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羅,拖更兩周終於更新了,不要太想我。
做完菜,日常打開WPS寫稿,腦海裡回想起羊肉的口感與味道,不由得溼興大發。
好溼好溼,靈感來了擋都擋不住。
雖然長得瘦,但是愛吃肉
橫批:無肉不歡
今天早上去蓮花市場,挑了只沒那麼肥的山羊,要了個羊腩,一稱,好傢夥,4斤多剛好168塊,諧音一路發一路發,好兆頭,上天註定果然我不能在貧窮中度過
於是,美好的周末就從羊肉開始了
材料表
羊腩 4斤
胡蘿蔔 2根
甘蔗 適量
生薑 2塊
黃芪 適量
當歸 適量
黨參 適量
枸杞子 適量
龍眼肉 適量
香菜 3根
蔥 5根
玉米澱粉
耗油
醬油
鹽
一、準備材料
二、處理羊肉
三、烙肉
下羊肉,煸至羊肉水分幾乎收幹(先攤開,差不多了再翻)。關火,這時候將羊肉跟羊皮分揀,羊皮留在鍋裡,羊肉另外乘出,備用。四、燜肉
開大火,下甘蔗,黃芪、黨參、龍眼肉還有當歸,翻炒均勻後加水至摸過羊肉。先燜個15分鐘,放入之前分揀出來的羊肉,在羊肉之上放胡蘿蔔(如果這時候水少了,量不足以沒過羊肉,可以加入適量的開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燜15分鐘左右。
這時候夾一塊羊皮來試試,羊皮能咬得動的話就馬上關火,放入枸杞子,打開砂鍋蓋子散熱,不需要繼續加熱了。
如果咬不動,那麼就繼續燜至羊皮能咬動為止。
五、調味
從砂鍋取適量羊肉、胡蘿蔔、甘蔗放入鐵鍋,勺上適量的羊肉湯。放入2勺耗油、0.5勺醬油、半勺鹽,翻炒均勻,蓋上鍋蓋。一邊倒一邊攪動中間的汁水,直至再度沸騰,汁水變稠,再翻炒均勻讓羊肉裹上醬汁。真香!
小結
2.羊肉羊皮分不分揀其實看個人,我個人認為羊皮的熟度跟肉不一樣,必須先燜羊皮,再煮羊肉,否則將肉煮至皮一樣的熟度,這樣肉汁會流失,不但口感不好,吃起來也不鮮甜。3.最後調味切忌下太重的料,特別是醬油,否則會蓋過羊肉本身的味道,不用怕羶,經過藥材的煮製,只會更香。大冬天的,一家人圍在一桌,整上一鍋羊肉,中間放上一把香菜蔥段,羊肉隨著肉汁的沸騰而微微抖動,羊肉與藥材的香氣隨著上升的蒸汽氤氳開來。良人當歸,一家團圓。
你的支持是我驕傲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