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的「科技長跑」

2021-01-18 騰訊網

懂財帝原創 · 作者|逸凡

胡曉明:「我們要用網際網路技術去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難題。」

馬雲:「你們要做真正的微貸款,把貸一二十萬的款給小微企業當做自己瘋了一樣的使命和夢想。」

王堅:「直升機不是飛機,也不比誰飛得高,而是看能不能做到樹梢高飛行,這是最難的。」

今日的外灘大會,解密了11年前阿里內部一場會議。

彼時,胡曉明帶著團隊匯報籌建阿里金融的事情。他一開口就是一句「大話」,馬雲和王堅卻給他拍手叫好。

馬雲一直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當成願景。而王堅是技術派,他希望胡曉明能用技術驅動的原理為中國的小微企業打造一架「融資直升機」。

瘋狂的螞蟻人,完成了瘋狂的使命。

如今,螞蟻旗下網商銀行一年已能服務2千萬家小微企業、個體戶、農戶,他們的貸款平均額度僅3.6萬元,最小一筆甚至只有1塊錢。

順利的話,螞蟻不久就要完成全球最大的IPO。這場外灘大會,仿佛是一場螞蟻人回歸初心與告白。用技術保證世界上每一個該得到幫助的人一個都不能少,他們的夢想依舊沒有改變。

這個夢想的主角是每一個微小的「個體」「上海的小麵館,北京的煎餅果子店,菜場的菜農,他們不應該被拋下,每一個人都應該被尊重。」

11年前,王堅和胡曉明都在阿里雲,創辦了雲棲大會。彼時,中國轉型升級的機會,讓雲棲大會成為全球前三的技術盛會。

11年後,胡曉明成為螞蟻CEO,推動上海舉辦了外灘大會。在全球數字經濟轉型的當下,外灘大會再一次站在了全球金融科技頂級盛會的渡口。

不變的是,「螞蟻」依舊是延續他們科技夢想的載體。

倒逼出來的螞蟻科技

胡曉明說,螞蟻的基因不是金融,而是科技。

脫胎於淘寶的支付寶,從誕生第一天起,就開始用技術解決支付信任問題。2004年,支付寶就通過將自己作為中間人暫時保留貨款的方式,解決了電商交易中的信任問題,完成了第一筆擔保交易。

此後,隨著淘寶交易規模的擴大,支付寶小而高頻的交易需求開始猛增。淘寶和支付寶都意識到,自己的「腦力」快不夠用了。

但當時,淘寶與支付寶的IT架構中使用的絕大部分都是IBM小型機、Oracle商業資料庫以及EMC集中式存儲,這導致系統的「計算力」難以支撐高頻交易需求的高速增長。

為解決「計算力」危機,馬雲把王堅挖到了阿里巴巴,擔任首席架構師,他的任務就是從零開始搭建阿里自研的雲計算系統。

螞蟻的宏大的科技夢與野心,也從此開始。

如今,曾經狂奔於支付賽道的小螞蟻已然轉身成為全球金融科技巨頭。螞蟻集團IPO招股書顯示,其技術能力覆蓋了人工智慧、風控、安全、區塊鏈、計算及技術基礎設施等硬核科技領域,已擁有26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產品,18項世界級和國家級核心技術獎項,以及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26279項專利或專利申請。

除此之外,螞蟻還在人工智慧、區塊鏈、資料庫等技術領域具有領先優勢。其中,區塊鏈專利申請數全球第一、資料庫產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

回溯螞蟻集團發展史,科技基因清晰可見,在科技研發領域的長期投入成為推動每一次戰略發展的關鍵。

IPO招股書顯示,僅2017至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研發費用就分別達到47.89億元、69.03億元、106.05億元、57.20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32%、8.05%、8.79%、7.89%。

與此同時,螞蟻還在尋找驅動科技研發戰車的持久動力。

馬雲曾說,「人才在科技創新中是最重要的。」在阿里打拼了15年的胡曉明深知這句話的含義。螞蟻招股書披露的高管名單中,擁有技術背景的佔了一半。

這其中,現任螞蟻集團CTO、支付寶事業群總裁倪行軍寫出了支付寶第一行代碼。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曾是日本NEC的首席技術官。副總裁芮雄文、漆遠也都擁有博士學術背景和多年的技術經驗。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螞蟻超過1.6萬名員工中,技術研發人員佔比已經超過64%。

