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大港汽渡將實現「智慧渡運」 應用北鬥導航防碰撞系統

2021-01-12 荔枝網新聞
  

  近日,從丹徒區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大港汽渡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北鬥導航汽渡防碰撞系統的渡運單位,將實現「智慧渡運」。

  據了解,該防碰撞系統運用多種技術相結合的方式,能實現對船舶的精確定位、違規報警、盲區續傳、軌跡回放、規則設定、圖像傳輸、手機查詢、碰撞觸警、運營分析、績效統計和管理決策支持等功能。

  此外,還可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查看或調閱渡船的航行動態和運營狀況,提升對船舶航行動態監管水平。系統建成應用後,大港汽渡船舶的航行安全能力將全面提升,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渡運」。

  延伸閱讀: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

  2014年11月23日,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這標誌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成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應用的國際合法地位。

相關焦點

  • 首個北鬥導航防撞系統在鎮江大港汽渡試運行
    中國江蘇網5月23日訊 昨天,丹徒區大港汽渡北鬥導航防碰撞系統——安全預警平臺試運行。此為該系統在國內內河船舶中首次運用,標誌著船舶可視化、動態化、智能化安全預警監控體系的正式形成。據悉,該系統全天候監測半徑達到5公裡,如同為渡輪穿上了「安全服」。目前,大港汽渡6艘渡輪已全部安裝上北鬥導航防碰撞系統。
  • 鎮江大港汽渡碼頭改造工程完成 拓寬到38米
    中國江蘇網7月18日訊 昨日記者了解到,自去年10月開工的大港汽渡碼頭改造工程於日前完工,碼頭從原來的30米拓寬到38米。  由於近年來長江交通運輸量日益增加,為了更好地擔負過江車輛和居民出行的渡運任務,大港汽渡先後淘汰了4艘14車渡船,完成6艘24車渡輪的更新改造工程,而船舶更新後,原先上世紀八十年代設計的碼頭已不能滿足兩艘24車渡輪同時靠泊的需要。
  • 海事部門嚴查鎮揚汽渡危險品渡運
    金山網訊  鎮揚汽渡是長江沿線車流量和客流量最大的公路汽車渡口。
  • 鎮江大港汽渡渡船貨車兩次自燃
    4月11日下午5點左右,在鎮江大港汽渡由北向南航行的2405渡船上一輛貨車兩度自燃,所幸汽渡上的工作人員反應迅速專業將剛起的火苗撲滅。危險的是第一次起火時,渡船上正滿載車輛。據自燃貨車的駕駛員介紹,當時2405渡船在鎮江丹徒高橋碼頭裝滿車輛,正準備由北向南航行,可能是線路老化的原因,自己的貨車突然發生自燃!「由於貨車停在渡船甲板中間,與周圍車輛僅相隔一米,一旦火勢蔓延,後果更加難以收場。」當時車上恰巧沒有攜帶消防器材,貨車司機說自己一下慌了神,不知所措。危急時刻,貨車冒起的煙霧被汽渡工作人員及時發現了。
  • 登船頭、查渡口、抓危防,鎮江海事局抓安全生產「水陸空」齊上陣
    據介紹,這架無人機將對轄區錨地等船民相對集中的水域進行安全宣傳,防範水上災害。6月1日,以「消除事故隱患,築牢安全防線」為主題的2020年度「安全生產月」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兩天來,鎮江海事局執法人員分兵多處,水陸空齊上陣,積極加強轄區水上交通安全宣傳和監管。
  • 一男子途經鎮江大港汽渡,突然在渡船上翻越船舷跳江輕生!
    導讀6月3日深夜11時09分左右,一名男性旅客途經鎮江大港汽渡而在鎮江大港汽渡2405號渡船,停泊鎮江丹徒高橋碼頭進行裝載作業時,令人驚愕的一幕出現了!只見產生輕生念頭的權柊,突然在距離岸邊約20米處,猛然攀越船舷,繼而決然跳入江中!當時,情況萬分緊急,眼看渾濁的江水,就要將權柊整個吞沒。
  • 北鬥導航產業深度報告:北三應用蓄勢待發,軍用市場將率先落地
    北鬥導航與 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深度融合, 舊有衛星導航設備將進行更新換代,智慧城市、智能網聯車等新應用市 場將拓展,衛星導航行業發展獲得支撐。衛星導航產業鏈升級,北三應用蓄勢待發。北鬥三號空間段、地面段建 設進一步深入,星基、地基增強服務從滿足基本需求向多元化發展,為 高精度定位應用提供信號支持。
  • 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  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  我國開始研究利用衛星進行地面定位服務,始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國的「千裡眼」將橫空出世
    中國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被發射進入軌道後,屆時,中國將完成由5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和30顆非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北鬥衛星導航全球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從而在此領域獲得更大的獨立性。
  • 一文讀透北鬥導航技術,終結美國卡脖子?
    歐盟Galileo:歐盟於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現已基本實現全球信號覆蓋。 中國北鬥:國內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由於北鬥系統具有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後來者居上。kp8ednc
