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寄生蟲》,一開始聽說這部電影以為是恐怖類的電影。畢竟電影的名字聽起來就讓人有一種頭皮發麻,毛骨悚然的感覺。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達到8.7,可以說是一部優質電影。而且這部電影還成功獲得了多個獎項。
獲得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獲得第77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項大獎。
那麼,這部電影究竟好在哪裡呢?
看完第1遍《寄生蟲》,可能很多人只關心故事的曲折性以及故事的大結局。但是當你看完第2遍之後,才會發現電影中原來有很多的伏筆?這些伏筆為故事的進一步推進作了很好的鋪墊。
一般懸疑類電影都會埋伏筆,就像小說中的埋伏筆是一樣,為情節推動做鋪墊。在看電影《無雙》的時候很多細節也沒有注意,看第2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很多細節已經為故事的結局做好準備。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部電影中,到底有什麼樣的伏筆呢?
1.鏡頭伏筆
窗戶鏡頭的多次出現,體現出底層人的生活環境惡劣。
電影的開頭運用了上下平移的鏡頭,開始鏡頭是對著一扇簡陋的窗戶,隔著窗戶模糊不清的窗戶看著外面的世界。接著鏡頭由窗戶向下平移,電影的主人公開始出現。看似普通的鏡頭,體現了導演的用心。
一開始就讓觀眾了解主角所處的環境,看著窗外模糊不清的世界,暗示底層生活者的心理世界。代表著窮人看不清這個社會。這個鏡頭引出了整個故事的發生背景。
2.單純」二字的伏筆
金基宇的朋友敏赫來找他,讓他接替自己做家教。在介紹女主人時,用一個詞作為強調,那就是「單純」。如果沒有強調這二字的話,後面很多情節的發展,可以說都進行不起來。
畢竟如果女主人不單純的話,根本不可能輕易被欺騙,只有「單純」二字才可以解釋的過去。換句話說是女主人笨,說什麼她都相信。這個詞很重要,給金基宇行騙的對象作了人物設定,才會有後面一而再,再而三事件的發生。
3.一句話給結局作了伏筆
金基宇拿著妹妹PS的學歷證書準備去女主人家做家教。臨走時他對家人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明年一定要考上這樣的大學,這樣就不算是偽造文件的詐騙罪了。
而故事的結局,金基宇恰恰以這樣的罪名被判處了緩刑。
4.「假裝」二字的伏筆
男主人家的兒子多頌行為古怪,喜歡表現。姐姐認為這是弟弟的人設,說他喜歡假裝有藝術氣息而已。
金基宇聽了之後,讓姐姐多惠用「假裝」寫一篇作文。「假裝」二字可以說也是電影中重點字眼。畢竟金基宇一家人都在假裝。為了擺脫貧窮,他們正在假裝另一個人的身份。
5.樓梯燈的伏筆
電影中男主人第1次亮相時,從樓梯走上來時,樓道的燈一個一個的閃亮了,這也是一個 伏筆。為劇情的轉折做了鋪墊,看到後面就知道,原來這是有人刻意這樣做的。
6.金基婷說的黑匣子
金基婷假扮美術老師第一次去女主人家上課,拿著孩子的畫對女主人說了一段很專業的話。(雖然後來她對家人說,這是她在網上搜來唬弄她的。)她說孩子是不是經歷了什麼事情?他心中有一個黑匣子。必須要將這個黑匣子打開才是關鍵。孩子重複的畫看似無意,其實也是故事的伏筆。看到後面才知道原來他畫的就是地下室的男人。
7.熟人介紹的套路
電影中女主人一直在強調熟人介紹。因為這樣,所以用著特別放心。這也是除了單純之外,她不起疑心的另外一個原因吧。
原來的保姆是原房東介紹的,金基宇是敏赫介紹的,然後把妹妹介紹過來,妹妹又將爸爸介紹過來。爸爸介紹媽媽過來。一系列有關係的人物出場順序,離不開「熟人介紹」這四個字。
8.原保姆被趕後的反應
原保姆被誣陷有病,所以找理由打發走了,她走的時候,提著箱子緩緩走下。面色凝重,還回頭望了一眼。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停頓了幾秒點,為後面的情節做了鋪墊。看了劇情才知道,原來她老公還在地下室,她怎麼能放心走?真是很細節的伏筆。
9.「二人份」的伏筆
男主人提到前保姆的時候,說她什麼都好,就是飯量有點大,頓頓吃二人份。聽的時候,以為是因為她胖才吃兩人份,看到後面才知道,為她老公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10.前保姆的老公會摩斯密碼
本來以為男主人兒子會摩斯密碼,會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摩斯密碼其實是故事結局的伏筆。當所有人都不知道爸爸去哪時,摩斯密碼揭開了真相。
影片中除了伏筆之外,還有很多強烈細節對比。
電影中一開始有喝醉的人在金基宇一家地下室的門前小便。本來說要把他轟走,但是爸爸說還是算了。畢竟有時候人窮志短,說話也缺少底氣。
敏赫作為富人代表出現時,底氣十足將那個人吼走了。兩幅畫面將窮人的底氣和富人的底氣做了強烈的對比。
後來當金基宇一家在富人家全部就業的時候,他們的底氣明顯變足了。再次看到在門前小便的人時,直接跑過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這也是由窮變富之後的心理對比。
前保姆之前的穿著體面貴氣,金基宇還誤以為她是夫人。之後她被趕走之後,變得落魄不堪。兩種外形的截然不同也是一種對比。讓人不禁反思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這種強烈對比,也正好點了電影的主題。窮人變成富人家的寄生蟲,離開了宿主之後,他們就原形畢露,變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敏赫送給金基宇的聚財石在一場暴雨之後,居然在水中浮了起來?暗示了他們雖然表面上有了財富,但一切終究都是假的,虛幻的,不切實際的。
結尾中又再次出現了這個石頭,在水中沉了下去。假的石頭是不會沉下去的,也說明了後面發生的事是假的,金基宇夢見自己變成富人買了現在男主人家工作的房子。石頭的浮和沉是一種對比。
女管家的秘密被發現的時候,她跪在地上祈求,模樣十分可憐。但是當她發現金基宇一家秘密的時候,又立刻變得理直氣壯起來。這樣強烈的對比也極具諷刺性,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悲。
電影的對比畫面還有很多,比如,富人住在高處,窮人住在低處,富人在娛樂,窮人在廝殺。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通過多處伏筆,為故事更好的發展做了基礎,也讓故事顯得更加合理。看完之後才發現,電影是通過喜劇方式表現出悲劇。電影故事情節性非常強,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除了好的故事之外,電影的鏡頭感也很有特色,另外電影中事物還有隱含的深意。這就增加了電影的深度。
這部電影有好故事,好演員,還有好的導演,引發觀眾人性的反思,這樣有深度的電影自然也會有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