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9歲的香港大學生告訴你 香港回歸後都發生了啥

2021-02-17 新華網雲南

▲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1997年7月1日是載入史冊的日子,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從孩提懵懂到心智成熟,第一個19歲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個普通的19歲香港大學生,我經常聽家人說,19歲是成人禮之後最關鍵的一年,既要和過去的青澀稚嫩告別,又要學著像大人一樣看待世界。站在19歲的起點往回看,成長路上有太多難忘的畫面。

 

從1997年出生起,我就一直和父母生活在熱鬧的九龍城。

雖然住家緊鄰啟德機場,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啟德機場的全貌。據說赤臘角國際機場在我1歲時就已經啟用了,17年來一直有序運營,承載日益增長的巨大客流量。

前幾年,社會上突然展開了一場關於「香港機場是否該興建第三跑道」的大討論。由於赤臘角國際機場的運量即將超出負荷,而興建第三跑道勢必會對周邊環境和生態做出破壞,於是,如何儘量在經濟發展與保育之間取得平衡,就成了最棘手的問題。

▲赤臘角國際機場服務17年有餘,「第三跑道」大討論再次將它推上風口浪尖。

如今,這場大討論還在繼續,但即使從今年開始興建跑道,還需要8年時間才能完工,也就是要到2023年之後才能啟用,真擔心到之後和家人一起搭飛機出港旅行會難過登天。要是社會各界能趕快取得一致就好了。畢竟,誰都不願意見到重要基建項目停滯不前,不是嗎?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的動物是大熊貓,小時候最開心的事就是周末爸媽帶我去海洋公園看熊貓。

▲ 迪士尼樂園的落成,圓了香港青少年的卡通夢。

起初,海洋公園熊貓館裡只有「安安」和「佳佳」兩隻大熊貓,他們是1999年中央政府為慶祝香港回歸兩周年贈送香港的第一對大熊貓。2007年在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之際,香港又獲贈了「樂樂」和「盈盈」兩隻大熊貓。他們和「安安」「佳佳」一起,陪著我和我的小夥伴度過了很多歡樂時光。

爸爸從事金融行業,媽媽是名醫生,我們家算得上標準的中產家庭。

在外人看來,我們一家三口很是幸福,但生活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等著你。在我剛出生不久,爸爸的工作就經歷了一次大的波折。聽爸爸講,1997年至1998年期間,東南亞金融市場經歷了一場暴風驟雨的襲擊。猛烈的金融風暴把泰國、菲律賓等國家一下子砸到了谷底,緊接著,以索羅斯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又把香港定為下一個覬覦的目標,誓把香港變成國際金融炒家的「超級提款機」。

在這樣的市場氣氛之下,年輕的特區政府方寸不亂。在請示了中央政府後,特區政府果斷決策,入市幹預。經過幾輪「肉搏戰」,國際炒家彈盡糧絕,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終勝利,保住了幾十年的發展成果。直到現在,爸爸在講起當年「大戰索羅斯」的時候,臉上還總是掛著勝利的微笑。雖然他的經歷對我而言好似聽故事一般,但每次聽到這裡都覺得香港雖然經歷了風暴洗禮,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 1998年的金融危機,香港臨危不懼。

6歲那年,又一次重大的考驗降臨了。由SARS病毒引起的疫病在2003年的那個春天全面爆發。它傳播迅速,所到之處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全港中小學校和幼稚園全部緊急停課,但我和我的同學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場多麼嚴重的災難。直到我的同學、家住淘大花園的基仔,在學校複課後再也沒有出現,我們才懵懂的知道他的離開意味著什麼。

電視上的新聞每天都在報導SARS感染者名單,最先遭遇SARS病毒的威爾斯親王醫院,先後有近1/3的醫生中招倒下,令前線人手告急。得知這一消息,我媽媽自告奮勇去了威爾斯親王醫院,照顧SARS患者,直到疫情結束隔離期度過,才回家和我們團聚,與我和爸爸相擁而泣。

SARS對香港的各個方面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但我們也努力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許多像我媽媽一樣的人,在面對災難時,沒有逼迫政府做什麼,而是先問自己能為香港做些什麼。那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香港人的齊心,感受到香港人在任何困難前都能頑強力拼的決心和意志。

SARS令香港的經濟,尤其是旅遊相關行業損失慘重。為了長遠發展香港旅遊觀光業,特區政府提出了很多應對措施。比如尖沙咀海邊的「星光大道」,就是在SARS肆虐香港期間提出的發展項目。

