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學後,一個月給多少生活費合適?大學生:也就3000

2020-12-24 美芽媽媽L

文|美芽媽媽(文章純屬原創,歡迎媽媽們轉載分享)

經過了多少年的寒窗苦讀,我們的孩子終於考上了大學,終於離開了父母的懷抱,自己一個人走向外面的世界。

但是大家也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在給孩子生活費這件事情上,不能像初中高中一樣小打小鬧了,必須要認真對待。那麼給多少才合適呢?

有一張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非常有意思,第1等的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在5000元以上,妥妥的土豪家庭。第二等的學生在2500~4000塊錢左右,也很富裕了。第3種家庭在1800~2500塊錢左右,雖然只歸入了普通家庭,但是也能夠有一個比較舒服的生活。

第4等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費在1200塊到1800塊錢左右,也就是說一周的生活費最低才300塊錢,歸入了農村家庭。第五等家庭是較為貧困的家庭,每個月的生活費才700~1200塊錢。也就是每周的生活費不到200塊錢。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於哪一等家庭。

還有人做了這樣一張有意思的統計表,裡面歸納了全國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統計圖。雖然有些平均的意思,但是也能夠看出一些東西。其中北京,廣州等較為發達的城市孩子們的生活費用都比較高。能夠看出不同地區的生活費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看完了宏觀,我們再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有一對大學生情侶在街頭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用也就3000吧。其實他們的家庭根本就給不起3000塊錢,兩個人還要打一些零工才能夠滿足自己日常的開銷。

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還有一位學生表示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如果低於2000,自己就要喝西北風了。首先化妝品,護膚品有與一些女性用品的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且在學校裡吃食堂的價格也不便宜,2000塊錢確實不夠花。

為什麼大學生總是抱怨自己的錢不夠花呢?

①受到了超前消費的影響

很多學生明明一個月的生活費用才1000多塊錢,但是卻敢花2000塊錢去買一些好看的衣服,好玩的遊戲。這是因為他們受到了超前消費的影響,以為花一小部分錢就能夠體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當他們面對帳單的時候就傻眼了。

②太多沒有必要的社交活動

在大學校園裡,很多同學之間隔三差五的就要聚一聚,去學校附近的飯店吃一頓大餐。今天這個同學過生日了,明天另外一位同學要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或者是某某同學順利脫單。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每一次聚會都是一次支出,而且還是見不到回頭錢的那一種。

如何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呢?

①讓孩子學會理財

就算是學生,家長也可以適當地引導他們進行理財。因為理財不僅僅是管理自己的錢財,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讓他們明白錢應該怎麼花,應該怎麼存。

②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欲望都控制不了,那麼他跟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家長應該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減少一些沒有必要的支出。有一種方式非常有效,當孩子想要買一件東西的時候,把它放到自己的購物車裡晾上兩天,兩天之後自己的興奮勁過去了,說不定就不想買這件東西了。

知心話兒:到底給孩子多少生活費的確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其實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平均值,讓孩子能夠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如果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孩子們完全可以去兼職,磨練自己的毅力,對他們步入社會有很多好處。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美芽媽媽,每天為大家分享育兒知識,成長故事,希望我的感悟能幫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童年!

