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2021-02-22 兒童心理課堂

置頂 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來源:等鳥人(ID:idengniaoren )

 1 

讀者怡丹告訴我她家的故事,確切地說,是關於她爸媽和親戚之間的事。

怡丹的爸爸做生意,媽媽在國企,從小到大,都給了怡丹幸福安穩的生活環境。問題出在親戚身上。「說得不好聽一點,我爸媽就是親戚們的使喚傭人。」怡丹說。

怡丹的大伯,也就是他爸的哥哥,是從重要職位上退休下來的,經濟條件非常好,平時就愛使喚怡丹的爸。

比如讓她爸買早飯、買菜,送去他家。大伯要是去哪裡赴宴,從不開車、打車,而是叫她爸接送。

大伯的理由,就一句話——「長兄如父」,他們年紀大了,怡丹的爸爸作為弟弟,應該照顧他們。

去年冬天,大伯和大伯母去三亞度假,返程打算坐飛機到省會。他們直接打電話給怡丹的爸爸:「幫我們訂兩張機票。」自然又是不提錢的話。

怡丹的爸爸耐著性子用手機查機票,幫他們買了票,這也就罷了。

大伯他們下了飛機,是在半夜,省會離他們所在的城市還有3個小時的路程,他們又是一個電話,讓怡丹的爸爸提前在機場等著,然後接他們回家。

怡丹後來知道了,心疼得不得了,她知道她爸痛風,腳都腫得穿不下鞋子,還在大半夜地疲勞駕駛,開長途去接大伯們,出了事怎麼辦?

她也埋怨她爸爸:「你也一把年紀了,又不欠他們的,憑什麼為他們出錢出力?」他爸擺擺手:「他是我親哥,他找我幫忙,我這個做弟弟的能不幫嗎?」還怪怡丹不懂事。

怡丹真是又氣又急。

 2 

再說怡丹的二伯,也就是怡丹爸爸的二哥。

早年,二伯和爸爸合夥做生意,賺了十幾萬,說好了平分。二伯對怡丹的爸爸說,他家在市區買了房子還沒裝修,這筆錢能不能先給他:「都是親兄弟,你要體諒我。」

她爸當時手頭也缺錢,但二話不說,同意了。再後來,生意紅火,他們兄弟倆又賺了十幾萬。這次,二伯又提出:「你家已經有汽車了,我家沒買車,這筆錢就先給我買車吧!」

這已經不是商量,是通知了。

怡丹的媽媽這次不同意了:「上次的錢還沒還,這次賺的,還要都給他?我們一家喝西北風啊?」

怡丹的爸爸也老實,把這話學給二伯聽了,二伯火了,梗著脖子說:「你家忙得紅紅火火,有房有車,我這個哥哥暫時困難,你都不拉一把?算什麼兄弟?」

結局不用我說了,這筆錢自然沒有怡丹爸爸的份兒,被二伯拿去買了一輛帕薩特。

更過分的事還在後頭,大伯和二伯找到怡丹的爸,說他們認識一個大老闆,老闆有資源,帶他們兄弟仨做生意,賺到的大家平分。

他爸爸同意了。問題是,大伯二伯不出錢,出錢的只有他爸,分錢的卻是三個人。怡丹和她媽媽都覺得不妥,竭力阻止。

大伯大罵她們婦人之見,還說大老闆是他聯繫的,要不是他,不會有賺錢的機會,還指望他出錢?怡丹的爸爸也說:「都是好兄弟,有錢一起賺,哪怕借高利貸也要投資。」

結果呢?所謂的大老闆卷錢跑了,怡丹的爸爸血本無歸。她大伯拍拍屁股,沒事人似的。二伯呢,象徵性地給了怡丹爸爸幾萬塊錢,算是當初買車挪用的錢。

事情就這麼了了。

怡丹說,她一方面痛恨自己的大伯二伯,打著手足情的名義,「綁架」自己的兄弟,滿足自己的要求,盤剝別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她又非常心疼自己的爸爸,一把年紀,還被兩個哥哥牽著鼻子走。而她爸爸,竟也不覺得有問題,認為既然是一家人,幫點忙、出點虧,也無所謂,不用太計較。

這樣的親情綁架太可怕了。

 3 

另外一個讀者七七告訴我,她從小到大,一直被「你是姐姐」這句話給綁架著。

因為她有一個弟弟,小她一歲。弟弟是爸媽手心裡的寶。他的童年,正如歌中唱的那樣:「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快樂的童年」。

而七七的童年,擁有的只是「耳邊的教訓,手裡的家務,心裡委屈的童年」。其實,她也想吃零食,也想看漫畫,也想出去撒野。但爸媽總是對她說:

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

你是姐姐,你得有個姐姐的樣子。

你是姐姐,你得照顧弟弟。

如果她偶爾表現出「不懂事」,爸媽就會訓斥:「你還是姐姐呢,還跟弟弟爭?」所以,她把委屈和不快樂吞下,盡力做一個爸媽眼中合格的「姐姐」。

很小她就明白,好好學習比爭取得到爸媽的愛要容易得多,她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考上了大學。

她想留在大城市工作,爸媽說:「翅膀硬了,不管爹娘了?」她便飛回小城,在一家外資企業上班,逐漸坐上了主管的位置。

爸媽說:「你是姐姐,就這一個弟弟,你得幫我們拉你弟弟一把。」是的,弟弟學習不好,勉強上了職校,出來之後就在本地幾家工廠輾轉,還在社會上惹是生非。

每次出事,爸媽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麼行?」都是她出錢出力給弟弟擦屁股。

再後來,有人給弟弟說媒,女方家要求城裡有房。老兩口買不起,於是又找七七談話,要求七七幫弟弟買房,哪怕先付個首付。

七七手上是攢了一筆小錢,但那是她辛辛苦苦攢的,預備著給自己做嫁妝的——她知道自己將來結婚,父母絕對不會出一分錢。

她委婉地拒絕父母的要求,表示她掙錢也很辛苦。要說幫弟弟,這麼多年,她已經幫了不少了。

哪知道父母勃然大怒:

你就這一個弟弟,你忍心看你弟弟打光棍?你的心好狠!

我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讓你上大學,現在你有了本事了,翅膀硬了,不管你弟弟了?

你就是一隻白眼狼。我們養你也花了一筆錢,你幫弟弟買房的錢,就當是報答我們做爹娘的。

沒辦法,七七隻好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再東借西湊,幫弟弟買了一套兩室一廳。

七七痛哭流涕,她不住地對我說:「老師,我不知道我還要被『你是姐姐』這句話綁架多久,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4 

我傾聽過太多關於親情綁架的事例,聽得我既震驚又無奈。

我的同行小薇老師說,她二叔一向好高騖遠,做了幾次生意都賠本了。這次又打算做生意,手上差錢,便去銀行貸款,要小薇幫忙擔保。

小薇不願意,被二叔大罵「無情無義」,連她爸也怪小薇見死不救。小薇只好幫二叔做了擔保。後來,二叔的生意又是失敗,人都跑去外地了。

這筆貸款落在了擔保人小薇的頭上,她欲哭無淚,不得不幫二叔償還這筆債務。搞得自己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

興化的讀者培培告訴我,她家在市區,姐姐家的孩子在市裡小學上學,孩子理所當然地住進了培培家,由培培照顧生活起居,輔導侄女的學習,姐姐也從不提費用的事情。

培培要帶自己兒子,還要帶侄女,忙得焦頭爛額。對於姐姐孩子的常住,培培的公婆頗有微詞,丈夫也時有不爽。

但是,培培就是開不了口讓姐姐把孩子接走,因為姐姐說她困難,自家親妹妹理應幫一把。

培培跟我說:「換做外人道德綁架,我肯定不鳥,果斷拒絕。可是面對自己的親人,我真的開不了口哇!

類似的情況還有我的朋友天涯。他在外地做工程,算是負責人。老家七大姑八大姨的紛紛找他,要求讓天涯給他們的子女在他單位安排個工作。

天涯十分為難。一是親戚的孩子能力水平不夠,二是他帶的正規軍裡摻了自家親戚,隊伍就不好管理了。

親戚跳起來了,覺得天涯為富不仁,瞧不起窮親戚。說起來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人,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這點小事,怎能不幫?舉手之勞而已。

弄得天涯是焦頭爛額,左右為難。

 5 

事實上,親情綁架比道德綁架更可怕。

在有些人眼裡,「親情」二字承載了太多的期望,成為了他們綁架親人的利器。

他們不尊重親人的勞動,不考慮對方背負的壓力,反而把欲望的滿足程度作為衡量親情厚薄的標準,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親情的褻瀆。

用親情來「綁架」親人的人,本質上是不想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慾壑難填,懶惰自私,不願付出,以「親情」、「血濃於水」來高標準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

那些被綁架的親人,他們一味的忍讓,並不會換來一個夢想中的「幸福美滿」,反而讓自己的生活七零八落,讓親人變本加厲。

別忘了,親情,也有它的底線。家人親友之間,互相幫襯是情分,但不是義務,沒有誰有責任無底線無原則地幫襯你。

所以,請不要打著「親情」的名號來蠶食你的親人。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而是用來珍惜和保護的。

有兄弟姐妹本來是極好的事兒,可以互相陪伴著長大,相互支撐,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享受酸甜苦辣。

但是千萬不要被親情裹挾著變了味兒。

遇到親情綁架,我們不必冷若冰霜,也不要一味地接受、忍讓,要學會有理有據,學會為自己考慮,讓對方換位思考。

不必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你生來是為了成為你自己的。

願你不被親情綁架。願你的生活既有軟肋,也有盔甲。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記分享到朋友圈哦!