如今,「星光大道」成了遊客來港的必遊項目。在提振經濟方面,2004年元旦,正式實施的CEPA(《內地與香港和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如一條絲帕,將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緊緊維繫在一起。從2004年7月1日開始,「自由行」從廣東省擴展至華南及華東的32個城市。爸爸告訴我,「自由行」的聯動效能令到香港的零售業、酒店業、運輸業、金融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紛紛受益,而爸爸作為金融從業者,也是這一政策的間接受益者。

香港經濟逐漸走出陰霾,我們的小家庭也恢復了往日的歡樂。2008年和2009年,香港連續承辦國際大賽,令香港人的熱情好客為世界所知。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香港作為奧運分賽場,舉辦了馬術比賽。2009年,香港又主辦了第五屆東亞運動會,這是香港首次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大家都好興奮。那年我12歲,還和班上好多同學一起參加了東亞運動會的「大會口號徵集比賽」。雖然最終落選,但能為運動會出一份力就已經很開心了。

2014年我們家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就是我考上了大學。與中學時期截然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多彩的校園文化,都讓我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然而,剛進入學校,我就發現眼前的一切卻並非如此。

海報牆上貼滿了各種極端言論,隨處能聽到學生會高年級生高聲煽動大家集體出街遊行,校園裡每天都擠滿了穿黑衣撐黃傘的人……到了10月份,學校裡變得空蕩蕩,不少同學連著很多天都罷課去了金鐘。

坦白講,一開始我還在擔心他們的安全,但後來從他們發到社交網站的照片來看,現場好像和野營也沒什麼不同。只不過背景沒有青山綠水,而是一排排停運的的士和無奈的司機,以及嚴陣以待的警察。幾個月後,這場虎頭蛇尾的「佔領中環」慘澹收場。但事件已經足以令我反思,表達訴求是我們的權力,大學生做社會發展的先鋒也無可厚非。但以犧牲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的正常生活為代價,要脅政府聽從我們的訴求,真的是合理的表達方式嗎?

不知道為什麼,我開始留意到現在的香港和以前變得很不一樣。雖然街坊的笑容還和以前同樣熱情,但總覺得走在香港街頭,陌生感多了一份。去年,我曾經親眼在上水街頭看到一對無辜母女被一群戴口罩的市民圍攻,我也曾因為和內地同學一起逛街說了普通話就被身邊幾個激進者無端謾罵。我不理解,我們香港怎麼了?什麼時候變得不再好客、不再包容、不再理性了呢?以前那個辦事高效的城市,正被各種聲音拖慢發展的腳步,而生活在這裡的人,或麻木,或渾然不知。

如果說還有什麼事能在香港泛起巨大波瀾,就一定是今年的大熱詞「一帶一路」。新聞臺幾乎每天都會播出有關「一帶一路」和香港的新聞。老實講,我並不太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但從爸爸和他的同事們每天鬥志昂揚的狀態來看,應該會給香港經濟帶來不少益處。新學年開始後,我就要升讀三年級了。我希望在新學年能有機會到內地走走看看。畢竟,「滬港通」都開通兩年了,我連上海還沒去過呢。

回顧我的19年,印象最為深刻的應該是10歲生日那天,我迎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那天,我有幸被選在香港特區回歸十周年慶祝晚會上表演,並且還和「四大天王」同臺!還是小學生的我,站在張學友的後面,和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一起合唱了一首《始終有你》。

▲作為香港流行文化的重要代表,「四大天王」於2007年同臺合唱《始終有你》,獻歌香港。

這首歌專門為回歸十周年創作,儘管在臺上只有短短兩分鐘,但能和大明星們一起獻歌香港,還在我和香港共同生日這天,就算兩秒鐘也值了。雖然已經過去九年,但直到現在我都清楚得記得歌詞:「東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衝勁,繁榮這裡遇上安定。明豔紫荊風中爭勝找對了路徑,花瓣開得繁盛。人人能力大小也力拼,任誰留下血汗就是個精英。感謝你,小天地創天地,盛夏冷冬各種天氣不舍不棄,才會了不起,香港始終有你。」

