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懷孕開始,做父母的就各種期待寶寶的到來,尤其是十月懷胎的媽媽。很多年輕父母都會討論自己的寶寶到底是先叫媽媽還是先叫爸爸呢?多大的時候會叫爸爸媽媽呢?這些都成為了父母非常關注的的焦點。
寶寶這個年紀會喊「媽媽」,說明大腦發育好
今年有兩個鄰居都生了小寶寶,兩個寶寶經常來家裡玩,有一天5個月大的寶寶居然媽媽媽媽地叫了起來,另一個鄰居媽媽覺得好棒,可是事後的她開始顯得焦慮了起來,因為她家寶寶快10個月了還沒有叫媽媽。心裡就在想為什麼自己家小寶貝沒有別家娃厲害,這位鄰居還特地上網查了一下,有相關教育專家就表示小孩子早叫爸爸媽媽可能是智商比較高。
看到這裡這位鄰居媽媽更加緊張了,還跟我說要帶她家寶寶去醫院檢查智力,去到醫院檢查完醫生說確實智力方面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早一點會說爸爸媽媽的寶寶可能會智力發育得比較好。
然而寶爸寶媽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多引導寶寶學習講話和發音,對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
教你4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1、父母多跟寶寶說話
之前自己還沒生孩子之前也是很不解,為什么女人一做了媽媽就變得那麼多話說變得那麼嘮叨。
有一次看到表姐一直在對她兩個月的小寶寶說話,我還表示很奇怪。直到自己做了媽媽之後方才懂得,從寶寶小時候就開始多跟她講話,讓她在聽力上有一個語言的意識。然後到寶寶開始學習講話的時候,可以多採用提問的方式來跟寶寶對話,可以引導寶寶進行互動,以激發寶寶的思維發展潛力。
2、可以給寶寶看看動畫片和繪本故事
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們對動畫片都有一種非常喜歡的情感,動畫片有趣的聲音和場景都會對寶寶產生很強的吸引力。
另外,父母可以引導寶寶看繪本,給寶寶講繪本故事,或者直接買那種有配音的繪本,可以讓寶寶對繪本故事更感興趣,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從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故事、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穿衣吃飯等生活小故事來引導寶寶,激發寶寶的想像力,讓寶寶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感。
3、可以鼓勵小孩子多交朋友
現在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但仍然有的家庭目前還是只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年紀隔得遠玩不合適。因此,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交好朋友,孩子與朋友之間的玩耍便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對提升寶寶的交際能力和見識都有很大的好處。
有的媽媽可能沒有意識到這點,生怕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打架會吃虧,總是關起門讓孩子自己玩。這樣的觀念一定要及時改正過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需要朋友的,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行為習慣,甚至是以後出來社會都是非常有用的。
4、父母可以做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
其實當孩子學會講話了之後,就會開始想要表達,尤其是有的孩子在講話方面很擅長,而且很喜歡問父母各種為什麼,可能很多時候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煩。
但是請記住當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做父母的應該要覺得慶幸,學會做孩子的傾聽者,多聽聽孩子的講話,多與孩子談話可以激發孩子的表達和思維發展。
寶寶早點會喊爸爸媽媽不是父母最主要關注的點,學會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多與自己的孩子溝通談話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