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據告訴你,現在的大學生都在幹啥!

2021-02-22 新華網

百年滄桑,青春激蕩。

一百年前,在五四運動中,廣大愛國進步青年登上歷史舞臺,發揮了先鋒作用,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灑向中華大地。一百年後,五四精神薪火相傳、歷久彌新,在新時代仍熠熠生輝。

百年來,中國青年始終站在時代前沿,勇敢肩負起歷史使命,與國家同進步、與人民齊奮鬥。他們將五四精神融入血脈,用青春之力披荊斬棘,闖關破障。

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讓人生在實現中國夢的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廣大青年生逢其時,也重任在肩。站在五四百年新的歷史起點,當代大學生如何理解五四精神?如何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

近期,新華網記者深入全國各地100所高校對近200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直接訪問其中的數百人,走進當代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一次次交流,一場場訪談,觸摸當代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

1

今年恰逢五四運動100周年。以愛國為核心的五四精神傳承到今天,如何影響當代大學生的選擇?「從自己做起,關心國家發展,維護國家形象」「要理性愛國,踏實學習,練就過硬的本領」「去基層,去一線,為國家的發展盡綿薄之力」……大學生們用思考和選擇給出了堅毅回答,表達了熾熱而濃烈的愛國情懷。

近日,記者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採訪,雖臨近晚上8點,會議室裡依然氣氛熱烈,數十位00後、90後大學生就「五四精神」「青春」「愛國」「夢想」等話題正在開展激烈討論。他們爭先恐後搶著話筒發言,表達熱烈真摯,語調清脆明快。

00後大學生祁迪以特有的理性說:

「社會前途與我們個人發展息息相關,但也要注意愛國的方式方法,學會正確表達愛國情緒。」

90後大學生於皓巖、賽達爾·阿德力、普布扎西等人認為,

五四精神是敢於拼搏、勇於擔當,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

00後大學生張緒延直截了當地說:

「新時代青年要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要時刻關注、觀察、思考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為營造與社會的良好互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問卷調查顯示,94.31%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熱愛祖國,具有較為強烈的愛國主義意識」99.28%的受訪大學生表示,他們因國家進步、國際地位提升而感到自豪94.03%的受訪大學生認同「理性愛國是一種最好的愛國方式」。

他們關注並思考著國家發展前途和國際前沿話題,也希望用自己的所學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2012年,20歲的林文貴做出了一個令父母和同學都深感震驚的決定:參軍。大好前程就在眼前,本可按部就班完成學業順利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他卻甘願「浪費」兩年時間服役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河南省總隊,期間多次參加軍事演習、特戰集訓、搶險救災等緊急任務。

2015年,21歲的北京大學學生宋璽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受父輩影響,宋璽從小就對部隊懷有特殊情感。小時候,她會穿著爸爸的陸戰靴寫作業。

林文貴說:

「這兩年時間是我青春的一段寶貴經歷,能夠花兩年的時間去守護一方百姓,無愧也無悔。」

「當兵的經歷很寶貴,這種親身經歷讓我感受到祖國的強大,並為之自豪和驕傲。」2016年12月,宋璽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五批赴亞丁灣護航編隊裡唯一的女陸戰隊員。

今年6月研究生畢業後,林文貴將回到自己的家鄉福建做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希望儘自己所能,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他說。

今天,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充滿希望,民族復興的步伐堅實有力。當代大學生雖身處校園,也心繫國家和民族的當下及未來。採訪中,學生們敞開心扉、暢想未來,他們把個人抱負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認為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是關心了解國家的最好方式。

雲南民族大學獨龍族青年李建軍說:

「愛國要立足實際,要練就過硬的本領,不斷提升自我,將來才能更好為家鄉盡心盡力。」

浙江大學學生邵晉涵表示,

「畢業後,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讓自己的青春在火熱的土地上綻放。」

2

漫步今天的北大校園,我們仿佛又聽到穿越百年歷史時空的聲音。未名湖畔樹木蔥鬱,博雅塔旁書香沁人,攜帶書籍的莘莘學子在校園內急步而行。

正如北京大學學生張棟傑所說:

