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嬰兒身體機能尚不及大人成熟,免疫能力比較幼兒差,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還待完善,雖然身體上的有些部位要儘量少摸,但有些部位多撫摸,更利於小寶寶長身體,促進大腦中樞神經的發育,有利於建立更密切的親子關係,帶來足夠的安全感,改善睡眠質量。尤其是這4個部位,現在知道還不晚哦~
1、腳:在爸媽的眼中,孩子的腳非常香,一點也不嫌棄。人的腳部有很多穴位,爸媽別覺得孩子小就忽略這些穴位。如果你經常刺激他的穴位,那他的神經系統和大腦也能更好的發育。孩子稍大一點,家長們可以讓他光著腳在地上走走,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多撫摸他的小腳掌。這些不僅能增加你與孩子的互動,讓他開心舒服,也能刺激到他的足部穴位,進而促進孩子智力發育。
2、背部: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會潛意識地用手拍拍他們的後背,這樣寶寶大部分時候都能夠安靜一點。撫摸寶寶的背部,還能對他們的頸椎神經,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越多撫摸他們的背部,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會越強,這對他們的大腦發育也會起到刺激作用,讓寶寶更聰明。
3、手指:一個人的手是否靈活,說明大腦是否發育得好,畢竟手有著「人類的第二個大腦」這樣的美稱。小朋友進行手部訓練,可以很好地促進腦神經的發育,進而調整身體的協調能力。當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媽媽輕輕握住孩子的手,可以讓他們更有安全感,在孩子玩耍的時候,媽媽要多觸碰孩子的手指頭,刺激大腦的發育。
了解嬰幼兒養育問題,以及保健知識也是不容掉以輕心的事情,因此閱讀嬰幼兒指南類的書籍,對新手爸媽來說十分必要。指南類的書籍通常會根據生長進程,介紹新生兒的身體變化、營養飲食、注意事項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
4、腹部: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是特別成熟,腸道容易積攢過多的氣體,腹部因此變得鼓鼓脹脹的,如果不及時排出來,小寶寶就會感覺特別難受,所以吃完奶後一定要拍嗝。如果寶寶腹部微微鼓脹,說明腸道內有氣體,可以通過撫摸腹部來幫助排氣;另外,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讓寶寶更順暢地排洩,以便寶寶更好地生長發育。
爸媽除了用以上提到的撫摸法外,還可以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儘量保證孩子補充到成分的營養,不要讓孩子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畢竟營養不良會導致他發育緩慢,進而大腦智力也會受到影響。母乳餵養的孩子,媽媽最好加強母乳質量。已經開始輔食的寶寶,家長們最好買一些營養片,幫助寶寶從飲食之外獲取足夠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