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2日的報導稱,俄羅斯空天軍一架米格-31戰機於昨日在白令海峽上空成功攔截了一架美國空軍RC-135偵察機。白令海峽位置非常敏感,美空軍派遣RC-135偵察機出動當然會引起俄方的注意,所以海峽上空才會爆發「激戰」,米格-31成功驅離美軍偵察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由於這次偵察行動沒能順利展開,所以白宮下令軍方要封鎖該消息,不能讓自己的盟友知道此事。
米格-31戰鬥機,是蘇聯時期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一款串列雙座全天候截擊戰鬥機。米格-31戰機全長22.69米,翼展為13.46米,高6.15米,它配備有兩臺D-30-6加力發動機,由於D-30-6發動機的單臺加力推力就達到了151.9千牛,所以米格-31戰機具備了超音速巡航的能力,其最大飛行速度甚至可以達到2.83馬赫。米格-31戰機的作戰半徑為720千米,正常續航時間為3小時36分鐘左右,如果進行空中加油,其可以在空中飛行6-7個小時。
在武器配備方面,米格-31戰機共有8個外掛架,機身下有4個,兩側機翼有2組複合掛架,2個固定掛架。2018年5月,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鮑裡索夫表示,已經有10架米格-31戰機搭載了匕首高超音速飛彈執行試驗性的戰鬥值勤任務。按照俄羅斯軍方公布的數據,匕首高超音速飛彈的射速可達10馬赫,俄羅斯將米格-31與匕首飛彈進行搭配,明顯是看重了米格-31的速度優勢。
知情人士稱,2012年9月俄羅斯前國防部長曾表示,將米格-31戰機永久部署在北極地區的羅加喬沃空軍基地。不過,該計劃也被各方指責沒有實際意義,因為米格-31BM雖然配備了功能強大的「掩體」陣列雷達,但是北極地區寒冷的天氣對於設備的影響極大,地勤人員需要不斷測試維修這款陣列雷達。消息人士稱,羅加喬沃空軍基地如今已經無法保證米格-31戰機在全負荷狀態下安全起降,該基地擁有2500米長的跑道,蘇聯時期米格-31戰機完全可以在這處跑道全負荷起降,如今出現這種尷尬的狀況,很可能與米格-31戰機的升級改造有關。
據悉,美國空軍出動RC-135偵察機的目的,是為了偵察俄羅斯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情況。由於情況比較緊急,所以俄軍直接出動了速度極快的米格-31戰機。面對米格-31機翼下的飛彈,美軍偵察機只能灰溜溜地選擇離開。有消息稱,此事發生之後,白宮下令封鎖偵察失敗的消息,希望隱瞞自己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