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這個年紀會喊「媽媽」,說明大腦發育好,4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2020-12-23 騰訊網

自打懷孕開始,做父母的就各種期待寶寶的到來,尤其是十月懷胎的媽媽。很多年輕父母都會討論自己的寶寶到底是先叫媽媽還是先叫爸爸呢?多大的時候會叫爸爸媽媽呢?這些都成為了父母非常關注的的焦點。

寶寶這個年紀會喊「媽媽」,說明大腦發育好

今年有兩個鄰居都生了小寶寶,兩個寶寶經常來家裡玩,有一天5個月大的寶寶居然媽媽媽媽地叫了起來,另一個鄰居媽媽覺得好棒,可是事後的她開始顯得焦慮了起來,因為她家寶寶快10個月了還沒有叫媽媽。心裡就在想為什麼自己家小寶貝沒有別家娃厲害,這位鄰居還特地上網查了一下,有相關教育專家就表示小孩子早叫爸爸媽媽可能是智商比較高。

看到這裡這位鄰居媽媽更加緊張了,還跟我說要帶她家寶寶去醫院檢查智力,去到醫院檢查完醫生說確實智力方面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早一點會說爸爸媽媽的寶寶可能會智力發育得比較好。

然而寶爸寶媽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多引導寶寶學習講話和發音,對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也是很有幫助的。

教你4招,幫助寶寶早開口

1、父母跟寶寶說話

之前自己還沒生孩子之前也是很不解,為什么女人一做了媽媽就變得那麼多話說變得那麼嘮叨。

有一次看到表姐一直在對她兩個月的小寶寶說話,我還表示很奇怪。直到自己做了媽媽之後方才懂得,從寶寶小時候就開始多跟她講話,讓她在聽力上有一個語言的意識。然後到寶寶開始學習講話的時候可以多採用提問的方式來跟寶寶對話,可以引導寶寶進行互動,以激發寶寶的思維發展潛力。

2、可以給寶寶看看動畫片和繪本故事

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們對動畫片都有一種非常喜歡的情感,動畫片有趣的聲音和場景都會對寶寶產生很強的吸引力。

另外,父母可以引導寶寶看繪本,給寶寶講繪本故事,或者直接買那種有配音的繪本,可以讓寶寶對繪本故事更感興趣,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從一些比較有趣的小故事、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穿衣吃飯等生活小故事來引導寶寶,激發寶寶的想像力,讓寶寶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滿足感。

3、可以鼓勵小孩子多交朋友

現在雖然二胎政策放開,但仍然有的家庭目前還是只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年紀隔得遠玩不合適。因此,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多交好朋友,孩子與朋友之間的玩耍便可以釋放孩子的天性,對提升寶寶的交際能力和見識都有很大的好處。

有的媽媽可能沒有意識到這點,生怕自己的孩子跟其他孩子打架會吃虧,總是關起門讓孩子自己玩。這樣的觀念一定要及時改正過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需要朋友的,這對孩子的思維發展、行為習慣,甚至是以後出來社會都是非常有用的。

4、父母可以做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

其實當孩子學會講話了之後,就會開始想要表達,尤其是有的孩子在講話方面很擅長,而且很喜歡問父母各種為什麼,可能很多時候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很煩。

