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金服」變身「科技」,幾字之差,螞蟻卻已醞釀數年。6月22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了更名一事,其已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如今類似螞蟻這類的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弱化金融色彩、強化科技屬性已非新鮮事。一方面,從定位和發展戰略上,「螞蟻們」業務已擴充到包含金融在內的全面數位化服務,更名是順勢而為;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業務監管趨嚴,估值走低,無論是業務空間還是為後期上市考慮,升級為科技,都更符合「螞蟻們」的戰略和價值。

  更名螞蟻科技

  螞蟻低調更名,正式回歸科技。6月22日,有消息稱,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准,螞蟻全稱已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將辦理工商登記變更。隨後,螞蟻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新名稱意味著螞蟻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但螞蟻還是那個螞蟻,堅持創新,用技術為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創造價值是我們不變的初心」。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螞蟻更名主要有兩個變化:一是去掉浙江這一區域特徵,二是從「金服」變身成「科技」。此外,包括井賢棟也已經使用「螞蟻集團董事長」頭銜對外亮相。

  螞蟻去「金融」為「科技」,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2017年4月,螞蟻就曾表示,未來只做科技,要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金融服務。一方面,螞蟻逐步打造開放平臺,全面開放餘額寶、財富號等核心金融場景;另一方面,基於科技服務,螞蟻又先後與數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多個跡象表明,螞蟻去金融化一事醞釀已久。

  在業內看來,螞蟻此舉是順勢而為。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雖然金融依然是螞蟻的業務根基,但從定位和發展戰略上,已擴充到包含金融在內的全面數位化服務。此外,金融業務的監管日漸趨嚴,估值走低,無論是業務空間還是為接下來上市考慮,升級為「科技」,都更符合螞蟻的戰略和價值。

  北京市網絡法學會副秘書長車寧同樣稱,從歷史層面考察,更名意味著回歸科技驅動定位,堅持技術解決問題的基因;從未來層面考察,更名意味著超越金融服務,全面拓寬數字經濟服務的邊界,體現了螞蟻服務數位化升級的方向。另外,新名字還去掉了「浙江」的區域特徵,這也與今年3月支付寶的升級相呼應,在形式上直觀表達了它面向未來面向全球的戰略意圖,符合這家公司對自己的定位和期許。

  「去金融化」趨勢

  事實上,不僅僅是螞蟻,包括百度、京東、小米等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均在「去金融化」,紛紛宣稱不做金融,強調「技術輸出」。2018年9月,京東金融就曾更名為「京東數科」,堅持數字科技戰略,加大在數據和技術上的投入,並稱任何與數據和技術無關的業務都不做。2019年9月,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更名為小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名字上弱化了金融屬性,加強了科技定位。

  BATJ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去金融化」意欲何為?背後是何邏輯?在車寧看來,BATJ等雖然業務場景不同,但從誕生起就都是技術驅動的公司,技術一直是這些網際網路公司血液裡流淌的基因。因此,去金融化也意味著這些科技公司向初心和主業的回歸。隨著科技能力的不斷提高,技術不僅成為網際網路巨頭業務的發動機,還能沉澱成標準化商業化技術服務大規模對外輸出,這已經超越了單純金融業務的層次。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去金融化」是當前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一個縮影,也是大勢所趨。一方面,科技對金融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型技術對提升金融服務的質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未來金融實力的比拼需要更多的科技實力,強調科技能夠給市場、給客戶更多安心、信賴感。

  「另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巨頭科技研發和場景運用的成熟,其業務範圍已逐步從集團內部擴張到外部,輸出科技方案、打造開放科技生態圈等to B思維在網際網路巨頭的發展進程上逐步顯現出來,進而帶來科研人員比例上升、科技服務費收入佔比上升等趨勢,因此,強調科技是一種順勢而為。」蘇筱芮進一步表示。

  嚴守科技安全底線

  淡化金融、強調科技或已成網際網路巨頭發展的共識。不過,目前各家數字科技集團手中持有的金融牌照並不少,以近期動作頻頻的小米為例,自2015年涉水金融至今,小米金融已發展成涵蓋銀行、支付、理財、保險、小貸、消費金融、金融科技等多個板塊的綜合型金融平臺,儼然已成全牌照「金融帝國」。