* 作者簡介:鳥老師,80後老文青,內心純真的教書匠和寫字匠。用文字浸潤生活,善於將日子過成段子。個人原創公號:等鳥人(ID:idengniaoren),歡迎關注。

歡迎投稿,郵箱:tg@yrbaby.c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回復 1 至 5 任意數字,查看熱門文章

相關焦點

  •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要命!
    而蘇家父母屬於女強男弱,母親強勢的什麼都是她說的算,父親雖然也愛孩子,但窩囊的他在家毫無話語權。可偏偏,這樣一個強勢的媽媽卻嚴重的重男輕女。為了讓她大兒子能出國讀書,蘇母賣掉了女兒住的房間,將快18歲的她的床搬到了自己的房間,和父母同睡,可兒子的房間都還留著.為了她寶貝的「媽寶」二兒子,當初沒考上大學,花錢給他買了個本科。
  • 親情綁架,比道德綁架更可怕
    情感綁架是可悲又可怕的,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別的什麼從道德上講,她一次又一次為哥哥闖的禍擦屁股早已仁至義盡。如果父母哥嫂對我關懷備至,悉心教育,從小到大幫助良多,那他們什麼狀況我都必然生死相依,不離不棄。如果父母對我視若草芥,不聞不問,哥嫂對我頤指氣使,出言不遜,那我只負責父母每月的生活費,別的必然不管。畢竟這世界上維繫親情的絕不該是什麼血緣,而該是感情。
  • 《歡樂頌》:親情綁架,比道德綁架更可怕
    而這樣重男輕女的家庭,你和他講傳統,他和你講血緣講親情;你和他講血緣講親情,他和你講感恩講孝順。現在已經不是男權社會了,某些不勞而獲的男人,卻還想享受男權社會精英的福利。某些父母沒擔起封建長輩的職責,還想享受別人的尊敬。還特麼都管這叫傳統,這種事多了去了。他們只是借著傳統的名,去佔便宜罷了。
  • 惡劣的道德綁架要人命!
    主動讓座,精神可嘉,但不等於就可道德綁架。前幾天李詠患癌去世的消息刷屏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惋惜,中國又失去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沒想到這時候,網絡上又出現了一群道德綁架的噴子。在李詠的消息被公開以後,竟然有網友跑去他女兒之前發過的微博下面評論:「你爹死了」、"你爸死了,居然還有心情發自拍」...
  • 有一種綁架叫親情綁架
    什麼是「親情綁架」?身邊有朋友問我,我不知道。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 蘇明玉:親情綁架,正在殺死當代年輕人!
    同事朋友們都納悶,「也沒看你有多亂花錢,怎麼就什麼都沒有呢?」。 她卻兩手一攤,仰天長嘆:「他畢竟是我哥,他畢竟是我弟,他們畢竟是我爸媽啊……」 旁人聽罷也無言以對,很明顯這個女生被親情綁架折磨成了一個木偶,中毒太深,連她自己都不以為然,徹底淪為了全家人的提款機和附屬品。 在有形的親情綁架下,霸氣多金的蘇明玉只是極個別,憋屈窘迫的樊勝美才是大多數。
  • 道德綁架何時休:未遭他人罪,莫勸他人善
    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親情間的道德綁架再次被推上熱議。但是我們無法理解陳婷一家人對凌霄的道德綁架。賀子秋遭遇從未謀面的親生父親道德綁架賀子秋是母親賀梅與生父離婚之後才出生的孩子。之後也是從賀梅的母親那裡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兒子。賀子秋長到18歲的時候,這個從未與賀子秋見過面,更沒有照顧過賀子秋的父親突然從天而降要認回子秋。
  • 有一種勒索,叫親情綁架
    什麼是「親情綁架」?身邊有朋友問我,我不知道。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 醜陋人性的詮釋,道德綁架的病態
    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義去強迫別人,來達成自己的私慾。「舉手之勞」是別人的謙辭,而不是你用來道德綁架他的說辭。有時候,很多人自以為是的善,真的比無藥可救的惡更令人噁心。後來,才知道他的內在,遠比他所表現出來的外在更值得我們尊敬。
  • 別讓「道德綁架」成為不道德行為的藉口
    不知道什麼時候,道德綁架也成為了一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道德綁架也經常被網友熱議,公交車該不該讓座,倒地老人該不該扶,這些事經常登上頭條熱議。那麼,究竟什麼才是道德綁架呢?不道德行為又是什麼呢?道德綁架是不是已經成了不道德的擋箭牌?
