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孩子還未上幼兒園的全職媽媽,每天的日程無外乎是家務、孩子,就連朋友圈也替換成了討論孩子吃喝拉撒的寶媽圈,許是不甘心只做全職媽媽的角色,不甘心自己的價值僅僅局限於家長裡短的瑣碎,也是想要開拓自己新的圈子。
今年6月份我報名了小小老師的基礎班,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新媒體寫作,隨後又報了9月份的影評班,從此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學生時代的我就對寫作有著極強的興趣,高中時期作文登上語文報,大學時候便參與寫一些文學工作室的雞湯書。然而畢業後世事繁雜,寫字的筆落寞了許久,算來已有六七年沒有與文字為伍了,筆頭早已生鏽。
重整旗鼓談何容易,我原打算報完基礎班再去試試寫影評、書評乃至故事文,去嘗試總會遇到適合自己寫的文體。
慶幸的是,我的選擇沒有錯,在【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寫作訓練營】學習的第一周,重溫《神鵰俠侶》後,我寫的關於李莫愁的第一篇文章就上稿了,結營時還獲得了「優秀學員」的榮譽。
雖然在行文老道、稿費上千的作者眼裡,這不算什麼,但對於在寫作之路上踽踽前行的我,是莫大的鼓勵!
想來,這篇文章之所以能上稿,有以下幾個原因。
新媒體的快節奏,要求緊追熱點,寫出新意,而我的時間總是少得可憐,每天一睜眼就是孩子,直到晚上孩子睡去,我才有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寫作。
熱播劇千千萬,卻不是每一部都是適合自己的,每一部新劇熱劇口碑熱度發酵,都是劇集已經播出好多集之後,對於自由時間稀缺的我來說,從頭開始追,是事倍功半的,最後會發現時間不知道花到哪裡去了,想寫的主題已經有人寫過了。
而經典劇,永不過時,值得慢慢品味,可以二刷三刷,不需要擔心熱度過去了,自己兩手空空。
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就是如此,我打小就是武俠迷,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至今已經看了三四遍。
看自己喜歡的劇集,是一種享受,又因為對劇情、人設都很熟悉,所以看的時候,就不再是單純的看劇情,而是連帶著細想劇情後面人物的動機、心理。
李莫愁的人設,從來都是令人覺得又可憐又可恨,這個人物有著極為複雜的內心,她從清純善良到心狠手辣、殺人如麻,最後灰飛煙滅,這個多米諾骨牌的起點,居然是陸展元的背叛。
這種一次感情失敗,就一生面目全非的案例,本身就很具有探討的意義。
沒有任何事物的發展是孤立存在的,細細想來不能全怪陸展元,他頂多算是推動這個骨牌的比較靠前的一個因素,李莫愁的成長環境、她本身的性格,才是導致這一系列悲劇的關鍵因素。
彈幕是個好東西,它展現出的就是觀眾最容易想到的觀點。不出意外,彈幕裡都在說,「陸展元是人渣」、「許下的承諾就是要償還的債」。
網上搜李莫愁、陸展元,也清一色的是陸展元的差評。
因此我就確定了為陸展元「翻案」的主題。
在我看來,世間沒有那麼多的二元對立、黑白分明,常見的觀點雖然不會出錯,但很有可能已經被寫過了、寫爛了,尤其是這種已經被大家熟知的經典劇,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只要能自圓其說,就是好的觀點。
看劇看到有感觸的點,及時記下來,時不時去翻看,對於可以提煉出觀點的劇情,更是要多方位揣摩。
每天陪娃出去玩的時候、做家務的時候,只要不是需要全神貫注的時間,都是思考劇情的時間,我會反覆的去問自己為什麼,然後從記憶裡搜尋所需要的劇情來佐證。
如此多想幾次,就算最細節的劇情,也可以串聯起來、在反覆的論證裡派上用場。這樣動筆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得多,書寫速度也會突飛猛進。
就如網友都說陸展元背信棄義,是渣男,可劇情裡他對妻女可謂情深意重,這種反差就很值得推敲,其背後必有更深的心理,去深挖對比、反覆地去問為什麼。
既然是要給陸展元「洗白」,勢必要抓住大家所詬病的點,也就是他不守承諾,問自己這個承諾是什麼、合不合理?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就是李莫愁的這個要求是不合理要求。
把「汙點」推翻之後,就該論證陸展元是否夠得上渣男稱號。事實是,面臨殺身之禍時他對妻女的態度,不僅不渣,還很有擔當。
而他與李莫愁就算當年克服萬難在一起,也未必能有好的結局,只因他是個有私心的普通人,與李莫愁天生氣場不合。
李莫愁師父的「諄諄教誨」和她成長的環境,所造就的偏執性格,才是造成悲劇結局的根本原因。
找到了問題根源,就該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的觀點是,唯有放下執念,才能自渡。
從陸展元的拋棄雖薄情但合理,到陸展元不是渣男,再到李莫愁的悲劇是自身原因造成的,最後尋求解決辦法升華主題。層層遞進,如此,就完成了文章整個結構的組建。
無論是寫現代劇還是古代劇,寫作就是服務於讀者的,所有的觀點都要落實到現實中來,思考論據的時候亦是如此。
比如李莫愁要求陸展元長居古墓,永世不得下山這個要求,就與現代女朋友的送命題「你媽和我掉水裡,你先救誰」,有異曲同工之妙。
李莫愁要求陸展元,若與自己談戀愛,就要跟父母斷絕關係,這種要求,有幾個男人能做到?如此,陸展元的選擇就是情理之中了。
新媒體文章的讀者大都是網絡「衝浪」多年的現代人,將劇情帶入現代觀念中,會更有說服力。
這篇文章原本是我的作業,第一次提交的時候,老師給我提了幾點建議,點評裡的每一個字我都仔細的研讀,老師點評得仔細、評價也十分中肯。
所以一定要重視老師的點評,老師就像一個武林高手作為師父帶著學生去入門、進階,師父的每句話都是金口玉言,就著老師的點評去將一篇不及格的文章修改到及格,這個過程就是在進步,也許這就是報班學習的意義。
就算自認為寫得不如意,事後也不要棄之不顧,多花心思去修改,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最後我想說,新媒體影評的寫作,要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我也曾在觀點文裡摸黑打滾,在熱點的快速更迭裡萬分迷茫,然而每樣事物都有自己的時間,只要不放棄,堅持下去,總會遇見彩虹。
木槿,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班學員,心之所向,愛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