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物聯網:巨頭爭相布局,微軟能否成新時代科技霸主?

2021-01-08 楊劍勇

文/楊劍勇

信息科技發展開始轉向物聯網,面對新一輪信息科技所蘊含的巨大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探索或者加大部署物聯網,Strategy Analytics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球聯網設備數量達220億臺,企業物聯網佔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

百億級設備接入網絡驅動各界轉型升級,巨頭們積極入局以此搶奪新時代制高點。特別全球熱火朝天建設5G網絡之際,與AI技術結合,將會進一步釋放物聯網發展潛力。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物聯網猶如一列通往未來的列車,大家爭相擠上去,不管科技巨頭,亦是傳統企業,還是創新企業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早已向物聯網延伸,全社會都在積極擁抱這個時代到來。

微軟因雲+AI助華麗轉身,市值萬億美元

昔日的微軟曾無比風光,不僅獲得了高利潤,也促使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不過,最終錯過移動互聯時代,並陷入困境。慶幸的是納德拉在2014年初執掌後,積極向雲+AI轉型,讓這家沉睡多年的巨頭再次覺醒屹立世界之巔,市值高達1萬億美元,超過蘋果成全球最大企業。如今開始大力支持物聯網創新,包括將投入50億美元,同時在中國設立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實驗室,為物聯網帶來創新和智慧。

可以說,雲、AI與物聯網已成微軟發展核心,推動製造、零售、醫療、金融等行業廣泛應用,引領全球數位化轉型。正是受益於AI技術突破,將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用於物聯網,在製造領域,將人工智慧納入日常運營工作,以提高生產車間的安全性和效率,微軟以雲服務+人工智慧廣泛應用智能硬體和工業製造等物聯網垂直領域。

騰訊爭奪新賽道,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在今年5月,騰訊在昆明舉辦了一場規模超前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也看到了騰訊以雲+AI賦能全行業數位化變革。此外,繼去年新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後,提升雲服務戰略,積極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後,首次秀出雲+AI成績單,已應用落地上百個行業,已覆蓋教育、零售、工業、政務金融、醫療等各行各業。

廣落地、助提效,騰訊AI釋放出產業價值,紮實的技術研究能力、海量應用場景以及豐富的生態,構成了騰訊加速AI應用落地產業的三級火箭。讓技術創新高效驅動產業發展,解鎖更多數位化場景。

在零售領域,攜手20多家頭部企業探路數位化,為其創造10%的業績增量;在工業領域,為某知名面板製造商,輔助超過100道質檢工序,節省50%以上人力成本;在金融領域,基於騰訊雲及人臉核身等AI技術,打造創新型網際網路業務流程。在健康醫療和AI結合,能更早地發現癌症和腫瘤,騰訊覓影乳腺腫瘤篩查AI平臺並逐步落地到全國多家醫院。

英特爾積極轉型,物聯網業務呈現穩健增長態勢

同樣在PC時代,橫掃全球的英特爾,能生產計算能力強大的CPU處理器,但無法進入智慧型手機領域讓陷入困境。近年來,因有蘋果這個超級大客戶,從 iPhone7開始採用英特爾與高通不同的基帶晶片,能為英特爾帶來額外收入。事實上在2018財年營收同比增長13%至709億美元。

遺憾的是,iPhone採用英特爾基帶晶片後,信號品質有所降低,以及5G基帶晶片進展緩慢,讓蘋果一度備受質疑,最終選擇與高通和解,英特爾也表示放棄5G智慧型手機數據機業務。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營收開始開始走弱,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為零,淨利潤同比下滑10.77%至39.74億美元,而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也呈現下滑態勢,不僅如此,英特爾還下調第二季度和全年營收,預計2019年營收為690億美元。

處在轉型關鍵時期的英特爾,在季報及年度營收預計後,導致市值大跌在資本市場大跌8.99%,並一路下挫。從4月17日創出一年新高59.59美元後,到如今46.03美元,下跌幅度高達22.75%,市值縮600億美元。

如今,積極面向5G、物聯網、人工智慧與雲數據中心等方向轉型的英特爾,物聯網集團業務呈現穩健增長態勢,2018年同比增長9%,2019年第一季度物聯網營收同比增長8%,為零售、製造、醫療、能源和汽車等細分市場提供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