我想我之所以鍾意這首歌,是因為它寫出了全體香港人的心聲。我愛香港,我願意傾盡全力守護這座城市。因為香港始終有我,始終有你,希望所有人和我一起,對香港不舍不棄,深愛不移。(摘自大公網)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聽香港大學生說:19歲的我和特區一起成長
    從孩提懵懂到心智成熟,第一個19歲總是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個普通的19歲香港大學生,我經常聽家人說,19歲是成人禮之後最關鍵的一年,既要和過去的青澀稚嫩告別,又要學著像大人一樣看待世界。站在19歲的起點往回看,成長路上有太多難忘的畫面。
  • 香港回歸祖國19周年,你還記得第一次去香港的情形嗎?
    7月1日凌晨,天安門廣場萬眾歡騰,喜迎香港回歸祖國時間過得真快,香港回歸19年了,大家記得第一次去香港的情形嗎?突然有感,先說說我個人吧。香港的樓高,但是好多都很陳舊而且很密集,並且沒有陽臺。街道、馬路看起來十分的袖珍、狹窄和陳舊(尤其是回到深圳後第一感覺的深圳的大馬路好寬敞啊,對比特強烈),但是比起內地大部分城市來卻要清爽整潔。很少堵車,除了在紅磡過跨海隧道小堵了一會兒,其他時候都很順暢。
  • 香港回歸19周年 專訪寬運法師:香港,你可以更幸福
    值此香港回歸19周年之際,大公佛教獨家專訪了駐錫香港西方寺三十餘年,見證香港回歸前後種種變化的寬運法師。他在專訪中表示,香港經歷了從回歸前的恐懼、不安到回歸後的繁榮和發展,如今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香港,精神文明的發展仍然令人擔憂。他認為在這一現實情況下,佛教將有效幫助港人獲得身心的安祥、自在、喜悅與和諧。以下為專訪內容:
  • 香港回歸後,眾多黑幫都去哪了?香港14K大佬陳惠敏一語道出真相
    香港回歸後,眾多黑幫都去哪了?香港14K大佬陳惠敏一語道出真相在香港澳門還沒有回歸祖國的時候一度非常混亂,因為社會治安不好出現了很多的黑幫組織,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幾乎為所欲為,當時香港黑幫最大的當屬14K、新義安和和勝,他們割據著香港的土地,在勢力最大的時候成員更是多達三十多萬,影響了很大一批人。
  • 香港回歸19載,當代藝術在香港的發展
    香港回歸19周年,回顧這19年來,香港對於內地的影響我們是有目共睹的,香港也逐漸發展為亞洲當代藝術的交易中心,藉此機會小編與大家細數這一代人的香港回憶
  • 回歸20年,香港電影界發生的那些大事件
    香港回歸20周年了,從97年到2017年,20年間香港社會、兩地關係都發生了一言難盡的變化。 作為影迷,大海從小到大看了不少的港片,如今的港片卻已經難以再現當年的輝煌。 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從97年到現在近20年時間裡香港電影界發生的一些大事件,看看哪些還存留在你的記憶裡吧!
  • 淺析回歸後香港的國民教育
    加強國民教育的舉措在回歸前,相當多的香港同胞國民意識淡薄,尤其青少年普遍對祖國了解不夠,這是英國殖民教育導致的一個直接後果。因此,回歸後,特區政府積極推進國民教育,致力於增強他們的國民意識。1997 年7 月1 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就職典禮的講話中說:【「由於香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祖國分離,香港同胞往往對國家缺乏了解。
  • 85歲鄧小平接見李嘉誠:香港回歸後,想到香港土地上走走看看
    從1982年開始,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籤署了《中英聯合公報》,正式宣布中國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主權與治權。但是,就在1997年。推動香港問題解決的最有力的那隻大手,香港問題當中的靈魂人物,新中國卓越的政治家鄧小平同志,卻在香港回歸前的五個月,1997年2月19日與世長辭。小平同志生前曾多次表露出在香港回歸之後「去香港看一看」的願望。
  • 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香港國安法推動香港「二次回歸」
    回看過去一年嚴重衝擊香港社會的暴力,一組數字最令人痛惜:截至今年3月初,在參與暴亂被拘捕的7700多人中,學生佔了四成,當中逾半是大學生;18歲以下涉嫌刑事毀壞的被捕人士去年6至7月佔整體5%,至今年1月已逾50%。
  • 封關1年,香港都發生了啥?太難了!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香港目前還處於第四波疫情當中,斷斷續續難以穩定。而從去年1月30日開始,香港已經「封關」一年了。這一年,香港都發生了啥?一起來看看!香港的疫情為什麼會反反覆覆?或許,能從這裡面找到答案。
