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犯個人隱私的明星為何選擇忍氣吞聲

2021-03-03 橋本看天下

何謂「不倫」?就是在男女關係中不符合倫理道德,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第三者。日本混血女星貝琪(Becky)遭日本著名周刊雜誌《周刊文春》爆料,與已婚的「極品下流少女」樂團主唱川谷繪音在line(與微信相似的交流工具)上大談不倫戀情。


31歲的貝琪是日本演藝節目的常客,因為混血,又活潑敢言加上長相甜美,讓她極有觀眾緣,從她出道16年來形象健康正面,不曾傳過醜聞。而她現在手邊共有10個廣告、10個演藝節目及電臺節目。她去年共上282集節目,曝光度在女星中排行第9,也是收入很高的女藝人之一。

另一個方面,男方27歲的川谷繪音是在去年10月認識貝琪,當時他刻意隱瞞自己已婚的身分,實際上他去年7月就結婚,刻意保密未特別公開,直到2015年11月才向貝琪坦承已婚。但他承諾會和妻子離婚迎娶貝琪,兩人在LINE上對此達成共識。

據周刊透露貝琪利用新年假期與川谷回老家旅行並拜見父母,兩人在酒店同房大玩自拍,甚至還有接吻的照片,成為不倫戀的鐵證。

貝琪獲知周刊雜誌將刊登她醜聞的消息後,緊急召開道歉的記者會,強調「雙方只是朋友」,只承認和川谷單獨吃飯和去他老家,但強調自己只是「粉絲」,對於自己輕率的行為正進行深切的反省。她在4分半鐘的記者會上低頭13次,6度表示抱歉,



但對於關鍵性的LINE聊天記錄貝琪卻絕口不提,而《周刊文春》還握有兩人親密床照。外界認為,《文春》會取得這些照片,來源可能是正宮谷川太太,她控制了丈夫的LINE,並且趁機留下了證據。因為在文章中提到,提供這些照片的人是擔心正宮谷川未來發展的音樂有關的人。

筆者認為,兩位都是日本演藝界著名的新生代藝人,他們的行動也會吸引日本各方的關注。但是不要忘記LINE是私密的交流工具(筆者自己的LINE,從來不公開),沒有本人的同意,作為周刊雜誌可不可以公開呢?

如果按照日本法律,以及現有的案件判例,LINE的交流內容,照片等都應該屬於個人隱私。

1)私生活事實以及近似私生活的事實

2)一般人的感受,不想公開的東西。

3)一般人還不知道的東西

如果按照這個基準,兩位在LINE上交流內容是一般人都不知道的內容,而且又是涉及兩性關係的私密性,不想公開。但是筆者認為藝人是公眾人物,任何事都是成為各方矚目的對象,所以實際上沒有隱私。

除了日本,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也發生過狗仔隊挖掘新聞故事。當媒體把受個人隱私的內容公開,這樣的行為是觸犯法律的行為。因為,這些個人隱私的提供者只是把信息提供給媒體,而判斷是否公開的是媒體本身,在接到這些信息時,個人隱私並沒有公開。所以媒體需要承擔違反的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責任。

按照常理,如果個人隱私受到侵犯,作為當事者有權利提出要求,保護自己的權利,如損失賠償,或者停止出版。但是本次的情況是,在民眾知曉後,《周刊文春》已經出版發行,要停止發行已經不可能。只能是要求各大門戶網站,消除在各大網站上的兩個人私密的LINE上的會話。雖然藝人們如果請求刪除的話,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當事人雙方公開請求刪除的話,也就是公開承認了「不倫」的事實,間接地也承認了周刊雜誌報導的內容。實際上,出版已經不能停止,損害也已經造成,應該如何彌補損失?不是所謂「硬碰硬」地與媒體,周刊雜誌對決。一般的藝人選擇都是千篇一律地低下頭。(只有個別演員勝訴,如山口百惠,也是事情發生很久以後的判決)

所以當貝琪一知道第二天雜誌會看出自己的LINE上的交流內容,馬上召開記者會,低頭承認自己的「過失」。雖然錯誤不都在她,欺騙她未婚的男方責任更在大,但是用謝罪來挽回,是共同的選擇。而爆料的周刊,被起訴,或者不被起訴都達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公開個人隱私獲得利益,遠遠大於雜誌受到的法律制裁,也就是違反成本小於獲得利益。這也是各種周刊雜誌敢於「爆料」的根本原因。

橋本工作室將會定期向各位推薦橋本隆則的最新信息,敬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sinkanaoka