胡曉明在外灘大會說,螞蟻多年來的科技投入,不同於傳統的按前中後臺或行業細分的金融科技應用,也不同於一般意義上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產業化、平臺化。而是基於在五大技術領域中的深度自研,為各類金融科技應用提供計算、可信、隱私、智能和物聯等基本要素,全流程全視角支撐數字金融的體系結構,保障數據流、資金流的高效、安全、智能與普惠。

外界也能清晰觀察到,螞蟻是全球科技史上,罕見在核心科技模塊同時面向和受託於大型機構客戶、小微客戶和末端個人用戶的金融科技公司。

這在螞蟻財報數據,有鮮明的佐證。

招股書顯示,2018 年度、2019年度和2020 年1-6月,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7億元、1206億元和725億元。

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業務及其他,構成營收的三大板塊,2020年1-6月,這3大項的佔比分別為35.86 %、63.39%和0.75%,其中數字金融科技服務費的佔比最高。

螞蟻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主要包括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和保險科技平臺,在這三者中,微貸科技平臺營收佔比最高,達公司總營收的39.41%。

截至2020年6月30日,微貸科技平臺促成的信貸餘額為2.15萬億。

由此,很多人簡單得出結論,螞蟻主要靠信貸賺錢。

但過去數十年,中國數千家金融機構,從來沒有一家靠提供純信用小微貸款服務,做到這樣的規模。正如開篇所述,傳統銀行主要依靠抵押物,而螞蟻率先用網際網路技術解決了這個難題。

在跟王堅對話時,胡曉明說了句大實話,中國不缺銀行,但是缺一家科技公司,能夠把金融資源和沒有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連接起來。

這家網際網路巨頭,用16年時間通過數據化的方式重塑了整個金融信貸鏈條上的主體和要素,形成了新的信貸價值鏈。

金融最核心能力是風控。國內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為什麼都願意與螞蟻合作?看中的正是其用戶、風控、科技能力等。

而螞蟻通過開放平臺方式,既幫助金融機構開拓了業務範圍,也獲得了支撐自身發展的可觀的技術服務費。

技術商業化加速

創新業務,收入不到1%,但螞蟻單獨將其列出,可謂用意深刻。

從財報上看,過去三年,螞蟻創新業務及其它收入分別為5.14億元、7.45億元、9.3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為0.79%、0.87%、0.77%,均不足1%。

上市前一年,螞蟻調整組織架構,善打硬仗的阿里合伙人胡曉明(孫權)被推到了臺前,出任CEO。

2019年12月19日,井賢棟一封郵件宣告了當時螞蟻金服CEO的變化,郵件正文在提到胡曉明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作為支付寶老兵、螞蟻小微企業信貸的開創者以及阿里雲的推動者,孫權會用他充沛的熱情、卓越的領導力和豐富的技術商業化經驗,帶領團隊投入日益增長的內需市場,幫助更多服務行業等實現數位化升級與發展。

這預示著螞蟻未來數年的新方向:實現技術的商業化。

胡曉明,花名孫權,人如其名,曾經在阿里內部三次創業,是不折不扣的悍將。

早在2005年,他就創立了阿里金融——基於大數據為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服務,開啟了中國科技金融的創業潮,也孕育了螞蟻信貸業務的前身。

2014年,胡曉明從螞蟻金服調任阿里雲總裁,負責將當時誰也看不起的阿里雲推向外部,實現商業化。

「他是把阿里雲從夢想拉回現實的人。」阿里內部評價稱。

據報導,胡曉明很好的平衡了技術與商業導向,要求技術團隊進企業客戶內部找需求,通過需求引導雲計算產品研發。

財報顯示,胡曉明執掌阿里雲的十幾個季度間,阿里雲是阿里巴巴各項業務中增長最快的,平均以接近100%的增速在增長。

一手把阿里雲從技術領先推動市場規模領先,胡曉明由此也獲得了擅長從1到N的評價。

毫無疑問,螞蟻集團已完成了從0到1的構建,並構築了強大技術壁壘與護城河。今天的螞蟻管理層正完成將螞蟻技術從1推向N的商業化落地過程,CEO胡曉明無疑是其中的關鍵角色。

最近的一個顯著動作:2020年6月,螞蟻自研分布式資料庫OceanBase成立公司獨立商業化運作,由胡曉明親自任董事長。OceanBase在今年還有一個光環——連續兩次拿下了全球分布式資料庫性能測試第一,並且破了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