「青春是用寶貴的年華去做一件祖國需要的事,拼盡全力、毫無保留」。

91.8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五四精神「是激勵大學生不懈奮鬥的精神支柱」91.5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五四精神「能增強愛國意識,銘記使命,服務國家」。

他們都認為,這個時代可以有小我,但心中一定要有我們的祖國,五四精神永不過時。

在談到未來時,80%的受訪大學生認為「自己具備某一方面的才能和優勢」74.9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準備好迎接日新月異的社會變化超過九成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自己對國家未來發展有信心。

「最有朝氣、最有活力」「敢於追夢、敢闖敢拼」「不等待,勇於實踐」「熱情」「不畏艱難,一往無前……他們用一系列美好、積極向上的詞彙描繪了心中的青春模樣。「青春不搏,一生難安。」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生段真說。

在交流中,記者感受到當代大學生的視野更開闊,知識更豐富,思維更活躍;他們更自信,敢於和善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勇於跳出舒適區,去拼搏奮鬥;他們既願意通過勤奮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和本領,也主動走向社會開展研究和實踐。

宋璽談起瞞著父母參軍的經歷時說:

「如果不去體驗、不去創造價值、不去邁出那一步,是青春的遺憾,也是人生的虧欠。」

清華大學的崔廣鑫說,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是我們西藏支教團最浪漫的口號。雖然孩子們基礎相對較差,但是對知識的敬畏和好奇是一樣的,及時有效的引導至關重要」。

海南師範大學學生張作琴自中學起就加入志願服務,她說:

「青春更多是一種敢於追夢的起點,是一種無怨無悔的奉獻。」

今天,在不同領域奔跑的青春身影,正在成為推動中國進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學生紀璇的興趣是仰望星空,她致力於科普知識的推廣。她說,

探索星空就像在解謎一樣,既可以滿足人類的好奇心,也有很多實際的應用。

滕王閣臨江高矗,英雄城生機盎然。21歲的南昌大學學生吳流政將青春安放在廣闊的農村。他通過推廣新型的「稻漁種養」模式,助力5000餘名貧困戶脫貧,目前技術直接服務面積達到10萬畝,輻射面積30萬畝。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越來越多大學生將青春奉獻給鄉村振興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在讀博士生陳菲菲關注的領域在能源環境與貧困、農業補貼政策等,她跟隨導師參加國務院扶貧辦「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後續幫扶」等項目,深入農村田野調研近20次,足跡遍布半個中國。「我第一次調研去的是廣西石漠化地區,車開不進,要步行去採集水樣、土樣,調研雖辛苦,但看到自己的努力給農民生活帶來切實改變,非常有成就感。」

從繁華都市到邊遠鄉村,從廠礦企業到科研院所,從祖國邊陲到世界舞臺,處處活躍著當代大學生昂揚向上、意氣風發的身影。

問卷調查顯示,98.7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艱苦奮鬥精神永不過時92.1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奮鬥精神是新時代大學生應當具備的品質。

他們珍視青春,正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影響並推動著社會發展、時代進步,「我以青春報國,不負韶華歲月」成為廣泛共識。

青春是美麗的,是蓬勃的,但青春也有成長的煩惱。

面對擇業的壓力、競爭的焦慮,談到個人規劃,29.73%的受訪大學生表示「說不清楚」但在與他們的交談中,令人深深感受到,他們敢於直面這種迷茫,不躲閃、不畏懼、不退縮,不斷努力尋求揭開這些困惑的鑰匙。

3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當代大學生又在懷揣什麼樣的夢想起航?