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雲部門增長了5%。其中Mobileye自動駕駛營收增長迅猛,同比增長38%,Mobileye業務包括計算機視覺和基於機器學習的傳感,數據分析,本地化繪圖和駕駛政策技術,用於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ADAS)和自動駕駛。

英特爾從晶片到邊緣再到人工智慧驅動智能變革,也讓這家有超過50年歷史的老牌科技巨頭迎來大史上最大機遇。

百度搶奪物聯網賽道,將加速產業智能變革

在5月30日在廣州百度雲智峰會上,宣布其天工物聯網平臺全新升級,並在邊雲融合、時空洞察和數據智能等三大領域一口氣發布了9大新產品。值得一提的是百度是國內最早向AI轉型的網際網路巨頭,2018年AI專利,以2368件的申請量位列國內第一。

產業應用落地上,百度以ABC+X加速產業智能變革。在邊雲融合領域,通過邊雲融合架構,百度智能雲可以讓智能質檢模型的部署時間,從天級縮短到分鐘級,還可以遠程更新模型,解決柔性製造場景下的質檢難題。

具體在自動駕駛行業,百度智能雲通過邊雲融合技術有效支撐了百度V2X產品在5G和MEC條件下的落地。在路側通過百度智能邊緣Baidu Intelligent Edge/BIE實現了路面狀況和行駛車輛的結構化信息實時上傳,在平臺側通過百度智能雲天工平臺實現了大規模時序數據的整合,並藉助流式計算完成道路和交通信息的分析整合。邊和雲融合對應了車和路的協同,幫助自動駕駛走向開放路段的落地。

小米百億加碼AIoT,對物聯網戰略寄予厚望

對於小米來說,面臨諸多困難,特別是市值大幅縮水,近一年來,由發行價17港元跌至9.5元,跌幅高達44.1%。而在上市後,雷軍聲稱讓首日購買的投資者賺翻倍言論刷爆網絡,至此隨後幾個交易日衝高至22.2港元,相比這個高位到如今跌幅為57.25%已腰斬。倘若聽信雷軍的投資者,到如今則面臨虧損近一倍的尷尬局面。

全球智慧型手機紅利開始褪去,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下滑6.6%,下滑態勢不可逆轉,且還要面臨華為等強勁對手競爭。華為在第一季度出貨量高達5900萬臺,同比增長50%,小米出貨量為2790萬臺,兩者差距懸虛巨大。

儘管手機面臨巨大挑戰,但小米積極擁抱AIoT,將投入百億加碼物聯網,並成立AIoT戰略委員會,可以看出對物聯網戰略寄予厚望。小米來自IoT與生活消費業務取得不俗成績,四年間營收規模增長逾9倍,這份成績單讓人驚嘆。只是對比在資本市場走勢,則形成鮮明反差,上市以來縮水近3000億港元,此外。雷軍給予厚望的AIoT戰略,生態規模及盈利商業模式有待市場檢驗,特別華為等眾多玩家加大力度進入智能家居行業,也將會給小米造成巨大競爭壓力。

最後

以NB-IoT與LoRa等低功耗廣域網LPWAN以及當前火熱的5G網絡,承載了萬物互聯願景,解決物聯網大規模部署低功耗、遠程連接等需求,有數據顯示,LPWAN連接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109%,使得具有萬億美元的物聯網市場將被打開,推動物聯網在工業、能源、零售、物流和溯源等垂直領域應用落地。近年來,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蓬勃發展,也為企業創新釋放潛力,尤其以AI+IoT為核心的轉型企業得到迅猛發展。