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
  • 大學生消費現狀,生活費共分五個檔次,一個月多少錢才夠花?
    許多孩子上大學,還是人生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所謂「兒行千裡母擔憂」,除了為孩子打點行囊,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按時給孩子生活費。孩子上大學以後,一個月給多少錢才夠花?我有個認識的寶媽,就曾經和我抱怨大女兒上了大學以後,一直和她們夫妻倆冷戰,只因為她覺得生活費一個月給1500元實在太過「寒酸」,根本不夠花。這位寶媽卻覺得,同樣在上大學的侄子,一個月生活費就是1500元,人家都夠花,怎麼你就不夠花?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新鮮出爐,快看看你在哪個等級
    大學的住校生活不同以往,很多到需要學生們自行完成,因此對於一個月的花銷也從原來的幾百上升到了幾千元。大學的生活費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家庭也因此頭疼不已,給多給少都是個問題。給少了家長會擔心孩子一人在外不夠花銷,苦了孩子;給多了,又擔心孩子亂花錢,再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買一些超出自己支付能力以外的東西。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4個檔次差距大,你家孩子哪一級?
    相信大家在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父母都會為我們打來生活費,自己就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來合理的分配這些錢。 而之前在網上一直都有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每個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合適?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因為每一位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都是不一樣。
  • 大一新生們,開學多少「生活費」才夠用?看完這份帳單你就明白了
    孩子要去念大學了,那麼作為家長,自然是少不了給孩子出學費和生活費,大學畢竟和初中高中不同,需要花費的地方也更多,很多父母即便是孩子上了大學,也希望能好好學習,不要求娃出去做兼職,而是每個月都會給孩子打生活費,那麼準大一新生,給多少「生活費」才夠用呢?
  • 大學生要生活費常用的「小套路」,表情包不算啥,凡爾賽才厲害
    這些招數屢試不爽為了向父母要生活費,我畫了一朵花又到了月末,失蹤近一個月的孩子突然發來了消息!激動的老母親,打開了聊天頁面,孩子只發來了一張圖片,是一個微信支付頁面的截圖,用紅筆畫了一朵花,花心是空空的錢包。
  • 供一個孩子上大學,需要花多少錢?普通家庭還真有點吃不消
    可現在反倒是考不上大學的孩子會成為家長口中的反面教材。 可見我國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多大的突破。 只不過對於很多家庭來講,供一個大學生讀四年書並非易事,這四年花的錢還真是讓普通家庭有些吃不消呢!
  • 大學生生活費也有段位,看看你在哪個段位?
    大學生活不同於高中生活,許多人都會選擇離開家鄉,在外地求學。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將一個月的生活費提前打給孩子。這個時候關於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成為非常多家庭都很關注的話題。那麼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是怎樣的呢?其實大學生生活費檔次也可以用王者榮耀的段位對應。
  • 「我是大一女生,每個月要求媽媽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文丨歡歡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一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的女大學生在網上發帖求助,她希望媽媽每個月給自己4500元生活費,但遭到了媽媽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 基層父母,供孩子上完四年大學要花多少錢?結果超乎預料
    現在我國的教育體系越來越完善,幾乎家家的孩子都能上大學,在我國大部分家庭都是普通階層,其實供養一個大學生並不容易。考上大學對父母而言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費用的壓力。2.住宿費大學的住宿費相對就比較實惠了,一般是一個月100塊左右,一學年就是不到1000塊,比市面上的租房便宜多了,在外面一個月就要1000塊,這麼想還是很划算的。而且大學的宿舍生活是非常豐富的,讀大學,不住大學宿舍一定會非常遺憾。
  • 大學生活費最大一筆開支是什麼?
    你一個月給我2000,吃飯還能剩七八百,壓歲錢都在,你跟媽媽還時不時給我發紅包,還有獎學金,我都放在手機銀行裡了。主要還是不怎麼花,像我大學同學,一雙鞋就好幾千。我說:兒子,咱們不能跟人家比這個啊。人家是有錢人,咱們只是工薪家庭。我們還在用條條大路通羅馬激勵自己,人家已經出生在羅馬市中心了。
  • 大學生每月2000塊錢生活費,還嫌父母給的太少,很無奈
    但是,現在上大學了,每月只給2000塊錢生活費,所以一到月底她就不得不吃食堂,連護膚品、新衣服,也不能隨意買,生活水平不如身邊的女生......看到這裡,我感覺挺無奈的,這位大一新生把「吃食堂」「不能買想買的護膚品、衣服」,當成一種「超低檔次」的消費。難道,現在的大學生生活費都這麼?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五個級別差距明顯,你屬於哪一級
    大學開學半個月後,佳佳就和媽媽打電話要生活費,說自己的錢不夠花,佳佳的媽媽很是詫異,一個月的生活費標準怎么半個月就花完了 其實每年開學一段時間之後,大學生的生活費標準都會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今年的大學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2020年的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也已經出爐,一共分為五個級別
  • 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了,網友:這差距不是一般大!
    近些天,全國的大一新生們都已陸續開學,在經歷報到註冊、參加軍訓後,正式開始了大學的學習生活。對於大一的新生們來說,來到了一直夢寐以求大學校園,開啟了緊張而又有趣的大學生活,心情當然是充滿期待。對於父母來說,孩子上大學當然是非常高興的事,不過孩子離開父母的照顧,自己在學校生活,有不少學生可能要學期結束才後才回家,所以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適,有時還真讓父母有點拿不準。每個家庭生活條件不同,農村人和城裡人的生活開銷也不同,所以生活費的標準當然也就不同了。
  • 普通家庭供一個大學生,4年要花多少錢,算完答案惹人心酸
    ,中學畢業上大學,這已經成了同學們人生的必經之路,家長覺得供孩子讀書是天經地義,同學們也理所應當的接受父母給的學費和生活費。  前幾天看到一個段子,說的是在二十年前,一位本該去北京上大學的高中生,一次性從父母那裡拿了大學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然後在北京四環邊上買了一套房子,用收租的錢供自己讀大學,畢業後房價翻了好幾倍,
  • 大學生為了生活費,都是如何「套路」爸媽的?看看這其中有你嗎?
    在大學的4年時間裡,其實花錢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除了平時的一日三餐,還有很多花銷,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更高一些。大學生們的生活費可分為4個檔次第一檔:800---1200這個檔次的花銷基本是學校位於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們,消費水平沒有很高,每天的吃飯開銷在20元的話,一個月600就夠了。
  • 大學生讀完4年大學,拋開學費,只算在校生活費用,大概是這個數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9月份,一位大學新生在社交平臺吐槽——自己的生活費不夠花。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費,但遭到了母親的斷然拒絕。母親只給了她2000元作為生活費,她自己心裡非常委屈,並且她認為:一個大學生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就不夠花。
  • 大學生是怎麼向父母要生活費的?看完聊天截圖後,網友:全是套路
    大學是孩子成長的轉折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他們已經具備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不需要父母再像小時候那麼操心了。由於很多孩子的學校是在外地,而他們在步入大學之後也會嘗試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平日裡和父母的溝通可能就會稍微的少一些。不過,話也說的不能太絕對,畢竟孩子在管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還是很積極的。
  • 日本大學生要花這麼多生活費?
    成為大學生以後,交朋友的機會變多,外出聚餐、參加活動都要花錢,那麼日本的大學生平均要花多少生活費呢?想要留學的同學們快來參考看看~日本學生支援機構之前做過一個《學生生活調查結果》的報告,詳細介紹了大學生生活費的各項支出和總和。從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國立大學的大學生生活費最多,花費最少的是私立大學,全體平均花費為690800日元。
  • 「先開房下課就來」,女大學生被包養,兩小時賺一個月生活費
    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畢竟還沒有走向社會。如果他們在校園裡有不正當的行為,被金錢蒙蔽了雙眼,肯定會損害自己的成長和發展。女孩更是要潔身自好。不要因為貪圖虛榮而毀了自己。女大學生為了賺錢出賣自己身體,兩小時賺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