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網文改變命運的人:孔二狗黑道風雲,雙雪濤投稿買房

2021-01-11 摩登中產

寫一個出口。

2007年聖誕節第二天,孔二狗在上海時代廣場見到一棵十層樓高的聖誕樹,往事像海嘯般將他淹沒。

他恍惚回到家,由聖誕樹想到少年亡友,由少年亡友想起東北往事,黃昏時分,他在天涯發帖,故事名為《黑道風雲二十年》。

他老家在內蒙古赤峰,一座寂寥的邊城。長風常年洗掠城市,運煤卡車像風中飄搖的小舟。

東北的粗獷和草原的彪悍,在這裡投下重疊影子。孔二狗在影中長大,許多黑道故事的大佬,不過是身邊有血有肉的人。

咆哮的少年歲月至今仍留殘痕,孔二狗手上有數道刀疤,下巴被打斷過,拴著鋼絲,每逢雨天便隱隱作痛。

中學時,好友送他聖誕賀卡,賀卡封面是一顆高大閃亮的聖誕樹。賀卡中說,願你成為搏擊長空的鴻鵠。

送出賀卡不久,好友便因爭鬥誤殺被捕,後又死在少管所中。

孔二狗從影中抽身,立志成為鴻鵠,去看更遠的世界。

起初他並未飛遠,他在通遼讀大學,專業是獸醫。非典那年,他大學畢業,決定南下上海。

他在上海多倫路找房,從魯迅故居、丁玲故居的銅牌一路看過去,夢想有一天能多一座孔二狗故居。

然而現實殘酷,當晚他只能露宿虹口公園。畢業時他請客喝酒無數,第一月房租已用來還債。

虹口長夜燥熱,公園人聲如潮,孔二狗覺得如同騎在一個飛奔時代的背上,無心悽涼。

在上海落腳後,他轉型成為諮詢公司白領,夜晚浪跡在天涯論壇,從慕容雪村一路看到當年明月。

那個時代的天涯寫手,寫作多為自娛。

當年明月寫完明朝那些事後,繼續安心當公務員;而慕容雪村成名後數年,依舊在廣州做高管,拒絕一切露面採訪。

孔二狗發帖之初,也只是為追憶往事。然而連載帖很快點擊超兩千萬,冠絕天涯。

小說上市後,連續18周佔據暢銷書榜首。2009年,孔二狗登上了《南方人物周刊》封面,同年名列中國作家富豪榜。

他的赤峰校友馬伯庸說,在書中讀到了鄉愁,而財經作家吳曉波說,黑道風雲是「改革開放的一次另類記憶」。

孔二狗自己則懵懂,他直到被多個QQ群以冒名孔二狗的罪名踢出後,才反應過來已出名。這完全不在他人生計劃中。

在那個狂飆的大時代,寫作不過是順勢而為的愛好,改變命運不過是附屬獎勵。

比孔二狗大三歲的天下霸唱,寫書緣起不過是為給女朋友續寫個鬼故事。

他主業是金融,接觸山西煤老闆時,結識了許多看礦脈的風水先生,最後有了鬼吹燈。

被鬼吹燈啟發靈感的南派三叔,自己開著一家外貿公司,主營賭具、飼料、大蔥和香菇。

他最初寫書時連名字都不願留,只有一串IP位址,被貼吧識別為「浙江省杭州市網通」。

2010年,大潮退去,天涯式微,孔二狗等人成為最後一批天涯捧紅的作家。

連載黑道風雲的帖子已經點不開。傳奇只是偶然,傳奇終難複製。

孔二狗成名那年,東北青年班宇在瀋陽一出版社做古文編輯,每天都困在時光之中。

時光變緩已有十年之久。

2000年,班宇讀初二,春節家宴上,一桌親戚除了他父親,其他人都領了退休金、低保金和失業金。

飛奔的時代放緩,生活越來越重。寫作成為少年排解的出口。

高中時班宇迷戀搖滾樂,寫作也以樂評為主。他攢錢到外地看演出,住在七八十塊錢的便宜旅店,為音樂雜誌撰稿。

他起了筆名病雨,寫道:

在這場如同超級瑪麗的人生裡,腦袋都磕青了,頂出來的也不一定是蘑菇。

2015年,班宇投稿的音樂雜誌紛紛倒閉。他試著寫球評,寫美食,都不舒服,直到朋友發來豆瓣徵文比賽信息。

下班之後,他一個人坐在工位上,戴上耳機,放起音樂,從小長大的城中村慢慢浮現,就像凝著時光的琥珀。

他10天寫成四個短篇,總計28000字,取名《打你總在下雨天:工人村藍調故事集》,最終獲得喜劇故事組一等獎。

那年他30歲,寫作打開了一扇氣窗。

此後,他寫被車床機器卷掉胳膊的姑父,寫迷戀撲克機的舅舅,寫沒錢賄賂教練放棄足球的少年……風雪中的掙扎,都被他寫進小說中。

與孔二狗落筆時的輕鬆不同,寫作對班宇等人而言,更像是生活的宣洩。

和班宇年齡相仿的作家鄭執,講過瀋陽一家啤酒屋,外號窮鬼樂園。

失意的中年人在屋裡一坐就是一整天,十塊錢點五紮啤酒,自帶涼菜,從白天喝到黑夜,喝到不省人事。

許多年前,鄭執曾看到一向不苟言笑的父親,也成大醉的一員。

2009年,父親因癌症去世,鄭執無力償還讀書時欠下的高利貸,也開始酗酒,連喝一年劣酒後進了醫院。

出院後,他以父親為原型,寫了一本長篇小說。2014年,小說被影視公司買下,費用恰好夠他還清高利貸。寫作成為命運的一環。

很多時候,寫作對他們而言如同糾纏的因果。

瀋陽銀行職員雙雪濤,每天朝九晚五守在單位,屏幕上隨時開著幾張財務報表,應付領導檢查。

他覺得生活空曠無味。2010年,南方周末刊登一個臺灣小說比賽徵文啟事,6萬字,首獎60萬新臺幣,夠瀋陽一套房的首付。

雙雪濤拿起筆,在書桌前光膀子寫作。他說那是「一個卑微者第一次覺察到了自己的力量」。

小說寄出後,得了一等獎。2012年,他從銀行辭職,全職寫作。他是單位20年來,第一個主動辭職的員工。

城市黑夜漫長,他敲著鍵盤,尋找暗夜中的路。

越來越多人開始追隨雙雪濤的旅程。新時代起伏難測,但正通過科技給予新的機會。

今年4月,在長春工作的洛長天,去單位辦離職,成為全職網絡作家。一個他老家人未曾聽聞的新職業。

他老家在吉林農村,村外是無邊山林。他承載全家希望,考上省內龍頭建築學校,然而2016年畢業時,大環境不景氣,他到長春一家公司做設計員,月薪1600元。

城市面孔冰冷,連續半年,他沒捨得買一盒牛奶。

大學時連智慧型手機都沒有的室友,畢業後進了工地,偶爾會在微信群中炫耀工資。室友一個月收入3000多,是他兩倍。

鬱悶之下,他開始在舊筆記本電腦上幻想新世界。他寫玄幻小說,筆下天高海闊,主人公能縱橫萬裡。

書中配角原型,多是他實習時遇到的鐵路工人。

那些工人來自天南海北,常年呆在荒無人煙的山嶺,行事灑脫無羈。

銅牆鐵壁般的命運,裂開一線縫隙。

洛長天最先在起點寫書,相比於天涯當年的草莽,起點早已進化出複雜的規則,大神在榜單上風生水起,新人則機會渺茫。

2019年,他斷斷續續寫了近80萬字,當年和他一起出道的百餘人,最後堅持下來只有兩人。

80萬字小說,最終稿酬不過6000多元。

他的單位越來越不景氣,工作越來越少,空閒越來越多。同事天天上班看電影,領導也聽之任之。

當年秋天,他轉戰新平臺米讀,這是移動網際網路進化出的新事物,書站採用免費閱讀模式,由人工編輯和大數據共同主導推薦。科技正抹平命運的門檻。

三個月後,洛長天的稿費漲到每月2000多元,現實工資則降到每月只有700元。

去年12月,他稿費收入達到幾萬元。他不再向同事隱瞞自己是網絡作家。

那時候,大學同學又在群裡炫耀工資,洛長天把稿費截圖發到群中。第二天他想喊同學一起打遊戲,卻發現被同學拉黑了。

新書讀者越來越多,他的人生也開始加速。他有了新的愛好,新的目標。今年1月,洛長天和女友回老家辦了婚禮。

在米讀平臺上,和洛長天經歷相似的作者還有很多。

河南作者「無用一書生」,沉默寡言,原以為畢業會找份會計工作,默默過完青春。而今,他讀者遍布全國,隨平臺筆會去了日本和新加坡,是「另一種人生」。

女頻作者顧沉,今年剛20歲,她小學時因慢性病輟學,幾年後憑藉寫校園小說出道。她每月已有穩定訂閱收入,獨立在遼寧營口買了房子。

都市小說作者狼煙,2016年開始寫首部小說,連載至今,漫畫和影視版權已賣出。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網絡文學作者已達1755萬。他們在虛空織夢,最後身在夢中。

