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說第二件事情。我說,一名信徒可能從來不曾獲得保羅所表達的這一確實的盼望,但是他仍是得救的。
我完全接受這一點。我對此沒有過一刻的懷疑。我不願意使一顆優傷的心悲哀,如果上帝不使它悲哀的話。我也不願意使一個脆弱的上帝的兒女沮喪,我不願意給人這樣的印象,就是,你若沒有對確據的感受,你就與基督無關、無分了。
一個人可能對基督有得救的信心,但是並不感受到確定的盼望,就像保羅所感受到的那樣。有信心、對自己被上帝所接納有微弱的指望,是一回事,在我們的信心中,大有平安與喜樂,又充滿盼望,則是另一回事了。上帝所有兒女都有信心,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確據。我想這是我們應當記住的。
我知道一些偉大的聖徒在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曉得許多偉大的牧者(我甘願俯伏在他們腳前受教),他們並不同意我在前面所做的區分。
但是我不把任何人當作我的主。和任何人一樣,我不願輕輕忽忽地醫治人良知上的創傷。但是我知道,在上述之外的任何別的觀點下傳講福音,是不合宜的,而且非常可能使人在很長的時間裡遠離生命之門。
我不畏懼地說,因著恩典,一個人可以具有足夠的信心,使他逃到基督那裡去一一這是足以真正抓住基督的信心,真正信靠他,真正成為了上帝的孩子,這是使人真正得救的信心。然而與此同時,直到他最後離世的一刻,仍會有許多焦慮、疑惑和恐懼纏繞著他。
一位古時的作家寫道:「一封信可以寫好了,但他卻沒有封口,同樣,恩典可以已經寫在了人的心中,但是聖靈卻沒有以確據來封口。」
一個人可能生下來就繼承了一大筆財富,但是他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這樣的財富。他像一個小孩子一樣地生活,死去,從來不知道他所擁有的是多麼豐富。同樣,上帝家裡的一員,也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孩子,他思想,說話都像一個孩子,雖然他是得救的,但是他未曾享受過盼望的確據,也不曉得他所繼承的產業的真正寶貴。
當我強調確據的真實性、寶貴性和重要性的時候,我不願有人誤解我在我的教訓。若有人說,我在教導,除非一個人能像保羅那樣說:「我確知深信……有冠冕為我存留」,否則他就不是得救的,這對我是不公平的。我沒有這樣說。我沒有作過這樣的教導。
毫無疑問,一個人若要得救,他必須有在基督裡的信心。除此之外,我不知道有別的到父那裡去的道路。不借著基督,便沒有憐憫。
一個人必須感受到他的罪和自己失喪的光景,必須到基督那裡去尋求饒恕和救恩,必須把指望放在基督那裡,並且是單單放在基督身上。如果他有這樣的信心,無論是多麼軟弱和微小,我要宣稱,根據聖經的應許,他是不會錯過天堂的。
永遠,永遠不要讓我們削減榮耀的福音是白白的恩典這一特性,也不要讓我們裁剪它應有的規模。驕傲和人對罪的貪愛使得天國的路是窄的,門是小的,除此之外,我們不要使路變得更窄,門變得更小。主耶穌是滿有憐憫的,有豐盛的慈愛。他看的不是信心的量,而是信心的質,他度量的不是程度,而是本質。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熄滅。他決不會允許那些來到十字架腳下的人滅亡。他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6:37)
是的!即使一個人的信心比一粒芥菜種子還小,但是這信心若能夠把他引到基督那裡去,能夠使他抓住基督衣襟的一角,他就能得救——他得救的確切,就像已經在天堂中那些古時的聖徒一樣,他得救的程度,就像彼得、約翰和保羅那樣完全和永遠。在成聖中,有程度的不同。在稱義上,則沒有。所寫下的已經寫下了,是不能廢掉的。「凡信他的人」,不是說,凡有很強的、很大的信心的人,而是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羅10:11)
與此同時,讓我們記住,這樣一個可憐的有信心的靈魂,可能對於赦罪和上帝的接納沒有完全的確據。他可能會不斷地被懼怕所攪擾,持續活在疑惑中。他內心中可能有許多疑問,有許多焦慮,有許多掙扎,有許多憂傷、烏雲和幽暗,以及風暴和波瀾,直到最後一刻。
我再次說,我認定,單單在基督裡的信心,就能夠使一個人得救,雖然也許他未曾獲得確據。但是我不會說,這信心會以很大、很充沛的慰藉將他帶入天堂。我會說這樣的信心會把他安全地送入港灣,但是我不會說他會鼓起風帆進入港灣,滿有確信和喜樂。如果他滿身疲憊、飽經風霜地進入到他所渴慕的天堂,幾乎不能感受到自己的安全,直到他在榮耀中睜開眼睛,這也不會令我奇怪。
我相信,認識到信心與確據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非常重要的。這區分能夠解釋那些慕道朋友感到很難理解的事情。
讓我們記住,信心是根,而確據是花。無疑,若沒有根,你不會有花;但是同樣肯定的是,你可以有根,但是沒有花。
信心就是那位可憐的、戰兢的婦人,她從後面來到耶穌跟前,觸摸他的衣襟(可5:27),確據是司提反平靜地站在要殺害他的人當中,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邊。」(徒7:56)
信心就是那個悔改的賊,哀求說:「主啊,求你記念我。」(路23:42)
確據就是約伯坐在灰塵之中,全身被惡瘡布滿,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伯19:25)「他雖殺我,我還要信靠他。」(伯13:15,KJV譯文)
信心就是彼得在快要沉下水面時的呼喊:「主啊,救我!」(太14:30)
確據就是這同一位彼得,在後來面對官府的時候,宣告說:「他是你們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1,12)
信心就是那不安的、顫抖的聲音:「主啊,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
確據就是那信心滿滿的挑戰:「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人呢能定他們的罪呢?」(羅8:33,34)
信心就是掃羅在大馬士革的猶大家裡禱告,心中憂愁,眼睛失明,孤單一人(徒9:11)。
確據就是保羅,作為年老的囚徒,平靜地眺望墳墓,說:「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提後1:12,4:8)
信心就是生命。這是何等的賜福!
誰能描繪和認識到生命與死亡之間的鴻溝呢?「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9:4)直到最後,生命可以是軟弱的,有疾病的,不健康的,痛苦的,經歷試煉的,焦慮的,疲憊的,擔重擔的,沒有喜樂的,沒有笑容的。
確據比生命更豐富。確據是健康、力量、能力、活力、動力、精力、強健和美麗。
擺在我們面前的,不是「得救不得救」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殊榮」的問題。這不是有沒有平安的問題,而是有巨大的平安和一點點平安的問題。這不是擺在今世漂流之子和基督家中人之間的問題,而是單單屬於上帝家裡的問題:這是在基督的學校中,高年級和低年級之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