天津大學學生張爾科夢想成為一名設計師

南昌大學李藝然夢想成為一名心內科醫生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車宗凱則夢想「畢業後成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在講臺上把自己所信仰、所熱愛的理論和更多人分享」;

北京大學學生曹星的夢想是「用自己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好中國的發展成就和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把自己所學運用到服務國家和服務人民的事業上」。

問卷調查中,93.1%的受訪大學生希望通過「好好學習,找到理想工作」和「通過創業等方式實現人生價值」兩種途徑獲得成功。

「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心有遠方,青春才有靈魂,奮鬥才有方向。當代大學生更加開放自信,他們有抱負、更務實,對成長的追求、精神的富足更執著,身上洋溢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他們願意去做一名奉獻者、貢獻者,希望能在國家的發展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抹光彩。

「我的夢想是當科學家,如果能讓社會進步,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哪怕貢獻很小的力量,我都心滿意足,青春就無悔。」長沙理工大學軟體工程專業2015級研究生鄒勇松4歲時患上疾病。「疾病如影隨形,我選擇樂觀面對。」鄒勇松克服每天需要大量時間治療的困難,擠出時間和精力用在學業和科研上,讀研期間獲3項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

基層是成長的沃土,向下紮根才能向上生長。雖然結束支教回到校園已大半年,內蒙古大學學生郭琪始終牽掛著她的學生們。「支教讓我更了解城鄉教育差距。我們要儘自己綿薄之力縮小這種差距。」郭琪和支教團隊將教過的學生們接到內蒙古大學,帶他們參觀實驗室、圖書館,參加校園活動。郭琪的夢想就是幫助那些偏遠地區孩子們實現夢想。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今天,大學生建功立業的舞臺空前寬廣。27歲的東北大學博士李雲傑將目光鎖定在鋼鐵行業綠色化轉型升級上。「每次進行生產時,人需要跟著鋼卷跑,手中拿著測溫槍實時測量溫度,最高溫達1200攝氏度,很驚險。」2018年6月,東北大學與有關單位合作,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熱軋淬火-配分汽車用鋼工業卷,噸鋼成本預計可降低數百元,以年產量十萬噸計,可為鋼廠創造經濟效益超過千萬元。

「青春不該選擇安逸,而要勇敢迎接挑戰。」李雲傑說,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更好地抓住時代機遇,實現自我價值。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後波推前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偉大的時代賦予當代大學生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他們以中流擊水的勁頭和捨我其誰的精氣神,將人生夢想匯入時代洪流,在新的逐夢路上必將創造更絢麗的人生。

總策劃:田舒斌

總監製:郭奔勝 周紅軍

監製:劉娟 翁偉慶 肖陽 馬軼群 

記者:郭奔勝 董璐 商亮

參與採寫:潘子荻 武千妍 魏婧宇

吳亞芬、劉揚、底東娜、王瑩

製圖:李權 王亞婧

執行導演:楊之軒 解嘉蕊

腳本:康藉文 潘子荻

統籌:商亮 底東娜

攝像:高民輝 王翰林 章佳禮 許亞軒

攝像助理:鄭禮偉

後期:馬嫣然 王碩 鄧陽 李銳傑 魏文彬

視覺設計:張鑫 耿曉涵 張楨

感謝新華網各地方頻道大力支持

這就是新時代的大學生!