不再是孔二狗時代的一文成名,不再是雙雪濤時代的獨自求索,未來新十年,寫作正成為新的命運出口。

坐在電腦前,狼煙有時會想起十幾年前,第一次見到作家二月河的情景。

那年《康熙王朝》熱播,學校請校友二月河給他們做講座。

千人大禮堂內,狼煙遠遠望著講臺上二月河,覺得作家身影那般遙遠。

多年後,他偶然回想那一幕,忽然發現,那距離已不再遙不可及。

相關焦點

  • 孔二狗新作《東北往事5:黑道風雲20年》在京發布
    孔二狗新作《東北往事5:黑道風雲20年》在京發布
  • 李炎《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20年》—— 「古典流氓時代」的黑道傳奇
    《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20年》是為紀念和追憶改革開放31周年特別推出的一部大型犯罪東北熱血社會網劇,這部劇自播出以來就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20年》收穫眾多觀眾好評,被盛讚「相當有質感」、「真實生猛粗糲走心」…… 該劇在豆瓣最終拿下8.8高分。
  • 作家孔二狗對話藝僧釋道心 榕樹下直播間鬥和尚
    舉報 日前,因暢銷小說《黑道風雲二十年
  • 《東北往事》電影版,孔二狗為啥刪去了張嶽和劉海柱這兩個角色?
    孔二狗的黑道小說《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想當年那是風靡全國,尤其是樂視網拍的視頻網絡劇,更是直接地把這部小說展現到了大家的面前。網絡劇中的演員陣容更是令大家印象深刻,雖然都不是重量級的巨星,但是他們個個深入角色,表演到位,特別是劉海柱和張嶽這兩個扮演者,簡直就是原著跳出來的!
  • 這幾部史上最躁的黑道小說,你怎能錯過?部部燃爆你的熱血!
    它不僅向書友們展現了一個平常接觸不到的世界,而且熱血,兄弟之間絕不背叛的感情更是讓人窩心!這次,小編盤點幾部經典的黑道小說,一起來評評誰才是名副其實的「黑道小說之王」!1、《壞蛋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六道,這部小說大家估計都很熟悉。記得小編是在小學時候就拜讀了這部巨著,深深被謝文東圈了粉兒!
  • 孔二狗《黑道悲情》改編,《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是部狠人前傳
    已經於愛奇藝獨家上線的網絡電影《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改編自孔二狗的東北往事前傳《黑道悲情》,影片講述了熱心助人又剛正不阿的船廠青年劉海柱,與張浩然、黃中原為首的社會流氓分子結怨而鬥的故事這場正邪之戰,真的是明爭暗鬥,意外連連,情節驚險又熱血,這也正是孔二狗所著的&34;系列的作品風格,夠冷夠硬,又相當真實殘酷。
  • 孔二狗《黑道悲情》改編,《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是部狠人前傳
    已經於愛奇藝獨家上線的網絡電影《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改編自孔二狗的東北往事前傳《黑道悲情》,影片講述了熱心助人又剛正不阿的船廠青年劉海柱
  • 黑道小說前十名 你看過幾本?
    該小說講述了主人公謝文東由原本文弱、本分、聽話、成績優秀但被人欺負的好學生「成長」為殺人不眨眼的黑社會老大的故事。《黑道風雲二十年》作者孔二狗《黑道風雲二十年》,起初是在天涯社區中連載的一部長篇小說,2007-12-26開始連載,2009年6月前四部連載完畢。後來該小說經由出版社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五部。
  • 《東北往事之二十年》定檔,孔二狗強勢回歸,夏雨重操副業?
    最近很火的一部小說《東北往事:黑道風雲二十年》風靡世界。即將上映為一部電影。黑道這個名字網友們聽著類似於武打小說電影,但是小編認為這是一部帶感的電影,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相信大家對這種電影印象深刻。看著是不是很帶感?這部小說《東北往事之二十年》即將改編為一部電影。
  • 書荒進來看看十部情節比較真實的黑道小說(上)