但是請記住當孩子有這些表現的時候,做父母的應該要覺得慶幸,學會做孩子的傾聽者,多聽聽孩子的講話,多與孩子談話可以激發孩子的表達和思維發展。

寶寶早點會喊爸爸媽媽不是父母最主要關注的點,學會引導寶寶開口說話,多與自己的孩子溝通談話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貴人語遲」是騙局,寶寶這個時候還不開口,說明大腦發育滯後
    對於媽媽來說,寶寶第一次開口叫媽媽的那一刻,是最幸福的時刻了!但仍然有不少爸媽秉持老一代的傳統觀念,認為「貴人語遲」,越是聰明的孩子說話越晚,還動不動就把愛因斯坦的例子搬出來,說愛因斯坦小時候4歲才開口說話,7歲才開始認字。
  • 孩子多大會叫媽?早於這個月份,證明大腦發育好
    不過身為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寶寶第一次開口叫自己爸爸或媽媽的時候了,那麼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第一次開口喊自己呢?歐陽的孩子小時候特別淘氣,不過也挺招人喜歡的,許多親戚朋友都喜歡來她家看孩子,可是歐陽卻因為孩子的時候經常上火。
  • 寶寶熟睡的時候,做這個「小動作」,證明寶寶大腦發育很好
    寶寶熟睡的時候,阿夏會很仔細地盯著自己的寶貝觀察。她發現寶貝睡覺的時候,小腿時不時地蹬來蹬去,本來蓋好的小被子都會被寶寶踢到一旁。阿夏以為寶寶醒來了,但其實寶寶並沒有醒來,不明白寶寶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於是諮詢了醫生。
  • 寶寶睡覺時,如果有這些舉動,說明大腦發育非常好,更加聰明!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就像天使一樣,會為家庭帶來歡樂和幸福。爸爸媽媽也會竭盡所能照顧他們,並希望他們能夠健康成長,並在將來出人頭地。為了讓寶寶在起跑線上快人一步,當今的年輕父母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科學教育,例如當胎兒還在肚子裡時就進行胎教,出生後進行各種補習班,早期教育班也為他們提供擁有更多獲取知識的機會。那麼寶寶的大腦發育得好不好?我們從外面是看不到的。實際上,父母只需要注意看看寶寶在睡覺時是否有這五種動作,就可以辨別出來。
  • 寶寶大腦發育不良能治好嗎
    寶寶大腦發育不良的表現 其實從寶寶出生之後,寶寶的大腦就進入了長質量的時期,其中腦細胞組織也在快速的生長,神經細胞也在逐漸的形成,那麼如果寶寶大腦發育不良會有什麼表現呢
  • 寶寶睡覺時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好,是個「高智商」寶寶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好身體,想要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其中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做出很令人奇怪的小動作,讓寶媽覺得不安心,不知道這些表現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還是疾病的徵兆。
  • 如果寶寶滿月後,沒有這3個表現,可能是寶寶大腦發育不好的表現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寶寶是否聰明健康,看寶寶滿月後,是否有這3個小動作,就知道了 對於新生兒寶寶,父母都是非常關心寶寶的健康發育的,但寶寶還小,不能說話,我們又怎麼能及時了解寶寶的健康發育情況呢?
  • 寶寶幾個月會認人?當身體出現四大信號時,要抓緊教孩子喊媽媽
    媽媽作為寶寶貼身照料者,他們之間有種與生俱來的親密感,調皮哭鬧的時候,只要媽媽抱在懷裡就會瞬間安靜下來,這足以說明小寶寶已經認識了媽媽。當寶寶能夠分辨媽媽之後,我們就要引導他們說話「喊媽媽」,這四大信號媽媽發現了嗎?
  • 經常撫摸寶寶的4個部位,能促進大腦發育,睡得香甜還聰明!
    2、背部: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會潛意識地用手拍拍他們的後背,這樣寶寶大部分時候都能夠安靜一點。撫摸寶寶的背部,還能對他們的頸椎神經,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越多撫摸他們的背部,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會越強,這對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會起到刺激作用,讓寶寶更聰明。3、手指:一個人的手是否靈活,說明大腦是否發育得好,畢竟手有著「人類的第二個大腦」這樣的美稱。
  • 寶寶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這個時間會說話的寶寶智商低不了
    這個時間會說話的寶寶智商低不了 從寶寶剛出生的那一刻,寶媽們沒日沒夜的勞累,最渴望的事情莫過於自家的小天使能夠張口叫一聲媽媽,這是大部分寶媽的心聲,因為這是寶寶長到下一個階段的一個標誌,開口說話的寶寶會更加的可愛招人喜歡,畢竟那一聲糯糯的「媽媽」,想必會讓無數的寶媽心花怒放吧!那麼寶寶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會叫媽媽的呢?
