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家電巨頭 更是產業冠軍 物聯網時代長虹品牌實力漸露真容

2020-12-24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釘科技   2020-08-06/09:02
  • [釘科技述評]AIOT浪潮洶湧而至,無論是消費端還是產業端,都面臨新一輪價值重構。對於企業來說,過去的優勢總是會被明天的趨勢代替,只有把握趨勢,才能制勝未來。

    新的產業趨勢便是物聯網。作為中國家電業的優勢品牌,長虹近年來積極推動面向物聯網的轉型發展,品牌價值不斷攀升。8月5日下午,第十七屆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舉行,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華為、海爾、長虹等品牌入圍該報告榜單,其中長虹品牌價值跨百億增長,達到1687.36億元。

    低調的產業冠軍、驚豔的智慧產品、創新的品牌營銷,這些讓外界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具備新的想像空間的科技長虹。

    低調的產業冠軍

    從2019年的業務構成不難發現,長虹已經發生了顯性變化:全年銷售收入中,智能家電佔32%,IT服務佔27%,供應鏈服務佔18%,核心器件等佔16%,新能源等新興業務佔7%。 

    可見,如今的長虹已不僅僅是家電,之所以連續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也是因為長虹面向物聯網的轉型成績斐然,家電已不能完全體現長虹的視野、格局與未來。

    不止一面的長虹,B面越來越精彩。很多人不知道,長虹的產業競爭力之強。圍繞主業上下遊價值鏈,長虹在冰箱壓縮機、軌道交通電源、物聯網模塊等多個產業深度布局,已形成近十項中國冠軍,甚至世界冠軍。

    以壓縮機為例,這個冰箱產品的關鍵器件,長虹華意連續十多年保持國內冰箱壓縮機行業市場份額第一,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20%,連續穩居全球第一。作為博世西門子、伊萊克斯、惠而浦、三星、海爾、美菱等全球知名冰箱企業的主供應商,華意擁有全球最全面、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變頻壓縮機生產線。

    長虹也是中國最大物聯網模塊提供商。旗下的愛聯科技專業從事物聯網無線聯接全領域通信模組、新型系統集成應用產品研發、製造、系統集成與銷售, 累計為國內外知名企業超過3億件電子產品提供可靠聯接服務,目前已具備各類模組1200萬片/月的產能。今年,長虹愛聯還成功研發首款國產超小體積5G通信模組AI-NR11,可廣泛應用於眾多領域和場景,是繼全球首款5G工業網際網路模組AI-NR10在長虹下線後的又一突破。

    在國內IT分銷服務領域,長虹佳華成長為中國領先的數據存儲方案提供商,銷售收入實現連續15 年增長,成長性、盈利能力、運營效率等各項指標穩居國內行業前列;在特種電源領域,長虹電源公司已完成和正在承擔的部級及國家級重大工程項目達百餘項,2019年國內取得及交付軌道項目20餘個,海外取得重量級大客戶供貨資質;在智能製造方面,長虹以數位化工廠建設為基礎,強化柔性訂單定製能力和快速交貨能力,持續打造和升級具備自由切換大規模流水化生產和小批量個性化定製生產能力的智能製造平臺,2020年初正式投產國內首條「5G+工業網際網路」生產線……

    B面長虹的斐然業績,外界未必清楚,這個低調的產業冠軍,藉助數位化浪潮,面向物聯網完成了一次漂亮的轉型。在to B這個產業賽道上,長虹正以冠軍之姿,持續展現「讓想像發生」的魅力與實力。

    驚豔的智慧產品

    近年來,家電行業整體下行壓力增大,很多企業都陷入到價格戰的泥潭不得自拔,產品創新、技術升級、模式變革這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的東西,被他們拋到腦後。