相關焦點

  • 幹啥啥不行的楊超越,和幹啥啥都行的藍盈瑩,你pick誰?
    前者因為「幹啥啥都行」上熱搜,而後者以「幹啥啥不行」上熱搜。「我就是幹啥啥不行,跟老闆拖延第一名!」「你知不知道那種感覺?就是大早上被姐妹拉起來,她告訴你要去跳舞,我說我不行的,她說你可以!我每天都要爬起來跳舞,我每天都好焦慮啊。」
  • 去臺灣不買這些那你都幹啥了?!!
    ▲dr wu杏仁酸dr wu你不給我廣告費都說不過去了是不是!!!!推薦過101次了吧!!去閉口不商量,並且比果酸什麼的要溫和一些,幾乎沒有什麼刺痛感。就有點像護膚油的感覺?這個喝寵愛之名一樣都是生物纖維材質,是專門培養(?)的。反正聽懂這行的朋友說過挺厲害的這個技術,就是有點像矽膠貼在臉上。敷多久都不會幹,但你別敷一小時啊臉都泡腫了要!!補水效果特別好,第二天起來臉可軟可好捏了,QQ彈彈堪比QQ糖!缺點就是不便宜,因為它那個材質本身就很貴,所以一半沒啥需要見的人我也不會隨便敷哈哈哈哈哈哈哈。
  • 在家的這些日子 我都幹了些啥
    回首這段日子,在家高強度的宅生活,我到底都幹了些啥可能是在家時間太多,導致一直都只找連續劇看,對於電影基本沒怎麼看,主要是一個片兒1,2個小時就結束了,又要從新打算幹點啥,所以索性還是找些能長時間投入的連續劇看比較帶勁兒窪冢洋介又演電視劇了,當然得看了!
  • 幹啥啥不行,惜命第一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現在買口罩的主力軍
    幹啥啥不行,惜命第一名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現在買口罩的主力軍時間:2020-02-12 15:4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幹啥啥不行,惜命第一名什麼意思什麼梗?
  • 女生脖子上綁「黑帶子」是幹啥用的?哈哈哈哈小編告訴你
    1.女生脖子上綁「黑帶子」是幹啥用的?哈哈哈哈小編告訴你2.每天看一個漂亮女孩子,開心一下吧3.生活充滿意外,珍惜生命4.耐心閱讀後,可能幫助您找到工作5.聽說大家都低估了女司機,所以請閉嘴6.這個真是個無恥的女人7.我不小心拍了女朋友去洗手間的照片,我想我應該活不久了8.我想那時候我也是迪斯科舞者!
  • 漂亮的臉蛋去幹啥
    正因為是現場演講,沒來得及深究的問題包括:如果美女行業空姐中,也不需要漂亮臉蛋,那漂亮臉蛋應該去幹什麼?同樣的疑問,可以替換成,聰明的人該去幹啥?有才的人該去幹啥?有資源的人該去幹啥?官二代富二代該去幹啥?
  • 對話羅永浩|你要說我「幹啥啥不行」,那錢是怎麼掙到的?
    「你要說我幹啥啥不行,那錢是怎麼掙到的呢?」面對網友「幹啥啥不行,還錢第一名」的調侃,羅永浩在對話紅星新聞時表示,「這種論調我經常看到,一部分是純粹開玩笑的,我沒有往心裡去。這句話本身邏輯就前後矛盾。」
  • 這些值得大學生看的綜藝節目,你都看過了嗎?
    現在是2020年四月份的開始,由於疫情原因,現在各大高校都還沒有開學,每天在家上網課的大學生們,是不是很無聊呢?那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值得大學生看一看的綜藝節目。第一是《明星大偵探》,這個綜藝已經播出了五季了,大家一致都很喜歡和期待,首先是因為嘉賓受大家歡迎,何炅、撒貝寧、王鷗、白敬亭等等都是幾季的常駐嘉賓,每一期都有當紅的流量明星來加盟到節目中,其次就是因為這個節目的性質是懸疑破案類的,跟著嘉賓一期思考,是可以提高從複雜事實中抽絲剝繭、捋清邏輯的能力,不單單是簡單的視覺體驗,更多的可以鍛鍊大家的腦力思維
  • 體驗服憑啥加強猴子?誰告訴玩家憑什麼?簡直是砸數據平衡的牌子
    體驗服憑啥加強猴子?誰告訴玩家憑什麼?,你加強元芳削弱阿古朵這些咱暫且不說,但你加強孫悟空?誠然,孫悟空在前期的確是有一點弱,但你知不知道在這世上有一個永恆的道理叫: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數據策劃真的不清楚他的後期傷害有多爆炸嗎?面對脆皮和一般的戰士都是三棒帶走!
  • 大學生想家了,媽媽開出「偏方」,看這樣的聊天記錄,心都萌化了
    大學生想家了,媽媽開出「偏方」,看這樣的聊天記錄,心都萌化了現在的大學生和父母有代溝,這是不爭的事實。有人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孩子上了大學,就像發射出去的衛星。偶爾有微弱的信號發來,父母接受的信息一定是「沒錢了」。