    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十本絕對高質量的黑道流小說,喜歡的點個關注支持一下,今天先發(上)五部! 《那些年混過的兄弟》又名《我們都是壞孩子》作者:偽戒內容簡介:謹以此書,紀念逝去的青春歲月。那些年混過的兄弟,如今天各一方。有的娶妻生子!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人鬼殊途!作者以第一視角——記述那個荒誕年代,那個躁動的青春。
  • 《三體》劇版開拍,網友:別拍了,忘了孔二狗咋搞砸電影版了?
    文/薛丁格的猹1、2007年平安夜,上海在魔都從事市場研究工作的一位東北小夥,在天涯社區的雜談版塊敲下了連載小說《黑道風雲二十年》的第一行字,並署名「孔二狗」。這部網文很快就火了。但孔二狗卻顯得很不屑:『』《古惑仔》就是A片水平,大家看完全是暴力,沒有歷史的厚重和社會在裡面。」「我寫的只是社會大哥麼?我寫的是東北這20年的變遷!」
  • 孔二狗《黑道風雲二十年》第二部即將播出?肯定會超過第一部!
    孔二狗的《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第一部自從樂視網播出以後,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沒多久樂視網的點擊量就突破了一億,後來就說不上多少億了,因為太多的人看了不只是一遍。一時間,大家到一起的話題都是圍繞著東北往事開展的!
  • 【獨家】當孔二狗遇上劉慈欣
    自2007年底創作《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孔二狗很快走紅網絡,被譽為「黑道小說第一人」自去年與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一起創立遊族影業並擔任公司CEO開始,他沒再寫一個字,「動不動幾億的盤子,以前沒操控過」。
  • 雙雪濤完整版《聾啞時代》推出 替沉默的人說出故事
    近日,雙雪濤的新版《聾啞時代》一推出就引發熱議。這部作品被稱為「雙雪濤的自愈之作」,以七個凌厲的少年故事,講述成長路上的疼痛與代價。「小學畢業的時候,是1997年的夏天,和之後每一次畢業一樣,炎熱而乾燥。從那個時候開始,關於一切痛苦和歡愉,我都準備好了。」
  • 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揭曉,第二次入圍的雙雪濤摘首獎
    當被問及是否時刻意追求這種錯綜性,雙雪濤說:「我寫東西一直都比較個人,我是一個自私的寫作者,沒有想要承擔什麼東西。但是因為在過去幾本書裡,我寫了一點自己比較熟悉的範疇,有部分是童年、少年記憶裡的東西。其實之前的寫作從方法上也不全是在依照現實來寫,那些端倪其實都已經有了,只是在《獵人》這本書中表現更加強烈一些。
  • 《風雲》電視劇中雄霸一句話 改變斷浪一生的命運
    電視劇《風雲雄霸天下》,斷浪作為「南麟劍首」斷帥之子,有著異於常人的先天條件,和聶風一樣,屬於江湖實力二代,改變他命運的條件有很多,追到一點上,還是因為一句話。斷帥喪命凌雲窟,斷浪獨自流落江湖,這養成了他堅毅不屈的性格,遇見聶風后兩人惺惺相惜,流落天下會。
  • 曾經令人害怕的「黑道大哥」孫紅雷,在這裡徹底改變
    那些人回答:太喜歡你演的電視劇了。孫紅雷便又問道:那為什麼不上前跟我說呢。粉絲回答道:太害怕你了。 這足以看出孫紅雷演的黑道大哥劉華強給人們帶來的恐懼了,一度有很多人都懷疑孫紅雷現在時混黑道的,或者在演戲之前是不是混過黑道啊。甚至後來有人根據孫紅雷為原型寫了一部小說「黑道風雲三十年」。
  • 雙雪濤:《刺殺小說家》靈感來源於「被退稿」經歷
    對作家而言,獨立、自由最重要雙雪濤一直對電影挺感興趣,問及喜歡的導演有哪些,他說出一長串的名字:希區柯克、庫布裡克、黑澤明、布努埃爾、費裡尼、伯格曼……2009年後,他曾給一家電影雜誌寫過幾篇影評。最開始是投稿,和編輯認識後,還做過撰稿人。他寫過導演劉別謙、賈樟柯的大版綜述,寫了幾篇後就停了下來,去寫小說了。
  • 2億人在知乎追網文,付費閱讀的「知乎方案」真香了嗎?丨網文專題
    知乎和網文,這兩個詞彙背後,擁有著極為反差的品牌印象:前者是「人均985,年薪過百萬」「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後者則在這一兩年,頻繁活躍在各個網站上的貼片廣告中,通過贅婿文、甜寵文,不斷在下沉市場蔓延。 這兩個調性似乎全然不搭的平臺和內容,如今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