作者系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全網粉絲近百萬,累計閱讀破2億次,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基於對未來物聯網洞察和對趨勢判斷,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物聯網作業系統,一條九死一生的「不歸路」?
    網際網路時代,微軟的Windows和英特爾的晶片高度耦合。儘管對於PC廠商來說,一邊倒的支持Windows並不符合長遠利益,這樣做就相當於將自己的命運掌控權拱手交給微軟,但因為英特爾和微軟構成的Wintel商業聯盟,迫使眾多PC廠商就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Android獲得了ARM處理器的極大支持。
  • 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承繼
    美國眾議院調查報告建議國會重新擬定反壟斷法律,以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新變化,將壟斷判斷標準改為以行業競爭為重心,即壟斷是否影響到行業其他競爭對手的創新。眾議院報告提到,如今的科技公司已成為了石油大亨和鐵路大亨時代的那種壟斷力量。
  • Magic Leap換帥前微軟高管,能否力挽狂瀾?
    文|VR陀螺 7月,美國AR行業的黑科技獨角獸公司Magic Leap宣布任命前微軟高管Peggy Johnson為新任女CEO。擁有30多年從業經驗的Peggy將於8月1日加入Magic Leap。在當時,Magic Leap作為一家產品從未亮相、僅靠一個CG視頻吸睛的神秘公司,淡馬錫、Google、阿里巴巴、A16Z、KPCB、摩根大通等在內的一流投資公司都爭相給它砸錢。目前為止Magic Leap已成功融資超29.5億美元,在業內屢次締造融資奇蹟。
  • 微軟再次官宣大招!將拋棄最親密合作夥伴:晶片巨頭聯盟被打破
    【12月26日訊】導語,在全球PC市場中,美國微軟公司和Intel一直都是最親密的合作夥伴,因為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腦作業系統,而Intel又是全球PC晶片巨頭,而它們又通過Windows系統和Intel晶片形成了「wintel」聯盟,直接改變了全球PC市場,影響著全球
  • 微軟自研ARM晶片?來自蘋果M1晶片的危機感
    近期最讓科技巨頭微軟頭疼的可能就是,蘋果正式推出了基於M1晶片的Macbook產品,不僅將英特爾處理器版本的蘋果電腦打得滿地找牙,同時也讓電腦作業系統霸主微軟有些寢食難安,因為這就意味著,蘋果未來的產品中心,將會是電腦產品。
  • 雲計算開始瓜分世界 玩家齊聚 誰是未來霸主?
    雲計算開始瓜分世界 阿里騰訊華為百度齊聚 誰是未來霸主?隨著5G、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發展,雲計算憑藉自身在敏捷性、可擴展性、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正在成為企業進行 IT 轉型的優先選擇,巨頭紛紛全力殺入雲計算市場,抓住雲計算市場發展的紅利。
  • 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原標題: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金服」變身「科技」,幾字之差,螞蟻卻已醞釀數年。6月22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了更名一事,其已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從微軟看科技創新
    因為創新,即使在巨頭林立的科技行業也總是存在有小公司的機會,有谷歌的出現,有臉譜的出現,有不斷湧現的新的創新公司。風投的作用就是去挖掘這些機會。在那兒經常會碰到一些IT精英,有微軟的,有IBM的,有華為的……他們是極易辨認的:無論走路、說話節奏都比常人快,思維敏捷,做事極有效率;而且,對話中時不時吐出深奧的技術名詞來。在科技行業任職是要有很強的競爭力的,因為這是一個競爭異常激烈的領域。科技領域的更新換代非常頻繁,無論機構還是個人都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才能跟上步伐。
  • 音頻行業迎品牌出海時代 漫步者加速全球化布局
    今年的CES亦不例外地在拉斯維加斯掀起了熱潮,包括高通、英特爾、微軟、蘋果在內的國際巨擘,以及華為、小米、漫步者等中國新貴,都期待著在本屆CES上再創輝煌——在展會現場,能感受到如5G通信、IoT物聯網、次世代影音、自動駕駛、智慧家庭、區塊鏈等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排隊亮相,令觀眾目不暇接。
  • 中外科技巨頭齊聚上海:BAT 同臺辯 AI,微軟亞馬遜爭相落「滬」(附演講全文) | WAIC 2018
    馬化騰表示,上海發展 AI 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智能晶片、到軟體、硬體服務已經形成全產業鏈布局;上海能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科技人才,為創新應用提供大數據和應用場景。由此,騰訊華東總部已經落地上海,和上海的合作將全面升級。
  • 微軟、谷歌等多家科技巨頭支持Facebook對NSO提起訴訟
