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飲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食物,特別是在夏季由於天氣炎熱,適當的吃一些冷飲能夠起到消暑的作用,而且吃冷飲讓人的內心舒適。現在人都喜歡購買水果或者冰淇淋,放在冰箱裡冷藏,隨時都能夠吃暢快的吃到冷飲。
但是在古代由於沒有冰箱,想要吃冷飲可以說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古代人們也有不同的解暑方法,王公貴族們會自己製作冰窖,以便夏季消暑之用。這些冰來自冬季存儲的冰塊兒,大塊的冰塊存儲在地窖裡,常年都不會融化,夏季來臨之時可以用來消暑。
老百姓們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了,只能通過喝清涼的井水來解渴,他們也會將食物放在井裡保鮮。由於條件不允許古代人們想喝冷飲,或者吃冰激凌是不可能的。
但是到了宋朝時期,由於經濟條件明顯好轉,再加上老百姓對飲食的研究和發展,便有了最早期的冰激凌。
一說到冷飲人們就會想雪糕和冰淇淋,也會想到我們經常吃的冰塊兒或者冰鎮飲料。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縣的人喜歡吃的食物。在幾千年前人們只能通過喝泉水來解暑,其實在3000年前的商代人們就有喝冷飲的習慣。
這些古老的消夏解暑方法,為後世冷飲出現奠定了重要基礎。
古代冷飲的發展歷史
《詩經·豳風·七月》云:「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藏之凌陰」。這裡面所寫的「凌陰」,就是古代用來藏冰的冰窖。古人為了夏季解暑之用,冬天的時候就會遭遇冰塊兒,夏季來可以拿過來解暑,又能夠做出各種美味的消暑食品。
一、商周最早的製冰業
「冷飲」主要是涼的水、或者冰做成的飲品。早在商代,冬天的時候人們就開始鑿冰,將這些冰儲存在地窖中,以備夏季的時候用來消暑。這是王公貴族比較常見的一種出生病的方式,也有的人會做冰塊生意,從中賺取一定的利益。
在周朝時期,皇室已經有了專門負責取冰和製冰的官員,當時稱作為「凌人」。
《周記·天宮冢宰》云:
「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供)其冰鑑。賓客共冰……」。
《楚辭》也有古人製冰的相關材料。不但提到了「柘漿」和「瑤漿」等冷飲,他們還會經常喝冰鎮的糯米酒,所以當時冷飲行業,已經有了初步的發展。使用冰庫冷藏食物,有冰塊兒鎮甜酒等冷飲,其實都說明了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開始學會用冰來解暑。
筆者認為,早期製冰業行業的發展,才促使了後來冷飲行業促進發展和繁榮,人最早只是通過冰來喝冰鎮的飲品或者酒水。隨著人們對於冷飲的需求,製冰業行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種類繁多的冰鎮食品。
二、春秋戰國冷飲發展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對冷飲的需求更多,所以製作出來的冷飲,也更加豐富多彩、花樣百出。當時的冰鎮米酒很受人歡迎,特別在夏季宴會中,人們都會喝上冰鎮米酒慶祝。這些冰鎮米酒喝起來又香又醇,而且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屈原所著的《楚辭·招魂》中就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這種冰鎮糯米酒醇香清涼,夏季解暑的最佳飲品之一。多數情況都是在宮廷宴會中,才能喝到如此清涼甜美的美酒,既能夠消暑又能夠解渴。在當時冷飲技術的製作,處於較高的水平。
筆者認為最早期的冷飲,就是用來消暑的冰塊兒。夏季天氣炎熱,為了緩解暑氣人們將食物放在冰塊上冰鎮。吃起來就會別有風味兒,在宮廷宴會和大型的祭祀活動中,都會使用這種冰鎮食物,冷飲食品在當時的上層社會逐漸流行起來。
三、唐朝冷飲的雛形
時間追溯到唐朝時期,人們開始在市場上出售冷飲。唐朝的都城長安非常繁榮,市場上出售各種蔬菜、水果和肉類的商販比較多。當時已經出現了專門賣冰的商人,這也是中國古代最早出售冷飲的商人。
唐朝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出售「冰棍」。但是冰棍兒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將鹽撒在冰塊上,從而降低了冰塊的熔點然後再放入蔗糖水,在冰塊中間插入一個小木棍,製作方法和口感和現在的冰棍非常相似。也成了很多人都喜歡吃的一種降暑飲品。
唐朝人都非常喜歡這種全新的冰涼飲品,並且製作出了一種叫做酥山的冷飲,和現在的牛奶冰沙做法非常相似,就是將冰塊兒上層的固態部分,經過反覆加工成為「酥」,上面再放入煮熟的牛奶,就形成了牛奶味的冷飲。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也曾寫詩,來讚美這種冷飲食品:
「輕輕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面來迎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碧鮮俱照著,香飲兼苞蘆;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
寫出了冷飲的獨特口感和味道。
筆者認為唐朝冰激凌的發展,和當時的經濟文化的開放有著很大的關係。
由於唐朝時期其他國家或者番邦少數民族人們,到唐朝的都城長安進行文化交流,所以就帶來了不同的水果和蔬菜,還有牛奶等飲品,從而就促進了冰激凌的進一步發展。
四、宋代最早的「冰激凌」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冷飲行業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到了宋朝時期,冷飲行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北宋汴京就有專門出售冷飲的店鋪,當時的冰鎮酸梅湯,很受老百姓的歡迎。這種食物風味獨特、清涼可口,也是夏季消暑的最好食品之一。
