非洲的生活。
  • 烏力吉森布爾:不忘初心 細心編織富民強村夢
    烏力吉森布爾:不忘初心 細心編織富民強村夢 2020-11-24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季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即將再次登陸非洲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12月21日開始,第三季100集《中國夢365個故事》微紀錄片將登陸四達時代非洲數位電視及網際網路視頻平臺,覆蓋肯亞、烏幹達、南非、奈及利亞、尚比亞、坦尚尼亞、盧安達、莫三比克、象牙海岸、加納等32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面向近1300多萬非洲家庭數位電視用戶及
  • 南山南,用歌聲編織一個愛情夢
    我們常常幻想在人生最好的年紀碰到那個合適的人,有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但那往往只能是自己織的一個夢,很多愛情往往因為各種現實原因而不得不中止,就像歌詞中唱到,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但忘記談何容易,現實中很多人就算生活如何忙碌,停下來的時候還是會想起那些年少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