    長虹則不然。面對5G、AI、IoT等新技術浪潮,長虹用一次又一次的創新,打造出讓行業和用戶都深感驚豔的智慧家電產品。 

    2019年,長虹持續推動基礎能力優化和產品升級,產品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上,極智屏電視「極智控、極智傳、極智通、極智玩」、冰箱「鮮、薄、嵌」、空調「好空氣+好睡眠」的產品標籤逐步清晰並獲得消費者認可,向高附加值產品升級加速。 

    同時,在海外市場上,彩電業務藉助搭載Andriod、Netflix、Roku 三大智能平臺產品的全面推廣,實現了海外收入和利潤雙增長;冰箱(櫃)、空調業務結構調整有效,推動了經營質量持續改善,海外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進入2020年,長虹依然保持高頻創新節奏。4月22日,發布搭載長虹研發的全球首款5G視頻專業模塊的5G+8K電視,能連接家庭物聯設備,感受多種環境的交互體驗;長虹雷射顯示科技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觸摸雷射電視,可支持多點觸摸、智能識別;長虹美菱發布十分薄洗衣機,要「做中國乃至全球第一薄的滾筒洗衣機」……這些以技術引領的長虹產品,極佳體驗已獲得市場認可,以電視為例,據泛博瑞諮詢2020年上半年彩電線上零售監測數據顯示,8K電視領域,長虹8K電視銷量佔比80.7%;從上半年周度數據看,長虹8K電視單周佔比最高達到95.3%;線上線下長虹的表現都非常靚眼。 

    長虹是中國乃至全球少有的具備全品類智能家電布局的科技企業,而這個差異化能力支撐長虹可以面向AIoT為用戶提供超越傳統家電的智慧家庭服務,從而在一個千億級的藍海市場處於領跑位置。

    B面長虹以低調對外,C面長虹則以驚豔示人。但其實無論是哪一面,都是真實的、致力於「讓想像發生」的長虹。

    創新的品牌營銷

    雖然歷史積澱足夠深,但長虹並不守舊。與時代同行,長虹品牌日益煥發出活力,並用與時俱進的語言和姿態與用戶及世界對話。

    2019年,長虹的品牌建設以「中國驕傲」與「中國潮流」為核心,持續發力跨界合作,堅持體育營銷,向外界展示出長虹品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對潮流文化的引領。例如,長虹與故宮文創聯名開發了《百福駢臻》,與三星堆推出聯名產品,這些與傳統文化等的跨界融合,一方面實現了與用戶群體的情感貼近,另一方面業傳遞著中國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2019年結合建國 70 周年大慶及中國製造業發展現狀,用產業報國演繹「中國驕傲」,向社會大眾彰顯長虹的技術與實力。

    此外,長虹頻頻開展跨界合作,與年輕消費群體構建了新的溝通渠道和體系,通過參與上海時裝周、抖音品牌活動、天貓晚會等,掀起「中國潮流」,持續推進品牌年輕化。

    創新的品牌營銷在2020年進一步深化。今年6月,長虹聯手MCN機構及文創機構打造的草莓臺舉行了首播儀式,這標誌著中國家電業首個自主短視頻及直播平臺正式開播,「直播帶品牌」成為長虹品牌營銷的一大創舉。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從長虹品牌創新發展歷程可以看到,只有精準把握時代發展趨勢,用創新科技滿足產業和用戶不斷升級的需求,品牌才能永葆青春、煥發活力,品牌價值才能與產業價值、用戶價值實現同頻共振。(釘科技原創,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網」)