微信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張家口市處理五起通過網絡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案件
    網際網路尤其是新興媒體給我們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利用網絡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違法犯罪問題也日益突出,不僅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滋擾,而且對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造成嚴重侵害。近日,張家口公安機關授權公布五起通過網絡侵犯公民個人隱私案件的處理結果。
  • 馮薪朵被偷拍疑戀情曝光 專家:在樓道間私裝攝像頭嚴重侵犯隱私
    在樓道間私裝攝像頭是否侵犯隱私?專家對南都記者表示,該偷拍行為牽涉第三方的私密空間,且在獲得圖像信息後大肆傳播,已經構成侵犯他人隱私,粉絲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粉絲放出的監控視頻,馮薪朵在去年12月5日至14日之間頻繁出入陸思恆家,穿著和行程都跟街拍私服和團隊活動一致,疑似戀情曝光。
  • 脫口秀演員池子斥公司拖欠演藝報酬、侵犯個人隱私,笑果文化:相關...
    5月6日,脫口秀演員池子發布長微博,斥自己所在的笑果文化在經紀合約糾紛案中,寄給他的材料含有他的銀行個人帳戶交易明細,屬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目前池子已經報案並做了筆錄,同時已向銀保監會等政府監管機關投訴。
  • 聚投訴網友投訴藍月戰神:遊戲廣告騷擾,侵犯個人隱私
    2020年02月02日 09:48,朱先生補充表示:「如果不承認,那倒賣客戶信息,導致大量垃圾簡訊,這個事情會繼續追究」 投訴詳情:遊戲廣告騷擾,侵犯個人隱私 21CN聚投訴,
  • 在線教育APP「洋蔥學院」被通報侵犯個人隱私 CEO楊臨風沒面子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據工信部網站消息,依據《網絡安全法》《電信條例》《電信和網際網路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等法律條例,工信部通報了仍存在侵犯用戶隱私問題的軟體名單,其中光合新知旗下K12在線教育品牌洋蔥學院也因私自收集個人信息而上榜,
  • 女明星張萌遭個人隱私洩露,深夜向網友求助,該怎麼辦?
    明星在大眾面前都是光鮮亮麗的,一般人的印象都是明星對自己的隱私非常看重,保護的非常好,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會出現個人隱私洩露的問題,甚至嚴重到影響自己的家庭、感情。對於那些買家,更多有的是狗仔隊,為了搶到明星第一時間的動態,從而知法犯法,侵犯他人隱私。有的則是狂熱粉絲,為了第一時間見到自己的偶像,不惜通過違法手段獲取偶像的個人隱私信息。
  • 終於宣判了,疫情終究不是侵犯隱私的保護傘
    早在第一次新冠病人的隱私信息被洩露時,安在就曾多次發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黑暗」!  人都要死了,還在乎隱私嗎?  疫情重來?警惕個人信息再洩露)呼籲政府機關加強新冠病人隱私信息保護,也希望讀者不要隨意傳播他們的個人隱私信息。
  • 侵犯個人隱私 終受法律嚴懲
    近日,淮北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2019年10月,淮北市相山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這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被告人唐某燦因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 範冰冰房產信息被曝光 明星就該無隱私?
    對此,有網友質疑,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務之便,侵犯和洩露公民個人隱私信息,並在該局官網進行了投訴。青島市國土資源局和房屋管理局今日通過官方微博稱,經查明: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一名工作人員違反工作紀律,擅自查詢當事人購房信息並發送到個人微信親友群,導致當事人購房信息被洩露。
  • 中信銀行洩露個人隱私,UENC築牢數據隱私安全屏障
    後續,銀保監會對中信銀行立案調查,表明中信銀行在未經過客戶本人授權的情況下,向第三方提供個人銀行帳戶交易明細,違背為存款人保密的原則,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啟動立案調查程序,嚴格依法依歸進行查處。面對個人信息洩露問題,池子作為公眾人物,能夠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發聲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對於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恐怕只有忍氣吞聲的份。