  • Te Amo 劇場|如何避免被道德綁架
    關於道德綁架,社群內的姐姐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意願強加讓別人去做到 2 你遇到的道德綁架 今年娃剛剛上學,我競爭進入家委,第一次8個家委開會,七家都是二胎和三胎的,只有我們是獨生子女。 其中一個家長問我,你家什麼時候二胎?
  • 比以家人之名談戀愛更不能接受的,是以家人之名進行道德綁架
    瑪麗蘇」……總而言之,不希望愛情線穿插在親情線中的觀眾們是接受不了一直以「哥哥」「妹妹」互相稱呼的兩個人,打著親情的名義搞起了「偽骨科」,還是三角戀,雖然倫理上說得過去,但是感情上接受無能,完全可以理解。
  • 令人傷感的道德綁架……老人無德,一家災殃;子女不孝,沒有福報……
    我長在一個大家族裡,每年節假日回鄉,感觸最深的是親人間的道德綁架。 親情是人世間最寶貴的感情之一,尤其是在中國,從古到今一脈相承,無論社會和時代如何變遷,中國人的深厚親情基本沒有改變,「血濃於水」的血緣親情,更是親人之間斬不斷的親絲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如果用這個思路去養育孩子,無形之中,會形成對孩子的道德綁架。 人類進步的一個天性就是,親情要讓位於社會的競爭和發展。 與之相反,父母對子女的傾情培育,則完全和社會競爭、社會發展的步調一致。 孩子培養、教育得越好,社會就會越進步,人類就越進步。 這是人類發展的法則。
  • 有一種感情,叫做「親情綁架」
    怡丹說,她一方面痛恨自己的大伯二伯,打著手足情的名義,「綁架」自己的兄弟,滿足自己的要求,盤算別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她又非常心疼自己的爸爸,一把年紀,還被兩個哥哥牽著鼻子走。而她爸爸,竟也不覺得有問題,認為既然是一家人,幫點忙、出點虧,也無所謂,不用太計較。這樣的親情綁架太可怕了。
  • 劇中的道德綁架有多氣人,生活中你遇到過嗎?
    劇裡的道德綁架有多氣人?榮登熱搜,看得我拳頭立馬硬了。今天來盤點影視劇中氣人的道德綁架情節。很多微博網友紛紛評論表明自己對道德綁架的看法:很多網友也在新浪微博中參與投票選出劇中道德綁架最嚴重的情況。像房似錦這一類的老賴母親在電視劇《歡樂頌》樊勝美的母親同樣表演的淋漓盡致,這一類道德綁架的人在影視劇中還有很多。01 《歡樂頌》樊勝美母親這幾句話差點讓她崩潰!鄰居都能看出來的道理,樊勝美怎麼就不懂呢?
  • 很多人都在經歷「父母的道德綁架」
    文章開頭我不會去說大家有沒有經歷過這些明知故問的話,我認為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道德綁架如同一場看不見的基因病毒,剛開始看不見變化,但是到了孩子可以獨立的時候也就到了病毒的爆發期!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現在還學會頂嘴了!
  • 站在道德高地的綁架行為,究竟佔了你多少便宜?
    馬克思曾說: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但遺憾的是,總有人習慣用道德來律人,而非律己。只要佔據了道德高地,就可以隨意對他人施行道德綁架。1前段時間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上,一位出生後,因為家貧便被親生父母送人的女孩,陪著剛相認的姐姐去參加節目的錄製,看著姐姐表演才藝。
  • 「嫂子,憑什麼不給我媽養老」,嫂子:我自有安排,請勿道德綁架
    這時候,「道德綁架」往往就會粉墨登場。每個經歷過道德綁架的人,應該都記得那是什麼感受,應該都記得別人對你提的要求有多過分。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衝破道德綁架,否則,這種事有一就有二,你妥協了一次,之後可能就得一直妥協下去。
  • 重溫《琉璃》:面對道德綁架,千萬別學褚璇璣的做法
    01你越軟心,道德綁架你的人更會得寸進尺不饒人;面對道德綁架,褚璇璣做了什麼?道德綁架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之所以喜歡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主要是因為道德上被綁架的人太軟心了。之所以會被重複使用,是因為它百試不厭。只要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我們,並在情感下向我們提出要求,我們的心就會動搖,他們會違背我們自己的意圖滿足他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