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咖·評 戲中有戲:民國京味《戲臺》今晚霸王不別姬

2021-03-04 聚有戲

看完陳佩斯老師的《戲臺》,滿眼歡快熱鬧之後,是我的一聲嘆息,為劇末那曲《霸王別姬》的離悵之情,為結局陳老獨白時的未盡之意…...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好戲!還是一部京味兒十足的好戲!


曾經何時,我非常萌京味高幹文。

初看《戲臺》,一股濃鬱的老北京傳統味就撲面而來!雖然散場的時候,聽到有觀眾評論,由於劇中使用了大量的北京方言,所以有點聽不懂,但是假設去掉這些老北京特有的方言和土話,整個劇的味道就變了!所以想要看一場更原汁原味的京味大戲,不妨先忽略掉語言的界河吧!

和去年看的另一部京味大戲《四世同堂》不一樣,《戲臺》會更帶有老北京的鄉土味,畢竟老舍的用詞還是比較含蓄和文雅的,而陳佩斯老師可是很「豁得出」的!居然還在舞臺上大演女人叫床的戲!一聲高過一聲的呻吟,可就是被處理得很巧妙,只引人會心一笑,卻不會給人太「汙」的感覺!


我特別喜歡這次的舞美設計,很有意思。既有舞臺又有後臺,但一直到霸王上臺唱戲那段,我才恍然,原來所謂舞臺是「舞臺的後臺」,而「舞臺的前臺」是我們所看不到的!可是即使只是幾段曲子、幾句對話,我們還是能夠很自然的在腦海中憑空勾畫出前面舞臺的景象——我覺得這不僅是舞美成功的地方,也是編劇成功的地方,更是演員成功的地方!

劇中,洪大帥因為個人喜好、以及觸景生情後又物傷其類,害怕自己的命運也和西楚霸王一樣悲劇終結,於是強行要求改戲,改成今天霸王不別姬!

這是一個笑點,大家都會笑他沒文化嘛!但是看多了讓人吐血的改編劇,其實也不是不可能啊!大家可以隨便回憶一下,《新天龍八部》的王語嫣都能和慕容復在一起了,《白娘子》裡的許仙居然都和法海一起搞基了,《太子妃升職記》那個超級狗血的雙結局…...理論上來說,西楚霸王沒死而且最終統一天下,不負責任的編劇張口就來,就跟劇中演的一樣,soeasy!

於是劇情一路妥協,妥協到換角兒的連哄帶騙、妥協到陪演們的集體抗議、妥協到搞笑的太監劉瑾的紅綠披風,卻獨獨沒有在最後關頭讓「霸王不別姬」真得上演!這是劇本需要的不妥協,但也是京劇之魂的不妥協!


當然,劇情設計了一些誤會,讓不該上臺的人上了舞臺,才讓計劃上演的劇情沒有上演。但是當真正的名角兒開嗓,大家都沉默了,沒有了前一刻對死亡的彷徨和害怕,而是一種安靜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念!因為最後的最後,大家都驚醒的意識到:萬幸沒有去玷汙了自己以及家族守護了許是幾百年的「京劇之魂」,即使死了也是對得起老祖宗的!


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是有尊嚴有氣節的!一如京劇在中國戲劇界的現狀,即使已經在不斷衰退,但還是在堅持「要有尊嚴的轉型」!哪怕,路漫漫其修遠兮,也欲,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多麼美好的堅持啊!

一如那個年代的西楚霸王,即使戰敗也不失氣節,擁有尊嚴的死去,留下這千古絕唱《霸王別姬》;一如這部戲中的那個年代的中國,還是一隻沉睡的獅子,經歷著上臺前的迷茫,在等待一個契機被驚醒!



所以我說這整部戲,戲中有戲,戲外還有戲!

