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廣州溫度日漸下降,早上起床差點被封印在被窩裡起不來。據說,今年跨年夜廣州的氣溫會低至1℃,想想都忍不住打個哆嗦。
那麼冷的天氣,出門得裹得像個粽子,還不如隨便買個肉(或者外賣點個菜)回家自己煮更方便!冬天虛勞寒冷,吃羊肉就最合適不過了。羊肉性溫,有補中益氣的效果,常吃也沒那麼容易上火,是廣州人冬日滋補的優選肉類。因此,編君家附近的肉菜小檔,近期都能看到新鮮羊肉的身影……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吃羊肉吧!
廣州人吃羊肉,偏愛清淡的涮羊肉、清燉羊肉,但偶爾也忍不住嘴想吃燜燉羊排。跟北方人喜歡的做法不同,廣州人燜羊肉都不愛香料太多,不然會蓋住羊肉本身的腥臊味。但燉羊肉如何能做到既不乏羊肉鮮味,又不會太肥膩呢?這裡頭,可是有小秘密的!
燉羊肉,切忌下「大料」
據說,烹飪界有句老話「羊不料豬不椒」。由於燉菜所需的燜燒時間長,香料調料燉久了,散發出來的味道太多,便會蓋過原本的肉香味。因此,燉羊肉切忌下大料,否則會把羊肉的味道全部闢走,然後吃起來像在吃豬肉。
但是,有些街坊是真的很不喜歡羊肉有太重的腥臊味怎麼辦?那也不能下大料,特別是八角這種味道很重的香料,否則煮出來的羊肉一點香味都沒有,不就等於把昂貴的羊肉給浪費了?!
那麼,我們該怎麼處理羊肉,才能讓它羶味不衝鼻,保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建議大家可以這樣做:
1)新鮮羊肉
把羊肉衝洗乾淨,直接燒!鮮羊肉腥臊味少,香味濃鬱,不用專門做去腥處理。
2)冷凍/冷鮮羊肉
把羊肉放冷水裡浸泡15分鐘以上,衝洗乾淨後再冷水下鍋,加入少許料酒和姜蔥。大火燒至沸騰去血水,這樣得到的羊肉羶味自然會變小。
羊肉去腥,這一步很關鍵
羊肉怎麼做能溫和去腥?關鍵在於「炒」這一步。
很多街坊不知道,其實「炒糖色」可以把羊肉的腥味壓下去,還能令羊肉看上去顏值更加誘人。再加上適當的調料,一鍋絕美的羊肉煲就這麼誕生了,大家快來學一學吧!
準備材料:
羊排1000克、去皮板慄少許、蔥姜蒜、冰糖適量、料酒1勺、油鹽適量、香料包、桂圓、紅棗、柱候醬2勺
做法步驟:
1、準備一個香料包,裡面包括香葉、豆蔻、白芷、草果、花椒、孜然、小茴香裝起來備用;
2、紅棗洗淨去核,姜蒜切片,蔥切段備用;
3、熱鍋倒少許油,放入冰糖和羊排塊,小火翻炒至羊肉紅潤上色;
4、加入姜蔥蒜、香料包和料酒,再加入柱候醬和沒過食材的開水,大火燒開後加入板慄、桂圓肉和紅棗,蓋鍋蓋燜1小時;
5、最後大火收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