  • 北鬥導航什麼時候將全面啟用?看完後明白了!
    小時候,有不少人被教導迷路了要看北鬥七星回家,這次北鬥道真的能夠為人們指引回家的方向了。 據悉,北鬥衛星的導航系統由空間地面和用戶端三個部分組成,它於2017年開搭始建,並且計劃於2020年建成,目前它已經成功更新了三套系統, 其目的是為全球的客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以及授時服務。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移動發布了45顆北鬥導航衛星,基本上北鬥衛星的信號能覆蓋大半個地球。
  • 北鬥獎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王永泉校友榮獲這項大獎!
    在近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0)上,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為北鬥產業突出貢獻者頒發第二屆「北鬥獎」,在科學與技術類、應用與產業類分別評選出1名突出貢獻者,其中北鬥一號衛星系統總指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祖洪榮獲科學與技術類「北鬥獎」。
  • 長江鎮江段迎霧後船流高峰 汽渡碼頭車輛積壓「一眼看不到頭」
    鎮江海事局除派出海巡艇現場加強疏導,同時利用簡訊、微信、甚高頻等反覆提醒水上行船,務必謹慎駕駛,遵守交通安全法規,服從海事部門的現場管理。11月29日,長江鎮江段實施臨時交通管制時間也比此前一天延長近一個小時。長江鎮江段因大霧天氣能見度不滿足通航要求,鎮江海事指揮中心根據現場能見度情況實施臨時交通管制,從28日深夜11時開始,一直持續到29日中午。大量船舶因霧積壓鎮江轄區,拋錨待航。
  • 全文|國新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情況舉行發布會
    至此,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蓋全部7類服務。【北鬥將大力發展量子導航、全源導航、微PNT等能力】2035年前將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為未來智能化、無人化發展提供核心支撐,持續推進系統升級換代。【2025之前全世界都能享受北鬥釐米級服務】我們即將要建設一個天際的低軌增強系統。
  • 專家:手機上的北鬥地圖APP與北鬥導航系統不是一回事
    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完成部署,向全球提供服務。我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2019年8月,山東完成了全省北鬥「一張網」的建設,實現了基於北鬥三號,兼容全球定位系統(GPS)、格洛納斯(GLONASS)、伽利略(Galileo)等導航系統的全天候、高精度、自主可控的全省北鬥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並於2019年10月1日起免費向社會提供衛星導航定位基礎性服務。
  • 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將在成都開幕!今天這場論壇,「北鬥」「5G」成...
    現場,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魯進介紹了成都衛星導航產業發展願景,指出:成都將立足西南,著眼全球,聚焦產業基礎優、市場價值高、應用前景廣的重點方向,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到2030年左右,在衛星導航領域,將成都及周邊地區打造成中西部產業發展的核心增長極、國家綜合PNT系統建設重要支撐,面向歐亞的應用技術創新中心,為世界貢獻「成都力量」。
  • 我們的手機到底有沒有用到北鬥導航系統,這個方法可以查看
    北鬥系統的導航精度達到了分米級別,隨著5G的發展和應用,北鬥與5G的結合將實現精確定位和低延遲,將在無人駕駛,救援,精準農業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北鬥還將通訊功能與導航功能相結合,讓導航更加的高效;授時是指通過無線電來報告準確的時間,精準的時間同步對於像通訊,電力,金融行業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北鬥就有著精確授時的功能。而且北鬥系統是目前唯一具有導航和通訊功能的衛星導航系統,這也讓服務的種類更加豐富,這也讓應用的場景變得廣泛。
  • 人物 孫家棟:北鬥應用不了情
    飛彈、衛星、嫦娥、北鬥,滿天星鬥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他,就是「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孫家棟。孫家棟院士是我國航天事業60餘年發展的一個縮影,是我國航天事業60餘年發展的裡程碑式人物。他的人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他將自己59年的人生都奉獻給了我國的航天事業。
  • 北高遙| 蔡毅:北鬥地基增強系統與應用解析
    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總設計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重慶高新區飛馬創新研究院北高遙技術研究所所長蔡毅先生於8月28日在2020北高遙·開創牛·雲招募峰會(第三期)中做了主題為《北鬥地基增強系統與應用解析》的演講,