  但在金融牌照和科技平臺兩手抓的情況下,網際網路巨頭們該如何釐清金融與科技的邊界?又有哪些風險問題需要注意?蘇筱芮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釐清金融與科技二者的定位,一個原則就是,「凡是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經營」,金融業務涉及到資金的運用,有資本金、槓桿率等明確監管規定。金融是審慎的、天然具有風險性的;而科技是開放的、追求創新的,「審慎+創新」這兩種迥異的屬性如何碰撞結合?最近北京等地推出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箱」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蘇筱芮進一步稱:「金融行業的持牌性,使得認真遵守監管規定的機構鮮有風險事件發生;而從近兩年來看,科技安全反而成了風險聚集的地方,例如信息安全事故、App竊取個人隱私、非法使用爬蟲等問題,使得過去網際網路金融由於各種風險事件而被『汙名化』,因此從我的角度來看,更名後強調科技基因的機構,更應當把技術安全銘記於心,在堅持底線思維的前提下進行『守正創新』。 」

(責編:趙超、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靳毅:解構螞蟻金服:巨擘崛起
    從誕生到成為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金服只用了15年的時間。在這15年的時間裡,螞蟻金服經歷了哪些關鍵性的歷史時刻,布局了哪些相關業務,又實現了哪些技術沉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梳理了從2004年支付寶誕生至今,螞蟻金服的發展軌跡,從業務布局背景、機遇以及遇到的挑戰,解構螞蟻金服的業務版圖,從中探尋這個金融科技巨擘的發展脈絡。
  • 【觀察】螞蟻金服與阿里雲互助背後,「雙劍合璧」的三重新價值
    毫無疑問,中國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正處於歷史的關鍵節點,而螞蟻金服和阿里雲的「雙劍合璧」,通過全面融合螞蟻金服和阿里雲沉澱了十餘年的金融科技與服務能力,雙方真正打通了阿里在金融賽道的「最後一公裡」,這也意味著阿里巴巴真正能夠以一個整體為金融客戶提供更為全面和更好的服務,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了。
  • 發展到最後難道只剩下陸金所、螞蟻金服等頭部金融品牌
    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至今已有十餘載,從最初的P2P到現在的消費金融,十載風雨砥礪,隨著國家對於互金行業的監管趨嚴,互金行業難免會進行一次大洗牌,之前魚龍混雜的一些不規範平臺將逐漸被淘汰調,出現倒閉潮也並非意料之外。
  • 螞蟻IPO 懸而未決,網際網路金融 「星二代」估值大打折扣
    從螞蟻集團,到京東數科,甚至度小滿金融,這些曾經頂著網際網路巨頭 「星二代」光環的金融科技公司,又將被市場和資本如何估值?  起始:拆分大時代的網際網路金融 「星二代」們  最早,在阿里、騰訊、百度、京東這些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中,金融業務是集團業務體系中的一部分,依託於集團業務而生。
  • 螞蟻的「科技長跑」
    懂財帝原創 · 作者|逸凡 胡曉明:「我們要用網際網路技術去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難題。」 螞蟻的宏大的科技夢與野心,也從此開始。 如今,曾經狂奔於支付賽道的小螞蟻已然轉身成為全球金融科技巨頭。
  • 宇信科技董秘戴士平:螞蟻金服事件對公司業務並無不利影響
    宇信科技董秘戴士平:螞蟻金服事件對公司業務並無不利影響
  • 概念股和螞蟻金服有什麼關係?
    其它多家螞蟻金服概念股漲停,觸及漲停,或者大漲,那麼它們和螞蟻金服有什麼關係呢? 鳳凰傳媒 2020年7月21日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鳳凰傳媒答: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鳳凰傳媒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北京中金甲子陸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投資了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233,168.39元。
  • 金融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壹壹金服第一發展引擎
    金融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壹壹金服第一發展引擎 文/Lisa2017-10-23 15:43:55來源:womeng--人物頻道 官方數據顯示,成立3年來,壹壹金服攜手各類合作機構及壹壹金服平臺的出借人,已累積服務數千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了20餘萬人就業、創業和展業。
  • 【獵雲早報】胡曉明接任螞蟻金服CEO;滴滴順風車將於23日在北京等5...
    井賢棟繼續擔任螞蟻金服董事長,螞蟻金服方面表示,未來井賢棟將投入更多精力到全球化市場和智能科技等「明後天」領域。)北京】12月20日報導重要資訊胡曉明任螞蟻金服CEO,向董事長井賢棟匯報螞蟻金服宣布,為全面提速全球化、內需、科技三大戰略。