  • 現在的大學教育教的都是什麼?大海啊,全是水
    導語:現在的大學教育教的都是什麼?大海啊,全是水在經歷過小學的課改,中學的課改後,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到了大學身上,這不前段時間國家開始對大學生下手了,給大學生再增添一把重擔。不過我有個很不理解的問題,為何所有的問題都趕到一代人的身上了?
  • 大學生都給我這中學生打工,看到這些真相傻眼了
    大學生都給我這中學生打工,看到這些真像傻眼了學歷重要嗎?又到了畢業季,一大批的同學開始網上投簡歷求職。但同時也激起了一番討論,學歷重要嗎?小編整理了一些數據,與大家一起來看看真相。1 考研人數但這幾百萬人的實際行動告訴了你答案。嘴上說不重要,身體卻很誠實。
  • 搞笑聊天記錄 承包一整天的笑點:我給你200塊錢,我讓你幹啥你幹啥
    搞笑聊天記錄對話:老公套路老婆,說「我給你200塊錢,我讓你幹啥你幹啥。」老婆歪了他一眼,拿出300塊,「給你300,我讓你幹啥你幹啥。」老公喜出望外,拿錢,說「好嘞您吩咐。」老婆說:「把你那500塊錢都拿過來。」老公……還帶這麼玩的?
  • 這一年我們都幹了啥,部門PPT述職給您答案!
    這一年我們都幹了啥,部門PPT述職給您答案!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一年,我們都幹了啥
  • 一個19歲的香港大學生告訴你 香港回歸後都發生了啥
    作為一個普通的19歲香港大學生,我經常聽家人說,19歲是成人禮之後最關鍵的一年,既要和過去的青澀稚嫩告別,又要學著像大人一樣看待世界。站在19歲的起點往回看,成長路上有太多難忘的畫面。直到現在,爸爸在講起當年「大戰索羅斯」的時候,臉上還總是掛著勝利的微笑。雖然他的經歷對我而言好似聽故事一般,但每次聽到這裡都覺得香港雖然經歷了風暴洗禮,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 告訴你,現在的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
    90後,00後在網上看到的評論多是小孩,啥都不懂,我甚至看到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翻拍新版的有人評論真好看,下邊就一群跟著窮追猛打,什麼「小孩子知道什麼?」「你是小學生啥也不懂。」「90,00後才看這些低智商的東西。」我想問問這些高智商的人群,你家孩子是不是不如你,你才這麼大戾氣。真正優秀的青年人你們接觸過嗎?
  • 貧困大學生中的貴族,不知道自己家裡沒錢,你有啥我就要有啥!
    #貧困大學生#我說例子可能比較極端,但是有一個傾向很明顯。二十年前,你可以很清楚知道誰是貧困生,誰不是貧困生。但是現在貧困生和非貧困生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所有學生的吃穿用度都差不多。你不深入了解,你真的不知道哪個是貧困生,哪個不是貧困生。現在家庭收入差距越來越大,但是學生的表現差距越來越小。至於為什麼,各位網友可以想其中的道理。我和學生接觸的比較多。
  • 現在國內的大學生已經開始用藥健身了麼
    我給大家看看這次比賽的一些參賽選手,名字我已經都去掉了,大家看看哪裡感覺不一樣。明明很乾,腹肌卻顯現不出來再讓我們看看這些大學生選手,明面還不到23歲,接觸健身應該也沒有幾年的時間,乳頭磁化現象卻比一些專業的健美運動員還誇張。
  • 大學生兼職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學生最重要的還是學習,整天想著賺錢就算了,還這麼低級的賺錢方式,有啥意義?!現在大學生真有意思,你想賣魷魚你就不要考大學了,考了大學還去賣魷魚,腦子有問題嗎?還有的擺事實講道理,表示,看起來簡單的「賣魷魚」也不是你想做就做得起的。
  • 啥?長春大爺大媽把臺灣大學生給嚇壞了?在俺們這嘎達很常見的好嘛!
    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哪見過咱長春這冰天雪地的啊。大媽們從湖邊給撈了幾個大冰塊上來,同學們都搶著摸,瞧給大家興奮的!臺灣大學生來長春幹啥?事情是醬紫滴:第十四屆臺灣學生「北國風情」冬令營日前在長春開營,逢甲大學、中山大學、臺北大學等臺灣33所高校的青年學生、教師190人,以及吉林大學師生70人參與了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