    相關焦點

    • 長虹品牌價值再創新高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七屆世界品牌大會上,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華為、海爾、長虹等品牌入圍該報告榜單,其中長虹品牌價值跨百億增長,達到1687.36億元,讓外界看到了一個更為真實的、具備新的想像空間的科技長虹。
    • 物聯網頭條
      格式「【日期+欄目號+新聞號】+評論」,如:「【0905二2】+您的評論」,我們會選取優秀評論在周末進行展示,參與評論的熱心讀者我們都將為您在後臺進行一個月一次的抽獎,中獎者物聯網智庫將送上神秘禮品。同時,我們也將組建物聯網觀察群,與熱心讀者們一起見證物聯網浪潮席捲全世界。
    • 24位院士、9家行業巨頭髮起,國內最強物聯網聯盟成立
      毫無疑問,美國三大科技巨頭牽頭成立的CHIP聯盟意味著美國智能家居產業或將打破各自為營的僵局,在標準協議上走向同一。12月1日,開放智聯聯盟(OLA)正式成立,這也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從「企業級生態」跨向「產業級生態」的一個裡程碑。
    • CES Asia 2018縱覽:一場恢弘的物聯網大戲!
      物與物的連結創造出指數級上升的數據量,在物聯網平臺上,每個聯網設備都是這齣物聯網大戲的主角。
    • 物聯網產業2020十大關鍵詞
      物聯網產業2020十大關鍵詞 OFweek物聯網 發表於 2020-12-18 10:29:27 2020即將接近尾聲,回首遠望,物聯網從最初的概念炒作逐漸冷卻,如今的物聯網產業不再是資本炒作的資本
    • 釋放產業優勢 長虹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釋放產業優勢 長虹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2020-12-22 16:44:36 (World Brand Lab)2020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揭曉,43個中國品牌入榜,海爾、長虹、聯想等蟬聯世界品牌500強。
    • 智雲寰球和邁哈特打造個人消費類智能硬體產品零售品牌麻雀聯盟
      邁哈特麻雀聯盟店專注於個人消費類的物聯網智能硬體產品的銷售渠道,通過麻雀聯盟品牌連鎖為智能硬體產品品牌提供貼近終端消費群體的銷售渠道。近日,專注開拓智能硬體產品新零售領域的知名智能銷售品牌北京邁哈特公司發布了麻雀聯盟服務品牌。
    • 迎接物聯網:巨頭爭相布局,微軟能否成新時代科技霸主?
      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物聯網猶如一列通往未來的列車,大家爭相擠上去,不管科技巨頭,亦是傳統企業,還是創新企業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早已向物聯網延伸,全社會都在積極擁抱這個時代到來。微軟因雲+AI助華麗轉身,市值萬億美元昔日的微軟曾無比風光,不僅獲得了高利潤,也促使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不過,最終錯過移動互聯時代,並陷入困境。
    • 被誤認為是國外家電巨頭,拿下3個銷量冠軍,其實是一個中國品牌
      如今,本該是家電銷售旺季,然而,受疫情影響中國家電銷量並不樂觀,下滑態勢明顯。不過,高端家電市場受到的衝擊並不大,還出現了略微上升。據中怡康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4月份第一周,卡薩帝憑藉著超過的市場佔有率,拿下了中國高端冰箱、滾筒洗衣機與空調三大領域的銷量冠軍。
    • 家電巨頭瞄準年輕用戶?美的集團推出網際網路品牌布穀
      4月17日,美的集團旗下網際網路品牌「布穀BUGU」亮相後,首度發布新品。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美的集團進行差異化布局,走「時尚」與「性價比」路線,瞄準網際網路時代年輕用戶的一大動作。
    • 2020中國物聯網產業大會暨品牌盛會亮點搶鮮看
      頒獎加冕意在對企業奮鬥拼搏的實力肯定,更是對於行業提振發展信心的有力推動。KG4esmc慧聰品牌盛會作為物聯網行業的年度評選盛事,將延續往屆一貫的名匠風採,且規模更加強大,數十位權威資深行業專家全程為評選活動背書,行業重量級嘉賓、知名媒體、百餘位物聯網產業上下遊精英人士將亮相本次大會。
    • 如何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演變為商機