- END -

Join us


陪你一起看戲劇

點擊閱讀原文

收穫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愛戲,愛慘了臺前幕後的真假霸王
    為了整個戲班有好的前途,為了成角兒,為了大傢伙兒的未來,他被向來對他仁厚的大師兄「小石頭」用銅菸袋鍋攪了口腔。最終在苦痛中領悟出,自己原來被冠以「女性」的角色,一直是大家都希望的。也許,從那刻起,「小豆子」對於自己性別的抗爭結束了,認命了,他就是一個「女嬌娥」吧!他就做個「女嬌娥」吧!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我就是虞姬
    兩個人因其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的不同,圍繞著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開始隨著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這部電影從公公尚在的民國到文革結束,橫跨了民國,日本侵略,國民黨,共產黨上臺,文革。窺一斑而知全貌,我們我們能從這部電影裡電影裡看到時代的變遷,風雲的變幻,也能看到處在那個時代小人物生存的艱難。
  • 歸心藝術季|陳佩斯《戲臺》裡話人生,融創雲南話劇搶票繼續
    12月27日,融創雲南為業主朋友們準備了年度精彩話劇《戲臺》,希望業主朋友們能在跌宕起伏的劇情輾轉中,感受藝術魅力,共享生活美好。可能,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房子卻沒有生活,有隔壁鄰居卻沒有鄰裡,有物質卻沒有精神。
  • 【探尋歷史的足跡】民國時期的章丘《周姑子戲》
    戲班招納了四十多名童戲子,並趕赴章丘周邊地區演出。周姑子戲班每新到之處,馬夫遠就先去拜訪縣官或是鎮長、莊長及社頭等頭面人物,送些錢財。頭面人物同意後,戲班就在縣衙或是鎮衙門前用竹竿、木頭扎席棚組成前後臺,開始敲鑼打鼓招引觀眾。晚上演出時,當地的頭面人物坐在戲臺對面正中央,桌上擺上瓜子、花生和茶水,他們拿著戲單點戲。
  • 楊亞洲再導「京味戲」《幸福裡的故事》李晨演繹「年代愛情」
    從2001年執導的首部電視劇《空鏡子》開始,導演楊亞洲就與京味題材作品結下了不解之緣。今晚19:30,由韓三平擔任總監製,楊亞洲、楊博執導,李晨、王曉晨領銜主演,蘇青、車曉、鄭璐、劉莉莉、秦焰、張大禮、楊蕾等人主演的42集京味大戲《幸福裡的故事》將在北京衛視開播。
  • 楊亞洲再導「京味戲」《幸福裡的故事》上演「百態人生」
    今晚,由韓三平擔任總監製,楊亞洲、楊博執導,李晨、王曉晨領銜主演的《幸福裡的故事》將在北京衛視品質劇場開播。該劇以改革開放浪潮下的北京城為背景,聚焦西城金融街的發展變遷,通過講述街巷裡弄中小人物的命運浮沉,展現出新時代下人們不甘平庸、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風貌。
  • 楊亞洲再導「京味戲」,李晨憶「西城時光」
    近年來,北京衛視播出了多部具有濃鬱老北京氣息的京味題材作品,《情滿四合院》、《生逢燦爛的日子》、《正陽門下小女人》、《芝麻胡同》等一經播出便取得了收視口碑雙豐收,這不,楊亞洲導演的京味大戲楊亞洲再導「京味戲」《幸福裡的故事》將於10月9日起登陸北京衛視品質劇場,每晚19:30開播。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史詩經典《霸王別姬》
    民國13年。青樓女子豔紅狠心將9歲兒子小豆子的駢指一刀剁下後,送到喜福成戲班學唱青衣。生性軟弱的小豆子初到戲班備受同伴欺侮,只有師兄小石頭處處同情並關照他。學徒們在關師傅的嚴厲訓誡和教導中逐漸長大。十年後,師兄小石頭取藝名段小樓,演生角;小豆子在度過了練功、挨打、逃跑、復歸等艱難的學戲生涯後,終於認同了自己在戲中的女性身份。
  • 陳佩斯的戲臺人生:我們是明著較勁
    他表示《戲臺》在自媒體中的影響及反饋遠遠大於傳統媒體,它會很直接地讓戲劇創作者或表演者獲得坊間最真實的意見和反饋。每當看到這些戲評的時候,他坦言「有觸動,同樣也有感動。我們在做其他戲的時候往往不被理解,甚至在市場上獲得成功之後,依然不被主流文藝界所認可。當你被人理解的時候,那份感動會讓你覺得你為之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段小樓(張豐毅飾),當年的小石頭,如今戲臺上的「霸王」。時光流轉。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際,蝶衣和小樓被熱血沸騰的學生們堵住。小樓以霸王的氣勢說:「你們他媽的都給看清楚了,我是正經八百的中國人!」而在一旁的那那爺(英達飾)也隨合著說:「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群學生,喊著這樣的口號遠去了。
  • 陳佩斯舞臺喜劇《戲臺》