南宋著名文學家楊萬裡,就曾寫詩稱讚這一美味食品:
「帝都六月日停午,市人入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形象的描繪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六月天氣炎熱,人們在外面工作非常勞累、汗如雨下,聽到了隔壁街道賣冰的聲音,還沒有吃到清涼的冰,心裡已經能感覺出吃冰的涼爽。
北宋市場賣冰店鋪異常火爆,而且出售種類繁多的冷飲。其中包括「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各類冷飲。北宋的繁榮發展也促進了冷飲行業的進步,各種帶冰塊的冷飲,讓人們感受到了清涼的夏日生活。
宋人王銍的《雲仙雜記》中記載:「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杜甫詩有「公子調冰水,家人雪藕絲」句,都說明了制定行業的繁榮和發展。但是當時的冰的價格十分昂貴,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夠買得起,這種所謂的「冰沙」和「冰激凌」。
宋朝的繁榮,讓冷飲逐漸發展起來,而且在宋朝擁有了「冰箱」的雛形,當時將這種物體叫做「冰鑑」。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就是一個雙層的大木桶,木桶有底座和上蓋,而且中間夾層的部位放了大量的冰塊。將新鮮的蔬菜或者肉類放入「冰箱」中,能夠長時間保鮮。
筆者認為,「冰箱」的出現,促進了冷飲行業的飛速發展。古代人才是敏捷、善於創造,這種冬季才有的厚厚的大冰層,保存到夏季用來解暑和製作各種冷飲,讓人們在炎熱的夏季也能夠感受到久違的冰涼,既改善了生活又繁榮了經濟體制。
五、元朝冷飲種類繁多
《續夷堅志》載:「冰水冬日結冰,小於芡實、圓結如珠……盛行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 。這段話說明了元朝時期,冰激凌的製作已經相對成熟。元朝時期冷飲行業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且出現了不同種類的冷飲,當時市場上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冰激凌。
人們製作冰激凌的方法比較簡單,將各種果汁進行相關的調配,再加入牛奶汁、冰塊兒,就製作成了一種香甜可口的冰凍飲品。元代的《飲膳正要》也記載了冰激凌的製作方法,同時為冷飲行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元好問的《續堅志》中曾記載「洮水冬日結小冰……圓潔如珠,盛夏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帝京歲時紀勝》載:「盛者食飲,最喜清新,是以公子調冰,佳人雪藕」。都記載了冰激凌的製作方法和製作過程。
元朝後期冷飲行業有了新的發展,明清時期不少和現在相似的冷飲,逐漸是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當時吃冷飲已經是比較普遍的一種事情,清朝時期的酸梅湯、玫瑰露、涼茶等飲品已經相繼出現。
筆者認為人們對冰的喜愛,最早只是用來解暑。隨著人們對冷飲食品的喜愛,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冰激凌食品,如今人們外出的時候,會隨時購買各種口味的冰淇淋,同時也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宋朝冰淇凌的發展和繁榮
炎炎夏日宋朝人會選擇不同的避暑方法,他們會到山間旅遊,也經常通過勤洗澡或者吃冷飲的方法來降暑。宋朝時期已經成立了「冰井務」,這是一種專門製作冰塊兒,用於人們降暑的一種工作。
《歲時雜記》記道:
「自初伏日為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日色若炎火,正當三伏時。盤冰賜近臣,絡繹中使馳」。
說明了宋朝冷飲業在民間穩步發展。而且不同口味的冷飲,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逐漸形成不同口味,不同形狀的冷飲食品。
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也有,關於冷飲飲品和飲料的相關記載。漉梨漿、滷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以及荔枝膏水等美味的冷飲食品,一直是夏日裡人們心心念念的食物。這些冷飲既能夠起到解暑和解渴的作用,又能讓人的味蕾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悅感。
南宋王之道有詩曰:「急宜買冰致凝壈,全勝汲井供潺湲」。
宋人唐慎微在《證類本草》中指出:
「石蜜既自有本條,煎煉亦自有法,今人謂之乳糖,是知石蜜字,乃白蜜字無疑。去古既遠,亦文本傳寫之誤,故今人尚言白沙蜜。」
這裡的「乳糖真雪」就是冰激凌。從各種文獻記載來看宋代的「冰激凌」,已經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結 語
冷飲的出現源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夏季天氣炎熱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會汗流浹背。所以古人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結束方法。最初人們發明了扇子,主要用來清涼解暑,後來就開始使用冷飲、冰鑑來解暑,不但豐富了人們的日常飲食,還讓生活變得更加的舒心愜意。
【參考文獻】
吳昆《古人也愛吃冷飲》
荊墨《古人夏天有冷飲喝嗎?》
王心喜《冰淇淋的由來與時尚》
倪方六《古人夏天喝什麼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