    今天,包括微軟、谷歌、思科和VMWare在內的多家科技巨頭聯合籤署了一份法庭之友陳述書,以支持Facebook對NSO集團的訴訟。NSO集團是一家以色列公司,向外國政府製造並銷售黑客工具。除了這四家公司,法庭之友的陳述書還由微軟的子公司GitHub和LinkedIn,以及網際網路協會籤署。網際網路協會是一個行業遊說團體,代表了數十家其他科技公司,如亞馬遜、Twitter、Reddit、Discord、PayPal、eBay、優步等。
  • 微軟Azure攜手雲決科技助力國內企業上雲出海
    近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攜手雲決科技在深圳舉行了「企業出海,微軟領航」主題會議。微軟Azure和雲決科技的企業解決方案助力國內企業上雲出海,開拓廣闊的全球市場。會議邀請了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和雲決科技的領導以及架構師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並在會後與參會的企業代表進行了關於雲產品、雲技術、物聯網、人工智慧方面的相關技術研討。
  • 蓋茨:蘋果等科技巨頭,理應遭到反壟斷調查
    騰訊科技訊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正在接受來自美國政府各個層面的反壟斷調查,輿論對於這些科技公司的壟斷行為也是掀起了批評聲浪。
  • 英國晶片巨頭ARM終被美國佬收走 中國TikTok豪拒微軟
    之前作者在8月初的時候懟過ARM,因為當時華為和美國的二度激戰搞得正激烈,美國認為華為在5G通訊領域超越了美國的高通等科技企業,為了捍衛其在通訊領域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就一直在不斷的對華為公司進行打壓,他們不僅自己不使用華為的5G通訊設備,而且還將華為給加入到了「某清單」中,導致很多國際高企被迫中斷和華為業務的往來,晶片上更是不敢和華為有過多合作
  • 《財經》雜誌:BATH四大科技巨頭亮出新基建家底
    6月15日,這個維持了幾乎整個中國的電力網絡運行的巨無霸公司進行了一場大型雲籤約儀式,和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為代表的一眾科技公司籤署「數字新基建」戰略合作協議。項目計劃布局十大重點領域,包括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雲網、智慧能源綜合服務、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電力人工智慧應用、能源區塊鏈應用、電力北鬥應用等項目。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觀點幾乎涇渭分明,一派人指責巨頭不講武德,不搞創新卻在搶賣菜小販的生意,另一派則認為,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屬性的,最擅長的是「收平臺稅」,不要苛求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做研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自詡科技公司,但為什麼不僅爭相「放貸」,還都捨不得放棄電商、「賣菜」的蛋糕?
  • 微軟聽聲、Google 養魚,科技巨頭都在海洋中折騰什麼?
    船員只能通過老式的娛樂方式打發時間,聯網就別想了。 在海洋之上,一艘船就是一個沒有外界信息流通的封閉社會,所以魯榮漁 2682 這樣的惡性殺人事件會在此發生。 Google 養魚、微軟聽聲 Google 和微軟的做法頗為「田園」。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二,他們沒少在海裡折騰,在海裡又放伺服器,又裝電纜,想辦法利用海洋資源。而作為有影響力的大公司,他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報海洋。 微軟做的是用自己的技術幫助了想保護珍惜海洋動物的科學家 Erin Moreland。
  • 後機構時代,傳統電信巨頭如何布局「社區居家」?
    文|AgeClub  吳詩雪編輯|陳苗開篇: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深入發展,除了早期的地產、保險、國企三駕馬車外,其它行業巨頭也早已對養老產業「虎視眈眈」,加快養老業務布局,布局方式也不再局限於早期養老機構投資和運營為主,具備更強的創新精神。
  • 「FAAG」盯上數字支付,透過中美科技巨頭布局看支付浪潮
    其實這僅僅是谷歌在行動支付領域布局的小部分,回顧近幾年的動作可以發現其對該領域的重視。與此同時,其他傳統科技巨頭如蘋果、亞馬遜、Facebook也沒有落下,紛紛在此落子。目前,FAANG中的四家都已正式加入與Paypal、Square等C2B支付企業的競爭戰局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或許行動支付領域將催生出新的變化。
  • 布局PC市場,新榮耀與微軟進行合作,未來生態不只靠鴻蒙系統
    2020年科技數碼圈最想不到的事情是什麼?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華為出售榮耀品牌,怎麼也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分家」。這個結果對榮耀用戶和眾多花粉都感到不可思議,畢竟榮耀可是華為的「親生骨肉」,但這也是無奈之舉,華為受到的制裁影響太深了,只能選擇戰略性放棄。而獨立後的新榮耀,將會擁有更多選擇權,其發展前景也是很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