      如何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演變為商機 數字時代 發表於 2020-03-13 10:44:43 物聯網,不只是一個趨勢關鍵詞,更是引領硬體走向軟體服務的契機,企業若要掌握這股物聯契機與商機
    • 各大巨頭PK,華為 小米誰才是亞美AM8智能家居領先者
      而當國內疫情的陰霾逐漸消散,人們的生活秩序開始恢復正常,進入後疫情時代之時,具有健康生活、智能化設計特性的智能家居更是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時代最大風口之一,也是下一個萬億級產業市場,因而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
    • GE Appliances獲UL認定為首個實現金牌級物聯網安全評級的家電品牌
      5月11日,海爾智家旗下通用家電(GE Appliances)獲得全球領先安全科學公司UL的認可,被評為金牌級物聯網安全家電公司。UL 的評級肯定了SmartHQ支持的GE Appliances各品牌互聯產品的安全能力,這些品牌包括GE™、GE Profile™、Café™、Monogram™ 和Haier™。
    • 海爾連續12年獲全球大型家電品牌零售冠軍
      在物聯網時代的行業變局中,健康、智慧、場景等消費理念滲透到用戶消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斷催生用戶對家用電器產品和服務的新需求。在波譎雲詭的市場上,如何以優質體驗和智慧方案擊破用戶痛點,帶動銷量升級成為很多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中國家電行業領軍企業,海爾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海爾智家著眼於物聯網時代的用戶智慧家庭需求,以場景品牌和生態品牌建設拉動行業迭代升級。
    • GE Appliances成為測試聯網消費設備的家用電器品牌
      2020年1月9日,全球領先的安全科學公司 UL在總部美國伊利諾斯州諾斯布魯克宣布 GE Appliances 成為全球首個測試聯網產品的家用電器品牌,並通過 UL 物聯網安全等級評估。物聯網安全等級是一個針對消費者物聯網 (IoT) 產品的安全驗證和標籤解決方案。UL 的解決方案旨在通過利用久經驗證的安全最佳實踐和評估物聯網產品的安全性,幫助製造商和開發商證明其產品的安全盡職。這有助於提高產品安全的透明度,並幫助消費者在購買時做出清楚且明智的決定。
    • 日本家電六巨頭全球化遇到的坑,中國企業能躲開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酒井法子,雖然唱中文有點吐字不清,但這名日本美少女的歌聲在當時卻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在國人收入不高的年代,電視機,有;彩色電視機,少有;進口彩色電視機,真沒有!那時的索尼、夏普、松下、東芝、日立、三洋號稱日本彩電六巨頭,稱霸全球市場。日本電器產品的廣告更是街知巷聞,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
    • 物聯網平臺真的沒有盈利模式嗎?
      然而,在物聯網全面爆發之前,物聯網平臺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它真的可以幫助企業數位化轉型,實現顛覆式的商業模式構建嗎?物聯網平臺目前的真正價值到底是什麼?物聯網平臺「戰場」暗流湧動物聯網(IoT)並不是一項新技術,而是已有技術在新情景和新用例中的應用,這已是不必多說的事實。然而,物聯網平臺卻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 長虹CHiQ Q6K語音交互體驗:一句話控制全屋智能家電
      在人工智慧方面,你只要輕輕呼喚一聲「長虹小白」,就可以查天氣、聽音樂、開關空調……當Q6K處在關機狀態時也能輕鬆控制家裡的物聯設備,並帶有TTS的聲音播報,一句話控制全屋智能家電也成為這款電視的核心賣點,真的是這樣嗎?通過科技犬的實際體驗來了解一下長虹CHiQ Q6K在語音交互及AI+IoT方面的表現吧。
    • 家電併購黃金時代落幕
      但對於我國的家電巨頭來說,以電梯為切入點的併購案卻在少數。主要原因在於,我國家電產業的起步較晚,早期的收購更多屬於產業上下遊併購或同行同品類收購,尤其是後者居多,主要目的是為了完善自身技術及業務、拓展海外市場,這也使得我國家電巨頭一度上演了數年的海外併購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