三年前,螞蟻已經全面去IOE。2019年,OceanBase資料庫在今年雙十一峰值流量創下了超過六千萬次筆支付每秒的世界紀錄。

在獨立之後,OceanBase還先後拿下了運營商和銀行的客戶,走上了商業化之路。16年的獨立自研,螞蟻在多個科技領域建立技術護城河。可以預測,OceanBase只是一個案例,螞蟻內部越來越多的自研技術或將成立獨立的公司,對外輸出。

更讓外界關注的是,2020年7月,螞蟻全新推出「螞蟻鏈」,加速推動區塊鏈從前沿技術發展成科技產業,並融合其他技術構建價值網絡。

「螞蟻鏈,有望再次創造下一個支付寶。」這是業界不少人的評論。過去一年內,螞蟻鏈平臺產生了超過 1 億個日度活躍上鏈數據,包括專利、憑證和倉單等。

螞蟻鏈已呈現出指數級增長態勢。數據顯示,螞蟻金服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申請數均排名全球第一,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商。

創新業務,雖然這部分收入不到1%,但這部分未來隨著螞蟻鏈、OceanBase的收入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

在今天的外灘大會上,胡曉明透露,螞蟻未來上市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投入科技、投入技術,為長期戰略來打好技術的底盤。

這場技術馬拉松長跑才剛剛開始。

說明:數據源於公開披露,本文僅代表該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FIN -

懂財帝出品 | 微信ID:znfinance

「在看」「轉發」,你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獨角獸改名,螞蟻還是那隻螞蟻,金服變科技,螞蟻集團IPO...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雲山全球最大未上市獨角獸悄然更名了,近日,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核准,螞蟻的全稱已從「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將辦理工商登記變更。
  • 螞蟻開門:破除A股科技荒夢魘
    也就是說,螞蟻這次用來給散戶發福利的錢,就比許多公司上市募集的資金還多!伴隨著螞蟻科技來到科創板,國內資本市場的很多規則也跟著改變,螞蟻的初心是「帶給這個世界微小的改變」,從上市第一天就開始了。4、螞蟻開門不過中國仍然有一家超級巨無霸網際網路公司,早早準備好了在國內上市,這就是螞蟻科技。2011年螞蟻科技通過拆分VIE架構,成為了一家內資公司;2019年通過最終跟阿里巴巴的協議,阿里巴巴持有螞蟻科技33%的股份。
  • 馬雲被約談:螞蟻科技上市,見好就收
    印象中,我已經寫過很多篇關於螞蟻上市的文章了,其實內容都大同小異,簡單總結成一句話,不看好螞蟻未來的走勢。 說我是陰謀論也好,目光短淺也罷,反正我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打新可以,賺一波走人,長期持有大概率變成第二個中石油,中芯國際。
  • 萬億螞蟻IPO!支付寶靠什麼科技賺錢?
    對於數字金融科技平臺,螞蟻集團表示,這項業務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保險科技平臺。具體而言: 創新業務包含螞蟻鏈技術服務、金融雲技術服務等多項創新技術服務,2019年開始,公司從螞蟻鏈取得收入。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螞蟻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是微貸科技平臺,簡單地說就是把銀行等的錢借給消費者或小經營者,然後對利息進行提成,其次是數字支付業務收入,第三是理財科技平臺。
  • 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原標題:螞蟻「金服」變「科技」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去金融   「金服」變身「科技」,幾字之差,螞蟻卻已醞釀數年。6月22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了更名一事,其已由「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改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上交所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
    原標題:關於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的決定 摘要 【上交所: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
  • 螞蟻集團開啟上市倒計時 預計11月5日A+H兩地同步上市
    從募集資金用途來看,本次螞蟻集團科創板IPO的募資金額擬用於投資四大項目:30%用於助力數字經濟升級項目、10%用於加強全球合作並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40%用於進一步支持創新及科技的投入以及20%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佔比最高的還是科技。在招股書和歷次問詢披露中,螞蟻集團多次強調自己的「科技基因」。
  • 全球最大IPO:扒掉科技的外衣,2萬億巨無霸螞蟻還剩什麼?
    科技與金融的標籤之爭、支付入口之戰,以及來自監管層面的系統性風險,是螞蟻未來不得不翻越的三座大山。 扒掉科技的外衣,螞蟻還剩什麼? 成立16年以來,螞蟻從來沒有像今年一樣急切、頻繁地為自己披上科技公司的外衣。 2020年5月,沿用6年的螞蟻金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螞蟻集團。這家公司的全稱,也由螞蟻小微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更變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半年大...