  • 寶寶認人不看月份,當身體有這4個信號,說明能認識媽媽了!
    俗話說「三月識母」,這種說法也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因為在寶寶3個月的時候視力基本上就已經發育完成了,也就能看清媽媽的樣貌,那麼寶媽怎樣辨別寶寶是否認出自己了呢?1、拒絕別人的抱抱在寶寶3個月的時候是寶寶認人的時候,但也是認生的時候,如果讓寶寶感到陌生的人去抱他的時候,他會放聲大哭,並將身子轉向媽媽在的方向,說明是在向你「求救」,這時能夠給寶寶安全感的可能也只有媽媽了。
  • 兩個月的寶寶如何做到陪玩?做到六點,讓孩子大腦發育贏在起跑線
    出生之後,嬰兒的大腦發育從數量轉向質量,由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出現,簡單來說突觸就是腦細胞之間連接線,突觸越多連接的腦細胞越多,也就是大腦被利用的越多。在寶寶出生3個月後,大腦中的突觸數量達到頂峰,大概是10000萬億,這個時候的突觸是3歲寶寶的十倍。
  • 寶寶睡醒後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得不錯,爸媽可以偷著樂
    寶寶的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當然在健康的前提下,如果寶寶能夠聰明活潑,可愛懂事,相信父母一定會更感欣慰。其實寶寶聰不聰明,智商高不高,未必要等到他們上學之後才能看出來。其實寶寶睡醒後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得不錯,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下吧!
  • 寶寶說話早聰明還是說話晚聰明?腦科學告訴你答案
    在我們的後臺,總能收到爸爸媽媽們這樣的留言:「都是年紀差不多大的孩子,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說話不行遲遲不開口,別人家的娃,卻能噼裡啪啦說一堆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大家都很關心的這個話題,也就是,孩子開口說話早晚的秘密。
  • 寶寶大腦發育遲緩有哪些表現?孩子這7個特徵媽媽要重視起來
    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和智慧的大腦,但是幸運並不會降臨到每個寶寶身上,在生活中有少部分寶寶會出現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因為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不似普通疾病有很明顯的症狀,所以家長很容易忽視。
  • 想要刺激寶寶大腦發育,以下幾種類型玩具少不了,聰明媽媽早知道
    調動視覺感官的玩具 而科學家研究發現,寶寶的視覺動態會影響到腦部運動,如果是腦視覺神經發育得越成熟,寶寶的大腦反應也會變得越好同時,天氣適合的情況下,多帶寶寶外出,能夠看到的東西越多,對寶寶的視覺刺激越多,寶寶的大腦發育也會更好。
  • 寶寶多大能聽懂父母的話?專家:如果早於這個年齡,說明智商很高
    對於媽媽來說,每一階段都充滿了期待與驚喜,往往最值得期待的事情就是,孩子能夠聽懂父母的話。寶寶多大能聽懂父母的話?專家:如果早於這個年齡,說明智商很高小晶是一位新手媽媽,因為是第一次做媽媽,所以對孩子的很多事情並不是很了解,每天對寶寶的照顧非常細心,生怕寶寶有一點閃失。
  • 大腦發育越好的寶寶,出生後頭圍越接近這個範圍,你家娃達標了嗎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閨蜜家剛生下來一個大胖小子,大家都約好了一起去探望下寶寶,到了才發現這個娃娃長得倒是可愛機靈,就是頭好像有點大研究顯示:寶寶的頭圍會一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完善,但在最初新生兒時期的頭圍在32-34cm左右,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是最為完善的,其智力發育也更好。如果低於這個標準,可能存在一定營養不良的風險。
  • 多練爬行有利寶寶身心發育 三招引導寶寶學爬
    爸爸媽媽可在寶寶出生後至3個月內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其抬頭的能力,幫助寶寶練習爬行  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但有些愛乾淨的家長擔心地上細菌多,寶寶在上面「摸爬滾打」容易接觸到細菌不安全,所以不太願意讓寶寶爬。
  • 新生兒視力發育快,媽媽用三個小遊戲鍛鍊孩子,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但新生兒一天還是有5個小時的時間是清醒的,新生兒大腦的重量以及各方面能力的發育,是非常快速的,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清醒的時間,利用孩子清醒的這幾個小時,鍛鍊孩子看的能力,聽的能力,運動的能力,多跟孩子聊天,促進孩子跟外界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