  • 港大學生會會長葉芷琳,又一個周庭?丨香港一日
    在講話中,葉芷琳將香港警察污衊為「黑警」,將特區政府的施政污衊為「惡行」。她聲稱,「過去一年間,黑警圍攻大學、無差別攻擊巿民,政府以疫情為由取消立法會選舉,剝奪港人的權利,種種惡行歷歷在目」。不止如此,葉芷琳還不忘向新生「深情教誨」稱,「生於亂世,成為港大學生所背負的責任比你想像中重」。
  • 回歸20年,這些電影帶你看不為人知的香港
    今天是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又恰逢休息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作為你的電影閨蜜怎麼能不貼心的送上一份視覺大禮呢?下面的6部電影,帶你去看那個不為人知的香港。《每當變幻時》和《女人本色》一樣,都是香港回歸十年的合拍片,但相較於《女人本色》的宏大敘事,《每當變幻時》的手法更為細膩,人物塑造也更為豐滿。故事同樣是從1997年香港回歸講起,楊千嬅飾演的阿妙隨父親還債來到了一個叫做「富貴虛」的街市,在這裡她遇到了暗戀自己的豬肉佬(黃渤飾)並且和陳奕迅飾演的魚佬不打不相識,互生情愫。
  • 香港青年舞者的「回歸」:心有戚戚焉
    中新社福州10月19日電 題:香港青年舞者的「回歸」:心有戚戚焉  作者 林春茵 鍾秋香  從17歲那年的《梁祝》,到三十而立的《但願人長久》,從內地赴港的青年舞者陳俊在跳過30多場舞劇後,感覺自己「已經觸摸到用中國情感打動觀眾的一些門道」。
  • 香港回歸20年:從「香港製造」到「後繼無人」,香港電影失落的20年
    從1997年到2007年,20年間的香港電影到底經歷和發生了什麼?可以從影片、導演演員和金像獎三個方面全景回顧一下,從中或許能找到答案。 在2007年,香港回歸10周年時,一部《老港正傳》上映,這部影片就直接反映了香港回歸後的移民問題,用一位電影放映員的視角,回首了這十年回歸生涯,香港市民的變化、香港的變化以及大陸與香港融合中產生的些許問題。
  • 97-17,香港回歸20年!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太多話想說
    1997到2017,20年過去了,一切發生的太快,好像彈指一瞬間。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這20年發生太多劇變,不管是對香港來說,還是對大陸來說。1984年12月19日,中國與英國談判交涉籤訂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國將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 香港電影放映 | 我們所不能抗拒的只有愛與死
    談到香港你想到的第一個詞兒是啥?大聲告訴我!香港回歸?bingo!
  • 香港的大學生怎麼這麼會「玩」?
    對此橙子君是一點都不驚訝,不是因為橙子君是老司機,而是因為過去幾年,類似新聞幾乎在每年各個大學的迎新營已經成為了不是新聞的新聞。這迎新營,都快成淫新營了。這也是繼「下體滴蠟」事件後,號稱香港最高學府的香港大學再次懷疑牽涉另一宗性侵犯個案。在5日凌晨,一條非常露骨的片段在網上流傳,片中1名男生遭數名男生按壓在床上,另1名身穿印有「HKU」(香港大學)深紅色衛衣的男生,自掏陽具,打向被按壓男生的頭部後方,懷疑事發地點為港大宿舍內。
  • 【時事新聞】香港24小時 | 香港8月19日發生了什麼?
    涉嫌襲擊付國豪的19歲男子提堂 申請保釋被拒內地記者付國豪及內地青年在香港國際機場被圍毆之後,警方經調查,拘捕一名19歲男子賴雲龍。19日,該案件於香港的東區裁判法院提堂,被告賴雲龍無需答辯,案件押後至10月28日再提堂,以待警方作進一步調查。目前被告賴雲龍申請保釋被拒。詳情見>>>
  • 香港,香港
    看到當時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在總督旗降下後哽咽的場景,竟還有些感動。 當時身邊很多人都選擇了移民,大家似乎都很惶恐,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父母很堅決的要留在香港,因為這裡是他們的家,也因為他們相信鄧公當年說的一國兩制。
  • 為慶祝回歸20周年,香港把木乃伊、羅浮宮都搬來了~
    ……」一首《東方之歌》,唱響神州大地,不知不覺,時光的指針從1997撥至2017,香港已回歸20周年!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香港書展到今年也已經是第28屆了。這20年來,香港書展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整個粵港澳地區一年一度最大的圖書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