    金融公司還是科技公司?螞蟻集團剛剛披露的招股書給出答案!資料顯示,重慶螞蟻小貸公司屬於螞蟻集團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板塊中的微貸科技平臺,主要開展小額貸款及相關技術服務。
  • 老虎證券:扒掉科技外衣,螞蟻集團就是一家用金融手段收割流量的巨獸!
    在上市前夕,螞蟻金服將公司名稱改為螞蟻科技,在招股書中,螞蟻集團將自身的定位更偏向科技公司,而非金融。 但實則,螞蟻集團(06688)旗下的兩大主營業務: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和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其實都是將傳統金融產品搬到線上。無論科技的外衣如何炫目,核心依然建立在金融業務上。 或許是因為金融股的估值普遍低於科技股,螞蟻集團更樂意自己成為後者吧!
  • 宇信科技董秘戴士平:螞蟻金服事件對公司業務並無不利影響
    宇信科技董秘戴士平:螞蟻金服事件對公司業務並無不利影響
  • 從螞蟻區塊鏈到螞蟻鏈 螞蟻提前「上樹」
    螞蟻集團最近風頭很盛,剛宣布尋求兩地同步上市的計劃後,22日晚又宣布召開區塊鏈升級發布會,並且請來了集團的兩大「猛將」——董事長井賢棟與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這種時候,螞蟻區塊鏈要變成什麼樣?
  • 螞蟻基金能買嗎?螞蟻基金18個月封閉期是什麼意思?
    抓住國慶長假的尾巴,五隻螞蟻集團戰略配售基金中的最後一隻——華夏創新未來終於在8日晚間賣完。很多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五隻螞蟻基金都詳情裡都寫著「18個月封閉混合」的字樣,這是什麼意思?而且很多朋友也有疑慮螞蟻基金能買嗎?值不值?至誠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番。
  • 螞蟻金服投資自動售貨機企業易觸科技 成後者第七大股東
    螞蟻金服投資自動售貨機企業易觸科技 成後者第七大股東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19日 消息: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易觸科技的運營主體青島易觸科技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
  • 螞蟻集團全資控股螞蟻借唄運營主體
    摘要 【螞蟻集團全資控股螞蟻借唄運營主體】據天眼查APP顯示,12月4日,螞蟻借唄運營主體——重慶市螞蟻商誠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萬向租賃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金融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寧波市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從股東中退出
  • 市商務局與螞蟻科技集團、阿里本地生活籤訂數字生活新服務框架...
    12月18日,市商務局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科技集團、阿里本地生活在阿里巴巴西溪園籤訂數字生活新服務框架服務協議,共同推進濟南市數字生活新服務建設。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康廣民、阿里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山東公司總經理林青葉、螞蟻集團支付寶數字生活戰略合作總經理王東興出席儀式。
  • 螞蟻集團到了最難的時刻?‖依靠科技創新去獲取紅利得有個度吧?
    今日主題:「科技創新下的紅利」前言:螞蟻集團的話題這兩天真的是持續高熱,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時間線:先是螞蟻在IPO前期宣布了螞蟻金服改名為螞蟻集團,並且面向社會統一了口徑:>「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不是金融公司!」
  • 公司與行研|螞蟻集團上市在即,2000億美元估值是金融科技的巔峰嗎?
    螞蟻集團下周五即將迎來上市審批,開啟A+H上市之旅後,其罕見地回應了與騰訊微信支付的服務競爭,稱二者「不具有可比性」。螞蟻集團在回應細節中表示,國內市場由騰訊運營的微信支付也提供類似的數字支付服務,但這些企業提供的支付服務和公司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業務存在一定差異。
  • 支付寶智能風控技術拿下國際標準,螞蟻科技戰略進入加速期
    ITU(國際電聯)官網顯示,近日,由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主導編制的智能風控技術國際標準正式發布。這是中國科技公司人工智慧風控技術全球領先再度獲得的國際認可。這項名為ITU-T X.1451(Risk identification to optimize authentication)的國際標準,由ITU(國際電聯)發布。
  • 螞蟻集團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為了能夠讓螞蟻上市融資,實現快速斂取巨額財富的目的,螞蟻金服做了兩件事,一件事是將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改名為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螞蟻金融服務變身為螞蟻科技集團,玩了一手狸貓換太子的戲法,使螞蟻集團成為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此就可以完成另一件事:在A股科創板上市,這就隱去了這家金融公司的真面目,掩蓋了其年均利率14%放貸的高利貸主的真實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