    《戲臺》是一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的喜劇作品,是一部從文本上就叫得響、留得下的好戲。楊立新說劇本"四十年難遇",陳佩斯說"等了它60年",可見《戲臺》劇本之精彩。在選材上,《戲臺》可謂是"臺上見臺,戲中有戲"。它將舞臺進行180度大翻轉,一向神秘的後臺變成向觀眾開放的舞臺,深入後臺眾生相,360度全景式呈現戲臺幕後故事。
  • 影評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活一世什麼才是快樂呢?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評《霸王別姬》的人物形象才子佳人,王侯將相,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電影《霸王別姬》在一種悽涼的敘事氛圍中,講述了程蝶衣因演戲,迷戀上自己的角色(虞姬)喜歡了上了師哥(霸王),導演在簡單的故事情節中,表達了程蝶衣對戲的瘋狂與熱愛,影片中為了展現程蝶衣這一人物形象的瘋魔,採用「時間段」的情節設計,始終圍繞程蝶衣和段小樓(師哥)這兩人物形象以及對特殊道具「寶劍」的選擇都表現程蝶依對演戲得痴迷。
  • 糊塗戲班之結構篇 |《戲臺》不過是步其後塵
    前兩天和大家分享了《糊塗戲班》的角色關係(點擊貴圈真亂 | 糊塗戲班的糊塗帳)和幕後故事(點擊糊塗戲班 | 一流劇團演三流劇團的故事)。今天我們來說說這部獲得託尼獎最佳劇本、英國戲劇奧利弗最佳喜劇獎的作品,其劇本結構有多經典。
  • 看懂程蝶衣,就要看懂《霸王別姬》裡的戲中戲
    本文作者:綠流一束吊燈傾瀉下來,是晚年霸王和虞姬的影子。幾十年過去,霸王已然英雄氣短,而虞姬也是滿身疲累,只在燈光下,一雙影子還依稀當年。初逢是在1924年的冬天,小石頭扮演美猴王,帶著師弟們在天橋賣藝,面對觀眾的起鬨,拿磚頭拍上額頭。小豆子在母親懷裡,一雙眼睛晶亮,目睹這一切。這一眼,已結緣。
  • 戲裡變身民國繆斯,戲外演繹花樣年華,這樣的郭雪芙有一個就好
    除了是落難千金,方紫儀在劇中還是一個有民國繆斯之稱的演員——紫雨林。戲裡戲外的同樣身份也讓郭雪芙新奇不已。「在戲裡面,方紫儀高雅有氣質,沉靜的像一朵白玫瑰,要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所以剛開始拍的時候我還是有一點點不適應,不過很快就習慣了。而且,在戲裡面我也有『拍戲』,這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 清水(民國)丨《十二年故人戲》by墨寶非寶
    墨寶非寶不用介紹了吧,文筆俱佳,已經是很有名氣的大作家了,最出圈的作品是《蜜汁燉魷魚》,已經走了IP向,但是還是更喜歡這本《十二年,故人戲》,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分了上下兩冊,我覺得值得買,屬於那種值得買了實體書,一直看,一直收藏的作品。經年一曲故人戲,你我皆是戲中人。初遇的傅三爺,是為捧人包下半個場子,喜歡翹著個二郎腿,偏過頭去和身邊人低語的公子哥。
  •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中)
    段小樓(張豐毅飾),當年的小石頭,如今戲臺上的「霸王」。 時光流轉。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之際,蝶衣和小樓被熱血沸騰的學生們堵住。小樓以霸王的氣勢說:「你們他媽的都給看清楚了,我是正經八佰的中國人!」而在一旁的那那爺(英達飾)也隨合著說:「都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群學生,喊著這樣的口號遠去了。
  • 《戲臺》已搭好 明日開鑼!
    陳佩斯 · 執導/主演楊立新 · 聯袂主演毓鉞 · 巔峰劇作陳佩斯喜劇作品展演 話劇《戲臺》明日開鑼!2015年《戲臺》首次亮相,這樣一部廣受好評的年度好戲,至今已創造了票房神話,因加座而產生了售票率超100%的記錄,累計演出超300場。
  • 戲骨撐《戲臺》,老瓶裝老酒
    不誇張地說,陳佩斯先生的表演已經到了「人戲合一」的境界,從開場前的「觀眾須知」直到謝幕唱戲,但凡開口必然在「侯喜亭」的人物角色裡,舞臺上幾乎看不到他有一個多餘的動作,哪怕是隨手「捋扇骨」這樣下意識的小細節都帶著戲,需要張揚時他的表現可以吸引全部目光,需要陪襯時又能迅速融入背景、人就在臺上卻似消失了片刻,這樣的舞臺感覺簡直至臻化境。
  • 觀點|民國戲的盲點
    民國戲之所以常拍不絕,是因為它表面上是一個類型劇的劇種,卻又暗藏了眾多的「小類型」,是一個無限龐大、無限延展的小世界:家國情懷、男歡女愛、家族恩怨、諜戰懸疑、商戰幫會……你的興趣有多廣,想像力有多豐富,盡可以拿來裝入這個不小的乾坤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