  • 散布他人隱私會承擔什麼法律後果?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個人的隱私是需要得到尊重的,侵犯個人隱私權是會受到懲罰的,侵犯別人的隱私可能會給人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那麼散布他人隱私會承擔什麼法律後果呢?個人隱私保護措施有哪些?下文由河南煥廷律師整理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周杰倫三問餐廳公開監控照片,是否侵犯隱私?
    那麼餐廳及服務員對於保護顧客隱私是否有責任?為平衡個人隱私應如何合理安裝監控攝像頭?我國各地都出臺了相應的《公共安全技術防範條例》,包含了攝像頭安裝的相關規定,單位和個人安裝監控系統應當僅限於滿足自身安全防範需要,且不得在涉及公民隱私的場所安裝監控設備,如賓館酒店的客房、集體宿舍的寢室、公共浴室、更衣室、衛生間等。
  • 湖南金鷹卡通旗下麥咭TV被曝侵犯用戶隱私 會認真改嗎?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日前,據工信部發布的通告顯示,湖南金鷹卡通旗下運營的針對親子市場的麥咭TV涉嫌多項侵犯用戶隱私的行為,已要求限期整改。如此看來,麥咭TV的用戶群體主要面向家長和未成年兒童,那麼侵犯該群體的隱私到底要幹嘛?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教育的興起,教育類APP個人信息洩露屢禁不止,為加強對未成年人網絡信息保護,我國先後頒發《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以及國家信網辦出臺《兒童個人信息網絡保護規定》,但為何還是有不少企業屢屢再犯?
  • 海底撈在包間內安裝攝像頭,侵犯消費者隱私了嗎?
    2月27日,一則「海底撈在包間裡安裝攝像頭」的消息被網友熱議,對於安裝攝像頭是否會侵犯隱私網友各執一詞。而海底撈客服表示,包間屬於餐廳,也是公共場所一部分,安裝攝影頭為記錄情況。此前有消息稱,海底撈多個門店包間內安裝了攝像頭。記者走訪海底撈位於朝陽區的多家門店,確實在包間裡看到了雲臺式攝像頭。
  • 隱私有邊界嗎?藝術可以侵犯隱私嗎?
    從藝術家偷拍鄰居導致付諸公堂到藝術家的私密作品引發熱議,這些熱點事件似乎見證著隱私成為當代藝術家們無法迴避的議題。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探討隱私與藝術之間到底有無清晰的邊界?埃恩·斯文森的偷拍作品如今,許多當代藝術家並非以窺探他人隱私而引發非議。相反,他們聚焦私生活與個人情感的作品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擔憂:藝術家的私人化表達是否會導致藝術走向平庸?
  • 戀人之間,侵犯對方隱私,究竟是對是錯?
    文 | 九天來源 |談情妙手所謂家庭隱私,顧名思義,是家庭成員個人隱藏的私事和心中蘊含的秘密。坦白與否,從法律上講,這是公民的自由與權利。隱私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侵犯。然而,在追求泱泱君子之風的中國,人們總是不太習慣尊重和保護別人的隱私,甚至以各種手段去窺探、傳播、幹涉他人的隱私。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於是,晴空浮雲,是非迭出,一幕幕關於侵犯隱私權的悲劇不斷出現在家庭生活的舞臺上。如今,一些已婚的男女,婚前曾有過熱戀中的戀人。
  • 女明星楊蓉在家被偷拍隱私,支持楊蓉維權!
    因為疫情,許多人都被困在家中隔離,就連明星也不例外。不得不說有些媒體很會把握「時機」,在這個時候還能對藝人的生活進行騷擾,而楊蓉就是其中之一。昨日,有娛樂媒體在網絡上曝光了一組楊蓉和一名陌生男子倆人在家用餐的視頻,這則視頻的曝光也引起了廣大網友對楊蓉戀情的各種猜想……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在公共場合被跟蹤被抓拍被蹲點可以說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媒體並非在公共場合抓拍,而是通過窗戶偷拍到了這段楊蓉的視頻。大家都知道,家是自己唯一卸下防備的一個地方。
  • 愛奇藝「超前點播案」敗訴後又被指「侵犯隱私」,誰在利用我的瀏覽...
    近日,愛奇藝在「超前點播案」敗訴後,又被指「侵犯隱私」:在案件庭審中提交了原告用戶吳先生的觀影記錄,被當事人公開質疑。觀影記錄、打車軌跡、搜索記錄、購物清單……人們在網絡空間的活動越來越頻繁,每一次屏幕停留、指尖操作,都會被存儲為數據形態的「痕跡」。
  • 購買「兇宅」維權,不能侵犯他人隱私
    購買「兇宅」維權,不能侵犯他人隱私 2020-11-18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朋友圈曬別人的生活 你可能侵犯到他人隱私了
    從部分視頻來看,她顯然有避開侵犯僱主隱私的意識。在兩則展示僱主家孩子課外書和書桌的視頻中,她都強調是在獲得僱主家孩子同意的情況下拍攝的。拍攝僱主孩子彈鋼琴時,也沒有拍出孩子臉部,且與孩子存在互動;另外有一個分享小朋友吃早餐的視頻,也特意做了後期貼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