  • 螞蟻金服下注5.1億財稅賽道新秀諾諾科技竟無牌違規銷售金融產品
    //螞蟻金服5.1億元入股,巨頭財稅領域之爭加劇//近日,螞蟻金服再次加碼財稅領域的布局,旗下投資平臺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上海雲鑫」),入股浙江諾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諾諾科技」),以5.1億元認購諾諾公司
  • 螞蟻金服的核心競爭力是大數據嗎?
    過去十年,全國人民都被金融科技的概念所蒙蔽了。也許金融科技公司的人們自己也騙了自己。他們聲稱他們的大數據和數學模型、人工智慧可以比你更了解你。他們說,它們用210個維度的760個指標,和45個方程式來衡量你、預測你。但是,這些多數是沒有意義的故弄玄虛。很多數據只是垃圾甚至錯誤的東西。英語有句話:丟進去的是垃圾,出來的當然也是垃圾。Garbage in, garbage out.
  • 外媒關注螞蟻集團上市暫緩:加強監管規範控制金融風險
    但是,監管部門一直警惕地關注著螞蟻集團在某些領域的快速增長。  報導稱,中國銀保監會周一發布了有關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包括提高對貸款的資本要求和加強對跨省貸款業務的管控。上海證券交易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中也提到,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的變化可能對螞蟻集團產生重大影響。
  • 缺芯少魂的宿命:從「無地產不科技」到「無小貸不網際網路」
    「有福利待領取」——刷微博,上抖音,用滴滴,時不時的都會浮現類似「福利待領取」的誘惑,這一切都不過是網際網路巨頭在深度推廣自家的金融服務而已。如果不是監管叫停,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或將創造史上最大的IPO,發行總市值2.1萬億。11月份原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舉辦的線上會議中揭開了螞蟻集團掙錢的秘密,目前螞蟻金服公司100億的利潤,45億利潤來自於重慶那兩個小貸公司。強監管,也遏制不住造富的衝動。
  • 螞蟻正式宣布!上市被叫停後,存款產品下架,馬雲只能接受現實
    2020年11月3日,馬雲籌劃已久的螞蟻上市計劃被突然叫停,原因則是螞蟻金服百倍槓桿存在著太大的金融風險。而且在螞蟻金服被叫停後,便開始主動積極配合監管部門進行整改。根據國內權威媒體最新報導,螞蟻集團正式對外宣布,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 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原標題: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摘要 【八大網際網路巨頭2019投資全圖譜 看2020風口在哪兒!】
  • 螞蟻金服要倒閉了?馬雲跑路國外了?
    創意圖片:螞蟻花唄、花唄最近,因為螞蟻金服被監管部門約談和處罰,並暫停上市進程的事件不斷發酵。各種小道消息不脛而走,甚至有傳出螞蟻金服倒閉,馬總逃往海外避禍的消息。這種傳聞當然是不實的,相信我們大部分人都有甄別真假消息的能力。但是,這從側面也反應出螞蟻金服事件的熱度和全民關注度有多麼高。
  • 公司與行研|螞蟻集團上市在即,2000億美元估值是金融科技的巔峰嗎?
    螞蟻集團上市,目標估值2000億美元,為之沸騰的是整個市場:全球最大IPO、科創板權重變化、數億元上市費用、阿里巴巴股價飆升近4%······這也使得,資本巨浪席捲之下,第三方支付機構究竟是如何編織這場「造富神話」成為更值得關注的話題。行動支付是如何崛起的?金融科技,這個起源於矽谷的產業生態,在大洋彼岸,只能於華爾街金融巨擘的罅隙中艱難生存。
  • 老虎證券:扒掉科技外衣,螞蟻集團就是一家用金融手段收割流量的巨獸!
    在上市前夕,螞蟻金服將公司名稱改為螞蟻科技,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將自身的定位更偏向科技公司,而非金融。 但實則,螞蟻集團(06688)旗下的兩大主營業務: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和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其實都是將傳統金融產品搬到線上。無論科技的外衣如何炫目,核心依然建立在金融業務上。 或許是因為金融股的估值普遍低於科技股,螞蟻集團更樂意自己成為後者吧!
  • 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的命運轉折
    (反過來說這也是字節跳動能夠做大做強的原因)三 關鍵民生領域:不可碰觸的紅線然而,為了攫取利潤,尤其是攫取一個增量基本見頂的市場利潤,網際網路巨頭一定會將他們的觸手延伸向其他領域,其中一部分已經伸到了事關國計民生的關鍵民生領域:其一是金融領域。
  • 螞蟻集團推遲上市是好事還是壞事?有什麼影響?
    四個月前螞蟻金服已經改名為螞蟻集團,去掉金服並加入了「科技」二字,雖然僅僅是兩個字的改變,可是對於螞蟻集團來說,這是從本質上改變了公司的定位,以前其注重的是金融服務,但現在其定位是一家以科技手段為金融服務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如果上市的話,二者的針對性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